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女人在男女群体中处于弱势地位的时候,这个结论是正确的。我想这可能与库普林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关,当时俄国处于一个男权社会很严重的时候(估计和当时的中国有的一拼),女人要依靠男人才能生活,所以库普林会得出这个结论。
在女权主义以及男女平等思想比较流行的今天,多数女人可以撑起半边天,她们可以说不存在“卖”的问题,这条法则对她们不适用。但仍然有很多的女性仍然要靠男人活着,只要全世界有一个女人是这样的,那么这条法则就依然正确。
反过来说,即使全世界都在流行女权主义,男人处于弱势群体的时候,法则仍然正确,不过这次不是女人在卖,改成男人们卖了。
库普林是一个落魄的作家,被流放,失落,不得志。他自己就是处于弱势地位,所以他对同样处于弱势的妓女能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他的作品为妓女悲愤,其实是在借助妓女为自己悲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