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食味
德国频道
查看: 118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注意]香蕉可能10年内绝种 打击5亿穷人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16.1.2003 22:06:48 | 只看该作者
<br>万维读者网上官天乙综合报道: 科学家16日提出警告,广受世人喜爱的食用香蕉在亚非拉等地已大幅减产,可能会在十年之内绝种。一种美味的水果将从此绝迹,对於热带地区依靠香蕉果腹或赚钱的5 亿穷人,更意味着生计断绝甚至饥荒。<br>「国际香蕉大蕉改良网络」主席佛瑞森在新一期《新科学家》指出,目前全球蕉树大敌是「蕉叶黑斑病」(black sigatoka ),它导致减产三○%至五○%,并使产蕉期由三十年剧减为两、三年。而且黑斑型尾孢菌极易对杀菌剂产生抗药性,难以对付。<br><br>受此病疫所害,世界第二大产地乌干达,已於一年内减产四成。第四大产地巴西可能减产七成,而这病疫更将席卷亚洲。虽然蕉农每年会向蕉树喷药40 次之多,但只会令叶斑病真菌愈变愈强顽。<br><br><br>焦土策略<br><br>中国时报综合16日外电报道称, 雪上加霜的是,另一种令蕉农闻之色变的「香蕉黄叶病」(又称巴拿马病)近来又死灰复燃。香蕉黄叶病号称是世界香蕉栽培史上最可怕的病害,曾在一九五○年代灭绝一种很受欢迎的香蕉品种,迄今仍无良方妙药,只能以焦土策略对抗。<br><br>据专家估计,亚洲与非洲约有五亿人口以香蕉为主要的热量来源。要挽救这种植物,唯一可行之道就是基因工程。佛瑞森去年宣布一项计画,要在五年内完成香蕉的基因定序工作,然而产业界对此兴趣缺缺,一方面担心成本过高,一方面也顾忌消费者不愿接受经过基因转殖的香蕉。<br><br><br>明报报道说,佛瑞森称基因工程可能是唯一解救办法,科学家去年宣布会在五年内排出香蕉基因图谱,盼能为香蕉引入抗病基因。但蕉商不愿出资,因担心成本过高及消费者抗拒基因改造蕉。<br><br><br><br><br>(图片来自明报)<br>相当於「马铃薯饥荒」<br><br>明报综合每日电讯报和卫报消息报道,蕉树是远古植物之一,最初不可吃,直至一万年前才开始有转化为可吃的品种。但可吃蕉的最大弱点是不育,须靠母树长芽「自我复制」,故无法藉自我改良进化,抗御新病。<br><br>佛瑞森称,今天香蕉面临的灭绝危机,其严重性相当於19 世纪有名的「马铃薯饥荒」。1846 年於爱尔兰农场爆发的马铃薯病疫席卷全欧;当时马铃薯是多数人主食,长达四年饥荒中有多达100 万人食了坏马铃薯病逝或饿死。更糟的是,在50 年代曾令一整个品种香蕉绝种的巴拿马病(Panama disease )亦将卷土重来。<br><br>当年被灭的品种名叫Gros Michel ,现在全球市场几乎只剩一个品种的「可吃」蕉,名叫Cavendish 。一般的野生蕉都是不可吃的。<br><br><br>可吃,正因它「脆弱」<br><br>法新社称,原来,大自然的蕉最初是「不可吃」(inedible) 的。野生蕉的雌花雄花会进行自然的有性繁殖,雌花长出的果实中,有许多大颗的核,野生蕉藉此繁衍,惟这种蕉却因太多核难入口。万年前的一次基因意外,却产生了一种没有核的蕉,香蕉由此变得「可吃」(edible) 。但这些蕉树却因此失去有性繁殖的能力,只会在极罕见情况下才长出正常的核。<br><br>有性繁殖的过程,能透过雌雄双方的基因交换,而诞生下拥有全新基因组合的下一代,令它们更能对抗新的疾病或环境变化。但唯靠「单性复制」而延续的食用蕉,其基因是万代不变的。曾有洪都拉斯专家,趁着食用蕉罕有结籽而进行配种,成功配出不怕叶斑病和巴拿马病的食用蕉,但其味道却似苹果而不似蕉。现存所有食用蕉,大多不敌这两种病菌。<br> <br>

A157276.gif (0 Bytes, 下载次数: 4)

A157276.gif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19.5.2024 14:36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