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跳!跳!" s$ N' R: `0 g+ F+ V3 h
: ~" e8 q( N, i- s O4 y
13日凌晨1时50分,空军空降兵某部黄继光生前所在连连长孙红波被通讯员叫醒到团部开会。空军命令:紧急出动空降兵飞赴灾区进行抗震救灾。: `! ]: p: f* ]" n- J
( T* {) h( X8 j5 h$ J9 g( H
也许孙红波并不知道,一场中国空军建军以来最大规模的空中单日运兵行动已经拉开了序幕。
: |- a6 m: p: q0 E( V
9 a' F+ k" p) Z- a6 A0 f% j4 U 13日5时许,6800余名空降兵和79.3吨救灾物资、药品,分别在武汉天河机场和开封某军用机场集结完毕。在他们中间,有数百名籍贯在四川灾区的战士,与大多数身在他乡的人一样,他们一直没有和家里取得联系,心情可想而知。- K# U: o& l7 C: ?. e8 | w
* h; ~: E% K1 t: ]4 p9 H
在汶川、茂县、理县这3个地震后与外界的通信、交通完全中断的重灾区,“孤岛”里的情况如何,谁也说不清楚,唯一的选择就是依靠空降兵伞降勘查灾情,建立联系。
- |% q1 W( h7 l$ P
' S4 q4 @: T& x: J( [0 L 13日,空降兵计划在茂县上空实施伞降,但因为天气原因被迫取消。“当时飞机已飞抵汶川,但在下降过程中结冰加剧,座舱玻璃上的雨流结成了一支支冰棍。”机长谢昌强回忆说,“飞机测风测雨雷达上显示的回波也越来越强烈。机组权衡下选择了放弃。”2 @! q& ]( a% Z: {& B
1 A' @" j! d; M2 R3 ]; l+ P
空降兵特种大队的官兵被迫返回成都机场待命,那天的中午,大家都没吃下去饭。5 W/ p. J, U) i k g4 C" J
J- R' u2 h' `' N: X2 v! ?
随着时间的推移,早一分“跳进”“孤岛”,就能给受灾群众多一分生的希望。3 N0 \+ a) s# t- A- w& }/ C! ^
, c5 W" |2 I: |+ p( ] 14日,间歇性暴雨。天气条件仍然不能伞降。
6 P/ t7 i U; J# r" _" o: g4 o
& w3 Z" }* \( [3 D4 f 没有地面引导,没有地形标识,没有气象资料,有的,只是对人民的忠诚,15名空降兵先遣队员携带2部海事卫星电话,当日在茂县上空成功实施了伞降。他们着陆后迅速与茂县县委、县政府取得联系,发回了茂县的第一份灾情报告,并每隔半小时,向军指挥部报告最新救援进展和灾情,为随后的救灾物资大空投指引目标。* p5 o6 C! x* j" O! l; \: ?$ S
; Y7 d5 j6 i+ a& o) ? 同一时刻,空降兵所属黄继光生前所在团600名官兵于当日徒步行进7公里山路,首批抵达什邡市北部伤亡最重的红白镇开始救援。随空降兵抵达灾区的6支野战医疗队也全面展开救治、消毒、巡诊……4 t9 U n( n( T) e
- O8 U4 ?2 Q- z) {- Q5 a6 { 空降兵部队有关负责人15日6时介绍说,他们目前的任务有6大类:搜救伤员;抢修道路;给受灾群众发放食品、饮水,维持秩序;转运救灾物资;掩埋遇难者遗体;看护银行、医院等重要目标。 G. ]* j# E& I2 R E
9 d. p1 C% a* G" C! c; `, h
在德阳、绵竹、汶川等17个重灾乡镇,10800余名空降兵陆续到达。截至目前,空降部队已在灾区挖出676人,抢救生存人员58人,医治转移救灾群众1271人,抢救道路12公里,清理废墟20余处,协助处理氨气泄漏事件1起。
x6 f9 ~5 T0 E! }1 |- m
2 \2 P6 p7 p" R5 l, f# w L “我根本无法和他们说话,他们每一分钟都在奔跑救人。”在现场试图采访空降兵部队的一位记者哽咽着向北京报告。
9 x9 V; O. t, P
9 q" O6 l _9 ]. s' N 空军司令员许其亮说,这是空军史上同时出动飞机最多、飞行强度最大、反应速度最快的非作战空运行动。# a2 N* ?: y4 X
4 B( a& P8 p3 s
而这一切,无疑为这块悲痛欲绝的土地带来了生的希望。
9 Y# h# @* r. U* R$ M2 Y" C
* [3 l2 m# {: ` 15日凌晨,总参谋部再次调集70架直升机驰援灾区,汇入到抢救生命的空中大救援中。
' k* p) ]5 u+ o9 |% j3 a% j! Q
s& h9 l2 B. N$ p) A 中国大西南的天空上,生的希望在飞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