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为什么是无意中成为移民国家的?
德国在二战后经济复苏的很快。 在1955年,也就是在这一年的时候无意中给今天的德国买下了移民国的伏笔。当年发生了什么事?
1955年德国政府颁发了一条法令, 从欧洲其他国家引进大量劳工人员。起因是德国竞技奇迹导致德国严重缺乏劳工人员。这一年德国和意大利第一次签下协议,向意大利引进大量劳工。 之后德国相续和希腊(1960), 土耳其(1961), 葡萄牙(1964), 突尼斯和摩洛哥(1965), 和南斯拉夫(1968)签下类似协议。
当初德国的企业也给德国联邦政府施加压力, 因为他们要依靠廉价员工。尤其是那些需要体力活的企业, 比如汽车公司和纺织业。通过廉价员工提高自己的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德国闲了协议的国家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着想。因为他们想通过这个协议把大量的失业人数“送“到德国去,希望他们在德国赚到的外汇再转到自己的国家来改善国际收支差异。可以说是“双赢“吧。
当时的德国执政党, 基民党(包括所有其他党派)都没有考虑完整, 如何长期对待这些“客人劳工者“。他们当初仅仅设想,让这些人在德国待一段时间后再让他们回国,他们留下的缺口由另外“客人劳工者“代替。出于这种考虑,这些外来劳工者不能带家人到德国。
很多的这些“客人劳工者“大多来自非常落后的区域。 他们在本国根本没有就业机会, 自身也没有任何教育, 也无法靠自己的劳动力来养活自己的家庭。 他们这些人当中几乎没有几个就会德语的。
到德国后他们做的都是最简单,最低级的, 德国人自己不愿意做的活。他们都住在有德国企业自己(大多数)提供的,类似于今天的难民营一样的住所, 集聚在一起或者住的比较偏僻。 因此他们一开始就很少和德国人有接触。
最早是意大利人和希腊人占多数,到了80年代土耳其人代替了他们的位置, 占所有外国人的30%。排在土耳其人后面的是南斯拉夫人,意大利人和希腊人。
1961年建了柏林墙后,从东德到西德的人数大幅度降,导致外国人数到西德马上上升到一百万。尽管如此,当时的德国政府还抱着幻想, 这些“外国人“会自动回国的。事实是他们呆的时间越来越长。对于德国企业来讲是好事。因为么年都换新员工会造成很高的费用。所以很多人今天都认为, 当时的这种轮换政策就不可能成功的。
到1973年年底一共来了一千四百万外国人到德国, 同时一千三百万人离开德国, 还剩下三百万。到了德国统一时,已近是4,8百万了。
恰恰是“停止引入外国劳工法“导致最终在德国的外国人越来越多。短时间内确实达到了一定的效果。 但是那些已经在德国的外国人不仅长期居住和适应了德国, 他们还把他们的家庭都带到了德国。由此, 这些“客人劳动者“成为了“移民“。当德国还处于经济奇迹时期还看不出任何问题。 在70年代末爆发的第一次的汽油危机使德国的经济大幅度衰退,失业率也相对的大幅度增加,其中外国人占的比例明显的大。他们失业后只能拿社会救济金。这个问题到现在还没有恰当的解决。
这个结局也是当初执政者想避免的。 也是他们长时间的执迷不悟, 从阿登纳,艾哈德,布兰德,斯密特,一直到科尔都没有正面看待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被忽略了长达40多年。这个原本是执政者的责任,而他们却把这个责任推向外国人。当初就有很多社会科学指出问题的根源,但是都没有被采纳。
一直到最近两年默克尔总理才公开承认,德国是一个移民国家,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移民国。目前在德国有移民背景的外国人占德国总人口的16%。我们今天在德国大城市看到的这么多希腊餐馆和意大利餐馆都是以前“客人劳工者“的后代。下一届德国新政府成立很有可能更新“新移民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