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105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刘亚洲:空军还是空军—再论陆地、海洋与天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2007 22:35: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刘亚洲:空军还是空军—再论陆地、海洋与天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刘将军关于空军的论述的确很精彩,让人感到军事技术变革的力量和它所带来的深刻影响。但我有几个问题想请教刘将军:
  1.国家的军队必须保卫国家的领土、领空、领海。国家的地理位置必定对军队的建设产生影响,美国大力发展空军,海军是因为他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外敌入侵和发动对外战争,必然是从海上和空中。所以对于美国陆军的确可以成为第二梯队,甚至与可以不参加战争,中国、俄罗斯、德国、印度、法国等可以这样作吗?显然不行,当敌人的机械化集体军从各方向攻入国土的时候,仅靠空军可以防御吗?总不能在自己的国土上狂轰滥炸吧,敌人靠陆军来摧毁你的机场怎么办?
  2.现代战争讲究远程、快速、精确的打击,其实过去的战争又何尝不是这样。讲究快速、机动、猛烈的攻击,但受制于军事科技的发展,就会产生各历史时期的代表,比如汉王朝的骑兵打击、蒙古的骑兵、二战的德国,他们取得巨大的胜利,同样遵循了远程、快速、精确的打击,但受于当时的科技,能那样作已经是极限了,对于今天空军的成就依然得益于科技的进步,但我认为空军并不是最后的选择,当太空武器、机动远程导弹技术随军事技术的进步得到普及,作战成本可以接受的时候,空军也就应该退出历史舞台了,因为最远程、快速、精确的打击是来自于空间,激光、导弹的速度远胜过2、3马赫的飞机,到时候谁还会保留这样一个耗资巨大、维护困难、速度又相对缓慢的军种。就像今天空军淘汰陆军、海军那样。任何战略理论都不能脱离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又了新的科学技术必定会产生新的军事战略理论和产生新的军种。现在的空军独领风骚,但再过50年,我想就只有战略战术导弹部队、国土防空空间防空部队就可以了。
  意见不成熟,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但主要的意思是有了,请各位良师益友批评指正。



刘亚洲:再论陆地、海洋与天空 
  [zxhm] 于 2004-07-05 18:32:46上贴 
  概论 
  三次军事革命 
  第一次军事革命发生在十九世纪。千年陆战被海军终结。英国工业革命兴起,船坚炮利。它从海洋上对敌国纵深进行打击。拥有庞大陆军常备军的清国一击即溃。中国甲午之役,胜负亦决于海上。谁拥有海洋,谁就拥有全部。第二次军事革命发生于二十世纪中叶。空战的出现使世界战争模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空战模式从某种意义上说决定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局。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出现了两件最重要的武器:飞机和坦克。德国人盯住了坦克,英国人盯住了飞机。德国军队有着重视陆军的传统。它拥有世界上最好的飞机,却是为配属陆军作战的。德军崇尚空地突击。德国空军的主要编成是歼击机和强击机。从一开始它就是战术空军的架构。它把空军的打击方向定位在陆军前方的阵地上。空中力量的战略性被忽略。它不建造航空母舰,也不为海军配属航空兵。二战中,德国空军凡配属陆军作战,就虎虎有生气;凡独立遂行作战任务,便无功。英伦战役就是明例。庞大的德国空军没有像它希望的那样从空中解决英国,它其实连独立解决一个战役的能力也没有。它甚至不知道是该先消灭英国的空军还是该先轰炸英国的城市。而德国陆军在失去空军时,也不免黯淡。敦刻尔克证明了这一点。一位英国历史学家说:“德国的失败始于敦刻尔克。我是从空中看到这一结论的。”德国人在空军失败不久,在海上也失败了,最后是陆地上的失败。英国人在一战尚未结束时就成立了独立的空军。它既有性能出众的歼击机部队,又有威力巨大的战略轰炸机部队。英国空军先是在敦刻尔克挽狂澜于既倒,又在伦敦解燃眉于倒悬。敦刻尔克奇迹后,丘吉尔说:“这次撤退包含着胜利。它是靠空军取得的。”英伦之战后,丘吉尔又说:“在战争史上,从不曾有如此大量的人(英国人民),从如此少量的人(飞行员)那里得到如此之多的好处。”第三次军事革命发端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至今方兴未艾。这次革命的显著标志是:空中力量时代的来临。空中战场成为决定性的战场。空中的胜利成为最终的胜利。无航空便无领空。无空防便无国防。第三次军事革命来得如此迅猛,影响如此广泛,起点如此高,以致于第四次军事革命的曙光已在天际隐隐浮现,那就是对外层空间的军事争夺。可以断言,在本世纪,谁掌握了外层空间技术,谁就掌握了制天权;谁掌握了制天权,谁就掌握了制空权;谁掌握了制空权,谁也就掌握了制海权。掌握了制天权、制空权和制海权,就掌握了未来战争的主动权。 
  三个台阶 
  近十年来,美国发动了三场战争: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在这三场战争中,美国对空中力量的使用和发挥达到了极致。三场战争三个台阶,美军一步步攀登军事革命新高峰。①海湾战争。这场战争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一个分水岭。在此之前,普遍的真理是:现代战争需要依赖诸军种联合作战才能取胜;在此之后,战争空中化趋势渐渐凸现。双方空中战场的较量成为具有决定意义的较量。四十二天海湾战争,有三十八天是空中打击,地面战争只有一百小时。美军以损失一百余人的代价,歼灭伊拉克四十二个师,击毙击伤十万人,俘虏十七万人,摧毁坦克三千八百辆,装甲车一千五百辆。不仅旁观者,连胜利者和失败者也被这些数字迷惑住了。伊军曾发誓要让美军踏过一片血海。美军在沙特曾订购了几万只尸袋和棺材。但空军改变了这一切。人类绵延数千年之久的地面战争时代,至此走入绝境。②科索沃战争。我称这场战争为“空袭革命”。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场仅由空袭便达成战争目的的大规模战争。首创此种战争形式的美国总统克林顿因此被赠于“飞机总统”、“空袭总统”和“导弹总统”的绰号。南斯拉夫为打地面战做了最充分的准备,但未料到对手始终不给它这种机会。北约空袭空袭再空袭。一位塞尔维亚老人曾说:“上帝啊,你要是可怜塞尔维亚人,就让北约从天上下来吧。在地面上打一仗,是胜是负快点结束吧!” 北约终于没有从天上下来。不分昼夜地轰炸了七十八天,直至南斯拉夫屈服。南联盟士兵走下空荡荡的战场时一言不发,一如他们没有射出一粒子弹的枪膛。这是一场不会被忘记的战争。它过去的越久,留给人们的思考就越多。在世界军事史上,这场战争的意义无论怎样估量都不过份。首先,它创造了零伤亡的奇迹。这是千年来无数军事家的梦。其次,此战之后,空军作用飚升。杜黑和他的继承者们在二十世纪第一个十年结束后就一直在酝酿的事情在二十世纪最后一个十年结束时终于成为现实。③阿富汗战争。如果说海湾战争中对空中力量的使用还是战术性质的话,科索沃战争中对空中力量的使用则是战役和战略性质的,而阿富汗之战则纯粹是战争性质的。在历史上,从无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单靠空军轰炸就能摧毁另一个国家的政府,最多是令敌国重创,而这一次美国在对塔利班的战争中,彻底推翻了传统智慧。战前,许多人包括我国一些军事理论家,都认为阿富汗山多洞密,最不适合空中力量发挥作用。阿富汗曾用人民战争打败过英国人,打败过苏联人,本想这一次也同样会令美国人铩羽。但美国人仅用二十天就漂亮地结束了战争,一步踏进西方几百年来梦寐以求的中亚。它仅仅使用了空军。不错它曾派出小股地面部队,但那是为空军精确打击服务的。现代空军的远程、精确、猛烈突击威力,在阿富汗之战中表演得酣畅淋漓。它不仅使传统陆军陷入攻防两难的境地,也使人民战争理论的根基发生动摇。我们对阿富汗战争自始至终予以极大关注,因为苏联打了那么长时间都打不下来,为什么美国人几天就打下来了?开打之前,很多军事评论家都说美国人会重蹈英国人和苏联人的覆辙,为什么没有?美国在阿富汗的胜利当然是它自己的胜利,但对于战争史来说,则是先进思想和先进理论的胜利。在二十世纪一百年时间里,空中力量走过了一段作战工具??重要作战手段??主要作战手段的历程;经历了小角色??配角??主角的过程;完成了次要作用??主要作用??决定作用的跃升。至阿富汗战争结束,空中力量发展到了一个光辉的顶点。九十年代以前,空中力量被称为空军,因为它的确也不过是空军而已。但是,今天它的名称依然是空军,人们却再也不会用看待一个普通军种的眼光看它了。 
  学习美军 
  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和阿富汗战争已成为历史。我认为,每一部历史都是当代史。美军是我军的对手,也是我军的老师。在过去的百年中,美军对空中力量的地位和作用做了最直观、最形象的诠释。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美军就在战争中重视使用空中力量。二战后开始主要以空中力量参战。海湾战争基本以空军参战。科索沃战争主要以空军参战。阿富汗战争完全以空军参战。一个世纪来,美军参与了世界上所有的大规模战争,从来没有遭受到比对手更重大的伤亡,而且伤亡越来越少,直至零伤亡。这是因为美军始终紧扣军事革命的脉搏,不敢须臾落后。悠悠百年,它既凭强大的国力,又凭先进的技术,更凭前卫的思想,一直领导着世界空军的潮流。英国人曾靠战舰统治世界。美国人则把世界置于它那双硕大的飞机翅膀的阴影下。美军的成功得益于以下几点: ①先进的军事战略。有什么样的理论,就有什么样的战略;有什么样的战略,就有什么样的军队。军事战略也是治国之道。战略是行动的先导。每个国家的军队都有自己的战略,但这些战略多数有措施而没有境界,有细节但没有全局。要么不变,要么多变。而美军的战略始终是清晰而坚定的。正如全部二十世纪美国的外交政策基本都是围绕着中东石油以及石油运输线而制定的那样,美军的发展战略始终都是以航空力量为主线而进行的。美国军事战略的突破口选在空军。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连美国海军都在一直干着空军的事情。里根的“星球大战”计划和克林顿、布什的NMD、TMD计划,都属于空军战略范畴。这些战略已经由天空升往太空。天空是太空的基石。太空有一天会成为战场。在太空成为真正战场之前(目前还不是),空中战场仍是主导战场。看看美国以前做了什么,就知道它以后要做什么。它将赖在天上不走。由于居高临下,冷战结束后发生的每一次重大的全球性事件都在巩固美国的地位。美军的发展代表了未来军队发展的趋势。②解放思想。有趣的是,美国人并不成天叫喊解放思想,但其思维始终是开放的。我们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规定为自己的思想路线,可我们的思想就是解不开放不开。我们沉溺于过去。美国人眺望未来。美国没有历史,因此它也没有包袱。它最善学习。因为学习,所以容纳;因为容纳,所以智慧;因为智慧,所以敢想;因为敢想,所以创新。纵观人类历史,那些最有效地从人类活动的一个领域转入另一个领域的民族,总能获得巨大的战略利益。对军事而言也一样,那些最善于对军事力量进行战略转换的军队一定是常胜军。美军最强大,却最有危机感。这也是它思想解放的标志。它敢于憧憬胜利,也敢于憧憬失败。美国自1865年南北战争结束后,本土一百三十年无战事。但美军报纸天天聚焦于国际冲突的热点,天天讨论美国怎样应付各种挑战,仿佛敌人已经逼到了家门口,美国已到战争边缘。普京说:“伟大的美国历来被对手低估。”我认为这主要是指美国人开放的思维而言。由于新军事革命汹涌而来,中国军队已面临生死攸关的考验。新时代对旧时代的淘汰是毫不容情的。面对这种浪潮,我们需要革新的决不仅仅是手中过时的武器装备。③科技的力量。邓小平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想,能不能说它也是第一战斗力呢?任何一项重大的发明,都注定将被强制性地首先用于战争。这是铁定的法则。现代科技一日千里。军事需要科技。科技反过来又推动军事革命。二者是双胞胎。美国最重视科技。我曾戏称:五角大楼的空气里都飘着创意。李政道曾对邓小平说:“美国百分之七的人是科学家。这些人全心全意在搞研究。”这股力量是可怕的。科技不仅改变了物质世界,甚至改变了精神世界。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凡是说出来的,就已经过时。一切不可能均可变为可能。 
  空军,空军,还是空军 
  空袭将决定一个国家的前途命运和生死存亡。由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和阿富汗战争可以描绘出对华空中战争的特点: ①没有前方后方之分;没有前沿纵深之分;没有白天黑夜之分;没有军队老百姓之分。军队越来越知识化,战争却越来越平民化。前方可能比后方更安全。没必要像传统战争那样先打前方再打后方,上来就直插心脏。 
  蒋介石在制定台湾军队的发展战略时说过这样的话:“第一是空军,第二是空军,第三还是空军。陆军排不上名次。” 经过几十年经营,台湾的防空体系在亚洲、乃至全世界也是一流的。台湾军购清单中从来是空军居首。陈水扁上台后,更是闷头发展空军。他说:“搞空军只做不说。”一位台空军将领竟说:“我们的沉默,将让我们的敌人永远沉默。”由此可见,在未来的战争中,空军一定具备以下特点:①首当其冲。②准备在战争中担纲主角。③可能进行相对独立的战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全程使用”。 
  一切表明,我们只能选择空军和空中力量。选择,是因为别无选择。我们必须抢占制高点。一个国家在崛起之初,为了征服敌国而不被敌国所征服,首先要立于不败之地??而地理上的不败之地,就是易守难攻的地理环境,被称作地理上的绝对制高点,如高山、高原等地形。某些大河也提供这种地缘环境。古罗马占据着阿尔卑斯高原。奥斯曼占据着土耳其高原。蒙古人控制了蒙古高原。嬴政、刘邦、李世民崛起于陕西高原。空军便是今天的高原。据高原,才能向下俯冲。江河高下,一泻千里,势不可挡。我们虽然落后,但机会仍在。机会之门看似关闭,其实是虚掩的。命运之门也看似关闭,其实也是虚掩的。 
  回首杜黑 
  挫折与挑战 
  谈空军,有一个人我们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这个人就是杜黑。1907年,这位意大利陆军中尉在没有任何战争实例佐证的情况下,不容置疑地提出以下观点:飞机用于战争必将彻底改变战争的面貌;战场上将出现新的军种??空军;新的作战领域??空中战场;新的作战模式??空中战争;新的军事学术??空中战争理论。二十世纪空中力量的发展证明,杜黑的理论不是对上一场战争的总结,而是对下一场战争的预言。在上个世纪最初的那些年里,他这样写道:“空中战场是决定性战场。”“在空中被击败就是战败。”“掌握制空权就是胜利。没有制空权,就注定要失败,并接受战胜者愿意强加的任何条件。”百年战争史已经证明了并将继续证明着杜黑的正确。他的某些话简直就像针对今天而言。
  任何先进理论都产生于落后的环境之中,并承受着落后的重击。愈是真知灼见,愈难被人所接受。对杜黑理论的质疑从未间断。实践有时候也并不站在真理一边,虽然它最终将这么做。①绝对制空权与相对制空权之争。杜黑是世界上第一个系统论述制空权思想的人。他认为,所谓制空权,就是能阻止敌人飞行,同时能保持自己飞行。这是一种绝对的制空权。苏联人反对这种观点。苏联人把制空权分为战略、战役和战术三个层次。它认为某些时刻夺取局部制空权更重要。这便是相对制空权理论。苏联人用实践否定了杜黑并嘲弄了他:一举夺取全面制空权太困难,近乎虚幻,唯取得局部制空权可触及。卫国战争中数次具有决定意义的大会战,苏军都靠夺取局部制空权获得了胜利。德国空军将领梅林承认:“俄国人常常取得局部优势。”②轰炸与空战之争。杜黑坚决主张夺取制空权只能靠空中进攻,力争把敌方的飞机消灭在机场上和工厂里。他极力反对空战。他的形象比喻是:与消灭空中的飞鸟相比,捣毁鸟巢和鸟蛋的办法更有效。英国空军崇拜杜黑,是“轰炸派”。早在1928年,英国空军参谋长就指出:对空军而言,不需要首先打败当然的空军,只需对敌方重要中心狂轰滥炸,置敌于防御境地,即为大胜。苏军和德军是“空战派”。他们兢兢业业地进行空战。迄今为止世界最大规模的空战都发生在苏联的蓝天上。空战被证明是歼灭敌航空兵、夺取制空权的阳关道。英国虽然不重视空战,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正是不列颠大空战,最后从空中挽救了英国。杜黑有些黯淡了。③独立遂行空中战争与支援地面之争。杜黑认为,必须建立一支进攻型的独立空军,实施独立的空中战争,在陆海军发挥作用之前结束战争。他反对空军支援地面作战。他认为把航空兵隶属于陆海军之下是无用的、多余和有害的。这一观点被无数人耻笑。一切始于地面,止于地面。大炮尚且不能上刺刀,飞机何能,敢称天骄?二战中,德军闪电战大放光彩。闪电战的核心正是空地突击。为了更好地支援地面作战,德国还专门为空军研制了俯冲轰炸机。苏军的旗帜是大纵深作战。航空兵是天上的陆军。铁木辛哥说:航空兵的影响不是在深远的后方,而是在师和集团军地域内对敌人联合作战。这是两支世界历史上最辉煌的陆军。胜利者是不受置疑的。杜黑变黑了。 
  核门槛 
  诸雄中,只有美国发展空军的战略是连续的、完整的、清晰的。飞机诞生在美国。制空权理论诞生在欧洲,但美国视如己出。再也没有谁比美国更看重天空了。一战发端于第一次马恩河战役,唱主角的是坦克。一战结束于第二次马恩河战役,主角换成了飞机。是役,美军出动了一千五百架飞机。西线天空一片乌云。美国人使用航空兵的决心令人叹为观止。打那以后,美国人再也没有离开天空。历史选择了天空,天空选择了美国。海洋曾征服陆地。天空又征服海洋。地面上得到的,从空中能得到;地面上得不到的,从空中仍能得到。落后的国家最能浪费智慧。先进的国家最能聚集智慧。智慧之争就是国力之争。胜利是强者的丰碑。失败是弱者的墓志。举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例:战争中各国军民伤亡一亿以上:苏联两千万,中国三千万,德国近千万,日本六百万。而美国只有三十万。但美国参予了除苏德战役外所有重要的战役,并主导了其中决定性的战役,无论是地面的,还是海上的。谜底在天上。看看欧洲的天空和太平洋的天空就知道了。美国付出了最小的代价,得到的是整个欧洲和全部大洋。 
  天空无垠。没有最高,只有更高。美国人一度走得太远了。太平洋战争是从空中开始的,也是从空中结束的。美国人不仅要获取眼前的胜利,还盯住了胜利以后的世界。它发明并使用了原子弹。列强踊跃。连中国也蹒跚跟进。核弹云集。人类即将被人类毁灭。核冬天未至,人们已先自寒了。核门槛高耸。世界屏息。人类如不存在,战争有什么意义?所有的常规战争理论至此突然陷入了绝境。杜黑渐渐被人遗忘。但美国人是清醒的。它最先垒起这道门槛,也是它最先跳过了这道门槛。①政治。它明白必须赢得冷战。恐怖的和平不是和平。它也不需要这种和平。②技术。麦克阿瑟说:“随着科学发明创造的不断涌现,战争力量的毁灭性现已到了改变传统战争概念的程度。”他只说对了一半。科学技术还可以使人们重新跳出“战争力量的毁灭性”。于是,以太空技术为特征,远距离、大威力、高精确、短时间为特点,以空中袭击为主要模式的“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出世了。任何现代战争首先必定是短暂的。速战要求短时。速决要求准确。速胜要求猛烈。这些特点,都为现代空军所具备,只有现代空军才具备。因此,我大胆地说,美国是从空中跨越核门槛的。也只有从空中才能跨越。突破核门槛的第一战是1986年美国空袭科比亚。这次空袭虽然没有后几场战争那么炫目,但其意义是划时代的。此战虽短,只有数小时,世界军事界却称其为 “战争”。它是后几场战争的雏形。新军事时代所有的特点都在这场战争中留下了影子。 
  当现代空军跨越核门槛的时候,杜黑理论的强大时代穿透力也显现出来。人们发现,在二战中被割裂开的战略、战役、战术制空权,现在又被合在了一起。二战中被证明的制空权理论得到了进一步证明。二战中没有完全证明的空中进攻理论也得到了充分证明。而二战中对杜黑理论否定的地方,却突然失去了新的依据。杜黑《制空权》的每一段论述几乎都是准确的预言:①杜黑主张优先发展空军的思想差不多被所有先进国家所接受。早在 1979年邓小平就说过:将来打起仗来,没有空军是不行的。今后作战,陆海空军,首先要有强大的空军。要取得制空权。否则,什么仗也打不下来。②杜黑说:未来战争将从空中开始。首先使用空中力量的一方,肯定会在战场上造成迅速的、一边倒的决定性结局。1909年杜黑曾设想:仅靠空军的力量就能够在空中完全地结束战争。1999年,这一设想在科索沃得以完美实现。③杜黑论述过的关于民航作为空军后备力量的设想得到验证。继“驼峰”空运、柏林空运之后,海湾战争中美国又一次开展战略空运,几乎将一座中等城市搬到中东。④杜黑力主战略轰炸,反对空战,这被二战的实践证明是行不通的。因为受飞机的技术性能和炸弹威力的限制,战略轰炸远未达到结束一场战争的程度。但近年科技爆炸之后,这些难题豁然解开。精确制导武器可以随心所欲地打击地球任何一个角落。空中格斗基本消失。被发现即是死亡。⑤杜黑说,由于空军能以闪电般的速度对敌人心脏予以致命打击,失去制空权的国家会遭受巨大的精神折磨,并接受战胜者的任何条件。这个意义已经超出了军事范畴。我们看到,南斯拉夫在屈辱地向征服者交出了自己的土地之后,又按侵略者的要求更屈辱地交出了自己的领导人。杜黑的预言差不多都实现了,却是在曲折中实现的。这告诉我们,历史已经证明的,说明它是正确的;历史尚未证明的,并不等于就是谬误。它只是需要新的历史的证明。理论还是九十年前的理论,空军却不再是九十年前的空军。发人深思的是,九十年前的理论,居然对现代空军的建设更具指导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杜黑的理论越到后来越显出它对世界空军的影响仿佛没有尽头。当然,同任何伟大理论一样,杜黑理论也并不是无瑕的。很多时候,它差不多使全世界确信不疑,但似乎又有许多问号无法拉直。它像月亮,时圆,时缺,却始终高悬。直到今天,杜黑的《制空权》仍是世界军人们一个争论不息的话题。也许这正是杜黑不朽的原因。 
  朝鲜战争 
  美军也有过挫折。美军虽然一直信奉杜黑的空中进攻战略,但朝鲜战争爆发时,核门槛已经横亘。美国拥有绝对的制空权,却无法对中国境内实施战略轰炸。于是,两个反常的现象出现了:一是在二战中很少进行地面战争的美军连续与中国军队展开了一场又一场的阵地战;二是不善于空中格斗的美国空军不得不同中国空军进行大规模空战。结局是令美国人伤心的:不同于美国以大机群突击作战胜利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亦不同于丢原子弹战胜日本的二战,美军是以一场以上甘岭闻名的阵地战的失败而结束朝鲜战争的。而美国空军在朝鲜战争中对世界空军的贡献就是“一夜之间”“培养”出一个“世界空军强国”。失败使美国人清醒。它永远记住了上甘岭的教训。它要给陆军插上一双翅膀。而以后事态的发展证明,朝鲜战争不过是地面力量的回光返照。随即又发生了越南战争。后者的时间、规模、消耗都大大超过前者。但我发现美国学聪明了:美军的对手和朝鲜战争一样,也是一支纯步兵的陆军,但越南战争再也没有上甘岭,甚至连一次像样的地面战役也没有。越南战争的地面作战与历次地面战争有一个革命性不同:陆军行动空中化。陆军在天上的时间几乎和在地上的相等。在空中力量改变着战争面貌的同时,空中陆军也改变着战争面貌。美国在越南战争中又失败了。但和朝鲜战争不同,这是一次满载而归的失败。 
  中国空军在朝鲜天空上的胜利无疑具有历史意义。然而,胜利是最好的朋友也是最大的敌人。与朝鲜战争的失败者美军相比,彼在跑,我在走。伞中的人总是落后于雨中的人。美国是一个在全世界受批评最多的国家,同时它也是受到自己批评最多的国家。它还是具有最多自我否定行为的国家。我始终认为,朝鲜战争给中国政治战略带来了正面影响,给中国军事战略则带来负面影响,困为我们突然觉得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是值得自己畏惧的了,这不免让人自满,导致了我军在战略思想和军事装备方面的停滞。中国空军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我们曾拥有空中英雄。英雄老矣,而同样老了的飞机仍在艰难飞行。在空军的战略思想上,朝鲜战争的影响巨大。我们只重视了经验,忽略了理论。中国空军过份看重空中格斗,对战略轰炸关注少。早在1921年杜黑就指出:“一个国家只拥有准备用于空战的空军不仅危害国防,并且被剥夺了对敌方目标发动进攻的一切可能性,将陷入严重的空中劣势。”朝鲜战争还出现了一种新的武器??直升机。直升机在二战时还处于试用期,但美国人已看到,控制“一树之高”的天空非这种兵器莫属。这一点迅速在下一场战争得到证明。越南战争几乎就是直升机的战争。从那时起,美国陆军离开了地面。中国陆军航空兵的组建比世界晚了二十年,装备更逊。但我们需要迎头赶上的不止是装备,更有思想和先进理论。先进的装备可以让先进的军事理论如虎添翼。形势如虎。与朝鲜战争时相比,中国空军的战斗力比那时弱,而我们的敌人却比那时强。落后不怕,怕的是看不到落后。摔跤不怕,怕的是不迈步。伟人经常犯错误,经常摔倒,而虫子不会,因为它们做的事情就是挖洞与爬行。杜黑说:“胜利只向那些能预见战争特性变化的人微笑,而不向那些等待变化发生才去适应的人微笑。” 
  大陆军 
  突破防线 
  中华民族在久远的历史长河中,曾经长期存在着“步兵对骑兵”的军事劣势,秦始皇将长城筑在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分界线上,期望以此抵消这种劣势。长城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防御工事。它是中国人建筑上的骄傲,却是中国人心灵上的耻辱。因为它没有阻挡住任何一次北方铁骑的冲锋。自古以来就没有突不破的防线。一部军事史就是进攻史。空中力量时代尤其如此。①更改传统观念。观念落后也要挨打。长城就是观念的产物。法国人的教训也说明了这一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的天空布满飞机,但法军将领们对此视而不见。法国刚打胜了一场阵地战。胜利遮住了他们的眼睛。当德国人在拼命造飞机和坦克的时候,法国人在拼命挖战壕。贝当元帅声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宠儿是保垒阵地战与步兵火器两者结合,遂构成法军的胜利。今后国防,如在全部国防线上建筑保垒,则法国的安全可以保证。”他为自己短视付出了代价。在德军的闪击面前,马其诺防线和中国的长城一样成了摆设。五十万法军几乎是坐在坚固的防御工事里当了俘虏的。在所有参加二战的国家中,法国犯的错误最少。战争不给它继续犯错误的时间和资格。相对于中国的长城,法国“长城”的教训对于军事史的意义要深远得多。中国长城的失败,是平面对平面的突破;而法国的“长城”的失败,则是立体对平面的突破。前者是在传统战争的框架内样式的变化,而后者是战争本质的变化。对马其诺防线的突破虽不完全来自空中,但已具备了空中突破的品质。它昭示着,随着空中力量的壮大,战争由平面走向立体的时代已经到来。日本人的观念仅比法国人前进了几十里。它在太平洋上的进攻实际是为了建立一条“针对美国的海上防线”。(山本五十六语)这是一种防御性的进攻。它对航空兵的使用是不自觉的。即使大胜,也是不自觉的。面对美国强大的空中力量,日本的失败只是早晚的事情。太平洋战争是没有争议的、主要由空中力量发起,主要由空中力量进行,并最后由空中力量决定的海上战争。从那时起,航空母舰取代战列舰成为海洋力量的主角。自太平洋战争之后,直到今天世界上再也没有发生过一次水面舰艇之间的大规模决战。②弱国求存。陆地有天空,海洋也有天空。天空居高临下地成为陆地和海洋的主宰。整整一个二十世纪都在反反复复地证明这一点。但是,几千年的陆战思维禁锢着人们的思想,加之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还没有一场战争是完完全全由空中力量决定的。一些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始终坚信最后要在地面解决问题。作为弱势群体,他们本能地在自己的领土上构筑着一个个的防御工事。最后一条防线出在中东,是海湾战争前伊拉克人修建的。萨达姆把美军当成了伊朗军。他显然没有读懂对手。美军自一战以来从未发起过人海战术式的地面进攻。一如以前那些防线,萨达姆的防线也被无情地突破了。这一次突破则完全来自空中。萨达姆防线就规模而言不能与马其诺相比,但美军获胜的意义却超过了德军。德军对马其诺的突破还是战役性的,而美军突破萨达姆防线则标志着传统防御模式将从战争中消失。从空中对地面的突破也从战场扩大到战争的范畴。今天,再也没有一个国家可以不顾及来自空中的威胁而侈谈国家安全,再也没有一支军队可以完全不考虑空中力量的因素而妄图取得战争的胜利。陆地是有限的,海洋是有限的,只有天空是无限的。空中战争时代不是人类战争史上的最后形态,但肯定是截止目前为止的最高形态。海洋决战已成为历史。地面决战将成为历史。只有天空决战这史诗性的一页正在被揭开。空中力量时代是一个崭新的时代。对于一支军队,防御就是防空;对于一个国家,空防就是国防。法国《今日军队》杂志在一篇文章中说:“最近三十年来所有的危机或军事行动都证明了这一样一点:如果敌人能随意从空中发动进攻,大规模的地面部队行动就注定要失败。”以色列空军司令埃利亚胡说:“空军力量将成为二十一世纪军事革命的核心。”军事家应当看到这些,政治家也应当看到这些(下章论述)。令人遗憾的是,军事观念前卫的国家已行万里,军事理论落后的国家仍未跨过起跑线。后者年复一年地保持着庞大而过时的常备军。平时浪费大量金钱,战时浪费大量生命。这是一条看不见的马其诺。地面上的防线消失了,海上的防线也消失了,但人们思想上的防线并没有消失。其它防线可以从空中突破,这条防线从哪儿突破呢?③永远的进攻精神。世界上有三种类型的空军:第一种是进攻型的空军。这种模式的空军执行空中进攻战略,不编或编制少量的地面防空力量。第二种是国土防空型空军。专司防空职责,不具备外线打击力量。中国空军属于这种类型,也是全球大国中唯一保持这种类型的空军。第三种是攻防兼备型空军。这种模式的空军执行积极的防御战略,编制必要数量的地面防空兵力和空降兵力,航空兵是其主要成份。从长远看,只有建立一支进攻型空军,才能与中国的大国地位相适应,也才可能确保中国在二十一世纪强势崛起。这不仅是对空军本质的认识,也是对国家本质的认识。但目前我们只能是向攻防兼备型转换。我认为,攻防兼备的核心是攻。只有攻才能防。攻是最好的防。五十年前朝鲜战争发生,中国空军是在陆军基础上闪电般地组建而成的。解放军陆军与秦、汉、唐军相似,富于进攻精神。弱者也能进攻。解放军陆军的进攻特点就是机动作战。这未必不是今天中国空军的榜样。入朝作战之初,解放军没有重装备,更没有空军,却大胆穿插,秘密渗透,仅凭三八枪就把美军赶过了三八线。战争后期,双方相持。我军有了飞机大炮,火力准备充分,进攻却难以奏效。因为美军在重武器和火力方面占有更明显的优势。我军进攻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这是放弃机动作战原则的深刻教训。中印边境战争时,我军又重拾机动作战的法宝。在火力并不占优的情况下迅速打垮了印度军队,而对手中有很多是参加过北非战役的部队。他们从蒙哥马利那里学来了火力制胜说,但碰上擅长机动进攻的中国陆军,一败如水。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24.1.2025 15:18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