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47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柳州,文化名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6.9.2012 08:58:0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即时机票
柳州,文化名城

柳州的历史文化,从“柳江人”开始有意识地用石头打造第一块工具时就已经开始了。在长达6万多年的历史长河里,柳州文化经历了远古的史前文化、兼收并蓄的岭南文化、与全国正式接轨后的封建文化、局部流传的本土文化,直到今天百花齐放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漫长历程。岁月沧桑,历史沉淀,终成厚重的龙城。

兼收并蓄   百花齐放
柳州的文化向来都具有包容性和丰富性。柳州人不仅欢迎以柳宗元为代表的“阳春白雪”式的文人文化,还接受以开元寺、灵泉寺为代表的宗教文化,同样热衷于以刘三姐为代表的“下里巴人”式的民间文化。在柳州这方土地上,无论是高雅的文学、神秘的宗教、通俗的山歌……都能找到适合其生长的土壤。柳州还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各民族习俗相互影响,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成就了今天独具特色的柳州民族风情。
文化名城深厚悠久的底蕴滋养着生长、生活在这一片土地上的人们,柳州人极度热爱文化并执著地追求文化领域的不断突破。“白莲”、“八桂大歌”、“刘三姐故乡的歌”等一批文化艺术精品层出不穷,让柳州文化在全国产生一定的影响力,也让更多的人认识柳州、了解柳州、爱上柳州这片文化热土。
柳州人对文化的热爱随处可见。无论是街头巷尾,还是公园广场,柳州人都会自发的组织在一起,吹拉弹唱、欢快起舞。可以说,因为有了文化的滋养,柳州人每天都生活在一片欢乐的海洋里。本土的民族民间文化也随着人们的自发传唱而不断地流传下去。
在工业柳州坚实的经济支持下,柳州的文化产业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中国国际奇石节”、“国际小丑艺术节”等文化项目的成功运行,为柳州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三姐歌声   穿越千年
在柳州的文化中,刘三姐代表着柳州的本土文化,代表着平民意识。在柳州讲刘三姐的故事、唱刘三姐的山歌是人人都乐于参与的事情。所以,刘三姐让人觉得亲切,随和,好相处。柳州人喜欢唱山歌,而且还有瘾,在乡下唱,进城了还唱。白天唱,晚上也唱。在柳州市区的鱼峰山公园、在江滨公园,每当夜幕降临,热气消退之后,便会飘起刘三姐曾经唱过的山歌,仿佛传说中的歌仙又一次降临龙城。此外,柳州还经常有歌王大赛,赶歌圩等活动。在现代都市里自发地唱山歌,而且参与规模如此之巨大,持续时间如此之长久,只有柳州这座城市才能做到。毫无疑问,山歌文化成了柳州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1959年,柳州市彩调剧团的创作人员就在邓昌伶同名剧本的基础上,融入了广西人喜闻乐见的彩调剧手法,创作了彩调剧《刘三姐》。该剧在广西演出后,立刻引起了轰动。随后,彩调剧《刘三姐》在全国各地演出,受到了热烈欢迎。随后,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在桂林拍摄的彩色故事片《刘三姐》上映,在全国掀起了《刘三姐》的热潮,甚至风靡东南亚。
进入21世纪,随着人文旅游的兴起,文化资源成为旅游借力的第一力量。“刘三姐”再一次成了广西各地“争抢的对象”。柳州将“刘三姐”和山歌文化结合起来,营造《刘三姐故乡的歌》等文化品牌项目,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柳宗元:柳州文化不可或缺的音符
柳宗元至任柳州刺史,任内传播儒学,动以礼法,改革弊政,解放奴婢,开荒挖井,种柑植柳,深得当时柳州人民爱戴。柳宗元死后,由朋友资助运回长安万年县(今陕西临潼)安葬。柳州地方人士在停放他灵柩的地方建了一座衣冠墓,对他寄予永远的怀念。现在,柳侯公园内,纪念柳宗元的柳侯祠、柳侯衣冠冢及历代碑文石刻迄今保存完好。
在柳州,柳宗元成了一个独特的形象,使无数文官或多或少地强化了文人意识,询问自己存在的意义。
驾鹤书院是柳州文化的骄傲,它是广西最早建立的两家书院之一,这不能不说是柳宗元的遗风。经历千百年时间的磨难,柳州许多文化事物都已经消亡,但柳宗元的人文印痕已经融入在柳州人的日常习性里,柳宗元对柳州有着相当深远的影响。
一个柳宗元,足以涵盖柳州这座城市近一半的个性了。

作为国家文化名城,柳州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新时期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柳州市积极开发、整合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资源,重点打造以柳江人为代表的史前文化品牌,以柳宗元为代表的历史名人文化品牌,以刘三姐和侗歌苗舞为代表的民间民族文化品牌。




该贴已经同步到 KaiyuanEditor的微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27.12.2024 02:56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