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16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前西德政府曾出资研究兴奋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13.8.2013 18:44: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据《南德意志报》引述柏林洪堡大学的研究报告称,前西德也曾有过系统化使用兴奋剂的历史。甚至连未成年人也使用了兴奋剂。

(德国之声中文网)在针对前西德兴奋剂问题的研究中,越来越多的历史细节得到揭露。柏林洪堡大学的相关研究项目名称是《德国从1950年到现在的兴奋剂问题》,研究报告长达800多页,迄今尚未正式公布。据称,该份报告揭露了前西德在冷战期间系统性使用兴奋剂的细节和迹象:"联邦德国(前西德)运动员至少在70年代初开始就系统性地、有组织地使用兴奋剂",德国《南德意志报》(Süddeutsche Zeitung)根据该份研究报告作出这样的结论。

报告中描述了兴奋剂使用及研发工作的规模及其运作机制,此外政界又是如何插手其中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有德国政治人物提出不能让本国运动员败给那些使用兴奋剂的外国选手。前西德内政部国务秘书格罗斯曾在1976年表示:"不能阻止我们的运动员使用那些在其他国家成功地被用作训练和竞技辅助手段的东西。"

但是,按照《南德意志报》报道的说法,前西德政府动用国家财政资助兴奋剂研发并非是回应前民主德国通过国家体制使用兴奋剂而作出的"无奈之举",而是与后者平行发展,同时进行的。

内容广泛的兴奋剂研究测试

据称,前西德政府成员曾在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前向运动医学专家施加压力,以求在金牌榜上获得更好成绩。《南德意志报》报道称,当时对各种不同的兴奋剂药物进行了大量测试工作,比如合成代谢类固醇、睾丸激素、雌激素以及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一旦研究发现某种物质具有提高运动成绩的效果,专家们就会迅速将其投入使用,而无视这些药物可能对运动员健康造成的损害。

现在并不清楚的是,当时具体为此投入了多少资金,兴奋剂使用规模有多大。但据媒体报道称,滥用兴奋剂现象涉及多个体育竞技项目,从田径到足球。参加1954年、1966年和1974年世界杯足球赛的德国国家队球员也牵涉其中。甚至还有未成年人使用兴奋剂的现象。

研究结果尚未公布

柏林洪堡大学的相关研究在2008年由德国奥委会启动,德国体育科学研究所提供55万欧元经费,但结论性报告迄今尚未公布。德国体育科学研究所和德国奥委会对此给出的理由是:数据保护考量。德国奥委会主席巴赫(Thomas Bach)起初的表态非常谨慎:"我在2008年启动了该项研究,以澄清西德体育界的兴奋剂历史。我们会对'德国兴奋剂问题'的研究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并作出相应决定。"

在媒体舆论的强大压力之下,巴赫周日(8月4日)再次明确表示,将努力尽快公布这份结论性报告,让公众了解真相。

不过,德国奥委会秘书长费斯佩尔(Michael Vesper)同时强调,不管报告最终结论如何:"我不能接受的是,把我们西德曾经发生的事情,与前东德的做法相提并论,也就是在国家组织下使用兴奋剂,而且往往是在运动员不知情的情况下发生的。这必须加以区别。"

研究学者在相关报告中提到了一些医生、官员、运动员和政治人物的姓名,而其中部分人现在仍活跃在相关领域内。如果公布报告的话,可能会遭到对方的起诉。因此撰写报告的学者要求项目委托人为他们提供法律保护,但至今遭到对方拒绝。这一历史研究项目的第一批成果已经在将近两年前公布。当时得出的结论是"国家资助了合成代谢类固醇的研究工作"。

作者:Olivia Fritz 编译:石涛

责编:苗子
DW.DE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30.4.2025 16:50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