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楼主: nearby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幸的两姐妹--都去白宫签名吧 :-)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1.4.2013 14:43:29 | 只看该作者
八、 医疗误诊的证据2 Q9 b. c6 z9 H/ A5 ^5 P
1、 医院拒绝化验的证据' F7 A+ F4 _2 C0 ~* w" U5 u) B+ L
拒绝网络远程诊断的结果;. M; q4 C$ N7 ^
没有化验就排除
1 x" D9 K) N- U& ~/ u# K" q不知何处化验做伪证/ ]; i8 v$ A/ @# S/ a6 e/ D
受害人家属自行化验
# U* h' D. Z5 t6 I( `: |- p
7 K* I8 [8 g- C$ h% g1 m2、 负责医生曾经怀疑铊中毒的证据" T7 P5 _1 l, k+ ~2 z$ {
病历中有记载0 C9 N, B! V; p* D! Z) ^
电视报道医生对着镜头说
; f' E! b6 m( ]( I" I$ t; Q+ v; X, F6 x' X8 a. r/ A
3、 负责医生曾经诊治同单位铊中毒的证据
5 Q5 T! Y9 a6 D+ @来源网络和受害人单位人员陈述
& @6 [& c; t  t8 X/ J2 E9 g同单位文革期间有人铊中毒死亡,当时的医生与受害人是同一个医生,从而证明以下几点:
5 [5 E) ^: H9 U  G3 u医生应当有诊断铊中毒经验9 J/ R2 L- }  w) p. l
医生从那个病例的确诊应当知道在哪里化验确诊" Y. O, k, e' X" ~' h- A
医生应当知道受害人单位有铊这种毒物( J5 \. S# u+ X& O: Z6 R

; `7 N; `2 @+ o: b: h' e+ G/ `/ l( b4、 同单位铊中毒人员的确诊问题- y5 q7 W* k- n0 q5 ]
证明医生知道如何确诊铊中毒& a7 a3 |  e, E
人员中毒为责任事故,没有确诊的充足证据不能定案服众,也是不能公开的9 ]% j- L, h+ ?# |
9 z/ R0 M$ p1 U% ^
5、 铊中毒的症状典型
+ r8 n: Z9 T; I  z疑难杂症不见病人无法诊断,不会仅仅凭着网络上的陈述和二张照片就有那么多的邮件确定或怀疑为铊中毒。% u/ l4 t2 m- d$ D* O

+ m4 f5 e, e4 v" `4 d; n6、 医院的反常医疗问题, U( P) k3 K7 p1 Y3 ^
连续不断的八次全身换血,用尽地区存血,不是非常必要不会进行;4 }( }8 `3 K) }! l: i  E- W
为何在无法确诊的情况下不做试验性治疗?  A4 h2 q3 L- j( u% H# t
有明知她身内有毒物的可能!6 ^" ]" M( n0 M- s

  \1 k5 s$ d8 w9 D( c4 w7、 怠于寻找特效药问题+ y- V" h/ N+ u+ A+ R
确诊后不马上用特效药治疗+ \2 |$ g( D4 ]% X# s) ]8 a
以放假为由让病人家属找药8 `: h) R8 ?2 N( E' }
特效药是普通的化工染料和绘画颜料) Z$ B; H5 v0 o; R& ~3 f
有故意放任受害人死亡的嫌疑# u1 A* a9 l9 v9 P" R( Z9 w
3 E6 C0 g* D0 x$ M; ]+ Q
8、 法医鉴定报告! P9 h0 _3 f( T5 c: E: h
证明医院有责任- U0 N' B" M1 b1 q7 X3 _
用词暧昧有进一步问题的可能
; X6 j- o* p$ p, r% ]+ {( T( Z; \
9、 犯罪嫌疑人家庭与医院的联系- L1 X, G) A( h$ D/ N
犯罪嫌疑人母亲是有实力的医生
( e; O6 ?  G9 |& n! \犯罪嫌疑人的父亲做医疗设备,而且正是受害人所在科室的医疗设备
; n3 }$ b; G( n9 j+ Q* R2 ~犯罪嫌疑人蹊跷的带父亲看望受害人+ R7 t6 f; |3 \+ Q) l

) O+ m' b, u* X! o/ `10、 所证明的事实
8 }9 w9 ~; ~" Z  P先总结一下:' X& i6 r  k9 k9 z% K4 l+ E5 [- i
一、 协和声称依靠清华证明排除铊中毒,但是在朱令与协和的诉讼过程中,没有清华的证明在法庭出现和病历中记载,在庭审和医疗鉴定时协和称是依据朱令自述;
/ i) c2 ?; J' ^/ m5 X二、 协和在诉讼中不断的伪证:
( p8 B  w8 q) W, O1、 伪造陈教授单位某人的证据,该人证当时在国外;* U8 Y' O3 G4 B) q* D
2、 伪造海军总医院不能检测铊证据,事实上朱令康复在该医院检测铊,在法庭上提供了化验报告;3 `; O- S1 S+ G1 {; d
3、 病历的不正常涂改,现在拒绝提供全部病历;; r$ G5 }+ o* F7 F( }5 f+ k0 J, u( D
4、 改口在法庭再审时说没有排除铊中毒,但是没有排除不能确诊却不进行实验性治疗;
7 e. z7 w1 k( b1 w: v/ G  G三、 坚决拒绝一切对于铊中毒的怀疑;  T+ [0 p5 n' K. |
四、 拒绝进行铊中毒的化验;
+ P5 X4 v. W9 J五、 拒绝为朱令家属化验铊提供样品;3 X% P" N( P6 w3 P. Q/ R2 f1 J: j% h
六、 对于朱令家属的化验结果表示怀疑;
  r; b) y: o( a: R+ w七、 拒绝使用特效药普鲁士蓝进行治疗若干天,坚持使用自己的解毒方案;
" ]6 H, e7 x& ^八、 普鲁士蓝全部由朱令父亲自行获取,自行购买,协和以医生休息为由没有提供任何帮助;* h9 N+ j4 u# k) g! L# j. C
九、 输血没有合法的手续造成朱令丙肝;1 o1 L& G& d/ U, k
十、 治疗过铊中毒的主治医生李舜伟称铊中毒为轻金属中毒;(铊是重金属)2 W5 v" b/ D( \) N, S
十一、 协和的费用明细和药品清单一直没有提供;! ~/ X  o" t2 E  d' b$ V" g
十二、 清华大学曾经出现过铊中毒病人;该病人如何确诊的?朱令的协和医生就是该病人医生,应当明确知道清华铊的存在;/ f& C0 i: p* `. l& [3 c  ?8 b# G
十三、 朱令父母询问过清华化验铊的能力时清华闪烁其词。
2 E( Q+ d' n& X' a1 O
& ?7 f2 Q0 L# w5 x) W参考实事:
' }' X: k: X/ `* L5 R7 b* N3 R" a一、 由参加会诊的医生说他们参加会诊时协和非常明确地排除了铊中毒的可能;: V2 o* Q9 J: K5 O: Q2 A
二、 医生断言朱令救活了也是植物人;但朱令苏醒了,想一下让朱令死,朱令不能苏醒指认嫌疑人,对于嫌疑人是多么重要的事情?!
$ q$ ~. r; d+ J' L# v! P. t: L; x6 z: U/ ^0 N, l) _8 s4 c
医院存在医疗责任,前期有医生故意掩盖中毒症状的嫌疑,后期有故意放任受害人死亡的嫌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1.4.2013 14:43:49 | 只看该作者
九、 受害人单位的问题
( B6 Z4 `0 S( P. t: \9 Z1、 没有铊接触史的问题
( w( }2 x" C7 [1 f: _2 q  A% @没有如实陈述有铊的事实,在历史上的铊中毒案件也是由于实验室的污染所致,当时有逃避责任放任中毒发展不顾受害人死活的嫌疑。
( Z# Y# H+ Z; N, ^/ p- x1 ^& D# y# H2 u$ }$ s: }! l4 B
2、 证据和现场保护的问题* {; q3 \0 w/ _/ T
故意没有保护现场,委托保管的证据又再次丢失,单位相关部门有渎职的责任。
1 f& ^; m! T; E- |* J  B+ g# J/ n/ b: I( N1 c- @) h) ^& `
3、 有能力进行铊中毒化验
; }1 m* G3 z( l3 L7 l0 M' G6 n该单位是国内最权威的化学物质检测分析的科研机构之一,分析铊含量所使用的方法只是受害人所在专业的技术,实现该技术高年级的学生就能够完成。那么在受害人被怀疑为铊中毒时候为什么不来检测化验。
+ t1 ?# @. \2 c5 t6 H( A
1 G' v' {8 V/ T* C" o4 a4、 妨害司法的问题7 C8 y. |6 l1 D" ~1 G! g& F
在司法调查时没有如实提供存在铊的情况,直到公安人员出具该单位购买铊的发票证据时才承认,延误了破案时机;
+ D8 G) ~- n, n% V2 _7 T. L4 t以行政能力限制单位人员提供证据,所有调查、采访要通过专门机构并且内容需要单位审定。, Z9 M$ k' g3 ?! m

6 P7 e6 ]# ?/ P8 c, ]/ m( k+ u5、 有识别铊中毒的知识
6 e% S' ?( [. w6 c; ?) ]发生当年铊中毒事件后经过铊中毒专门培训;
2 ?* X: ~, I6 ?* W+ ~/ }做相关毒物试验必须了解该毒物的中毒症状和急救方法;
8 @: U3 B2 ^" [, I* {6 w3 B( T5 o4 B给受害人的所有同学做过铊中毒的培训;! Q* l7 Q1 _2 }: B
存在已经知道受害人为铊中毒并且特意掩盖的嫌疑
; l; `& F3 V$ a7 Y$ `% r$ C4 r, {3 c7 P+ p+ {7 d
6、 实验室制备特效药的能力, k0 Q' u- u# _1 o. B
对于特效药普鲁士蓝有实验室制备的能力。  Z. a9 M: K0 t# u
有能力却不对受害人进行有效帮助有问题6 ^3 {1 t# W3 x( L6 J) ]

# S6 a, r+ q: G; Z0 f6 d7、 所证明的问题
% C" n% s$ N- L+ y, ~5 o* F" w9 f在没有确认犯罪时,有为了掩盖责任提供假证不确诊,放任受害人死亡的动机和嫌疑;在明确犯罪后又有为了掩盖责任和私利放纵罪犯毁灭证据的嫌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1.4.2013 14:44:41 | 只看该作者
十、 重要疑点的分析
8 S( ?( O* A4 q: g, u: c) f% `1、 犯罪嫌疑人是否已经招供
7 E; ?& z# W/ e8 l0 A. A! Z% P如果招供按照如此的证据情况肯定能够定罪;
& L3 b8 E! k: x) O% ?$ k对于一线警察的审问如果已经招供很难脱罪;
! n8 G9 l# m5 r* \如果高层确定犯罪嫌疑人冤枉,肯定要追拿真凶,并且不惜找出替罪羊为嫌疑人脱罪。1 V/ l1 F" ?% B; [5 `/ a/ t
但办案警官暧昧的说法给人联想。+ X7 P* z9 a% S5 u
, i2 j; \8 v6 L  u; [# O, g
2、 为什么没有找替罪羊6 k& K; `% l& l$ ?& B# w* ^3 ~
能够有条件犯罪成为替罪羊的人物有限% R1 ^. ?% j/ ~$ y& q
成为替罪羊的人物很可能能够提供对于犯罪嫌疑人不利的有力证据& L% e) f- K5 v7 P; |6 p, i
替罪羊可能也是共犯
! `' x  d; \4 j( g& Y% @1 [- m; n. r; e% V7 w
3、 是否有共同犯罪情况存在
" N' A- `2 U9 i: E. m. g  r3 q* g多次投毒准确无误,没有误服不容易;( b0 z* R/ [4 y: |( F7 ^! c
室友的不正常表现;2 w3 p' X3 P1 m( q( |
为什么没有成为替罪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1.4.2013 14:46:57 | 只看该作者
十一、 对于投毒案件证据要求的讨论
# J$ h3 X  ]$ [1、 投毒案件在没有口供下什么样的证据能够充分" J5 i% p* Z7 O+ ?
网络上本人对此早有关于此的论述3 h; ]" u$ A' X" u6 s
( I, v0 Q# B+ Q: W5 H7 `. B; j
2、 证据效力的比较和证据规则& y' j6 @6 `: o2 v4 ]( |" v. B
网络上本人早有关于此的论述# ~# k' B; A4 w4 S4 L" V
见《作为朱令律师当年在网络的主要发言》,http://百度blog.sina.com.cn/百度s/百度blog_49c1101d0102eg3k.html7 ?9 q/ \( c8 l

* l  S! W! U" f; Y% R5 h1 @: x3、 本案证据的关联和互相印证
8 D( E8 C) e( U/ P% }6 g' d6 L犯罪动机存在8 ^# [6 c  r1 g# e8 j! p; l
投毒条件具备! H& v/ }1 i; l0 M* m
唯一能够合法取得毒药
, ~8 D: C4 |- @个人表现异常
6 T* _0 k7 g6 y. h足够干预司法0 d" t6 A4 u5 ?8 \+ W/ A( F$ E
唯一能够有条件的人0 g- }3 w) v# F0 Y2 |( Y
以上证据同时指向一个人!4 E4 o6 n% E) ?6 E" U
2 S. M% y2 U/ C
4、 相关案例比较
7 k. B( T+ I& ^! m0 O  M我们要注意到的就是在很多相关案例证据远远不足,根本没有朱令案这样充分的证据就定案了,在国外就是陪审团心证,在中国实证体系则定案是需要犯罪嫌疑人的口供,对于杀人嫌疑人会主动承认吗?这是需要非常手段的,如果要大家都知道的案例,上海是一个案例,没有公安的强力审讯,上海案件的证据远不足,比朱令案少多了,主要是要通过口供来定罪的,但朱令案对于嫌疑人只讯问了8小时,远远不是惯例。: G' O) J! |" k: ?0 c" f6 G5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1.4.2013 15:29:30 | 只看该作者
一个在东北从事公安工作的刑侦人员的分析:
+ |+ t- |; d  k6 `9 |7 M6 Y每一个投毒案件,公安人员在审理的过程中,最注重的就是受害人的人际关系跟所处环境,我给它定个性,叫:环境单一,人际关系简单。& y8 G' O. I/ Y$ N1 [  d
连续多次投毒最好破! 4 H  b1 ]: w! ]) ^# n
在案件确立了毒品名称;属性后,才立案的,这就更简单化了破案的难度。
! j/ E6 b# E# j1 E# ]) r本案件是连续多次投毒,所以投毒人肯定是被害人的身边的人或者说是她亲近的人(包括亲人,同学),在投毒案件中,我们会问受害人,谁是跟你最亲近的人,平时跟你接触最多的人,而不是朋友们说的,谁是跟你有矛盾以及有冤仇的人!一个女大学生,接触的人再多,我相信,警方确定的嫌疑人不会超过10个!然后在一一排查,当然她寝室里的所有人都会是嫌疑人,这是肯定的!然后是ZL本人的生活学习环境,包括她的生活用品,那是关键的关键,丢了?被偷了?笑话!那叫毒品运载工具,不是它们运载的毒品,怎么给她下的毒?按住了灌啊?警察会让它们丢了?丢了,你给我找回来,洗了你给我复制出来,偷了你给我偷回来,这是任何一个领导必须下的命令!而且办案的人还会被骂的很惨,没脑子啊,傻啊,第一次办案啊等等!当时ZL宿舍肯定会被严密监控的,而且是外松内紧,不相信的朋友问问当时宿舍里的人,叫他们自己出来说说,甚至连自由的出入寝室都会受的限制或者是监视!别说偷了,就是别的寝室的你在当时要进ZL的宿舍都会很难很难的,那个时候如果能把那些重要的物品偷的了,不比去故宫把一级文物偷出来简单!或者有朋友会说,可能是在立案前物品就丢了,那就更好办了,确定物品丢的时间,排查有关可能人员,嫌疑对象会大大缩小,比对不在场的,没有时间销毁物证人员证人证言。在这里我需要补充一句,投毒案件最忌讳的就是多次连续投毒,最最忌讳的就是事后销毁证物!公安局需要做的是找出案件的最大嫌疑人,我们需要的是证据,证人,至于是不是罪犯,那是法院做的事!确定了嫌疑人,发了文,审讯了8小时,在把人放出来,呵呵,你看看卷宗,谁被下了文,审讯了8小就能出的来的!这样影响的案件,最少是4个人审你,审你的人必须是局里最有经验的,当然看情况,动点手段是必须地(我们叫下料),不下料谁能说?那要看怎么下了,有文的有武的,分人~你可以选择说话,也可以不说话,我们绝对有办法叫你开口,“打死也不招!”那是电影,不招?呵呵,英雄不那么好做的!如果是我审你,我肯定不打你,真的,但是我不相信你能不招,不相信的话就比划一下!如果让一个不到20岁的小丫头,在我眼皮子底下8小时不招,我还混个屁啊,以后我还能审案子吗?就是刘X兰最后不也承认她是共产党员吗?有的人会说招了就是死,呵呵~不招,会死的更难看!畏罪自杀是我们官方的唯一的解释!有个朋友说的好,你以为犯罪嫌疑人是随便确立的,随便下文?你要知道那张纸得多少人签字啊,要有局内部多少人审批啊!就这个案件的影响程度而言,可能都需要公安部审批!让你签字也就是个手续,可以说你签不签都请你进去!你能在8小时后出来,没外力?要真没外力,那真是打北京公安的耳光了!所以你千万别告诉别人你成为过犯罪嫌疑人啊~ $ X' i# w% {1 q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1.4.2013 20:39:5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2.4.2013 23:25:51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3.4.2013 00:04:3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楼主| 发表于 10.5.2013 17:59:38 | 只看该作者
此案嫌疑人孙维改换姓名及以婚姻欺诈手法进入美国. 根据白宫网站规定, 只要请愿人数超过10万人当局就会将有关话题列入议事日程. 居美华人5月3日在美国白宫官方网站We the People请愿专页呼吁美国当局调查和驱逐孙维,以保护美国公民的安全., A! O4 g, [, N1 j# h' m
三天内超过11万个签名, 奥巴马政府将给出回应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10.5.2013 18:01:49 | 只看该作者
The New york times 今天也开始对此案进行报道( J# X) \$ n3 Y% N

. d* u( ?7 C( M2 v& R+ X" b! H9 b原文见:; ?- f5 A( I' S$ D  r1 }1 Y, D
http://www.nytimes.com/2013/05/1 ... wanted=all&_r=0$ F' l* i9 ^: k3 |& W
4 `+ I; j5 J/ G4 n4 V% x: l6 u3 C# Q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4.5.2025 01:34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