|
2#

楼主 |
发表于 7.1.2014 10:47:02
|
只看该作者
可以有把握地认为,这些竞争者都将力争以最小的力量来实现自己的目标——最好是兵不血刃。没有人喜欢品尝战争的危害。但同样可以有把握地认为,它们将把放弃领土、地位和海洋自由视为比战争更加糟糕的事情。
于是,一场围绕次要利益的争斗可能会迅速发展成为中国与美日同盟之间的大规模战争。东海纠纷会在这些交战国之间引发多么严重的愤怒呢?中国和日本将会全力以赴。涉及主权—一尤其是领土和资源—一的争端通常会使人们心目中政治目标的价值高于一切。
美国的热情是重要的未知因素。美国对自己在一场持久战中所扮演角色的看法可能陷入矛盾。它可能会尴尬地面对迫切但抽象的利益与民众对于这些利益的冷漠。自由使用全球公海的权利无疑是美国的一项重要利益。同样重要的还有站到处于危险中的朋友身边。当你提出这些问题的时候,每个人肯定会表示同意。但是有多少普通民众会真正理解这种体系对他们日常生活的意义?大概没有几个。
于是,两个志在必得的主角将在东海展开对决,其中一方得到了强大但却遥远的盟国的支持,而这个盟国的决心可能被证明并没有那么坚定。美日同盟在战时可能会陷入紧张。
东京和华盛顿有着相同的直接目标,即维护美国所领导的东亚秩序。但是正如克劳塞维茨提醒我们的,重要的是目标所具有的意义——而不只是目标本身。
东京的地位和领土利益危在旦夕,这会让它把注意力和精力倾注在这一争端上。然而很难说美国政府及社会也会把维护海洋秩序或保护日本所控制的土地看得如此重要。猜疑会渗入同盟的磋商中—一东京会质疑华盛顿的诚意,而华盛顿会怨恨自己被卷入了战争。
于是,最后的结果将取决于谁的获胜意愿更强。中国还是跨太平洋同盟将会凝聚起越来越持久的斗志呢?如果美国领导人要让国家介入西太平洋的战争,那么等待他们的将是如何说服国人的艰巨任务。不管是战还是不战,最后的决定都应获得民众对美国责任的支持。而现在将是开始这么做的好时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