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中国核试验是要为今后十年内将部署的导弹系统开发新型核弹头。
2,目前已知1993年(十月上旬)中国将进行一次核试验,在1994和1995年两年内进行3次核试验。
3,中方正在为多个战略型号开发若干种新型核弹头。
4,“另一个研发中的武器系统是CSS-X-6短程弹道导弹,即M-9导弹。我们预测1994年中方将部署装载核弹头的CSS-X-6,几乎可以肯定中方已经完成了该型导弹核弹头的研制工作。但是,要完成最终的武器化或增加新的弹头选项,可能还需要进行核试验。”
5,我们预计中方未来的(为满足战略型号需要)核试验次数为2-8次。
6,“目前不清楚核巡航导弹是会使用已有的核弹头,还是需要进行额外的核试验。”
7,根据中方(最近刚刚修改过)的计划,一切顺利的话,开发新导弹系统的核弹头只需要再进行7次核试验,但是这不足以完成增添新安全措施(特别是改用钝感炸药)的开发工作。
8,中方希望引入钝感炸药(IHE),把IHE引入中国已有的核武器库中不太可能(IHE用量要增大、需要新的起爆系统、可能需要改动弹头设计、不适合现有导弹系统的尺寸/重量要求),目前也不清楚新型核弹头中是否会使用IHE,我们估计IHE只会出现在新设计中,而每一种使用IHE的核武器可能要多进行1-2次核试验以确认性能。
9,中方通过借鉴现有核弹头设计来开发新武器系统的能力有限,因为其200-250枚的核武库是基于少量几个设计之上的。(“中国只进行了37次核试验[未公开的内容]而美国进行了1000次以上,苏联大约750次,法国近200次。”)
10,我们估计,中方如果只进行7次核试验,他们不会把重点放在IHE替换或开发一点安全扳机之上。
11,中方生产的IHE不如俄国的质量好,可能要花一两年时间来消化引进的俄方生产技术。
12,中国有官方背景的智库已经提出,如果只进行少量核试验并宣称其目的在于提高核武器安全性,国际社会的反应将不会太强烈。
1,至今为止,中国至少进行了42次核试验,远远低于美国和前苏联/俄罗斯的试验次数。
2,“[未公开的内容]显示,除核爆效应试验之外,中国的核试验计划似乎只是为了开发相应武器系统所要求的核弹头:这些核弹头能满足武器系统的设计指标。在解决了核武器尺寸,重量和当量的问题之后,这些弹头设计便被批准用投入生产。目前没有证据表明,中国进行过用于探索武器设计边界参数的核试验。对比起来,美国和苏联的核试验大范围地探索了多种材料、构型和异型弹头设计,目的是研究可能的核武器概念和设计极限;中国则只批准了对(满足核弹头设计指标有关键作用的)几项核心参数的研究。”
3,“例如,因未进行过包含加速老化部件的核试验,中国科学家判读核武器部件老化后果的能力将受到制约。”
4,“对比美俄,中国在高速电子学(high-speed Electronics)、大规模并行运算系统、三维辐射耦合建模代码(three-dimensional radiation-coupled computer modeling codes)方面大幅落后,其研究关键指标或通过计算机模拟来外推已有弹头设计的能力有限。中国科学家准确评估设计改动的能力将受到设备和技术上的制约,不论这些改动是为修补缺陷还是为满足新任务需求而引入的。”
5,中国核武库是基于少量几个设计之上的,所以任何弹头中的一个设计缺陷/可靠性问题都将严重影响中国的总体核能力:
A:“通过少量核试验,中国核武器设计人员开发出了一支虽然有限但是却很有效的核威慑力量,目前情报机构对北京核武库数量的评估落在200-300件武器之间。中方设计人员成功从六十年代用于CSS-1的简单裂变弹头,一路研发出了用于长程弹道导弹的大型百万吨级聚变弹头(包括洲际射程CSS-4使用的一种[未公开的内容]弹头)。中方也已经开发出一种小型、战术型增强辐射弹头(中子弹),可能是要用于一种短程导弹。[未公开的内容]分析表明他们目前在研发一种小型高效的热核弹头。”
B:“比如说,北京现在只有一种ICBM核弹头设计,CSS-4弹头中的一个关键设计缺陷/可靠性问题将暂时性地抵消中国打击美国本土目标的能力。”
C:“类似地,CSS-2中程弹道导弹和CSS-3中远程弹道导弹可能分享一个通用核弹头设计,该型核弹头中的一个主要设计缺陷/可靠性问题将暂时性地抵消中国打击俄罗斯、印度目标的大部分能力。”
D:“例如,如果发现问题,中方可用CSS-2弹头来替换CSS-4弹头,这可能需要对替换弹头进行改装。如果可靠性问题出自部件老化,中国可以生产新的弹头。”
6,“根据[未公开的内容],中方人员也接触西方国家以得到(核禁试条件下确保武库效用的)技术支持,有未证实的报告称中国已经从[未公开的内容]处得到了核武相关的帮助。”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