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会跳舞的猫 于 20.1.2010 20:43 编辑
& P8 w7 n9 |" Q& l& ~: s5 B6 C. T8 b5 L; I* k9 H" K! N
天京陷落:湘军烧杀抢掳 清廷奖赏高官厚禄
$ K* P( H1 V$ U9 w2 S5 U5 ?' f2 L+ K# `! A J( M, C
% Y% { o, o" k+ I曾国荃召集将领们签署军令状,朱洪章署名第一,武明良署名第二,刘连捷署名第三,李臣典、伍维寿、谭国泰、沈鸿宾、张诗日和罗雨春依次署名,九位将领誓死先登。
& {" f P. x1 G O, m2 t
$ V5 L1 K7 e3 C- m0 H6 R中午,曾国荃下令引爆地道里的炸药,将城墙炸崩二十多丈,砖石如雨一般落下。李臣典身带重伤,与诸将率部争先登城。朱洪章率所部长字营、胜字营和焕字营,共一千五百人,从缺口首先冲入,太平军仓促从城头抛掷火药,倾盆而下,爆击湘军。朱洪章所部士卒死亡四百多人,总兵王绍羲等将领阵亡。湘军敢死队被迫稍稍后撤。
3 }8 |3 y- k& M0 V: |+ i) M7 z# j6 X g' n# W
彭毓橘和萧孚泗杀掉几名退后的军士,敢死队又拼死冲锋,从城墙缺口杀了进去。朱洪章令部队团团结阵,旋转前进,冲垮一排排太平军。他和沈鸿宾、罗雨春等人的部队从中路攻击,在天王府以北。刘连捷、张诗日和谭国泰等部从右路攻击,沿台城杀向神策门。适逢朱南桂等部搭梯攀城攻入城内,便一起攻取仪凤门。左路分为两支,彭毓橘的慎字营从内城杀向通济门,萧孚泗等部夺取朝阳门与洪武门,将防卫城墙的太平军全部斩杀。此外还有罗逢元等部从聚宝门杀入,李金洲所部从通济门杀入,陈湜和易良虎所部从旱西门和水西门杀入。$ L; w% Z+ ], a
: M5 u f3 z9 A7 U @! ~
李秀成领兵奔向旱西门,被陈湜所部阻挡,便掉头奔向清凉山,藏匿在民房里。黄翼升的水师攻夺东关,乘胜杀到旱西门,与陈湜等部会合。至此为止,天京的九座城门全被湘军攻破。& Z2 L F2 M: K& Q& a
7 c) e+ U0 T2 Y" d0 Q2 ]& f9 S3 {4 v天已黄昏,太平军四散逃走,有的出城,有的返回子城防守。夜半时分,太平军纵火焚烧天王府,突围而出。黄润昌等部站立在龙广山的露天之下,袁大升等部沿着城南巡逻,遇到逃跑的太平军,便过去拦截,斩杀几百人。
4 E8 @& w ? D9 G1 N
) K8 o. u7 T. s& i/ e伍维寿、张定魁和黄万鹏等部向东南追击太平军,抵达淳化和湖熟,擒杀李万材等几百人。伍维寿以提督记名。% \- L* n6 i5 ^' P- I
0 @6 j4 t' B0 F1 n- V% M* l
留在天京城内的太平军大部分自焚,或者投入池水和井水。
$ [$ s& O G5 D0 a9 K. l, ~3 ^- x# _7 r
洪秀全的儿子洪福瑱年方十五六岁,太平军残部带着他奔向天京东南方安徽境内的广德。这个少年本名天贵福,所刻的印章上称为洪福,下面刻了“真王”二字,从左向右排列,别人误将两字合为一个“瑱”字,所以称他为“洪福瑱”。湘军将领也误读了这两个字,于是在奏折和诏书中对天王之子都是如此称呼。
9 V4 _, R( Q$ K" y" F% P. e
) E* p# C1 V; S, H4 A# U: [/ ~2 _太平军纵火焚烧城内的王府,为了“不留半块烂布给清妖享用”。曾国荃传令关闭城门,不许太平军出逃,同时扑救天王府的大火。火灭之后,找到两方玉玺和太平天国金印一方。萧孚泗的吉字营搜捕到天王兄洪仁达和忠王李秀成。# f2 {& t8 s% Z$ W# h" l! D
2 N* q- b' f( h# `6 D1 ~0 u$ `
按照曾国藩的说法,金陵一役,杀死太平军十多万名。所有在天京的王爷、主将和天将,以及天国的大小官员三千人,都死在乱兵之中。天京城内的居民,仍有几十万人。
* n( e' ~4 O" f5 S: d& }) C7 `& x/ K7 g, R
进入天京的湘军成了一支强盗式的军队,如同一群贪暴的豺狼,大肆抢劫,把钱财一抢而空。然后放火焚烧,大火七天七夜不熄。萧孚泗抢走了天王府的金银,举火一焚,毁灭证迹。一座保存着中国古文化的六代繁华的东方名城,全部毁在他们手里。
) K: [( e* O) t/ O* _; ]" a- v& O1 \- J
他们在大抢大烧之后,便大肆杀戮,连老人和幼童都不放过。士兵们搜抢妇女,四十岁以下的女性无人幸免。一些老年人身负刀伤,有的被砍十几刀,有的被砍几十刀。全城都是受害者的哀号。连两三岁的幼童也被诬为孽种而斩草除根。, p: z/ M5 d" F! M; s% B, _! m( `% \2 L
& Q1 @2 m( C8 Z: O7 A本地的老弱百姓,不能挑担,又没有地窖可以躲藏的,都被狂暴的士兵杀死。3 P! `, q' A& i
3 Q6 ^, F5 C$ E: o
江浙是天下财富最集中的省份,而金陵作为十朝古都,由太平天国经营十多年,金银财宝堆积如山。曾国荃的部队在这里得到的钱财,是一个难以统计的数字。! t5 o7 \9 V5 \( S
. e+ X/ B* w I+ j% v' M
关于金陵的浩劫,曾国藩和官文在联合上奏给清廷的折子中说:这次攻克江宁,十多万太平军没有一个人投降,甚至聚众自焚。# N7 z! Y9 U; N" H0 U/ ?
曾国荃下令攻城时没有宣布纪律,当曾国藩得知弟弟纵容部下烧杀抢掳时,便对他加以训斥,而他辩解道:立功的将士太多,清廷拿来奖励的官职太少,而且其中很多只是虚职,五个实缺,有一万多人排队等着,那么,这些大兵吃什么?拿什么养活老婆孩子?$ \: D# K. z- O: ?; M) h$ W- R; U0 W/ t* ~
; H3 t! j+ `- m) T; n
听了弟弟这番话,曾国藩只好叹息说:“凡是带兵的人,都免不了中饱私囊,我无法禁止别人的这种行为。”他无法要求别人做圣人,只好独善其身了。* e b, u0 k; d& F+ h1 d
8 m# U2 F& e' J, ]+ r
抢来的财物要运送回家,湘军水师的上行船,大部分都为湘军运送赃物。曾国荃规定,士兵托运的行李,水师无权检查,只有他的监察部门可以检查。他委任的监察官员当然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受了几坨银子的贿赂便放行,大家皆大欢喜。& K) n9 ~& n8 |
# A1 l+ y. D5 z; O/ ]* g- I
早在攻打吉安时,吉字营的士兵就用马队护送赃物回湖南;打下九江以后,大部分将士走水路运赃;后来不敢明目张胆地用水师的船只运了,就雇用民船运送。攻克安庆以后,有的将士甚至与洋船搭上了线,将金银珠宝一箱箱运到城陵矶,在那里有专门的保镖取货,再将赃物护送回他们的老家。" b. x, R9 T2 w, h( n
; Y( v1 [- l( a+ i$ m; y1 U在曾国荃的部队里,官阶越高,越是贪心,军营中流传着“顶红心黑”的歌谣。上梁不正下梁歪,当兵的就去搜刮老百姓。参将、游击和都司一类的军官所得的饷银,加上他们一路掳掠的银子,平均每人都有了十二万到二十万两的积蓄,守备、千总和把总平均收入则有七万到十万两,就连一个普通的小兵,饷银加上掳掠所得,每人也有二万到五万两银子。难怪湘中地区出去当兵的人,家家盖起了大瓦房,购置了几十上百亩的田产,喂了好几头水牛。6 q& g( b9 h3 `* }7 {( t
+ Y4 T$ j2 Q* G( C曾国荃的部属带着大量银子还乡,互相攀比奢侈,有的一夜输掉几万两银子,把一个本来注重农耕和文化的湘潭搅得乌烟瘴气。# B V/ x( u# t
3 Q' {+ g6 s/ V7 U. m吉字营五万将士的烧杀抢掠疯狂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连友军都看不惯了。曾国藩当然是明白这种情况的,“升官发财乐呵呵”是他这支部队的动力。他在1857年给皇上的奏折里公开宣称:湘军的将士认为军营是图名图利的场所,把打仗当作日常的事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