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楼主: Greenfield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福來堡[山水詩社]《七律•雨雪初九》 青野 登遊玄林筮恩山谷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17.5.2009 19:40:02 | 只看该作者
学古诗不想用所谓公元,实际上是西元2009年。
1 ?4 W" \! n! B& t' s: S! n) L" @, R: w% j/ S% Q* E
用黄帝纪元4707年怎么样?或者第二共和60年?; n% l" w8 @6 t

. [5 H5 K, L3 S: a' T3 x怎么纪元才符合仿古诗啊! 大家给些建议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17.5.2009 19:42:45 | 只看该作者
民国就是中华第一共和,其实用起来本人心情也比较复杂,或者也比较难受。
8 B  q1 ?# A2 b# C
5 V/ M) o+ w4 _; t. R1 A# F! e附转贴:《中国应放弃使用‘公元纪年 使用黄帝纪元》
. F( g3 n/ k: E* q
! u) y" B9 w( b( @& n8 K& Z今日中国称欧洲"耶稣纪年"为所谓"公元纪年"并不太"公". 全世界有60亿人口,/ [1 K4 g1 V# ~+ r) U
! B! @: @' f: z" ]' ~
+ C6 T8 \9 x. t0 G/ q( Z
其中16亿伊斯兰世界人, 使用他们自己的伊斯兰历法. 1亿日本人使用日本年号如"平成几年"等. 10亿印度人有没有使用所谓"公元纪年", 不太清楚, 但印度人非常热爱印度传统文化, 看印度国会议员著清一色印度民族服装, 大部份印度平民也穿带他们的传统服饰. 印度元首在国際場合始终一往如常包印度头和穿印度装, 相信有非常自信的印度人, 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文化传统, 以西方纪年为"公元纪年". 估计印度人就算使用西方历法, 也只是对外使用. 若不计印度, 60亿人之中除去日本和伊斯兰共17亿, "公元"这公字已不是太"公". 而是中国人一箱情愿的 "公". / J/ Q% {- A; E' G( Z9 ~# C  x; c3 z0 \
1 R9 z6 h( w8 y4 `3 A
当今中国人著书写文章, 在写到中国历史事件, 中国历史名人时, 使用西方纪年. 比如说孔子生于"公元前655年", 所谓"公元前655年", 或 " 655 B.C." 实是 "在耶稣之前655年"之意 .  又比如说蔡伦于公元105年发明纸, 也即是说蔡伦在"耶稣纪年105年"发明纸. 说中国古事, 人物, 下下以欧洲基督神的年份为中心. 说中国古人与古事, 发生在欧洲犹太基督出生前或出生后某某年, 不是怪怪和自貶嗎? 中国人何必依附于欧洲基督纪年呢?
  X( U6 z: G: a% W1 p
# L+ h6 L+ W$ Q; ?, F6 \3 t提议中国不要使用"公元"一词. 台湾叫它"西元", 香港一般不加前置, 只说"xxxx年". 我认为应说"欧历某某年"或 "基督历某某年", 非常之合适. 当在书写中国历史人与事时, 应使用中国纪年, 如黄帝纪年, 如需要时, 跟后才括注欧历纪年.
8 d2 m) Y  ~/ ?! n8 f
% f5 G" i' ?! B0 R1 w 明天就是黄帝纪元4705年了  放弃公元用中元吧!伟大的中华!
1 [, _0 \- ]. |9 \5 A
4 O, e+ w: U0 }+ y. w* q" C7 o[原帖时间 (西元)2006-12-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17.5.2009 20:39: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Greenfield 于 17.5.2009 23:44 编辑
% L5 T/ f- ~2 j, a8 H3 ?% d8 F0 P1 R% I* w) F6 p- z2 K- K; r
《七律 記福堡山林色》
0 s9 D& U6 }% E! _& _: I東道
: j# ~/ @% T9 a9 d, k! \& P6 Q" e0 v7 ~, T3 K
怡青靛綠亮朝山7 j" M- l. J8 j
倩紫明朱绛晚天
3 L" _8 Q" a1 t% {9 n5 ]敏寺晨鍾熔赤堡
9 [/ e: |3 p: U# `" E) @城垣夜影鑄彤岩0 k7 b; e* z: l1 \" l. ?: q, M  d& f& K

9 a( q7 k: z4 B* k# _璇花浸染林峰路, y. }/ ^) Z, s
弋畜遊閑草牧原3 [& E- n4 ^- Y3 A* y# _- S" J
碧鳥浮湖嬉炫葦* V' [" x# t2 u
三合浚湧鹭階前
/ X! V3 v* G' k
% w. L; c) a! k1 ~[黃帝紀元四七零七年 德國福來堡]4 x1 u. \) ]% q4 P2 }7 n7 q
--------------------------------
; y( T7 X) A$ i平水韵 用今音8 ~: T  Q, U9 o: k* P. e

) A4 l* w! ^. A4 I6 k
- N4 D# D- C0 x  {0 y/ b6 b丑小鸭和它们的天鹅妈妈) x% N! `- F5 H1 E& r' A5 P- [

+ }9 B7 \8 E0 z/ B
: _' x5 ~+ m1 ]6 K5 F: g; x天鹅爸爸:孩儿它妈,后面四位好像不是咱家的吧?
! j% ^% V% q7 }, v) W
1 {  O, Y0 t* f2 c* x; |' {1 d% R  ?5 c, ?! Q* F" W
多大一条食用鱼啊
7 A2 P; B1 W; T, w! g* ~3 M
: D- q6 n( O7 T' A* L6 F
" u5 j, e( A2 B' s! ~; N$ _% X; C2 {一只黑客充荷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17.5.2009 22:12:58 | 只看该作者
《尚天地法自然 詠果》! j7 Q6 U, ?  ^, B5 B7 [# Y( {
青野
* ^5 C- J/ s- A; Q9 B 8 Z0 G9 E0 T  g5 @/ }  c
圓功入滿缽7 l+ |9 N7 V/ K7 f. b8 i  O
義信盡佛說
/ \, E2 N) ^4 p  P儲蘊營圖志+ N% n$ V$ h; K# r' \, P# j
繁唯子孫多9 Z4 Z7 |! ?" }( K  D8 q9 n2 @( P
, G  L: q1 v& O% P" M9 {0 q% j$ K! `" x
[華元四七零七年 德國福來堡20090517]" \/ O' S6 y+ _* O3 Y
《尚天地法自然 咏果》+ F( p( f  U4 ]- `
青野
  ~7 a& x  K& |9 G ' B& |, p; X/ y& G; ]0 I( {
圆功入满钵+ N9 x% d1 z0 Y1 ^, G7 b6 |0 ]
义信尽佛说
) ]5 e5 N6 n6 J$ V5 W( d储蕴营图志
0 F: P. D) N# C) z- n, T$ {繁唯子孙多" C0 g  O  y* X

  i" v; o; k" |1 _+ F# g( v- B2 H[华元四七零七年 德国福来堡20090517]
8 C9 @6 ^9 `" ^- X1 A

( M/ [8 ~) G1 ?# @  K' l2 c8 P) o( P8 O, }1 h3 j& O+ 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17.5.2009 23:12:39 | 只看该作者
23# Greenfield
7 V+ y$ i# d  j  g7 [7 @" p3 s1 {1 U5 e! p% i
我反而觉得,第一这些事上不必过于较真;第二,印度人很让我反感的一点就是,过于自我和狭义民族主义,过于封闭。不要忘了,祖国受到侵略之时,正是因为清政府闭关自守。我们出来学东西,并不是要把学到的带回去取代传统,但也不能死守着只能自己看懂的东西不放,那如何跟别人交流呢?(我是说,假如真像你说的,发明指南针的时间用中元来记载,甚至现在我们书写时间都不用公元西元,而用中元,岂不是带来大大的不便,还让老外们瀑布汗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18.5.2009 13:35:11 | 只看该作者
用中国古诗来描绘弗赖堡的景色总觉得有点不搭调。这里给人富庶,热烈的感觉,所以西方都用油画来描绘,而国内的景色飘飘渺渺,很写意的感觉,所以用中国山水画和诗词来表达。
) U" H- `* V; @7 i8 N+ l  RPS:那几张照片还是挺漂亮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18.5.2009 21:02:50 | 只看该作者
记年这么东西就像人的名字一样,阿狗阿猫的都能叫,怎么顺口怎么来
3 N: ]% t5 Y! U  N3 D就向什么李东,李东道,李洞盗,道哥,道叔,小李子,老道,Greenfield,其实都是一个人
. A8 P3 O9 c3 F大家爱怎么叫怎么叫 ...
1 k/ Z. L  Q* l* {collboy 发表于 18.5.2009 13:41
4 K5 k' \# Y/ `# F0 _1 A
# i) x8 [* s9 o) I
Collboy:/ t: u1 b0 Z# W) P2 H9 X

. e0 a) x5 R- u0 _7 \! I+ c) k% R/ y你之前人云亦云胡说八道,我谅解你并已经给足你的面子了,你为什么还是如此纠缠不清?我也知道你是什么人的什么朋友,如果你为了给你那位朋友出头,没完没了地采用这种下流下作、无聊无耻的方式攻击我,我会直接找到你本人理论,并且保留进一步采取必要行动的权利。如果他还有一些悔过和良知的话,也请你的那位朋友劝告你不要再扰乱论坛秩序,对他人进行无端辱骂。如果你不认同或反对我的言论,你可以通过正常讨论的合理方式向大家表达你的意见,像一个有一些文化受过一定教育的人那样理性地辩论,采用如此低劣的、庸俗的、粗鲁的骂人方式只能说明你本人和你的那位朋友以及你们朋友小圈子的素质和水平。  Y( b4 C4 n3 D0 |" {

: ?2 S' _$ b& @- f- r6 N+ @也请斑竹小组,dypeny、福来堡学生会和癖子阿蔡,根据版规,对违规谩骂侮辱论坛网友的恶意马甲Collboy进行适当的处理,以警世听,防微杜渐,保持福来堡学生论坛的言论水准和文化层次等基本标准,保证论坛和谐有序,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18.5.2009 21:28:41 | 只看该作者
28# stoorter
% T* o4 `; S6 E7 ]  i0 Z/ o3 J2 v$ W6 N, ], N
先谢谢了。! h3 a, K' R9 f( R3 r% e: c
" u4 r6 k8 A, ^# f1 q! V$ K
用古诗的形式描绘西景也是思乡的表现吧,跨越时空寓情于景。
+ T. c8 J! H1 K. m/ D# z6 [* K- Z5 v# M# p, W5 M9 s* v
您说的也对,前两年也胡乱写过一些杂七杂八的西式自由体诗歌散文和游记、随感等,慢慢改一改,和喜好文学的网友再交流学习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楼主| 发表于 18.5.2009 21:36:33 | 只看该作者
26# pigsister + |( Y/ g4 |+ R* Q% v2 T
& y. r8 ^) R& N0 W& z  d
也想尝试性地为学作古诗纪年,现在中西合璧吧,都有标注,“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0 w, M. a8 p; t9 n3 X' i

5 [' g2 _$ W! u& u抛砖引玉,也希望福来堡网友把自己原创的描写福来堡生活的诗文发帖出来让大家欣赏和交流,中文毕竟是母语,博大精深,文学爱好者可以利用留学的业余时间创作和相互学习,本人原来理科和商科教育出身,现在作文科研究,特别希望有机会向大家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18.5.2009 23:18:00 | 只看该作者
        # r; a% Q5 w0 l. J. ]
; j2 O' C8 d7 a6 f# _( ]( ~/ e

- n5 Y/ l' Y/ ^" h
  E) |% c& ?: k1 T( \
+ L' b' E! H7 _! e; F* E       然则圣人所以为圣者,盖在乎乐天知命矣,故遇之而不怨,居之而不疑也。其身可抑,而道不可屈;其位可排,而名不可夺。譬如水也,通之斯为川焉,塞之斯为渊焉;升之于云则雨施,沉之于地则土润;体清以洗物,不乱于浊;受浊以济物,不伤于清。
0 b( [+ s3 C4 G, j0 R3 U7 n+ C8 v/ h' J! D7 z2 @
   是以圣人处穷达如一也。夫忠直之迕于主,独立之负于俗,理势然也。故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前监不远,覆车继轨。6 M$ s: z0 J+ ^: v2 o
4 z' E' w. w0 {; i- W; O
   然而志士仁人,犹蹈之而弗悔,操之而弗失,何哉?将以遂志而成名也。求遂其志而冒风波于险途,求成其名而历谤议于当时,彼所以处之,盖有算矣。
+ u, V8 e; ~  G4 X3 Y* z- k) f6 k. e% a* _5 J( y# z: m
   子夏曰:“死生有命,富贵在天。”9 w/ ^/ H* ]$ u- T

& L! x; Z) B% k, L   故道之将行也,命之将贵也,则伊尹、吕尚之兴于商、周,百里、子房之用于秦汉,不求而自得,不徼而自遇矣。道之将废也,命之将贱也,岂独君子耻之而弗为乎?盖亦知为之而弗得矣。
% A) o9 o# W! u# }" [! t! e) @3 ~" I' _' Z
   凡希世苟合之士,蘧蒢戚施之人,俯仰尊贵之颜,逶势利之间,意无是非,赞之如流;言无可否,应之如响;以窥看为精神,以向背为变通;势之所集,从之如归市;势之所去,弃之如脱遗。
5 d  `1 u. l4 N6 ]0 m
4 @$ F+ @2 @- x/ {   其言曰:“名与身孰亲也?得与失孰贤也?荣与辱孰珍也?”故遂洁其衣服,矜其车徒,冒其货贿,淫其声色,脉脉然自以为得矣。
2 M# n! x: }! G1 Q, @  F( l
8 Q1 q! F8 M% L: b. x; Z" O5 O8 H   盖见龙逢、比干之亡其身,而不惟飞廉、恶来之灭其族也;盖知伍子胥之属镂于吴,而不戒费无忌之诛夷于楚也;盖讥汲黯之白首于王爵,而不惩张汤牛车之祸也;盖笑萧望之跋踬于前,而不惧石显之绞缢于后也。故夫达者之算也,亦各有尽矣。
- Z( F4 E* k3 e+ n5 N9 M4 H' X) M- ~6 {* r2 ^; I( n% w
   曰:凡人之所以奔竞于富贵,何为者哉?' Q1 E1 Y2 \* i' q% g, u" p
9 U3 B) U) S- T) y6 D" {8 E# }
/ N, p5 G8 p6 B3 b8 G: @2 Q

4 p; s+ y9 |5 _. A. {4 a1 `. [                                                              —— 节选自昭明文选》卷五十三《运命论》李康
5 t- f- n- ^5 i; C4 s3 v1 r* i1 \0 _

$ u. f/ W4 w8 p& {) E& n& p- S
( z8 ]  J+ n! {6 y* F, q! |+ X
" C: j' a! z2 G; `8 b4 J& x # L. Y# w, {" V4 `5 e  j  o* W
8 O# H9 q# v# T$ o- G" Z8 r
《文选》

: v- _- ^4 M" p: @" h4 u
  《文选》-背景解读    萧统(501--531),宇德施,南兰陵人(今江苏常州西北),梁武帝萧衍长子。从小聪明睿智,武帝天监元年(520)立为太子,未及即位而卒,溢为昭明太子。所以后人把他招聚文学之士编集的收选,也称为《昭明文选》。萧统在东宫做太子时,东宫藏书近三万卷,一时“名才并集,文学之盛,晋、宋以来未之有也”(《梁书·昭明太子传》)。着名文人,如刘孝绰、殷菩、土殇等都聚集在他的周围,受到他的礼遇。他的着述除怔选》以外,还例文集》二十卷、征序》十卷·文章英华》二十卷,但都已失传。后人辑例昭明太子集入收选》的编撰究竟有哪些人参加,已很难确考,但有一点是可以加以肯定的,那就是它受到了刘勰《文心雕龙》的影响。《文选》是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的也是影响最大的一部诗文总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13.5.2025 15:16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