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1218|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现代《诗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9.10.2009 20:36: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即时机票
本帖最后由 ELF1988 于 29.10.2009 20:40 编辑

20世纪20年代后
2#
发表于 29.10.2009 21:20: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有容乃大 于 13.11.2009 12:56 编辑

柳亚子(1887.5.28——1958.6.21)苏州吴江黎里人,中国诗人,国民党左派。南社发起人。原名慰高,号安如,改字人权,号亚庐,再改名弃疾,字稼轩,号亚子,江苏吴江人。早岁在乡从陈去病、金天羽游,1905年加入国学保存会。后至上海加入光复会、同盟会。创办并主持南社。民国时曾任孙中山总统府秘书、中国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上海通志馆馆长。四一二政变后,被通缉,逃往日本。1928年回国,进行反蒋活动。抗日战争时期,与宋庆龄 、何香凝等从事抗日民主活动,曾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常务委员兼监察委员会主席、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中央常务理事、中国民主同盟中央执行委员。1949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建国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其诗高歌慷慨,亦工词。著有《磨剑室诗词集》和《磨剑室文录》,另有《柳亚子诗词选》行世。

  柳亚子重视文学的思想性,他反对叹老嗟卑的个人主题的吟咏,也反对批风抹月的流连光景之词。在诗风上,他崇尚唐音,承继夏完淳 、顾炎武、龚自珍3家,贬斥以黄庭坚为代表的江西诗派。在词风上,他推崇辛弃疾,贬斥吴文英。在文风上,他反对韩愈和桐城派。柳亚子是一个以诗歌为武器的政治诗人。他的诗,紧密结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激情,具有鲜明的战斗性。在广泛的革命交游中,柳亚子写下了大量的怀人诗和赠友诗。革命派的英勇斗争使柳诗充满了慷慨激昂之气,这一斗争的多灾多难的历程又使他的诗具有沉郁苍凉的风格。辛亥革命后,柳亚子的诗歌主题转为对这次革命不彻底的批判。五四运动后,他的创作转入了新时期,一直歌唱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

  毛泽东与柳亚子的诗词交往逸事

  抗战胜利之后,为了争取国内和平,毛泽东于1945年8月28日从延安飞抵重庆,与蒋介石进行谈判。在重庆的43天中,毛泽东除主持谈判外,还同社会各界朋友进行了广泛接触。

  柳亚子是毛泽东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结识的老朋友。8月30日,刚到重庆不久,毛泽东就在重庆桂园寓所,宴请柳亚子、沈钧儒等人。席间,柳亚子赠毛泽东七律一首:“阔别羊城十九秋,重逢握手喜渝州,弥天大勇诚能格,遍地劳民战尚休。霖雨苍生新建国,云雷青史旧同舟。中山卡尔双源合,一笑昆仑顶上头。”9月2日,《新华日报》以《赠毛润之老友》为题,发表了这首诗。9月6日,毛泽东在周恩来、王若飞的陪同下,又到重庆沙坪坝南开学校津南村看望柳亚子。在柳的寓所,柳亚子请毛泽东校正他准备收入《民国诗选》的毛泽东《七律。长征》一诗,并向毛泽东索诗。10月7日,毛泽东将《沁园春。雪》题赠柳亚子,并附信说:“初到陕北看见大雪时,填过一首词,似与先生诗格略近,录呈审正。”

  得到毛泽东题赠的《沁园春.雪》后,柳亚子很快作出了和词《沁园春次韵和毛润之咏雪之作,不尽依原题意也》。10月下旬,柳亚子将毛泽东的赠与自己的和词,在中苏文化协会举办的“柳诗尹(瘦石)画联展”上展出,并将两词送交《新华日报》,要求同时发表。大概是发表毛泽东的词需经本人同意的缘故,《新华日报》于11月11日单独刊出了柳亚子的和词。

  毛泽东赴重庆,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他的武略文韬早已是举国景仰。在诗画联展上传出毛泽东有词《沁园春。雪》后,山城文化界纷纷流传开来,等到柳亚子的和词公开发表后,更多的人在打听原词《沁园春。雪》。张林岚说,重庆《新民报》当时的办报方针是“中间偏左”,事实上是十分倾向于进步的,从主笔赵超构到下面的编辑记者,倾向民主进步的人很多,很多人都会有意识地多登进步的文章。此时,重庆《新民报。晚刊》的副刊《西方夜谭》,是由著名的剧作家吴祖光先生当编辑。在山城皆盼毛泽东原词的氛围下,吴祖光先生设法拿到了这首词的抄件,读后他深为激赏,当即就在11月14日的副刊上予以公开发表,还加上了一段充满激情的编者按语,其中写道:“毛润之氏能诗词,似鲜为人知。客有抄得其沁园春咏雪一词者,风调独绝,文情并茂,而气魄之大,乃不可及。”在编者按之后,就是那首千古绝唱。

  在当时国民党统治区,不要说毛泽东的诗词,平时就是毛泽东的名字,都是见不到的。这首词一经《新民报。晚刊》发表,顿时在重庆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一时间,人们争相传诵,好评如潮。柳亚子将它称为“千古绝唱”,谓“虽东坡、幼安,犹瞠乎其后,更无论南唐小令、南宋慢词矣”。此前,为争取中国的和平民主,毛泽东不惜冒着生命危险亲赴重庆谈判,他对国家民族的高度负责精神,已经深深打动了社会各界,为国人广泛称道。一阕《沁园春。雪》,又充分展示了毛泽东博大的胸襟和盖世的才华,进一步地征服了人心,使人们从毛泽东及其领导的共产党身上,更多地看到了中国的光明和希望。

柳亚子的思想受过西欧民主思想的熏陶,崇拜卢梭,曾将自己的名字更为“人权”,字“亚卢”,亚洲的卢梭也。1903年他写过一首长诗《放歌》,其中一段道:“我思欧人种,贤哲用斗量。私心窃景仰,二圣难颉颃。卢梭第一人,铜像巍天阊。《民约》创鸿著,大义君民昌。胚胎革命军,一扫秕与糠。百年来欧陆,幸福日恢张。继者斯宾塞,女界赖一匡,平权富想象,公理方翔翔。谬种辟前人,妄诩解剖详。智慧用益出,大哉言煌煌。”他曾在报刊上宣传卢梭的民约论,提倡民主主义,反对向君主乞求的君主立宪制。他在一篇文章中,用通俗的语言,解释了卢梭的民约论思想,最后号召读者:“诸君诸君!认定宗旨,整刷精神,除暴君,驱异族,破坏逆胡专制的政府,建设皇汉共和国的国家,那就是诸君的责任了。”他专门写了一篇《哀女界》的文章,揭露中国专制主义统治下妇女所受的种种痛苦,呼吁妇女独立解放。 他的思想又受明末清初的顾炎武、张煌言、夏完淳思想的影响。这也反映在他早年的诗歌里。如《题张苍水集》:共四首,选一首:“北望中原涕泪多,胡尘惨淡汉山河。盲风晦雨凄其夜,起读先生正气歌。”张煌言,号苍水,浙江鄞县人,明亡后,拥鲁王监国,以舟山为根据地,抗击清军达19年,曾和郑成功配合一度会师北伐,后为清军捕获,不屈牺牲。诗中借“胡尘惨淡汉山河”,号召抗清革命。另一首《题夏内史集》,共六首,选一首:“鸱枭革面化鸾皇,禹旬尧封旧土疆。大业未成春泄漏,横刀白眼问穹苍。”夏完淳,字存古,松江华亭人,他从14岁起便追随父亲夏允彝、老师陈子龙抗清,被害时仅17岁。“鸱枭革面”指清松江提督吴胜兆,原为明朝武官,后降清,后又举兵抗清,失败后,夏完淳亦被捕蒙难。柳亚子后来回忆说:“十八岁开始读夏存古和顾亭林的诗集。存古是明末陈子龙的学生,以神童著名,十五起兵抗满,十七岁殉国,所作都是激昂慷慨之音。”可见明末抗清诗人对他思想的影响。 1903年上海发生轰动一时的《苏报》案,章太炎、邹容被租界巡捕房监禁狱中,他写诗怀念他们:“祖国沉沦三百载,忍看民族日仳离。悲歌咤叱风云气,此是中原玛志尼。”两年后,邹容病死狱中,他写诗哭邹容。“白虹贯日英雄死,如此河山失霸才。不唱饶歌喝薤露,胡儿歌舞汉儿哀!哭君噩耗泪成血,赠我遗书墨未尘。私怨公仇两愁绝,几时王气划珠申?”珠申指满族。全诗异常悲愤和沉痛,也表达了他和革命党人浓厚的友情。 1907年秋瑾被清政府杀害,这件事震动了全国。他写了《吊鉴湖秋女士》七律四首。其三,四是:

  饮刃匆匆别鉴湖,秋风秋雨血模糊。填平沧海怜精卫,啼断空山泣鹧鸪。马革裹尸原不负,蛾眉短命竟如何!凭君莫把沉冤说,十日扬州抵得无?

  漫说天飞六月霜,珠沉玉碎不须伤。已拼侠骨成孤注,赢得英名震万方。碧血摧残酬祖国,怒潮呜咽怨钱塘,于祠岳庙中间路,留取荒坟葬女郎。”

  1907年冬,柳亚子在上海和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聚会,筹备结社,有诗曰:

  慷慨苏菲亚,艰难布鲁东。佳人真绝世,余子亦英雄。忧患平生事,文章感慨中。相逢拼一醉,莫放酒樽空。”诗中提到苏菲亚,是俄国民意党领导人之一。诗中提到的布鲁东,即蒲鲁东,为法国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无政府主义理论家。诗中将苏菲亚比喻何震,布鲁东比喻刘师培②,因为他们夫妇俩是相信无政府主义思想的。这首诗表达了他们聚会慨当以慷,忧患国事,从事革命鼓吹的愿望。

  同年,他又写了两首诗,选其一:

  啼红泣翠送年华,潦倒穷途哭酒家。梦里荒唐新甲子,樽前憔悴旧琵琶。箫心剑态愁无那,马角乌头恨未赊。便是买山归亦得,只愁清泪落天涯。

  全诗流露出悲怆的情调。

  1909年11月13日,南社在苏州虎丘张东阳祠成立,柳亚子即席赋诗: 寂寞湖山歌舞尽,无端豪俊又重来,天边鸿雁联群至,篱角芙蓉晚艳开。莫笑过江典午鲫,岂无横槊建安才。登高能赋寻常事,要挽银河注酒杯。

  单一题目便是一完整的纪事。他特别强调三百年来社事零替以来,这是最快乐的一次结社集会了。全诗气势雄伟,风格高昂激越,是革命的呼号。

  次年,南社第二次雅集,在杭州西湖,他写了一首词。

  金缕曲 三月朔日,南社同人会于武林,泛舟西湖,醉而有作。

  宾主东南美,集群英,哀丝豪竹,酒徒沉醉。指点湖山形胜地,剩有赵家荒垒。只此事,从何说起!王气金陵犹在否?问座中谁是青田子?微管业,付青史。大言子敬原非戏,论英雄安知非仆,狂奴未死。铁骑长驱河溯靖,勒石燕然山里,算才了平生素志。长揖功成归去日,便西湖好作逃名地。重料理,鸱夷计。

  词中引了一些史籍上的典故,意思是要有英雄出来,驱除鞑虏,建立民国,而到了民国建立,则可功成身退,隐居西湖,学范蠡灭吴,改名鸱夷子,携西施泛五湖而去。词器识明达,意志坚定而又才气发越,对革命的胜利充满信心而又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对于诗词,柳亚子诗宗盛唐,词宗南唐、北宋。他曾声称:“余与同人倡南社,思振唐音以斥伧楚,而尤重布衣之诗。”后来他又回忆说:“从清末到民国初年,做旧诗的人,大概可分为三派,甲派是王闿运,乙派是郑孝胥、陈三立,丙派是樊增祥、易顺鼎。我对于这三派都表示反对,想别创一宗,由明季陈子龙、夏存古以上追唐风。……我还有一个偏见,就是以人论诗:我在辛亥革命前反对满清,辛亥革命后反对袁世凯,所以接近清、袁的诗人,我是不佩服的。上面所讲对于近代甲乙丙三大流派的高举叛旗,一大半是这个原因呢!”这里说得很清楚,他反对江西诗派,从政治上讲,这派人接近清王朝,情绪低沉;从艺术上讲,“刻意求艰深,病在一涩字。”不能视为正宗。他有《论诗六绝句》其中两首云:

  少闻曲笔湘军志,老负虚名太史公。古色斑斓真意少,吾先无取是王翁。

  郑、陈枯寂无生趣,樊、易淫哇乱正声,一笑嗣宗广武语:而今竖子尽成名。

  前一首诗讽刺王闿运作诗专门模仿魏晋诗体,是假古董,失去真情实感。后一首批判郑孝胥、陈三立的江西诗派同光体追求清瘦枯淡的风格,是一种衰飒危苦的韵味,寂然无生趣。而樊增祥、易顺鼎的宗晚唐派,专门喜欢写艳体诗,捧角诗,实是淫乱之声,是一种封建文化的腐朽堕落之风。而清末民初,这些诗派仍占据诗坛,他便发出阮籍所言“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的哀叹。

  柳亚子批评江西诗派却引起了南社内部社友的不同意见,发生了争论。当时姚鹓雏、闻野鹤、朱鸳雏崇拜同光体,发生争执,双方都意气用事,说了些过火的话,伤了感情。而总的说来,这场争论其性质是诗坛保守与进步思想的争论,是有意义的。柳亚子对郑、陈、樊、易的尖锐批评,实开后来五四新文化运动激进民主主义者批评这批诗作的先河。

  1952年2月,北京市规划局准备迁移城内所有墓地,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城市建设。照此规定,袁督师庙和墓均在迁移之列。叶恭绰、柳亚子、李济深、章士钊联名上书毛泽东[1],呼吁保护袁墓:

 “主席赐鉴:兹有陈者,北京市府因计划关系,将城内各义冢饬迁出城,其中广东新旧两义园有前明蓟辽督师袁崇焕遗墓和祠宇历见载籍,数百年来祭扫不绝。明末满洲久为边患,能捍御者以袁崇焕为最。满酋后施反间,崇焕竟以冤死,天下痛之。今日新史学家亦佥称为民族英雄,但或不知其祠、墓即在咫尺。兹当提倡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之际,拟乞饬所司于该两处袁崇焕祠、墓特予保全,并力崇饰,以资观感,不胜企幸。” 

  毛泽东回复叶恭绰:

  “数月前接读惠书,并附萨镇冰先生所作诗一首,不久又接读大作二首,均极感谢。萨先生现已作古,其所作诗已成纪念品,兹付还,请予保存。近日又接先生等四人来信,说明末爱国领袖人物袁崇焕先生祠庙事,已告彭真市长,如无大碍,应予保存。此事嗣后请与彭真市长接洽为荷。”

  至此,经叶恭绰、柳亚子、李济深、章士钊等人的多方努力,积极呼吁,北京市政府对袁崇焕墓进行了全面的修葺,墓古迹得以保存。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12.11.2009 10:34: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ELFE1989 于 12.11.2009 10:36 编辑

人物简介

  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著名爱国主义诗人翻译家。出生于天津,祖籍浙江海宁袁花。曾用笔名梁真,与著名作家金庸(查良镛)为同族的叔伯兄弟,皆属字辈。20世纪80年代之后,许多现代文学专家推其为现代诗歌第一人

  穆旦于20世纪40年代出版了《探险者》、《穆旦诗集》(19391945)、《旗》三部诗集,将西欧现代主义和中国传统诗歌结合起来诗风富于象征寓意和心灵思辨,是九叶诗派的代表诗人194112月穆旦所作的《赞美》入选人民教育出版社版本语文教科书。

  20世纪50年代起,穆旦停止诗歌创作而倾毕生之力从事外国诗歌翻译,主要译作有俄国普希金的作品《波尔塔瓦》、《青铜骑士》、《普希金抒情诗集》、《普希金抒情诗二集》、《欧根·奥涅金》、《高加索的俘虏》、《加甫利颂》,英国雪莱的《云雀》、《雪莱抒情诗选》,英国拜伦的《唐璜》、《拜伦抒情诗选》、《拜伦诗选》,英国《布莱克诗选》、《济慈诗选》。所译的文艺理论著作有苏联季摩菲耶夫的《文学概论》(《文学原理》第一部)、《文学原理(文学的科学基础)》、《文学发展过程》、《怎样分析文学作品》和《别林斯基论文学》,这些译本均有较大的影响。

  有人认为其停止诗歌创作是因为江郎才尽13岁时穆旦就已经开始了诗歌的写作。当然这也不能不说是一种明哲保身之举,为当时的政治气候所致。




笔名由来

  1934年查良铮将姓上下拆分,谐音,得穆旦(最初写作慕旦)之名。正如查良镛后来将名一分为二,成为金庸




生平介绍

  1918年生于天津。

  1929年入南开中学读书,从此对文学产生浓厚兴趣,开始写诗。当时日寇侵凌,京津首当其冲,穆旦写下了《哀国难》,洒着一腔热血大声疾呼:眼看祖先们的血汗化成了轻烟,/铁鸟击碎了故去英雄们的笑脸!/眼看四十年的光辉一旦塌沉,/铁蹄更翻起了敌人的凶焰!

  1935年考入清华大学地质系,半年后改读外文系。

穆旦在这里继续探索和写作现代诗歌,并在《清华学刊》上发表。他写雪莱式的浪漫派的诗,有着强烈的抒情气质,又有很强的现实感。

  1937年七七事变后,10月随大学南迁长沙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后又徒步远行至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同年在香港《大公报》副刊和昆明《文聚》上连续发表《合唱》、《防空洞里的抒情诗》、《从空虚到充实》、《赞美》、《诗八首》等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成为有名的青年诗人。

  1939年开始系统接触西方现代派诗歌、文论,创作发生转变,并走向成熟。

  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外文系,留校担任助教,负责叙永分校新生的接收及教学工作。

  19422月投笔从戎,24岁的穆旦响应国民政府青年知识分子入伍的号召,以助教的身份报名参加中国入缅远征军,在副总司令杜聿明兼任军长的第5军司令部,以中校翻译官的身份随军进入缅甸抗日战场。同年5月至9月,亲历滇缅大撤退,经历了震惊中外的野人山战役,于遮天蔽日的热带雨林穿山越岭,扶病前行,踏着堆堆白骨侥幸逃出野人山。后于19459月,根据入缅作战的经历,创作了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史上著名诗篇——森林之魅——祭胡康河上的白骨》,另有相关创作《阻滞的路》、《活下去》。

  1943年回国后经历了几年不安定的生活。1945年创办沈阳《新报》,任主编。

  1947年参加后来被称为九叶诗派的创作活动。

  1948年在FAO(联合国世界粮农组织救济署)和美国新闻处工作。

  19498月自费赴美留学,入芝加哥大学攻读英美文学、俄罗斯文学。

  194912月在佛罗里达州与正在生物系留学的周与良结婚。

  1952630日毕业,获芝加哥大学文学硕士学位。

  1953年初自美国回到天津,任南开大学外文系副教授,致力于俄、英诗歌翻译。

  1958年被指为历史反革命,调图书馆和洗澡堂,先后十多年受到管制、批判、劳改,停止诗歌创作,坚持翻译。

  1975年恢复诗歌创作,一举创作了《智慧之歌》、《停电之后》、《冬》等近30首作品。

  1976331日右腿股骨颈折断。翌年226日春节期间,穆旦于凌晨心脏病突发逝世,享年59岁。死前,穆旦在《尽头》的诗中道出了自己的内心独白而如今突然面对坟墓,我冷眼向过去稍稍四顾,只见它曲折灌溉的悲喜,都消失在一片亘古的荒漠。这才知道我全部的努力不过完成了普通生活

  1979年平反,但为时已晚。




穆旦轶事

  穆旦的救亡意识非常浓烈,有一次,社会上抵制日货,穆旦就不让母亲买海带、海蜇皮吃,因为当时这类海鲜大多是从日本进口的。要是买来,他不仅一口也不吃,到头来还把它倒掉。因此连大家庭中的伯父们也议论穆旦是赤色分子,让他三分。

  有一分光,发一分热,从青年时代起,鲁迅的这句话成了穆旦最喜欢的名言。[3]

  一个人到世界上来总要留下足迹,据说这是穆旦自己经常对人对己说的话。




主要著作

  

      创作:《探险队》(1945)、《穆旦诗集(1939-1945)(1947)、《旗》(1948)、《穆旦诗选》(1986)、《穆旦诗文集》(1996)

  译作:《普希金抒情诗集》(1954)、《欧根·奥涅金》(1957)、《唐璜》(1980)、《英国现代诗选》(1985)、《穆旦译文集》(2005)




代表诗作

  

《赞美》


           走不尽的山峦和起伏,河流和草原,

  数不尽的密密的村庄,鸡鸣和狗吠,

  接连在原是荒凉的亚洲的土地上,

  在野草的茫茫中呼啸着干燥的风,

  在低压的暗云下唱着单调的东流的水,

  在忧郁的森林里有无数埋藏的年代。

  它们静静地和我拥抱:

  说不尽的故事是说不尽的灾难,沉默的

  是爱情,是在天空飞翔的鹰群,

  是干枯的眼睛期待着泉涌的热泪,

  当不移的灰色的行列在遥远的天际爬行;

  我有太多的话语,太悠久的感情,

  我要以荒凉的沙漠,坎坷的小路,骡子车,

  我要以槽子船,漫山的野花,阴雨的天气,

  我要以一切拥抱你,你,

  我到处看见的人民呵,

  在耻辱里生活的人民,佝偻的人民,

  我要以带血的手和你们一一拥抱。

  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一个农夫,他粗糙的身躯移动在田野中,

  他是一个女人的孩子,许多孩子的父亲,

  多少朝代在他的身边升起又降落了

  而把希望和失望压在他身上,

  而他永远无言地跟在犁后旋转,

  翻起同样的泥土溶解过他祖先的,

  是同样的受难的形象凝固在路旁。

  在大路上多少次愉快的歌声流过去了,

  多少次跟来的是临到他的忧患;

  在大路上人们演说,叫嚣,欢快,

  然而他没有,他只放下了古代的锄头,

  再一次相信名词,溶进了大众的爱,

  坚定地,他看着自己溶进死亡里,

  而这样的路是无限的悠长的

  而他是不能够流泪的,

  他没有流泪,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在群山的包围里,在蔚蓝的天空下,

  在春天和秋天经过他家园的时候,

  在幽深的谷里隐着最含蓄的悲哀:

  一个老妇期待着孩子,许多孩子期待着

  饥饿,而又在饥饿里忍耐,

  在路旁仍是那聚集着黑暗的茅屋,

  一样的是不可知的恐惧,一样的是

  大自然中那侵蚀着生活的泥土,

  而他走去了从不回头诅咒。

  为了他我要拥抱每一个人,

  为了他我失去了拥抱的安慰,

  因为他,我们是不能给以幸福的,

  痛哭吧,让我们在他的身上痛哭吧,

  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一样的是这悠久的年代的风,

  一样的是从这倾圮的屋檐下散开的

  无尽的呻吟和寒冷,

  它歌唱在一片枯槁的树顶上,

  它吹过了荒芜的沼泽,芦苇和虫鸣,

  一样的是这飞过的乌鸦的声音。

  当我走过,站在路上踟蹰,

  我踟蹰着为了多年耻辱的历史

  仍在这广大的山河中等待,

  等待着,我们无言的痛苦是太多了,

  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194112

  

《诗八章》


  (又名诗八首)

  

  你底眼睛看见这一场火灾,

  你看不见我,虽然我为你点燃,

  哎,那烧着的不过是成熟的年代,

  你底,我底。我们相隔如重山!

  从这自然底蜕变程序里,

  我却爱了一个暂时的你。

  即使我哭泣,变灰,变灰又新生,

  姑娘,那只是上帝玩弄他自己。

  

  水流山石间沉淀下你我,

  而我们成长,在死底子宫里。

  在无数的可能里一个变形的生命

  永远不能完成他自己。

  我和你谈话,相信你,爱你,

  这时候就听见我的主暗笑,

  不断地他添来另外的你我

  使我们丰富而且危险。

   三

  你底年龄里的小小野兽,

  它和青草一样地呼吸,

  它带来你底颜色,芳香丰满,

  它要你疯狂在温暖的黑暗里。

  我越过你大理石的智慧底殿堂,

  而为它埋藏的生命珍惜;

  你我的手底接触是一片草场。

  那里有它底固执,我底惊喜。

   四

  静静地,我们拥抱在

  用言语所能照明的世界里,

  而那未形成的黑暗是可怕的,

  那可能的和不可能的使我们沉迷。

  那窒息我们的

  是甜蜜的未生即死的言语,

  它底幽灵笼罩,使我们游离,

  游进混乱的爱底自由和美丽。

  

  夕阳西下,一阵微风吹拂着田野,

  是多么久的原因在这里积累。

  那移动了景物的移动我底心,

  从最古老的开端流向你,安睡。

  那形成了树木和屹立的岩石的,

  将使我此时的渴望永存,

  一切在它底过程中流露的美,

  教我爱你的方法,教我变更。

   六

  相同和相同溶为疲倦,

  在差别间又凝固着陌生;

  是一条多么危险的窄路里,

  我驱使自己在那上面旅行。

  他存在,听我底使唤,

  他保护,而把我留在孤独里,

  他底痛苦是不断的寻求

  你底秩序,求得了又必须背离。

   七

  风暴,远路,寂寞的夜晚,

  丢失,记忆,永续的时间,

  所有科学不能祛除的恐惧

  让我在你底怀里得到安憩——

  呵,在你底不能自主的心上,

  你底随有随无的美丽形象,

  那里,我看见你孤独的爱情

  笔立着,和我底平行着生长!

   八

  再没有更近的接近,

  所有的偶然在我们间定型;

  只有阳光透过缤纷的枝叶

  分在两片情愿的心上,相同。

  等季候一到就要各自飘落,

  而赐生我们的巨树永青,

  它对我们不仁的嘲弄

  (和哭泣)在合一的老根里化为平静。




参考资料:

1.二、穆旦的成绩单,张新颖:穆旦在芝加哥大学——成绩单隐含的信息及其他《书城》第十期 20073月号  

2.第一段 作为诗人与翻译家的穆旦(3  

3.王图《诗人穆旦的座右铭》  

扩展阅读:

1.《穆旦传》(陈伯良著,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10月版)

2.穆旦豆瓣小组:http://www.douban.com/group/10979/

3.穆旦诗选:http://www.shigeku.org/xlib/xd/sgdq/mudan.htm

4.穆旦诗社 http://mudanpoems.zhan.cn.yahoo.com/

5.穆旦《诗八首》讲解音频:http://cid-76d1cd4ca7ba3f78.skydrive.live.com/self.aspx/Public/%e7%a9%86%e6%97%a6%e7%9a%84%e3%80%8a%e8%af%97%e5%85%ab%e9%a6%96%e3%80%8b.mp3

6.《穆旦穆旦,你越过几座野人山》http://guancha.gmw.cn/show.aspx?id=3342

7.《张新颖:穆旦在芝加哥大学——成绩单隐含的信息及其他》http://mjlsh.usc.cuhk.edu.hk/book.aspx?cid=7&tid=5&pid=44&aid=46

8.《远征军与诗人:穆旦》http://hebianyangzi.blog.sohu.com/66234283.html

9.《作为诗人与翻译家的穆旦》http://book.ifeng.com/section.php?book_id=1192&id=82773

10.一个人到世界上来总要留下足迹http://hi.baidu.com/nj_xuyan/blog/item/085f6bc72415b0dad10060db.html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13.11.2009 13:01:34 | 只看该作者
郭小川(1919——1976),现代诗人。河北丰宁县人。1937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延安马列学院、中共中央党校学习。这一时期写过许多诗歌,收入《平原老人》等集子里。1948年春,随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下,先后在天津日报社、中共中央中南局宣传部、中共中央宣传部等单位从事党的宣传工作和文艺工作。解放后,担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秘书长及《诗刊》编委等职。在新闻、宣传、文艺部门作领导工作。先后出版《致青年公民》、《月下集》、《将军三部曲》、《甘蔗林--青纱帐》等十一本诗集。郭小川的诗歌创作,富于革命激情,有鲜明的政治性和强烈的时代精神。他的诗歌吸收了民歌、古典诗歌的优点,具有豪放、清新的风格。

在他数十年生涯里,他与人民同呼吸共患难,对时代的许多重大问题做出了诗人的回答,从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以至“文化大革命”10年,诗人的一系列优秀诗作,如《致青年公民》组诗、《望星空》、《甘蔗林——青纱帐》、《团泊洼的秋天》等,都较为清晰地留下了时代的足迹。
  由于诗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对人民的忠诚,在诗作中表现了大无畏的坚定性与乐观主义精神,所以不断奏出了昂扬的旋律,鼓舞广大人民感奋起来,推动历史前进。郭小川认为,我们“处在一个意气风发、精神振奋的前所未有的时代。”因而这个时代的诗歌要“造成一种雄浑而壮丽的气势,一种高昂的调子。”。郭小川的可贵素质是具有永不衰竭的“战斗的热情”,并将这股热情融会于有血有肉的生活形象之中。
  为了表达内容的需要,郭小川不拘一格,对诗歌形式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曾被誉为“革新能手”。“新辞赋体”可以说是诗人的一个独特创造。为了表达壮阔的思想感情,他从我国古代辞赋中借鉴联辞结采的特点,结合现代汉语规律,创造了这种新诗体。短句长排、诗行大体整齐、对应的格式,与铺饰、夸张、重叠、排比、对偶等表现手法大量使用,以及结构、词藻、音韵节奏等方面的考究,有效地增强了诗的情感浓度与语言力度,造成一种宏阔与澎湃的气势,使得这种诗体产生了较强的艺术表现力。
  郭小川1952年9月1日深夜,即他33周岁生日前写给其夫人杜惠的一段话:
  “……当你自己认为是幸福时,就是幸福的。我深信这一点。我想到,我们的日益繁重的工作任务,也许在我们这一代,还要经历人类的最后一次战争,在很多的岁月里,我们将会遇到许多困难以至挫折,但是我们应当永远使自己感到幸福。这就需要一种伟大的意志力,永远随着时代前进。”
  1976年10月18日,郭小川逝世。但郭小川的著名诗句至今留在人们的心中:
  “战士自有战士的性格:不怕污蔑,不怕恫吓;
  一切无情的打击,只会使人腰杆挺直,青春焕发。”
  “战士自有战士的胆识:不信流言,不受欺诈;
  一切无稽的罪名,只会使人神志清醒,大脑发达。”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8.1.2025 16:34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