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学生会的帖子成为了版上的热点,并由此引发了关于春晚该不该办的讨论。我也凑个热闹,说说我的看法。
% l/ s/ r+ l, N% D7 i1 I' L- z$ R
% x3 W3 f& Q2 h F7 o, D, b不知道为什么很多人都把学联称为“学生会”,我仔细看了一下学联的介绍,发现学联和我们一般意义上的“学生会”还是有区别的。“学联致力于通过组织一系列广泛的活动为广大的学生、学者提供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创造共同合作的机遇;同时,我们也为增进中、德以及国际学生之间沟通与融合而努力。此外,我们正逐步成为连结企业与中国人才的桥梁!”也就是说,学联只是一个组织交流活动的平台,不对任何人负责。学联的同学也要搞清自己的定位,如果你们的定位真如上边所引的部分那样的话,这些天的争论也就可以平息了,因为那些要求并不在你们的职责范围之内(包括做指南)。
8 K4 s0 }" }. W8 k2 V) b7 s2 c: W+ E. h1 i! |
说上边一些话的目的是为了节省时间,认同以上一段话的同学可以不必往下看了,下边的都是废话了。
( b1 A: G2 @$ c6 R
1 S# u3 q+ a6 G, h4 c总是有学联的同学抱怨自己人手少,很多事情心有余,力不足。但有没有人考虑过为啥人手少呢?一个堂堂的慕尼黑地区学生会,居然还没有国内一个大学学生会一个部门的人多。凡是在国内做过学生会的人都应该很清楚,大一的新生是最好的劳动力,这些人对新事物充满了好奇,由于他们的加入,学生会会充满活力。因此,每年的迎新工作都是学生会的重中之重,学生会主席甚至会亲自到新生宿舍嘘寒问暖。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了解新生,从中挑选有潜力的,拉他们进入学生会。同时,几乎每个大学都会有院学生会与校学生会之争,这场斗争每年都是从迎新开始的,可见迎新工作的重要性。而大二的学生对于学生会就不那么感兴趣了,当然,他们会去参加学生会组织的活动,但大都不愿出力了。而慕尼黑学生会似乎没有任何形式的迎新活动,或者说他们根本没有把新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来对待。4 p: }/ B7 o' z' I( `
% I! v+ d- J$ m+ Z! _
刚刚到达慕尼黑的新生是最需要帮助的,哪怕有人给他们指个路,都会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这个时候如果有人肯伸出援手,那么他们一定会很感激的。学生会如果能抓住这个机会,相信对学生会自身发展是有利的。所以,无论从学生会自身发展角度,还是从新生需要的角度,学生会都应该把迎新工作作为一个重点。这样的话,就有可能进入一种良性循环,新生出于感激和好奇加入学生会---学生会不断发展壮大---更好地为下一届新生服务。。。" A0 a& d9 L* U% y! [: \! y
. d2 J# x1 p; W7 l有人可能又要把那套互不相欠的理论搬出来了,的确,互不相欠。但总要有人先吃亏,才有可能进入良性循环。否则,就会造成新生不知道有学生会,等到知道了,啥事都已经解决了,这时候他们可以去参加学生会的活动,但别指望他们出力了。这种情况下学生会会不会因此消亡?我看不会,不但不会,支持学生会的人反而会越来越多。为啥呢?道理很简单,有免费的晚会和免费的晚餐,谁会拒绝呢?但学生会却会因此陷入一种很尴尬的境地,一方面支持的人越来越多,另一方面自己的人手越来越少。
6 y" i; ]* ]$ b" L8 \) a# S7 ?: s# l9 b& T! G; T2 f( }
这其实也可以用来描述这些天版上的讨论,先是有沉不住气的新生站出来提要求,然后学生会回帖表示无能为力,再后来,一堆“正义群众”出来支持学生会(我不讨论关于马甲的问题)。顺便再说说这些“正义群众”,有“正义群众”表示,部分新生的要求“无理”,甚至“脑残”。我倒不这么认为,要求没有合理与不合理,只是被提要求的人做得到与做不到罢了,即使做不到,说明理由,尽力把事情变简单一点也是好的。而现在学生会给人的感觉是一提到新生的要求,马上就想到房子,于是说做不到,顺便也把迎新忽略了。雪中送炭也不一定非要送木炭,还有焦炭。不知道是哪位开了个帖子投票决定开不开春晚,其实用脚后跟想一下也知道结果一定是支持搞春晚的人多,免费的晚会和晚餐呐!耳边不时传来“正义群众”的呼声,“谁毁了我的免费春晚和晚餐,我跟谁死磕!”任何一个论坛都不缺乏“正义群众”,但群众终归是群众,领导要想清楚,你要是一光杆司令,累死你也没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d8 W% T# [1 z
+ u* N2 i0 C* t: K9 [' K
说点关于迎新的实质性的东西吧!
# C( v1 x3 _" l2 u1。编写并印制新生指南,或慕尼黑留学公略。在每年新生集中报到的十月派人到TUM和LMU的enrollment office发放,并给与适当指导。
# f ]' P) m+ D3 [& u2。每年十月的工作时间开通咨询热线,并在网上随时更新FAQ。1 j. J, B7 v4 m9 n2 {0 S) Z; F
3。这条说来可能有点不太靠谱,但还是说出来讨论讨论。我估计已经有人猜到是房子问题了吧?没错。: j* Y, M/ R, w# ~0 u
1). 学生会能否作为一个媒介,为新生提供临时落脚的地方?比如,想要学生会提供帮助的新生可以给学生会提交申请,愿意短期share自己房子来帮助新生的同学也可以跟学生会联系,从申请人中挑选自己认为合适的roommate。当然,这是不合法的,但如果学生会愿意做的话,还是可以想些其他的名头,搞点挂羊头卖狗肉的事情,比如交友活动啥的。
/ t0 S6 P2 Z" ?# u. [! S2 q. I2). 学生会能否倡导这样一种机制。中国学生在自己完成学业,去退房的时候,去寻找另外一个需要房子的新生跟着一起去,据说这样拿到房子的概率很高。学生会也可以为愿意这样做的同学提供一些便利。* y8 s" O5 }; s ^# E1 r! H
2 L4 \( f7 D: ]其实迎新的工作从每年的暑假就应该开始了,那时候正是新生开始找房子和进行出国前准备的时候,而且,那个时候也是学生会成员时间相对空闲的时候。说到这,顺便再提提学生会改选的事情,我不讨论过程,单就时间说说我的看法。我认为这个时间并不是很合适,因为每年的十月和十一月正是新生集中报到和最需要帮助的时候,这个时候学生会却在忙着改选,老的一届学生会已经处于半解散状态,新的一届学生会也还没有诞生。其实最合适的时间就是每年夏季学期的期末或者暑假刚刚开始的时候,谁都知道新官上任三把火,刚刚当选的时候总是满腔热情,信心满满,而这时候时间也是相对充裕的,这一切都有利于迎新工作的展开。
2 e5 h- N+ U" D {9 V2 e4 E) w* A& w; \3 s' O7 E% E% _9 r
最后,说点类似于题外话的事情。一个组织要有一个良好的形象,公益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学生会可以适当做一些公益活动或者与一些公益组织合作。
2 x6 h2 k3 [; K, T
9 B* S/ d- C$ n' e0 C6 c码了好多字了,估计都没人愿意看了。感谢那些坚持看完帖子的人们,想骂我要求太多且过分的,麻烦花10秒时间再看一遍第三段。下周的事下周再说,谢谢!
3 K. C0 e: p0 S. J
% |- ^- h# q# P- D+ M4 U) D2 { B l% |+ m% K+ O
[ 本帖最后由 xinchen.bupt 于 14.12.2008 00:51 编辑 ]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