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48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德国各地房价普涨跻身9月选战重要议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5.8.2013 16:56: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经济观察报  

  孙琦子



  素来以“稳健”著称的德国房价一反常态,在9月大选前夕跻身德国选战议题,基民盟和社民党都宣称要遏制住大城市的高房价,而房市升温也重新吸引了德国国内外投资者的目光。

  房价、租金齐看涨

  汉堡最大的房地产联盟LBS对德国860个城市的二手房和新房市场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房价普涨已成事实。越富的地方房价越高:德国东部的房价最低,之后是北部和西部,最贵的房价出现在南部地区。单户住宅二手房需求强劲,尤其是在德国东部;联排别墅需求也很大,但数量不多。公寓在大城市中价格迅速上升,在南方和东部地区价格上涨幅度大。据德国著名统计网站Statista的调查结果,德国房价在过去六年内翻了一番。

  德国联邦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4月德国新建房屋的价格指数上涨5.2%,已建住房价格指数上涨8.7%。其中,增速最快的是柏林,公寓价格的中值是2333欧元/平方米,比去年上涨9.91%;单户家庭住宅的均价是1771欧元/平方米,同比上涨6.88%。慕尼黑的房价在德国南部的房地产市场遥遥领先,公寓价格中值是3053欧元/平方米,散户家庭住宅均价3951欧元/平方米,同比增长7.2%;奢侈住宅的均价达到9535欧元/平方米。汉堡的房价也不低,公寓和单户住宅的价格分别是2850欧元/平方米和2720欧元/平方米,同比增长6.42%。法兰克福和科隆的房价也上涨了3%和3.87%。

  新建住房的需求在大幅增加。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德国新增建房许可申请239465例,同比增加4.8%。2012年新建住房20500套,同比增长9.5%。德国柏林的建筑业中心协会预计,如果接下来几年金融市场利率环境没有大幅变动,德国私人房地产业将处于增长趋势。而由于德国的房地产业曾长期处于低迷状态,一度导致市场供给滞后。所以,目前德国私人房产市场总体来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当然,这远不是德国房地产业最兴旺的时候。两德统一后创下纪录,建成房屋数量603000套,但之后建筑业就步入结构性的危机,约造成140万人失业。除此之外,新建民居数量连年下降,在2009年跌至159000套的历史低点。至2012年,欧债危机中的德国房地产业实现了25%的增长。

  这一趋势有可能仍将持续。德国建筑业中心协会预计,接下来将有约23万套新建住房完工。该协会估计,2013年德国建筑业业务额将增长3.5%。

  投资拉动

  德国建筑业的繁荣,受益于投资者在欧债危机的背景下购买房地产。目前,低廉的贷款利率也让越来越多的普通家庭购买属于自己的居所。2013年以降,如果德国公民购买的或建造的房子超过60平米,就可以获得5000欧元的政府补贴,利率为1.4%的低息贷款5万欧元。如果对旧房做节能改造,比如加厚保温材料、换节能窗等,改造费用的10%可由政府提供作为补贴,最高上限5000欧元,同样也可获得利率为1.4%的低息贷款5万欧元。

  除了自用,德国的房产投资者可以期待较高的租房收益。在法兰克福,年租金收益在4.24%至4.68%,柏林的年租金收益在4.29%左右,而慕尼黑的收益率是2.88%至4.66%。

  对外国投资者而言,尽管获得贷款很困难,但房产交易不受购房者的国籍与居住地影响,外国人可以拥有多套房产,并且拥有私人房产的非欧洲居民可以更容易地获得签证,甚至申请德国国籍。在房地产市场看好、私人房产可带来其他收益的吸引下,南欧各国的富商以及许多中国买家都已加入德国“买房团”。

  波兰华沙经济大学的德国籍教授Gunter Heiduk认为,由于政府补贴的下降和新建住房供给的不足,房价持续走高。同时,一线大城市房价高涨让更多的人搬到二线城市居住,导致许多二线城市的房价也在上涨。

  另一位业内人士认为,近些年德国房价高企主要是因为供需不平衡。二战以后,德国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保障房,以低廉的房租提供给广大中低收入阶层。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德国经济已经经历了二三十年的高速发展,中产阶级完全有能力自己解决住房,而保障房也已经不能满足绝大部分德国人对住房条件的要求,主要由外来移民居住。因此,德国各地政府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大规模削减保障房的投入,住房市场几乎完全由市场自由操作,造成住房供应明显下降。东西德统一后,大量人口涌入西德,造成了原西德地区的住房紧缺。为了刺激住房市场,德国政府给自住房提供经济补助。然而,由于千禧年后发生的经济危机,德国政府在2006年撤销了这项补助,造成了新建住房量的持续下降。

  从需求层面来看,德国各地产业结构不断变化,二线中等城市的人口缓慢且持续萎缩,农村人口下降的速度更快。同时,一线大城市经济发展良好,提供新型的就业机会,吸引了大量人口涌入,对住房的需求不断上升。

  2008年次贷危机之后,德国人普遍对各种金融投资产品失去信心,转而投资房地产。开始时是银行、保险公司等大型金融机构,而后广大散户也加入其中,造成了对房产需求的上升。国外的大型投资集团也看好德国房产市场而大规模涌入。

  欧洲央行为了刺激经济复苏,长期采取低利率货币政策,从侧面刺激了更多的私人购房需求。同时,欧债危机以来,希腊、西班牙、意大利的富有阶层为了寻求安全的投资方式,大量涌入德国房地产市场,尤其是德国一线大城市,造成中高端房源的紧缺。

  随着房价上涨,一线城市的房租也不断上升,但因为受到德国法律的限制,房租上升还跟不上房价的涨幅,因此造成了租售比的不断提高。目前,慕尼黑、汉堡、法兰克福等超一线城市的租售比已经接近30,科隆、杜塞等一线城市也接近25。

  鉴于大城市房价高企,德国联邦政府和几个州政府都在讨论增加保障房的投入,以缓和房源紧缺。但是,保障房针对的是中下层收入的社会阶层,并且保障房的建筑用地增加,无形中使其他中高端房产的用地更加减少。在房价上涨的背景下,各地政府对建筑用地的供给更加受价格的驱使,待价而沽的做法更为盛行。

  目前而言,德国房屋供给在短期内不会缓和。而欧洲经济复苏缓慢的情况下,南欧炒房团暂时不会撤离德国,大型投资企业也没有更好的投资方式,房屋需求短期内很难产生大变动。

  选战议题

  在短期内供需依然偏紧的形势之下,可以预期德国大城市的房价还将进一步上涨。而房价问题已经得到政府的重视,日前更是被德国大选推到新的热度。“控制大城市房价攀升”被在野的社民党(SPD)列为重要的选战议题,执政的基民-基社联盟(CDU/CSU)也提出帮助首次购房者购买房屋的议题。一方面,这说明德国对居住权利的重视,另一方面,两党之间的选战争夺也可见一斑。

  同济大学德国问题研究所伍慧萍教授认为,城市高房租的问题被炒成了各党派之间竞争的话题。德国的房屋有商品属性和社会属性,住房政策会对此加以区分,前者更多地交给市场,政府也会通过建筑储蓄银行鼓励居民自己建房。同时,德国有很多人在租房,由于德国很多年来一直强调每个人都能享受到住房,所以,德国政府会更多关注社会福利。

  但伍慧萍认为,将抑制房价放入竞选议题,是两党对议题争夺的结果。“这次大选中,社民党实在是被默克尔逼得黔驴技穷,他们提出的主张,如果默克尔觉得好就会采纳成自己的主张,比如最低工资标准。”伍慧萍介绍说,“社民党提出的社会福利房的一些政策,如果默克尔觉得好也会毫不避讳地放到自己的主张里。社民党实在想不出别的招儿了,表示大城市的房租越来越贵,从其一贯强调社会公正的立场来讲,提出要抑制高房租。这个主张提出之后,默克尔在自己的主张里也提出要刹住大城市房租高企的现象。”

  两党对于抑制房价的议题都是从社会福利政策角度出发,都表示要缓解年轻人在大城市租房成本太高的问题,这些年轻人对竞选的影响确实比较大,然而,竞选主张里并没有写出具体的细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1.5.2025 21:49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