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楼主: susan-andy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亚伯拉罕------信心的顺服 (迈尔著)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4.12.2007 10:08:13 | 只看该作者
即时机票
本帖最后由 susan-andy 于 13.3.2009 13:03 编辑

坚定的信心--罗马书四20


??在创世记第十五章中,四个发人深省的语句首度出现于圣经,此后,它们各以不同的面貌,屡次被引用。这宝贵的段落恰似高原峡谷,河川由此发源,然后向海奔流,沿途灌溉平地成为苍翠的草原。我们首次读到:「耶和华有话说。」首次听说:[耶和华神是盾牌。」首次银铃般响出神的保证:「你不要惧怕!」并且,在人类历史中首次遇见那伟大、有力的字——「信」。有什么比人信靠神的信贡更荣耀?因为这是一切真实信仰的精义。

??「神的话」临到亚伯拉罕,论到两件重大的事:



一、神针对亚伯拉罕的惧怕对地说话。

??亚伯拉罕方才从迦南北方突袭基大老玛归来;当地重过宁静的牧人生活时,难免感受到征战带来的后遗症。在这种心境中,他最容易被恐惧感侵袭,正如疲惫的身体最容易罹病一样。

??他实在有理由惧怕。的确,他打败了基大老玛,但也因此与他结了深仇。这位骁勇善战的君王,其兵力既然一度远及所多玛,为何不能重振旗鼓再向前挺进,一举歼灭这个孤立无援的亚伯拉罕,以雪前耻?像这样嗜战的君王,若不回来讨还这一口气,那才是怪事。因此,亚伯拉罕预期他会回师攻击自己,并非没有道理。此外,一股孤独、苍凉、气馁、期望迟迟未现的感觉,如沙漠入夜的凉风,阵阵掠过他的心头。自从他进迦南以来,十年转眼流逝。三个接踵而来的应许曾经点燃他的希望,如今看来,实现的日子似乎遥遥无期。一寸土也没有!生子的迹象渺茫!神所预言的,杳无踪迹。

??就在这种情况中,神的话临到他,说:「亚伯兰,你不要惧怕,我是你的盾牌,必大大的赏赐你。」噢,我们的神总不空等着我们去寻求他,他总是亲自寻找我们;他靠近身陷地窖中的我们,差遣天使送来水和饼;它温柔的保证和安慰比波涛的怒吼更能苏醒人心。他说:「打起精神来吧!是我,不要惧怕。」

??但神并不单单赐下含糊的应许。他更藉着启示他自己,而赐下具体的安慰。常常,我们的需要被他选来当作背景,藉以衬托出他本性中某些特别的层面。对于一个手无寸铁的牧人,缺乏防御工事,也无城墙屏障,畜群又到处散布,能在这时听到神说:「我是你的盾牌。」我正环绕在你和家业的左右,该是多大的保证!

??这思想一旦赐下,人便为之折服,自此流传不息,屡次出现在先知的预言、诗篇、圣诗和个人灵修的默想中。「耶和华神是日头,是盾牌」(诗八十四11)。「你是我的藏身之处,又是我的盾牌。」「神阿!你是我们的盾牌;求你垂顾观看你受膏者的面」(诗八十四9)。「他的诚实是大小的盾牌」(诗九十一4)。对我们某些人而言,这是极有帮助的思想。天天,我们身入险境,人和魔鬼不断打击我们;有时是明显的攻击,有时是暗中狙击、谋算、唆使、讥诮和威胁,凡此种种都与我们作对。如果我们遵行神的旨意、信靠神的眷顾,一生就有可靠的屏障,像人在衣服里面穿着盔甲。神四围保守我们,使攻击无法渗入,就像电流环绕着珠宝箱,连最巧许的窃贼都要技穷。「凡为攻击你造成的器械,必不利用」(赛五十四17)。「你必不怕黑夜的惊骇,或是白日飞的箭,也不怕黑夜行的瘟疫,或是午间灭人的毒病。虽有千人仆倒在你旁边,万人仆倒在你右边,这灾却不得临近你」(诗九十一5,6,7)。人能学会住在永生神牢不可破的保护中,真是有福,所有的箭被折钝,刀剑被抵挡,一切恶毒的攻许像火炬熄灭在腥咸的海水中,独留咻咻余响。

??神不只从外面保护我们,它更是孤独心灵的奖赏和满足。他似乎要求亚伯拉罕细想:拥有了他就拥有了一切;「来,我的孩子,请思量一下,即使你永远得不到一寸土,而你的帐棚将在周围幼稚的调笑声中默默静立,你却未徒然离开本乡本土,因为你有了我。难道有我还不够吗?我既充满了天和地,岂不也能充满一颗孤寂的心?我岂非你『极大的赏赐』,能以我的友谊报偿你所付的任何代价?你正是为此蒙召。」

??我们的神就是爱。最纯洁、神圣的爱,它已经赐给我们许多,并且应许要赐下更多,然而,它最大的礼物仍是他自己,这是我们的赏赐,大的赏赐,极大的赏赐。你是否一无所有?你的人生是否一片空白?情人或朋友是否离弃你?年轻时的友伴是否弃你而去,留你孤单一人?是吗?请再回答一个问题,你有神吗?如果你有神,你就有了爱和生命,甘甜和温情——一切可以满足心灵的事物。是的,一切可爱之物都隐藏在他里面,有如一切的色彩都融在阳光中,正等着你去揭开。虽然失丧了所有,拥有神就拥有了一切;虽然拥有一切,没有神就失丧了所有。



二、神针对亚伯拉罕辽有儿子的事对他说话。

??正是深夜,或是天将破晓,群星闪烁在天际,先祖亚伯拉罕睡在帐棚里,这时,神在异象中向他未来。在异象的光晕中,亚伯拉罕向神倾心吐意。许多白昼里不敢吐露的,在夜幕的遮蔽下,人往往倾怀相告。亚伯拉罕也如是在静谧的夜更中,把内心生活悲苦的怆痛向神表白。也许他长久以来就想这样作,只是时机一直未到。现在,却不需再克制了,所以,一举倾入全能挚友的耳中:「你没有给我儿子,那生在我家中的人,就是我的后嗣。」他似乎说:「我所深自期许着的比这还要多;我一直记着你的应许,深觉必有从我血肉而出的儿子;然而几年过去,我的希望仍未实现。想来,我把你的应许领会错了。原来你一向所定意的,就是我的管家要继承我的名字和家业。唉!多令人失望。既然是你的意思,就算了吧!」

??我们也经常这样误解神,把他的迟延当作拒绝。说到神的迟延,真可写满一整章。主耶稣的一生不就充满迟延的例子?他曾经逗留在圣殿开始,也曾接获他所爱的两姊妹苦苦哀求,却仍留在原处两天,不即时渡过约但河去搭救。如今,他仍在耽延着,这是一门奥妙的功课,旨在锻炼人的心灵,让它能臻至最纯湛的境界——一省察自己的内心,分析动机,察验神的话语,提升自己的灵魂,考察圣灵的意旨和时机。在那些令人困倦的等候时日中,这一切都会发生,关系着个人属灵的前途。但这种迟延却非神给信靠他的灵魂的最终解答。它们不过是春天来临前的严冬。

??「耶和华又有话对地说,这人必不成为你的后嗣,你本身所生的,才成为你的后嗣。于是领他走到外边,说,你向天观看,数算众星,能数得过来么?又对他说,你的后裔将要如此」(创十五4一5)。从那时起,星星对他产生了一层新的意义,成为神应许的象征。

??「亚伯兰信耶和华。」这句话历代以来常被受圣灵感动的人引用,也替人心所曾拟构的伟大讲论奠下基石(参阅罗四3;加三6;雅二23)。

??他在接受犹太人的割礼之前就信了。使徒保罗特别强调这默,藉以指出非犹太人也能同样有信心,也得算为信心之父的属灵儿女(罗四9一21;加三7一29)。在亚伯拉罕还是地上的客旅时,他将成为世界继承人的应许就已临到他;这应许也临到他一切的后裔,不只律法之内的,也包括承续亚伯拉罕之后心的;他是我们众人的父亲。

??即使面对自然律中极大的不可能,他仍然相信。这对年迈的夫妻要生出子嗣,表面看来简直太不可能了。多年的经验说:「不可能。」情况本身的性质和逻辑说:「不可能。」从朋友和专家来的意见也说:「不可能。」亚伯拉罕静静思量这一切,「信心还是不软弱」(罗四19)。然后,他小心检视神的应许,从左右考虑、衡量中,选择信靠永生神的话。不但这样,当激荡接二连三,风波连续袭来,像响雷一样轰极他的灵魂时,他仍不迟疑,未尝退却半步,甚至也不颤栗、惊惶。他信靠神的信实,归荣耀给神,心中稳稳仰仗着神全然可靠的真实。他[全然相信他所应许的它必能成就。」噢,神的儿女,当你看见应许难成就时,请定睛注视应许的本身——一这就是信心增长的秘诀。[仰望神的应许,总没有因不信,心里起疑惑,反倒因信,心里得坚固」(罗四20)。

??他的信心命定要受严厉的试炼。如果你把夏季郊游时捡来的一堆石头送到宝石雕刻匠那里,几天之后,他大概会把其中的大多数送还给你,似乎不屑一顾。不过,可能有segment 一、两粒石头被留下来,当你问他要回时,他会回答:「那些还给你的石头没什么价值,不值得浪费我的技艺和时间;但这几块就不同了,只要加以经年累月的琢磨,当所有过程完成时,它们所展露的美丽就是一切工夫最佳的报答。」

??有些人一生没受多少试炼,因他本性轻浮、琐碎,不能承担太多,也无法从严格的管教中获益;另有些人则相反,他们需要严格的管教,当管教完成时,便使一切劳苦获得丰富的报偿。神不会试炼我们过于我们所能承担的。但它手中所握的若是像亚伯拉罕那样的品质,也就是可以成就最高果效的,那么,试炼自然会持续不断,几乎将人的耐力逼到极限。因此,先祖亚伯拉罕还得再等十五年——在第一次应许和以撒出生之间共历时二十五年。

??亚伯拉罕的信心被算为他的义。信心是义的种子;当神春我们拥有种子时,它就算我们已拥有隐藏在内的收获。信心是上粒小种子,其中包含着基督徒生命所有珍贵的香气和华丽的色彩,只等着神的培育和赐福。当人相信时,使成形在他里面的胚胎发育成熟,只需要时间和栽培;未来在神的里面,他把有信心的人算为已拥有义的果实,是用来荣耀和称颂神的。除此之外,仍有更深一层的意义——一凭着信心在神眼前拥有合乎律法的义。

??亚伯拉罕的义不是行为的结果,而是信心的结果。「他信神,这就算为他的义」(加三6)。「算为他义的这句话,不是单为他写的,也是为我们将来得算为义之人写的。就是我们这信神使我们的主耶稣从死里复活的人」(罗四23一24)。噢,这是恩典的奇迹!如果现在单纯信靠主耶稣,将来在永生神的眼中,我们要被算为义。这些奇妙的经节所涵盖的,实在令人难以参透,惟知道信心将我们连结于神的儿子,使我们永远与他合而为一;并且他一切荣耀的性情——一不只那使他顺服以至于死的,也包括在他庄严的复活里的——一都要算为我们的。

??有人把代替的义教导成一种近乎从基督身上脱离而出,再加到罪人破衣上的东西。比较切实、有益的教导应是把它视为藉着信心与基督合而为一。因着与我们合一,基督成了罪人,我们也因着与它合一,成了神的义。在永世的审判中,荣耀的主所拥有的,要被算为我们的;我们且因着信心,要成为基督身体——一骨和肉的一部分。耶稣基督为我们成全了义,我们因此得以在爱子里蒙神悦纳。信心的本身并不会导致这种奇妙的代替,它只是造成联合的环节;由于它使我们连于神的儿子,就把我们带入他的里面去享受他一切所是的——阿拉法和俄梅戛,是始是终,首先的和末后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4.12.2007 10:08: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usan-andy 于 13.3.2009 13:04 编辑

等候神--哈巴谷书二3;耶利米哀歌三26;罗马书八25


??同神一起儆醒,或等候他,不是一件易事。他万有的轨道何其广亵!他行进的每一个阶段之间,相距何等辽远!他的道路贯穿万代,我们的精力却只能维持片时。当他对待我们的方式令人困惑不解时,曾经夸口忠诚到底的人,不免会在疑虑中踌躇,问道:什么时候我们才能绝对信靠而不害怕?

??人与人之间,当一颗心在另一颗心上找到寄托时,它便能经得起距离和耽延的考验,可以长久等候;虽然几年过去,音讯全无。一些事与愿违的奇特倩况可能让人困惑不解,其它好管闲事的朋友也许喜欢对难以解释的行为作出不友善或错误的解释,但这颗心却不改变或减少它的信赖。它知道一切如常,安于没有迹象的状态,静候着不愿作任何解说或辩驳。我们何时能以同样的态度对待神呢?何时能安息在它里面,即使自己百思不得其解,仍能信靠如恒?把我们带入这种境界的操练岂是难当的呢?人的心若能等候多年,不因耽延而摇摆、迟疑,那的确就是天堂。

??至少,在这阶段的操练中,亚伯拉罕并未学会这们功课。在黎明的微曦中,当象征他后裔的群星开始从天际消失,对神给与他的应许——一他将承受这地,虽然目前尚未拥有寸土——一他报以哀伤的怨嗟:「主耶和华阿!我怎能知道必得这地为业呢?」

??人就是这样!并非他完全不信,而是渴望有些明显、可感的兆头,以证明神所说的为是——一譬如,有些关于未来基业永不失效的盟约,就像群星象征将来的后裔一样。不要对他的怨嗟感到惊讶,倒要尊崇那能忍受这种人性软弱的爱,这爱屈身为人铺设踏脚石,使他们能穿过沙地,到达信心的盘石。



一、以献祭守候。

??在古代,书写的协议还不普遍时,人往往以隆重的宗教仪式约束参与协议的各方。立约人需要带来牲畜,把它们宰杀、斩剁,一块块排开在地面,中间留一道可走动的空间,让立约人从其中穿过,以证明并确定他立誓的诚意。

??耶和华指的正是这古老而隆重的仪式,他说:「你为我取一只三年的母牛,一只三年的母山羊,一只三年的公绵羊,一只班鸠,一只雏鸽……每样劈开分成两半,一半对着一半的摆列」(创十五9一10)。

??这是大清早,一日伊始。亚伯拉罕坐下来守候。接着就是长时间的沉寂。一小时又一小时过去。神未给任何迹象,或说半句话。按表面看,没有声音,无人回答,也无人在乎。

??太阳的车辇奔驰到高天,以燠热照着那些摆列在沙地上的肉块;仍是音影渺茫。鸷鸟被肉香吸引,如赴宴成群飞来,要赶走它们,需要不断留意。亚伯拉罕是否容许自己认为这般坐着枯候真是傻人的行径?也许这般摆列着祭肉是出于自己一时的幻想,而神是不会出现的,这种思想可曾闪过他的脑际?他是否企图回避仆人和妻子撒拉纳闷不解的眼神,因为自己的行为似乎无可理喻?

??我们不知道在那段冗长的时辰中,有什么思想掠过这颗饱经试炼的心灵;至少,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必经历的操练。那等候主的时辰呵!一天又一天的守望!无眠的守更之夜——伫候着那迟延的解除信号,诧异主为什么不来!一次又一次爬上山头,仍是失望归来,没有半丝期待中的音影!正如等候着长久盼望的债,直到前往邮局的路都被自己的脚踏平了,也被许多泪水濡湿了!一切都是徒然!不,并不徒然,因为这些漫长的等候时辰正以金、银和各类的宝石编缀着属灵生命的锦缎,使它成为最美的杰作,永远的喜乐。且让我们注意,别松懈了耐心,只要安静等候那至终要临到的恩典。千万别让不洁的鸷鸟把肉块衔走。虽然无法禁止它们在低空盘旋,发出啸鸣,彷佛随时要扑击而下,我们却能防止它们栖宿下来。这正是我们必须靠着主实际作到的。「如果默示耽延,就等候它。」



二、惊人的大黑暗。

??太阳西沉了,夜幕低垂。因内心的交战、守候和白日的坚持,困倦的亚伯拉罕终于沉沉入睡。在睡眠中,他的灵魂被一惊人、可怕的黑暗压迫着,这黑暗像梦魇一般笼罩下来,几乎使他窒息。「有惊人的大黑暗落在他身上。」

??读者当中有人认识这惊人的大黑暗吗?有人在传统的信仰中长大,发现它竟然无法满足成人生活的需要,认为一放弃信条,就等于扬弃一切的信心和希望;一摆脱形式,真正的本质便随之沦丧;有人误解罪的本质和神的慈爱,以为自己已蹈犯不可原谅的罪,已越过悔改的极限,无法再回头,因此深深恐惧着;有人陷在似乎连完全的爱也难以弥补的悲哀中,灵魂受压,无法从神的怜悯获得安息,好象孤舟在大海中,没有希望的光导引;而一颗信靠的心饱受敌意、残酷、凶恶和不公的威吓、嘲笑和苦待,便开始怀疑到底有没有神在掌管这一切,为何他容许这些事发生?有这种经历的人才略能了解所谓的惊人大黑暗是怎么回事。在黑暗中,诡怪、恐怖的景象一幕幕掠过心际,彷佛醉汉或疯子所见的幻影。

??摆在亚伯拉罕眼前的是一具远而黑暗的前景。他看见子孙在未来世纪中的遭遇——羁旅于异地,被人奴隶和苦待。他岂未看见他们灵魂受苦,在手镣脚铐下忍受主人的鞭鞑?他岂未听见他们的呻吟,看见母亲哭悼即将被丢入尼罗河的婴儿?他岂未目观金字塔和积货城在他们的血泪中搭建完成?的确,这些景象已足够让他全人被黑暗吞噬了。

??然而,沉郁的纬线却有银白的经线与之交织。被奴隶的人经过熬炼,获得自由时,已具备伟大的品格,而压迫他们的人将在势如排山倒海的审判中,恐惧、战惊。他的子孙终会回到迦南地。至于他自己呢?他要享大寿数,平平安安的归到他列祖那里,被人埋葬。

??人的一生就是这样组成的:明亮与黝暗、阴影与阳光交织;浓密的阴云之后,有灿烂的光芒相继。在这一切之中,公义的神正按着他的计划运行着,以同样的怜爱给与每个个别的人,这些人原是神特别操练的对象。亚伯拉罕的子孙必须等到四代过去才能承受这块应许地,因为亚摩利人的罪孽还没有满盈。当这族人已不可能改邪归正,情况恶化到无法挽救,而他们的存在又威胁到全人类的安宁和纯洁——一到了那时,这族就要被灭绝,他们所拥有的权力将被转交给那些能善用这权力的人。

??倘若因惑于神对待人的方式,你深觉被惊人的大黑暗笼罩,请信靠那永不误失的智能,相信它以永不改变的公正估量着一切;且应知道曾经历过加略山惊人大黑暗至于发出被弃哀吟的基督,正等着伴随你行过死荫幽谷,直到你望见照
在彼岸的阳光。你们中间有谁行走在黑暗中,没有光?让他信靠耶和华的名,安息在神里面。



三、约的确立。

??亚伯拉罕醒来时,太阳已西沉,黑暗笼罩一切,肃穆的静寂淹没全地,然后,庄严的立约行动揭幕了。自从人类离开伊甸乐园之后,这是神荣耀的象征第一次的显现;神显现的荣光正是日后晔然照耀在云柱中令人肃然起敬的光。

??在深浓的黑暗中,那神秘的光——烧着的火把一—缓慢又庄严地从剖开的肉块中走过。这时,一个声音说:「我已赐给你的后裔,从埃及河直到伯拉大河之地」(创十五18)。

??在最严肃的圣礼中立下的这个应许——一自此未再撤回,也未曾完全应验。所罗门王执政的少数年间,以色列国的疆域几乎含盖这个界限,但只是短短几年。真正完满的应验有待于未来。那时,亚伯拉罕的子孙将承受神在约中所划给他们的土地,以那些河流作为强界。

??目前尚有外族的势力阻止他们进入,而耶路撒路尚为外邦人所践踏。但目前发生的一连串事件,可能已开始瓦解摇摇欲坠的士耳其帝国,使埃及和巴勒斯坦能够摆脱它的黑暗统治,以便那等候以色列民进入的迦南地,和等候进入迦南地的以色列民,得以在神的祝福下结合;神曾经以话语和誓约,用这前景大大安慰了他饱经试炼的仆人亚伯拉罕。(译注:迈尔撰写此书时,迦南地尚在土耳其帝国的统治下,一直要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经英、美各国力争,在大战期间饱受德国纳粹灭族威胁的犹太人,才回到迦南地复国,结束了二千多年的流浪,为神对亚伯拉罕后裔的应许开创了应验的契机。)

??神竟用如此庄严的圣礼约束自己,以加强他仆人的信心--当我们的眼目从这幕情景转离时,心中必然对它伟大的良善充满赞叹。这良善使他如此降尊纡贵,只为了赢得一颗卑怜心灵的信赖。藉着两件永不更改的事——他的话语和誓约,神给予遭受暴风雨龚击的我们强大的保证,引领我们安抵有巨岩可供避风的边岸。让我们藉着先锋主耶稣,把希望的锚抛入那分隔我们和未见之物的幔子,在那里,锚将抓牢不会流失的地土;天一破晓,我们便可以进入神永不更改的约所确立的避风港(来六19一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4.12.2007 10:09: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usan-andy 于 13.3.2009 13:04 编辑

使女夏甲--创世记十六1


?? 当我们脱离自己所熟悉的哈兰,跟随神进入大河之外分别为圣的地方,我们当中无人确知会发生什么事。分别归神的生活绝不容易!当我们动身踏入未曾去过的未知之地时;会隐约猜想前面必有某些困难;但神极有恩典,他把那些困难先遮蔽住,以免我们在旅程开始之初,就受到不必要的惊吓,以致踌躇不前。惟有我们能够承担时,神才会把他的要求向我们揭露。

??分别归神的生活其实难处不在于神武断的安排,而在于己生命以许多诡谲的面貌不断显现。有人主张,己生命在人成为基督徒之初就已死了,而且是永远死了,这是极荒谬的,也是危险的误导。当人臆想或夸称己生命已死灭时,这正是他们的己生命还活生生存在的表现。这时己生命可能要在一旁因自己障眼术的高明而洋洋得意呢!己生命的绝招就是哄骗被它愚弄的人,让他们以为它已死绝。窃盗集团最喜欢报纸报导他们已经离开这个地方,因为这样错误的报导会使人产生错误的安全感,他们正好可以为所欲为。

??在归主之初,我们渴望己生命不仅在神眼中被看为是死的,也确实是死的。如果我们心口一致,神就要动工,他首先让我们看到,己生命诡诈地存在于我们最料想不到的地方,然后藉着苦难把它钉死在十字架上。略懂分析自己内在生命的人啊!你的心岂不能见证:当天上的光带着荣耀照亮你魂间时,你便瞥见己生命在许多料想不到的角落诡诈地作工着?因此你不能不扬声赞美神,因它竟能赦免、收容这样的一个叛徒,又以恩典把己生命置于死地,使我们的灵命得以成长和蒙福。

??令人吃惊的是,亚伯拉罕的己生命这时还顽梗地活着。我们也许预期它早已死绝了:十年漫长的等候、神一再的应许、经常亲近神的习惯——凡此种种理当足够抹除与烧尽一切血气之勇、对自我的信靠、以及所有凭靠自助使神的应许加速实现的努力。当然,这个饱经试炼的人现在仍应继续等候,直到神按着他的时间和方式履行他的应许。亚伯拉罕因为确信神会把全地赐给他,所以不屑从所多玛上取得一根鞋带或一根线。当神说:「我是你极大的赏赐。」他也可以不丧气。所以,依我们的想象,若有人唆使他用自己的方法实现神对后裔的应许,他必会极力拒绝。是的,他理当温顺又安静地等候神用他所知道的最佳方法实现他的应许。

??然而,相反的,他听信了可能碰巧与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的「权宜之计」,试图采取行动以促成神的预言,且让自己灵里的焦的得以纡解。单纯的信心等候神显明他的心意,而神也不背信。然而,不信却听从己生命的唆使,想靠自己解决问题——像扫罗一样,不等撒母耳来到就自行献祭。



—、产生权宜之计的源头。

??「撒莱对亚伯拉罕说。」可怜的撒拉,他并未拥有丈夫所享受的特权。当亚伯拉罕正在与神交通的时候,他总是默默地作那些无止无尽的家务,为许多琐事伤脑筋。

??显然亚伯拉罕会有个儿子,但神并未明确指出这孩子要从他而出。亚伯拉罕严格奉行一夫一妻制;当时的风俗却容许人娶妾,妾在家中的地位不如正房妻子,他所生的孩子,按照惯例,被算为是正房的。丈夫为什么不随从习俗呢?他可以娶那个使女为妾。夏甲可能是他们从埃及的奴隶市场买来的,或是法老送他们的礼物之一。

??对撒拉而言,这真是壮烈的牺牲。他甘愿放弃一个女人最宝贵的权利,让别人分享自己的丈夫,即使这与神的应许似乎有所冲突。因为他爱亚伯拉罕,对自己的生育能力绝了望,又不能想象神可以用自然之外的方法实现他的应许——这些事凑合起来使他提出一项按着妻子的本性应会回避的建议。撒拉的爱情使他作出残害爱情的事。

??其它人若向亚伯拉罕这样建议,绝无成功的希望,但若撒拉建议,情况就不同了。在他软弱的时刻,同样的想法或许曾经闪过脑际,但因这样作会伤害妻子,便马上把这念头拒绝、搁置了。现在,既然是他提出的,就比较不需担心。天然的本能支持这件事,疑惑也在一旁怂恿着,这的确是实现神应许的权宜之计。于是,未经迟疑,没有照会神,他接受了这项建议。「亚伯兰听从了撒莱的话。」

??当诱惑诉诸于天然的本能或怀疑引起的恐惧,对我们进行怂恿时,要排拒它并不容易。这时,若不蒙神的保守,要抵挡两面夹攻,希望非常渺茫。如果诱惑并非出于仇敌的唆使,乃出于自己所爱的人的建议——一像撒拉一样,向来是我们同行天路的伴侣,随时愿为我们牺牲一切,以求获得神已应许却未赐下的福分——一那就更危险了。

??在接受任何灵命不及我们的人所提的建议之前,务要谨慎思量。他们以为对的,对我们而言,可能错得很厉害。尤其建议的本身若与我们己生命的倾向完全合拍时,更需小心衡量。「你的同胞弟兄,或是你的儿女,或是你怀中的妻,或是如同你性命的朋友,若暗中引诱你……你不可依从他,也不可听从他,眼不可顾惜他,你不可怜恤他,也不可遮庇他」(申十三6一8)。我们的心对这些建议的反应正表现出我们的己生命根本还没有死。



二、权宜之计带来的伤痛。

??目的一旦达到,后果就像多刺的寻麻一样蔓延在家中;曾是单纯、幸福的居所,现在常生龃龉。夏甲的地位提高到与撒拉相等,又将为亚伯拉罕生出长久盼望的孩子作为棚区的少主,他自然开始轻慢起无子的主母,一点都不隐藏对他的蔑视。

??这超过了撒拉所能忍受的。壮烈的自我牺牲容易在一夕间作成,要天天忍受被自己抬举的女仆的脸色,那可真难了。恼怒之余,撒拉变得很不理智;非但没有为策动这件事负起责任,反而满心伤痛,激烈地责备丈夫:「我因你受屈……愿耶和华在你我中间判断」(创十六5)。

??这就是人性的写照!未经神的同意,我们走错了一步路;当发现错了时,便恼羞成怒,非但不责备自己,反而怪罪别人。其实,这些人恐怕是因我们才走错了路,他们顶多只是错误的工具,我们自己才是背后的起因。

??许多悲伤就从这种顺从肉体的权宜之计生发出来。可怜的撒拉,在此情况下,就像后来一样,必定喝足了嫉妒、愤怒、恶毒,和自尊受损的苦杯,这些情绪像火山爆发时喷出的岩浆,烧毁了他的平安、喜乐。夏甲呢?向来认为自己是家中的主要分子之一,又梦想独得主人的宠爱,结果却从家中被逐出,这是何等难捱的失望。亚伯拉罕则不愿与即将成为他儿子母亲的人分离,这孩子按理应是他蒙福的开始。此外,妻子反常的苦毒责备,也叫他十分难受。

??读到这里,读者当中若有人正被怂恿而采行看似合情合理又合法的手段以达目的;让他伫足细想,用心记取这段故事的教训。因为,像神掌管一切一般真实,每个自私的权宜行为都会导致无法言喻的噬心之痛,「从此你们当中就有了争战。」



三、人生道路为之遽变的受害者。

??夏甲这位缺乏教养的女奴,摆起倨傲的架势,实在不足为奇,这是可以预期的。叫我们痛心的是,有成千上万的人和他一样,成为别人巧计安排的受害者。天真、快活的他原可成为某个同阶层男子的贤妻和某一快乐家庭的良母。但是,从他真正的阶层中被选拔出来,成为人妾、庶母,在家中没有正式的地位,他的结局岂能不悲惨?后来,由于撒拉苦毒的嫉妒,他两次被逐出家门,流落荒野,第一次是暂时的,第二次便是永久的。

??为了家中的和谐,亚伯拉罕不能介入妻子和他的使女之间。他说:「使女在你手下,你可随意待他。」丈夫既然默许,愤怒的主母便立即行动。撒拉苦待夏甲,逼得他离家出走,随着骆驼商旅的路线,想回埃及本土。

??「耶和华的使者(此处,圣经首次使用这深具意义的称呼,许多人认为这是用来指称神的儿子以天使的样式出现)……在水泉旁遇见他。」又疲倦又孤单的夏甲在那里坐下休息。多少时候当我们有了偏离——逃离被指派的岗位、逃避十字架—一主的使者仍来寻找我们。对我们和夏甲都一样,有什么慰问比这更妥贴呢?——「你从那里来,要往那里去?」亲爱的读者,在你继续往下读之前,请回答这个问题。你从何处来?往何处去呢?

??接着就是一个明确的命令,这也适用在我们身上:「你回到你主母那里,服在他手下。」终有一天神会亲自将门打开,把夏甲带离这家(创二十一12一14)。在这之前,计有十三年之久,他必须回到所离开的地方,背负他的担子,按他所能的克尽己责。「回去,顺服。」

??我们都倾向于采取与夏甲一样的行动。如果处境艰难、十字架沉重,一时的不耐或自尊受损会让我们绝袂离去。我们逃躲管教,远避重轭,在艰难中自求出路。哦,这样作不可能对。我们必须回去柔顺地负轭。神为我们所量定的,即使是承担别人犯罪或酷行的结果,我们都需接受。藉着顺服,我们必要得胜。回去,才能逃脱;甘心受捆绑,才能得自由。「回去,顺服。」当功课学得完全时,牢狱的门便会自行打开。

??同时,离家出走的夏甲也得到了应许的安慰(创十六10)。耶和华的使者向他表明了顺服将带来的福分。一想到这,回家的路就不再沙砾满布,乃是充满了花香。

??不只这样,除了应许之外,灵魂也从而认识了那位活着看顾一切的独一真神;它为被亏待的人伸冤,保护无助的;受苦灵魂的每滴眼泪和每丝痛楚,它都知道。

??「你是一位看顾人的神。」不像那些瞎眼的埃及偶像,石头雕成的双眼木然望着沙漠:虽然有眼,却是不能见。对这位未启蒙的女仆而言,这真是一个崭新的思想。我们虽然早就熟悉于此,若能在每时每刻中深入体会这句话,当会在生活和职责上发现新的深刻意义。让我们仰望那看顾人的神,在纺轴般忙碌、喧嚣的生活中静下来对自己轻声说:「神在这里,他就在近旁,他看顾一切——他将供应、保护和伸冤。」「耶和华的眼目遍察全地,要显大能帮助向耐心存诚实的人」(代下十六9;亚四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4.12.2007 10:09: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usan-andy 于 13.3.2009 13:05 编辑

『作完全人!』--创世记十七1


?? 夏甲回到亚伯拉罕的帐棚后,漫长的十三年缓缓流逝。以实玛利诞生了,成长在这位先祖的家中,是公认的继承人,这时,他已初露天使所预言的野驴脾气(创十六12)。对这现象,亚伯拉罕必定深觉困惑;但是老人家心疼这孩子,经常祷告,希望以实玛利能活在神面前。

??在这漫长的期间,神没有再出现过,或作任何新的宣告。自从他在哈兰对亚伯拉罕说话迄今,从未有一段时期是这般沉寂,这必使亚伯拉罕痛苦万分,进而催逼他回到应许上,察看自己的内心,确定原因是否根源于此。神的沉默自古以来都在磨练着圣徒们的心,使他们发出诗篇作者一般的哀告:「不要向我缄默!倘若你向我闭口,我就如将死的人一样」(诗二十八1)。然而,神的沉默之对于圣徒的心,就像漫漫长冬之对于大自然,是为了预备春天的到来。

??有些人成天盼望神的显现,希望看见特别的异象或听见从天上来的声音。如果希望落空,就伤心欲绝。因此在他们的生活中经常紧张的追求神的爱和神同在之显明可见的证据。这种狂热是不健康且错误的。神同在的明证诚然愉悦人心,但这也只是偶尔带给人惊喜,而不是每个基督徒生活中都应该有的规则:在我们生活中的这些经历,原像假期突然出现在学童固定的上课日程中,为要调适他们的身心。的确,当我们远离,或恣意犯罪时,神就无法向我们显现。但并非总是如此。神的儿女若长时间没有体验到神同在的明证,但他心中又找不出自己有何不忠之罪,那么他就需相信这并非犯罪的结果,而是对他内在生活的考验,为了要教导他,灵命必须建立在信心上,而非感觉或经验之上,不管这感觉有多愉快,或这经验有多神圣。

??最后,「亚伯兰年九十九岁的时候」,耶和华再次向他显现,赐给他新的启示,揭露约的内容,晓谕他那值得记念的命令:「你当在我面前作完全人。」这命令至今犹回响在每一位信徒的耳中。



一、神圣的命令。

??[你当在我面前作完全人。」可悲的是,有些人为这句话而跌倒了。他们认为这句话表示「完全」的境界是人可企及的。这样的了解本身并没有错。错的是,他们强调这句话,认定每一个人都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或宣称他们已经靠着自己的力量达到了这境界。

??「完全」经常被解释成在道德人格上没有罪污,这种解释至多只是一种消极的认识,并未阐明这字眼的积极含义。「完全」比没有罪污犹深一层。如果这点被接受,并进一步承认「完全」原包括了道德的完美,那么,人若坚持自己可以达到这境界,就显得无比荒谬了。其实如此坚持恰足以显示他并不「完全」,与他对人内心世界和罪性的认识浅薄。对人和罪性没有完全的认识,就不可能达到「绝对无罪」的境界。因为我们所得的亮光逐日增加,我们便会发现我们从前安之若素的事里,也有邪恶的存在。那些坚持自己「完全」的人若多活几年,只要他们诚实面对自己,就不得不承认,那些他们原来认为无害的事,其实曾经沾染过邪恶。不管他们承认与否、他们的缺点在圣洁神的眼中并不显得较无罪,虽然他们按自己不可靠的判断力未曾察觉罪的存在。至于道德的完美,只要拿我们所曾知道的道德最高超的人和道成肉身的神那无瑕疵的完美相比,就可以感受到这论调的无稽。的确,我们最好象使徒保罗那样说:「这不是说我已经得着了,已经完全了,我乃是竭力追求」(腓三12)。也许在永世的白昼中,这句话仍最适合用来刻划我们的光景。

??此外,「完全」这字的意义,用于不同地方就有不同的含义。譬如当圣经告诉我们「属神的人得以完全」(提后三17)时,任何学过原文者都可以肯定地告诉我们,它的基本意思是:「装备完全,以备工作。」就如木匠上工时,手中已有了一个装满一切所需工具的袋子。另一方面,当我们祷告说:愿平安的神在各样善事上,「成全」我们,叫我们遵行他的旨意,我们所祈求的「成全」事实上意思是求与恩主「联结」,好让荣耀的元首能藉着我们畅行神的旨意(来十三20一21)。再者,当主命令我们「完全」像天父完全一样时,他是激励我们效法那「不偏待人的怜悯」,他不论善或恶,义或不义,一概以丰富和公平的手施舍他的爱(太五48)。

??那么,「在我面前作完全人」这激励人心的命令中所指的「完全」,到底真义何在?将它与其它有关经节加以比较,我们可以相当肯定说,它具有「全心」的意思,亦即生命完全的降服;这正可用一首着名诗歌甜美的歌词来表达:

??「生命的主,因着你的恩典,我们便能真心、全心、信实而忠诚。」

??这种全心的忠诚一直是神所宝贵的。这是使他所以体恤约伯,喜爱大卫的原因。正因为喜悦这种美德,他的眼目遍察全地,要显他的大能(代下十六9)。也因为在亚伯拉罕的性情和顺服中遇见这种美德深邃的发挥,他便与他和他的后裔立下了永约。

??亲爱的读者,请暂时将这本书合上,转而思想你那只有对神才全然敞开的内心生活记录,然后扪心自问:「我的心在神面前是否完全?我是否全心向着他?在我的计划、享受、友谊、思想和行动中,他是否居首位?他的旨意可是我的律法?他的爱情是我的亮光吗?他的事工是我的目标吗?他的赞赏可是我最大的报偿?有人与我分享他吗?」

??全心全意以他为中心,为他而活,这样的生活是好得无比的。为何不马上追求它呢?昼夜思想他,祈求他管理你全部的内心,让他永远拥有你的全人。「眼睛就是身上的灯,你的眼睛若了亮(或作单一),全身就光明」(太六22)。

??若要维持这种单一以神为中心的生活型态,惟一的方法是谨慎自己的言行。「在我面前作完全人。」我们必须不断追求神的同在之实际,每当他的脸面被最微细的云丝如面纱遮蔽时,就能立刻察觉,并应寻问这丝云彩是否源于某项未被注意的罪。我们必须培养一个习惯随时感觉它就在近旁,彷佛它就是那位我们不忍在工作中、祷告中、娱乐中或休息时与之分离片刻的朋友。我们必须防备焦虑和冲动、过度的热切和烦躁,免得它安静、细微的声音被淹盖。我们必须弃绝一切未经他发起的权宜举措,及一切它不赞许的行动。必须经常透过友谊、诗歌、风景或手边的工作,以似曾相识的笑容瞻仰他的荣脸。我们生活作息的时间表必须经常与他永恒的行动配合。这一切都必须作到,但生活却不因此落于勉强或不自然,应当无人能像我们一样轻松或快活。我们的日常生活应当在规律中,保持优雅、自然,恰似皎洁的月亮绕着它的行星运转,而这颗行星又按着重力定律绕着太阳运转。你愿行走在神面前吗?那么,让你心中或生活中的一切都敞开在他圣洁又有怜悯的鉴察下。



二、这个命令所根据的启示。

??「我是全能的神」(EL sHADDAI),这是何等的名!在亚伯拉罕雀跃的心中这名激起何等庄严的情愫!他曾以其它的名认识神,但这名却是新的。从此之后展开一系列的启示,层层揭显神的圣名那无可测度的深邃含义,每一揭显便为这一民族划出一个新的历史纪元

??在神对待人的方式中,你将发现一个不变的定律。他命令人完成一个新而艰难的任务之前,总先赐下某种超越的启示。他总是以应许为律例开门。它总是先赐下他所要命令的,然后才照他的心意下命令。在这里,神便按着这原则作工。他呼召他的仆人去行的,并非儿戏:即使心中软弱,力量单薄,而诱惑大到令人左右摇摆,也要常常在它面前「行」;即使许多错综复杂的选择使人分心、困惑、迷乱,在尽忠和顺服的事上也要「完全」;放弃一切自助的方法——一不管它们多么诱人;要与他人默许或追随的生活方式有分别。除非藉着全能者的力量,这些实在不容易作到,就像使徒保罗后来所坚持的——神必须赐给他力量。因此,同样的保证便临到亚伯拉罕:「我是全能的神。」神彷佛说:「天上地上一切的权能都是我的。从前,我立了地的根基,诸天是我手中的工作。我坐在地球大圈之上,地上的居民好象蝗虫。我创造天上的万象,按数目领出,——称其名。因我的权能,又因我的大能大力,连一个都不缺。你难道不知道—一未曾听过,永生的神,主耶和华,大地的创造者,既不打盹,也不睡觉?」

??这一切今天仍然不变。任何人若敢于踏上与世人有分别的生活之路,截断一切从受造物来的帮助和一切自我发动的努力,满足于与神同行,只寻求他的帮助——这个人将发现全能的神一切的供应均可由他支取;来自这全能者的供应绝无被耗尽的一日,所以他的工作绝不会因缺乏帮助而失败。神的儿女们!为何我们来回奔波寻求人的帮助?神的能力是对他存[完全」之心的人伸手可得的?是的,若要神的能力运行在我们身上,必须有一个条件:我们全心跟随他。「得胜的人,我要赐给他一块白色的石头,石头上为着新的名字。」对亚伯拉罕而言,那镌刻在闪烁的宝石上的是「我是全能的神」;给摩西的是「我是自有永有的神」;给我们的是「主耶稣基督的神和父」



三、神所拟议的约。

??「我就与你立约。」约是在最严肃的认可下所作的承诺,立约的双方须责无旁贷地接受约的束缚。当全能的神拟议与他所创造的人立定永远的约时,谁会不愿意呢?他比山岳还牢靠。

??这约与后裔有关:这个约有一显着的进展。在哈兰时,神说:「我必叫你成为大国」;在伯特利:「我也要使你的后裔如同地上的尘沙那样多」;在幔利:「你向天观看,数算众星,能数得过来吗?你的后裔将要如此。」在这约里,先祖被告知他要「作多国的父」,根据使徒的解释,这意味着他的后裔将包括散处各地却同有亚伯拉罕信心的人,即使不全是从他而生的(加三7一29)。为了记念这个应许,他的名字改为「亚伯拉罕」,意思是「多国的父」。「国度从你而立,君主从你而出」(创十七6),这两句话的荣耀范围包括了你我,只要我们相信;而我们至少可以承受这约属灵的部分,因为这是亚伯拉罕未受割礼之前,神与他立的约。

??这约与土地有关:「我要将你现在寄居的地,就是迦南全地,赐给你和你的后裔,永远为业。」这约还有待实现。「永远」这字必指着比少数几世纪断续、间歇的统治更长。近来犹太人移民到巴勒斯坦的行动也许是实现的第一阶段。无疑地,不久守约的神将重建已崩圯的大卫圣殿;而那正在异教徒残暴统治下叹息的土地,将再次成为神的朋友亚伯拉罕的后裔居住的所在。

??这约与将要诞生的男孩有关:至此,亚伯阑仍然以为以实玛利是他的继承人。但这是不可能的:第一,因为他是奴隶所生的,奴隶不能永远住在家里。第二,因为他是肉体所生的,不是直接来自神的赏赐。由于多年的等待,加上亚伯拉罕和他的妻子已绝了生育的能力,所以,这个继承人必定是全能的神所创造的。这也就是为何我们常需等待到一切人的和天然的希望都从心中消失;这时,神便成为我们一切的一切。「神说……你妻子撒拉要给你生一个儿子,你要给他起名叫以撒」(创十七19)。

??对我们而言,神的应许一「我要作你和你后裔的神」—一尚有一层极甘美的意义,希伯来书第八章第十节重复提出这句话,明确指出只要我们信,这应许便也包括了我们。谁能完全披露这句话的丰富含意呢?一切是光,没有黑暗。一切是爱,没有转动的影儿。一切是刚强,没有轻弱的痕迹。美丽、甘甜、荣耀、庄严,一切都在神的里面,也将属于你属于我,只要神对我们说:「我要作你的神。」

??倘若我们操练亚伯拉罕的信心,这基业必不单单属于我们,它也将属于我们的后代。神许诺成为我们后裔的神,这诺言的实现却有待我们去争取。不必捶胸呼求,只要以安静、坚决的信心,恳求他照着自己所说的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4.12.2007 10:10: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usan-andy 于 13.3.2009 13:05 编辑

约的标记--创世记十七2


??圣经中亚伯拉罕被称为「神的朋友」共有三次。当犹大王约沙法听到外邦人已组成联军要攻打他时,他站在耶和华的殿中呼求说:「我们的神阿,你不是曾在你民以色列人面前,驱逐这地的居民,将这地赐给你朋友亚伯拉罕的后裔永远为业么?」(代下二十7)。

??使徒雅各在论及信心与行为的结论部分,告诉我们当亚伯拉罕信神,“这就算为他的义。他又得称为神的朋友」(雅二23)。

??尤胜一切的是,耶和华自己用朋友的称呼承认这位饱受试炼的人与他之间的神圣关系:「惟你以色列我的仆人,雅各我所拣选的,我朋友亚伯拉罕的后裔」(赛四十一8)。

??此外,创世记第十segment 七、十八两章的叙述重点几乎在于显明永生神与这个被称为他「朋友」的人之间那熟稔而亲密的关系。然而阅读的时候,我们千万别以为这美丽的故事有什么特别。无疑的,这是发生在约四千年前的真实事迹,但同时也是一个范例,说明永生神在历世历代中如何对待向他心存信实的人。亚伯拉罕的神至今仍不改变,他如何对待亚伯拉罕,今天也正如是对待我们。

??我们的救主说:「以后我不再称你们为仆人,因仆人不知道主人所作的事,我乃称你们为朋友」(约十五15)。让我们藉着这句话的亮光仔细阻嚼古时的这段记载。

??神的「朋友」这名分在主耶稣基督里白白赐给我们,原不是我们所配得的,也不是我们赢得的奖赏。对它,我们无法要求任何所有权,因为向着神,我们根本永远是破产的负债人,面对他丰富的恩典那令人不可测度的长阔高深,只有惊叹、折服。我们岂能不说那触发这友谊的终极原因,乃是永生神心中渴慕与人交通?为什么他竟会在人间寻找朋友,将永远是个谜。我们原是堕落的亚当后裔,住在尘土造成的身躯中,是宇宙森林中一小小叶片上的甲虫,这小小叶片名叫地球。

??的确,如果神愿意的话,它可以找到——一找不到也可以创造———个比人更高贵、顺服、与他更同心的族类;或者,至少不需它付上如此昂贵的代价,不需他经历客西马尼园的痛苦,并在十字架上流血。有时我们难免这样想,但事实却非这样,那已存在着的必定是最好的,因为无限的爱和智能这样量定它。也许神的儿子最完美的同伴是那些住在黑暗中却认识光的人,那些被虚假所缠绕却认识真理的人,以及那些流浪异乡,在混乱的生活中耗尽他们的生命精华,却蒙他的宝血救赎,因而认识爱的人。

??的确,有一个奇妙的境界是我们可以获得,却是首生的光明之子虽努力也达不到的。他们可以成为神的使者、火焰,心中洋溢着爱又大有能力,且随时聆听他的话语。我们却要成为神的朋友、伟大君王的儿女、基督身子的肢体,并且联结成它那无比美丽,向着他无比温顺的新妇。写到这里,我的心中呈现出那正等着我们进入的有福境界,这境界存在于今生,也存在于遥遥在望的来世。此刻它正如雪白的浪花,从阳光灿烂的海面一波一波涌来、

??神的朋友们!为何不更多使用这项属于你们的特权呢?为何不像亚伯拉罕一样自由地向他倾诉一切令你们愁烦的事,告他以你们生活中的以实玛利和罗得?当神对你说话时,为何不俯伏在地呢?(创十七3)。人的一生应该就是与神之间的长谈。若不将所发生的事说给慈爱又有耐心的主听,就不要让一天徒然结束;让我们天天到他面前认罪,藉着向他倾吐一切,卸下心中一切的哀愁和全部的苦楚。如果我们够谦卑、够安静,将能听见他以甘甜、轻柔、令人心懔的声音,把眼未曾看过、耳未曾听见的奥秘向我们开启;这足他为一切爱他并等候他的人所预备的。

??然而,要享受这种蒙福的友谊,我们必须满足三项条件:分别、纯洁和顺服;神这时赐给亚伯拉罕及其后裔的割礼仪式,就是为了建立这三样德性。

??割礼在未被采用作为神和亚伯拉罕之间所立之约的标记前,已盛行在埃及和其它国家中。不过虽然割礼早就存在,却从未具有如今所赋予它的意义,就像新们徒的浸礼早就施行在施洗约翰的门徒和犹太人中,后来为主耶稣所采用,并赋予它全新、深刻和美丽的意义。

??我们每人多少都需凭藉外在的象征和标记;亚伯拉罕及其后裔也不例外;因此,神在他的子民身上刻下标记,藉以提醒他们已与他进入一种圣洁的关系。在基督教会中,信徒的受洗和圣餐正发挥相同的功能。

??亚伯拉罕的后裔积极维护受割礼的传统。在摩西的儿子未受割礼之前,神不容许他进行一生的服事。它也不容许以色列民进迦南,直到他们除去迦南人可憎的事,在应许地的人口接受割礼。安息日的神圣可以被侵犯,却不许一个男孩在出生后第八天尚未受割礼。经上记载婴儿耶稣「满了八天就给他行割礼」(路二21)。保罗也指出,根据犹太人的习俗,他自己亦在「第八天受割礼」(腓三5)。未受过割礼的人不得领受赎罪祭的好处。由于严格奉守这区别,犹太人把未受割礼的人视为不洁,不肯与他们一同坐席或进入他们的家。使徒彼得拜访哥尼流的家后,回到耶路撒冷时,遭到猛烈的攻击:“你进入未受割礼之人的家,和他们一同吃饭了」(徒十一3)

??这件事在早期的教会中引发了激烈的争论。犹太派的基督徒极欢迎外邦人到教会来交通,只要他们像犹太人一样受割礼;否则,一切免谈。他们甚至主张「若不按摩西的规条受割礼,不能得救」(徒十五1、 24 )。他们不仅在安提阿和耶路撒冷提倡,甚至派遣使者到处宣扬,更特别拜访那些使徒保罗费尽心力新近设立的教会,一等保罗离开,就坚持刚悔改得救的人须受割礼。

??犹太派的基督徒不愿在这事上妥协,以致耶路撒路的教会和使徒保罗必须在圣灵的引导下,藉着书信的交通,明白指出割礼只是犹太教暂时的仪礼之一,注定要废除。「若受割礼,基督就与你们无益了」(加五2),「在此并不分……受割礼的,未受割礼的」(西三11 ),「受割礼不受割礼,都无关紧要,要紧的就是作新造的人」(加五6,六15)。就这样,教会避过了一次危机,没有变成犹太人的组织,沦为犹太世界专属的小圈圈。反之,它从此成为一切以诚心敬爱、信靠并顺服主耶稣的人聚集的地方。

??同时,却有许多其它的犹太仪式,其内在的精神延续进基督教会内,成为我们现有的传统。使徒保罗——一外在仪式的死敌——一特别强调心灵的割礼,指出这不是人手所行的,而是圣灵直接的参与,旨在「脱去肉体情欲」(西二11)。噢,蒙福的大祭司,这正是我们所需的!拿起刀来吧,虽然会叫我们流血,还请快快把我们从邪恶的辖制中释放出来,好在我们身上成就真实的割礼:「因为真受割礼的,乃是我们这以神的灵敬拜,在基督耶稣里夸口,不靠着肉体的」(腓三3)

??惟有对割礼的属灵意义有适度的认识时,我们才能喜乐地作神的朋友。只要我们愿意,救主能够也乐于将这蒙福的属灵境界成就在我们身上。


一、分别。

??割礼把亚伯拉罕及其后裔显为分别的民族。也惟有藉着属灵的割礼,我们才能获准与神作朋友。流血和死——一十字架和坟墓——一必须将我们与过去的生活隔开;是的,必须隔开我们与罪恶之间一切的连结。基督和他的跟随者可以相会的惟一地方是营外。那儿,地面上还有基督这位被逐的君上方才踏过的足迹。

??有时,神会明显命令我们留在最初蒙召的地方;这是为了特别的职事,因为黑暗需要光,腐尸需要盐。然而,大部分时候,号角却会对那些渴望与神有甜美交通的人响起:「你们务要从他们中间出来,与他们分别,不要沾不洁净的物,我就收纳你们。我要作你们的父,你们要作我的儿女」(林后六17一18)。



二、纯洁。

??「基督使你们脱去肉体情欲的割礼」(西二11 )。出淤泥而不染—一在龌龊的环境中,保持着百合般的洁白;虽行走在撒狄,衣服却未曾污秽(启三4);对于不洁的污染敏感到像最细致的嗅觉远避恶臭一样。对神而言,几乎没有一种高尚的品格比这更宝贵了。在神眼中,这是至宝,为此地揭开了自己的面纱:「清心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见神」(太五8)。

??纯洁、清心,只有靠着圣灵特殊的恩典才能臻至;也必须藉着实行两件事:第一,迅速把注意力从新闻的某些段落,墙上的画和其它一切足以激发不洁想象的事物移开;第二,只要一发觉自己屈服于肉体取死而诡诈的诱惑时,即使只是霎那间,也要立刻求神赦免。

??有人望着纯洁的白玫瑰叹息,深愿自己像它一样。他们忘了惟有靠着基督的恩典和圣灵,纯洁才能临到我们这些自称为圣灵之殿的人。让我们相信他会把属他的人保守在被神看为至宝的纯洁中,这就是基督的割礼。



三、顺服。

??就亚伯拉罕看来,割礼似乎并非帐棚中每个人都需要的。但神一下命令,他就马上实行。「正当那日,亚伯拉罕遵着神的命,给他的儿子以实玛利和家里的一切男子……都行了割礼。」这岂不提醒我们主曾经说:「你们若遵行我所吩咐的,就是我的朋友了」?对于已知的职责迅即顺服照办,是与神建立亲密关系不可缺少的条件。如果这职责可厌又艰难,就应更多求告神的恩典;因为我们蒙召去承担的职责,神都先为我们预备了能力使我们能够完成,不过我们必须伸手去支取。

??我们成为神的朋友并非因我们的顺服,而是成为他的朋友后,我们迫不及待要顺服他。爱比律法更坚决。他既然以这宝贵的称呼呼召我们,为了爱他的缘故,我们乐意承担和完成西乃山用雷轰催都无法叫我们鼓起勇气尝试的事。

??我们没有足够的篇幅——细述因着个人与神建立起朋友关系而揭启出来的奥秘、激发出来的喜乐、扩散开来的祝福。面对这些福分,灵魂向着自己喜笑(创十七17),并非出于不信;乃是因着爱和真心接受,便情不自禁喜乐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4.12.2007 10:10: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usan-andy 于 13.3.2009 13:06 编辑

属天的访客--创世记十八1


??古时皇帝出巡的时候,屈降龙驾到一个臣民的家,这件事随即成为史官编年言记事的材料;而被选择承受如此尊荣的家族,一夕间成为众人欣羡的对象。与此相比,以下的事件会带给我们何等的感受呢?天上的神成为它仆人亚伯拉罕的访客!

??在那令人难忘的午后,当众人正寻求荫凉处以逃躲白昼的燠热时,有三个人来到先祖的帐棚,其中的一人显然散发着王者的风采。第十八章首节明白告诉我们,亚伯拉罕坐在帐棚门口,耶和华在幔利橡树那里向他显现。然后在第十节中,我们从宣告撒拉必生一个儿子的应许中,听见那惟一能够创造生命又凡事郡能行的神的声音。此外,圣经又告诉我们,有两个天使晚上到了所多玛。他们是坐在橡树下接受亚伯拉罕款待的三个访客中的两位。至于那另外一个,在整段奇妙的时辰里他是惟一的发言人,他的尊贵从发生于幔利平原上的那段奇妙对话中充分流露出来。那时,亚伯拉罕站在耶和华的面前,向这位全地的审判者求情。

??神的儿子便这样预先显现了他的道成肉身。在他降世为人之前,它曾经以人的样式出现过。它喜欢「微行」进入被他珍惜为朋友的人家中,这样的事甚至发生在它越过橄揽山以它所爱的村庄为家之前,在那里,他的灵可以远离城市的喧嚣,得到安息,并为十字架及坟墓的挑战预作准备。「(他)踊跃在他为人预备可住之地,也喜悦住在世人之间」(箴八31)。

??所罗门王深觉他所建造的华美圣殿并不足以作为永生神的居所:「神果真住在地上吗?看哪!天和天上的天,尚且不足你居住的,何况我所建的这殿呢?」敬畏之余,我们或许也会发出同样的感叹。但神自己已用庄严的话语回答了这问题:「我住在至高至圣的所在,也与心灵痛悔谦卑的人同居,要使谦卑人的灵苏醒,也使痛悔人的心苏醒」(赛五十七15)。主耶稣的一生正是对这宣告所下的令人踊跃的注脚。他对一名税吏说:「撒该,快下来,今天我必住在你家里。」他前往彼得家中,接受他岳母的服事,他曾被他从死亡之门救回。从死里复活之后,他进入两个门徒的陋居,自耶路撒路与他们同行,一路上不住地安慰他们。

??不只这些。没有一颗心过于卑怜,是它不愿进入的。没有一个家过于简陋,是他不愿居住在其中的。也没有一张桌子过于寒伧,是他不愿在此进食的;他会把水变成酒,会增加饼和鱼,会把素简的宴席化为圣餮。当与他所爱的人一同坐席时,它「拿起饼来,祝谢了,擘开,递给他们」(路二十四30)。当他站在门外,携满了白衣、眼药、金子和晚餐的食物,他对每个人说:「看哪,我站在门外叩门,若有听见我声音就开门的,我要进到他那里去,我与他,他与我一同坐席」(启三20 )。

??起初,亚伯拉罕显然不了解自己参与其中的这整桩事件的全部意义。甚至我们也经常错估所接触的人,直等到他们永远离开了,而我们回首缅想,这才发现自己已不知不觉间接待了天使。且让我们随时随地热诚待人吧!以便他日回顾时,不至羞愧,不至责备自己疏忽了什么,不至惋叹:唉!早知道这是个机会,我一定会拨出空来。

??亚伯拉罕以东方特有的好客精神接待他的客人一—他「跑」去迎着他们,俯伏在地;主动提议拿水让他们洗脚,请他们到树荫下歇息;且赶忙吩咐妻子即刻调和细面作饼;随后又跑到牛群里,挑了一只又嫩又好的牛犊。他亲自服侍客人,当他们坐在树下进食时,他站在一旁,宛若仆人。仔细考量这位古昔圣人的举动,和他如何接待这三位来访帐棚的陌生人,基督徒便没什么可自夸的,且应多多向他学习。因着他对神的信心,亚伯拉罕对待人有他甚为可爱的一面。在他里头没有一丝的严厉或冷峻;而是非常和蔼可亲,满溢人的温情。

??基督岂不常以陌生人的身分临到我们?——一但是我们太忙了、太累了、或太怕犯错了,结果,我们不是拒绝他,就是没有好好款待他,以至他落寞离去,把原本要带给我们的祝福携往他处。

??他岂不如此试验我们?倘若他以至高主宰儿子的荣耀来访,人人都会接待他,提供他最丰盛的款待。这样却无法显明我们的真性情。所以,他来,以旅人的身分,又饿又渴;或像个陌生人,赤身露体又疾病缠身。不管它以什么身分来访,像他的人会以慈悲待它,虽然并不认识它,若是知道接待了他,总是喜出望外。至于那些不真正属于他的人,不会认得他,往往让他无助地离去,直到有天猛然发现,「这些事你们既不作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不作在我身上了」(太二十五45)

??有位德国少年有次与他母亲一起享用简单的晚膳时,打开门请主进来一起吃晚餐。结果,进来的是一位沿门讨食的乞丐。这少年人一面款待他,一面喃喃自语着:「也许主无法亲自来,所以派这位可怜的人作他的代表。」这少年人的单纯里包含着何等耐人寻味的真理!

??神从来不亏欠我们,他总是以王的慷慨和神的奇妙留心报答人对他的接待。他得着彼得的渔网,再还给他时,满盛着鱼,几乎沉到海里。他与门徒同赴一乡间的婚宴,以数瓮由水变成的酒助兴。他拿过了小男孩的五饼二鱼,却让他饱食了一餐。他派遣先知与寡妇同住,多日供应他们面粉和油。亚伯拉罕的热诚待客也不徒然,正当他们坐下进食时,主耶和华预言了撒拉将要怀孕生子的事:「到明年这时候,我必要回到你这里,你的妻子撒拉必生一个儿子。」

??撒拉正坐在骆驼毛织成的帘幔后,按着东方的习俗,回避着贵宾;当他听见这预言,心里暗笑,不以为然的样子。这心里的暗笑立即就被他知道了,有什么事能躲过他的耳目呢?他的双眼洞察一切。「耶和华对亚伯拉罕说:撒拉为什么暗笑,说,我既已年老,果真能生养么?耶和华岂有难成的事么?」(创十八13一14)。

??他在帘幔的那头否认自己笑了,因为害怕。他的回答遭到严厉的驳正:「不然,你实在笑了。」据我们所知,这是神和亚伯拉罕妻子之间惟一的对话,他的肤浅和不信的本性由此暴露无遗。然而,我们却不能过于严格地论断他,因为他并未与丈夫同有认识神的机会。总之,主的这番话似乎把他引入一种真实的信心中,因为经上说:「因着信,连撒拉自己,虽然过了生育的岁数,还能怀孕,因他以为那应许他的是可信的」(来十一1l)。

??这是信心的真实定律:不要定睛在自己的信心和感觉上,要转眼仰望应许的话语——尤其仰望应许者。让我们考察天象运转的规律,有否任何行星落后应有的速度?任何季节的遭变失了次序?细想对于古时的帝国,他如何遵守自己的诺言,许多城邦的废墟岂不证实了他的公平判断?他曾经食言过吗?有否任何可解的原因说明为何这样?全能的他会否承诺过于它所能行的?「他的应许绝不落空。」从信心转眼仰望应许,进而仰望应许者的本身。正如仔细观察任何物体时,会渐惭觉察到自己拥有何等的透视力,同理,转眼仰望信实的神时,我们也将随而觉察到信心的存在及成长。

??「在神岂有难成的事吗?」这是关于神的一个犹未解开的问题。三千年来多少人试图解开,却无人如愿;耶利米的话是人类所能提供的惟一答案:「主耶和华阿,你曾用大能和伸出来的膀臂创造天地,在你没有难成的事。」

??神能遵守他的诺言,让我根据约翰壹书第五章第十六节为其代祷的那位朋友得救吗?这太不可能了。他能除去诽谤所加诸于我的人格伤害吗?太难了!它能把我的罪性置诸死地,涤除我一切邪恶的想象,使我的每一道思想都臣服于基督吗?太难了!他能使我甘甜、温柔,满有爱心和赦免吗?太难了!他能从我的性情生出可爱又圣洁的果实吗?难乎其难!是的,难,但在神却不太难。「在神,凡事都能。」就像撒拉所发现的,对于相信的人,一切事都能成就。惟一能阻扰神的,是我们的不信。在应许之子降生之前,撒拉必须相信,亚伯拉罕亦然,我们自然也不例外。只要一相信,根据信心,事情便已成就;同时远超过我们所求所想的。

??一生的罪要获得赦免似乎难,但任何悔改而相信的灵魂,神会为他成就这事。「在一切不得称义的事上,信靠这人(基督),就都得称义了」(徒十三39)。也许你难以相信我们赤裸裸的灵魂将要披戴华美如皇袍的衣服;然而,若是相信,这事必然成真,因为神的义,因信耶稣基督,要加给一切相信的人(罗三22)。叛徒要成为儿女似乎是难,这事却也必能成,因为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赐他们权柄,作神的儿女(约一12)。

??要如何获得这信心呢?切记信心是一个人有肯接受的态度,而这态度又是由神的恩典促生和维持的。基督是使信心创始成终的,不仅在抽象的层次如此,在每人个别的经历亦然。信心是神的赏赐。如果你愿意接受,就把自己的意志摆在基督这一边——并非稍纵即逝的一时之想,而是全人意志的投入:愿意耐心、持久,渴切地相信;你的双眼要注视基督,考察神的应许,细想神的性情;随时预备扬弃一切令圣灵担忧的事;这样,如基督的真理一样确切的,那能移山、面对一切不可能之事的信心便能在你里面生长、维持。

??对这样的信心,神必临到,不是过客,乃来定居——与灵魂在圣洁、使人得力的交通中一同坐席;使它充满真正的喜笑;并且留下即将成为事实的应许。「看哪,神的帐幕在人间,它要与人同住,他们要作他的子民,神要亲自与他们同在,作他们的神」(启二十一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4.12.2007 10:11: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usan-andy 于 13.3.2009 13:06 编辑

为所多马代求--创世记十八22~23


??日渐西沉,亚伯拉罕的访客告辞翻山往所多玛而去;亚伯拉罕也陪他们同行,要送他们一程。三人尚未抵达这罪恶满盈的城市,它的上空已乌云密布,显然将有一场雷雨。那天晚上,只有两位天使进了城,他们的另一位同伴在那儿呢?噢,他逗留在后与朋友亚伯拉罕进一步交谈,把自己心中所拟定的全盘计划告诉他。传说中他们两人交谈的地方是在一座山头,从那里可以俯视那条狭长的溪谷,溪水直往死海沉郁的水面流去。

??主耶和华为何不与天使偕行到所多玛?是否因为惩罚并非他的例常行动,是他所不喜悦的?当然,掌管王权的审判者原可差遣他人执行他的命令。「人子要差遣使者,把一切叫人跌倒的,和作恶的,从他国里挑出来,丢在火炉里」(太十三41一42)

??但却有更深刻的理由」。亚伯拉罕是「神的朋友」,友谊意味着有权被告以向他人隐藏的秘密。「神的奥秘向着敬畏他的人彰显。]所以,主对他的门徒说:「以后我不再称你们为仆人,因仆人不知道主人所作的事,我乃称你们为朋友,因我从我父所听见的,已经都告诉你们了」(约十五15)。我们若是亲近神,许多向着智能人隐藏的事却会向我们影显。七十士译本的译法把这点表达得极为传神:「我所行的事岂能向我的仆人亚伯拉罕隐藏呢?」(创十八17)。行事之上,主必告知他的圣仆和先知。

??然而,以下的话又进一步指出,神所以充分表露自己心意的理由:「我眷顾他,为要叫他吩咐他的众子,和他的眷属,遵守我的道,秉公行义」(创十八19)。神是否担心,若未曾显明它们的罪孽并他的怜悯,就把平原上的两座城毁灭掉,将使亚伯拉罕和他的后裔怀疑神审判的公正性?在这件事上,神让我们对他的性情有了不同的认识,原来他良善或严厉的作为,背后都有原因。虽然他的判断深不可测,像这样的一次对话却光照其中,恰似彩虹以它无与伦比的美丽闪烁在瀑布氤氲的渊面上。



一、神严肃的宣告。

??「所多玛和蛾摩拉的罪恶甚重,声闻于我。」多么生动的描写!那儿,峡谷的远方,两座城沐浴在斜晖中,静谧而安详。没有声音传入这位先祖的耳鼓,没有那种滔滔喧嚷,像乘着汽球飞行的探险家飞临大城上空时所听闻的。虽然远方的所多玛在暮色中显得无比宁静,但神却听到了罪恶的声音。那是被迫捱忍着伤痕的大地所发出的哀嚎,是奄奄一息的受造物在痛苦中的呻吟,也是受暴力和情欲迫害的人所发出的悲鸣,是少女、妇人和小孩的哭声。这些声音传人了万军之主的耳中。是的,每一桩罪行都有一道哭声,「你兄弟的血,有声音从地里向我哀告。」它持续不断地哭,直到被基督的血所发出的更大声音制止,这血「所说的更美」(来十二24)。如果每桩罪行都有一道声音,人的一生、一座城汇集起来的声量该有多大!今天,神岂不仍在——数落我们的大城—一「它的罪恶甚重,声闻于我」?

??「我现在要下去,察看他们所行的。」神在奖惩之前,总先细细考察每桩事件的真实状况。譬如他在下令砍掉那棵危害果园土壤的树之前,已连续三年前往探看它有否结实。他鉴察一切,毫不遗漏。他甚至不请自来地进入我们最神圣的隐密处,因为在它眼前一切都是赤露敞开,我们必须面对他。他倒也随时,甚至热切地,愿意原谅我们。然而,像那天晚上发生在所多玛的那种穷凶极恶的罪行,却已足够判定这座城的命运了。审判者亲身目睹了罪行的发生。

??「若是不然,我也必知道。」耶和华的这番话听在亚伯拉罕耳中,自是恶兆当前,他清楚明白这指着所多玛即将遭到毁灭,因为他在祷告中一再提到它将临的噩运:「无论善恶,你都要剿灭么?」有什么是神不知道的呢?在他原无黑暗与光明之分。然而,他说:「我也必知道。」若有不遵守神诫命的人读到这里,让他切记,任何秘密都逃不了神的耳目。它会察出你罪行中最隐密的细节,将它们暴露在天地间,以公义毫不留情地审判。



二、这项宣告带给亚伯拉罕的震撼。

??天使一前行,留下亚伯拉罕与主耶和华单独对谈时,他完全被方才的宣告吓着了,心中翻腾着惊涛骇浪,几乎不敢劝阻神:我是何等人呢?只不过是「尘土」。然而他不得不试图挽回威胁着这两座城的噩运。

??促使他代求的动机有两层:第一层,出自对他的亲人罗得的自然关切——自从罗得离开他之后,二十年转眼已过去;他对罗得的关爱却从未中断过,总忘不了这人原是他已故兄弟哈兰的儿子,曾追随在他左右,勇敢地陪伴他渡过艰辛的沙漠之旅。几年前,当他英勇地从基大老玛手中把罗得救出时,这些往事便会涌现心头。现在,对他天然的关爱促使他不辞艰辛地要挽救所多玛,以免侄儿在灭城的当头也遭殃。真正的宗教情操总不喜欢摧毁,而是要实现一切天然爱心的要求。

??另一层顾虑是恐怕城的全然毁灭会导致邻近居民对神的性情产生偏差的认识——亚伯拉罕并不否认富庶却颓靡的峡谷上有许多居民活该毙命,但他实难想象全城的人都同样堕落;如果所有人一概被剪除,他深怕邻城的居民将有理由怀疑神的公正;既然神不分义人和恶人一律剿灭,他们自可谴责他不公。

??历代神的忠仆总是极力维护神的形像。摩西宁可放弃身为选民祖先的荣誉,也不愿外邦人耻笑神说他并不能把自己的选民带入应许地(出三十二10 ;民十四12 )。当以色列民在艾城人面前逃跑时,约书亚和长老们所担忧的似乎不是随时会被剪除的危险,而是神要为他的大名怎样行(书七9)。真愿多有人热心维护神的荣耀!惟愿我们一心一意关切神的圣名在人间的形像,以致当我们在有关神行事法则的讨论中,意见纷纭时,这点能成为我们心中无上的考虑。

??对神荣耀的护惜炽热地燃烧在亚伯拉罕心中。他那奇妙的代求便是由此而发。每当我们像他一样忘情于维护神的荣耀时,便会进入与他相同的感觉中,渴望神的性情能证实在人子中间;若是必要,我们情愿死于沟壑,只要能听见王因着我们的献身,得以胜利前进。



三、亚伯拉罕代求中的要素——这是孤单的祷告。

??直等到高原上、穹苍下都寂然无声时,亚伯拉罕那激动的灵魂就像春雨过后满溢的池塘一样,尽情倾泻而出。「他站在耶和华面前。」祷告时若总有人在场,即使是最亲爱的人,对进入与神交谈的至境总有妨碍。每个圣徒都需要一间密室,容许他关起门来,隐密地向神祷告。祷告室可以在山间、林中,或浪声滔滔的海边,总之,必须有个分别出来的地方。不能与神面对面谈论他的道路,并为同伴代求的人,值得同情;至于不敢的人,则是可怜。

??「任由盲目在脑海中繁殖的人,
??岂胜过无知的羊群?
??认识神,却不举起手,
??为自己和朋友祷告的,也是如此。」

??这是漫长的祷告——「亚伯拉罕仍旧站在耶和华面前。」故事几分钟就读完了,这幕情景却可能持续数小时。祷告的巅峰不是仓促赶路可以爬上的;需要耐心、劳苦、和持久的努力,才能离开低坡,穿越云线,到达山顶的岩穴;那儿,摩西曾经在神圣手的遮蔽下站立。当然,神随时聆听我们在繁忙中向它发出的连珠炮似的祷告,然而,除非我们培养长时间祷告的习惯,否则,便难维持这类迅疾、短促的祷告。只因不在神面前等候,我们不知失去多少宝贵的经历!我们不给太阳机会溶化自己心中的冰雪,不伫候在码头直到着见船只载着所祈求的答案归航。若在宫门前多待些时候,便能看见王脸上带着祝福,手里拿着礼物出来了。

??这是极其谦卑的祷告——「我虽然是灰尘,还敢对主说话。」「求主不要动怒,容我说。」「我还敢对主说话。」「求主不要动怒,我再说这一次。」愈亲近神,愈深觉自己的渺小,正如鸟飞得愈高,它雪白的羽翅在平静的湖面上投影愈深。让萤火虫向正午的太阳挑战,让露珠向洋海夸口,让不解世故的人向撒拉弗吹嘘自己的知识——当人尚未遇见神前,绝不懂得谦卑俯伏在地面前。诸天在神眼中不敢自夸清洁,天使出现在它之前要遮蔽自己的脸面。我们的自觉软弱岂不是蒙神垂听最强而有力的凭据?「他不忘记困苦人的哀求」(诗九12 )。 我所看顾的就是虚心痛悔因我话而战兢的人」(赛六十六2)。

??这祷告乃基于相信神与自己具有同样的道德良知。——「将义人与恶人同杀,将义人与恶人一样看待,这断不是你所行的!」「审判全地的主岂不行公义吗?」这道反诘真有意思。亚伯拉罕仿佛从自己内心深处的清明耿介仰观穹苍至高处的神,在他身上发现有一道德本性居中掌权,原与自己心中的一样正直、公平、信实;于是,他针对神的道德本性,提出诉求,确信必蒙神应允。

??他彷佛说着:「全能的神啊!将义人与恶人一同毁灭,怎么可能对呢?我敢保证任何义人都不会这样作。在人如此,在你更应如此,因为你是审判全地的主。」神的确未发怒,他同意亚伯拉罕的恳求。我们应否由此推论说——神行事的方法虽可超出理性了解之外,他却也不愿违逆他摆在我们心中的道德良知;即使他有时似乎如此,那是因为我们误解他的作为,对之作出错误的解释?

??从前有一句流行的话:「王不会作错事。」这真是幻想。但这话虽不能证之于世上的王,证诸永生神却是确凿的真理。它不能违背人的道德良知,这原是按着他的形像造的。让我们耐心护持住自己的灵智,确信任何违背它的,都是源自罪性和有限的知识,不久这些迷障就要被拂除净尽,不再遮蔽那与崇山峻岭一般笃定而永存的公义。

??这祷告是有恒心的——一亚伯拉罕反复祷告六次,每次祈求蒙应允时,勇气和信心又倍增;发现自己挖对了矿脉,便一次又一次往下凿深。乍看之下,他似乎向神步步进逼,为难神答应他的恳求。其实不然。事实上,是神一步步引领他;设若他敢于起始就提出最后那项要求,或许所得的要比代祷之先所求所想的多。对他而言,这真是受教一场。他并未马上就认识神那不可测度的公义和慈爱,乃是一步步往朦胧的高峰爬升;每往上爬一步,就获得鼓舞再试下一步。多么可惜!他的要求竟然仅止于十个义人的要求上。假如他继续要求,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神出于他的本性,必然超越亚伯拉罕自己所定的限制,把任何可能被算为「义人」的,都带离所多玛。

??神仍然这样教育着我们。如导引羽毛初丰的雏鹰一圈比一圈飞得广远,以探知风的浮力;如是,他驱使我们祈求一事又一事,再一事。当我们求到自己所知的极限,总还有未被探索的余数;而他必也丰盛地加添赏赐。所多玛并无十个义人,但罗得、他的妻子和两个女儿却获得拯救,虽然后三者已深受当地的败德污染。神的公义因此明确地建立并证实在周围人们的眼中。

??在结束本章时,我们要提到神管理世界的伟大法则之——一如果城内有十个义人,这城就可以免于灭亡。不信神的人极少知道神的儿女住在他们中间带给他们何等大的保障。可能老早之前,愤怒的暴洪就该把他们席卷而去;这审判所以得以制止,是因若有义人居住在他们中间,神就不能这么作。不耐烦的仆人经常问他们可否竭出稗子,公义的主总是这样回答:「不必,恐怕竭稗子,连麦子也拔出来。」世人真是不知他们亏欠圣徒多少,这些圣徒是遏止腐化的盐,防止混沌和黑夜再次称霸的光!当世界正快速迈向它悲惨的噩运时,让我们从幔利的高原切切为它代求。当最后的瘴疠全地蔓延,使灭亡成为不可避免时,愿我们和所爱的人能被带离,进入平安之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4.12.2007 10:11: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usan-andy 于 13.3.2009 13:07 编辑

天使作工在罪恶之城--创世记第十九章


??在这一片微波荡漾的死海底下躺着几座平原古城的废墟。往日曾有的蠢蠢生息,思想议论,通商贸易,一切的欢笑、悲泣、喘息,军人的征伐,牧人的吆喝,市场的喧哗,孩童在广场嬉戏的声音——全为眼前骇人的沉寂所吞没,这幅景观恰足以印证圣经的真理。

??环抱于群山峻岭中,死海低于海平面一千三百尺。由于入眼一片荒寥、诡异,长久以来人们认为从未有鸟群飞越过它阴郁的水面;沿岸未见贝类孳息,寸草不生。水边倒是堆满残枝败干,这些原是约但河的怒涛从沿岸的莽林掠拔而来,再由潮沙冲积上岸。枝干上厚厚覆着一层使死海的水完全不合饮用的特浓盐分。游客蹀躞于此,总会油然想起圣经的话说:「当时耶和华将硫磺与火,从天上耶和华那里,降与所多玛和蛾摩拉,把那些城,和全平原,并城里所有的居民,连地上生长的,都毁灭了。」

??有几个理由使这桩超级的毁灭的行动显为正当:


一、这是对其余人类极具怜悯的警告。

??洪水的教训几乎已从人类的记忆中消失;各种无耻的秽行再度泛滥,其猖獗不下于挪亚当年使大渊的泉源为之裂开的恐怖罪恶。所以,及时藉这可怕的事件给予警告,让作恶多端的人认清自己的可憎,觉悟自己的所作所为已超过神可以容忍的限度,这不能不说是全地审判者既明智又有恩慈的举动。

??的确,神审判的临到只是暂时吓阻了邻近城市的居民,并未防止他们几世纪之后沦入同样的败德深渊,也未能使他们免于从约书亚的剑锋遭到当年所多玛从天上的火所遭遇的毁灭。然而,神的警告是出于他的怜悯,虽然人不肯听。而所多玛的这场灾难,按智者的形容,正是在可怕中显示了「耶和华神的慈爱」。


二、此外,在这场可怕的毁灭中,全能的神只不过加速了恶行的后果。

??一国之所以遭受毁灭,往往因其内部已腐败,恰如东北风袭掠而过,森林随即满目疮痍,只不过加速木蠹长年的蛀蚀而已。任何明眼人在天黑之后走过所多玛街头,都可以预感这城必将覆亡。各种反自然的罪行已经腐蚀了这城的心,照这种情势演变下去,彻底的毁灭应是指日可待。

??然而,进人亚伯拉罕的帐棚中,你见到的是纯朴、亲和、以及高贵人品所具有的各样美德;这些美德使他的名千古流芳,使他的子孙享有荣耀的未来。进入所多玛呢?在那猥亵的气氛中,你看见居民因浮靡而颓废,又屈服于异邦的剥削而丧失自尊,秽行到处充斥,城中找不到十个义人;至于维系家庭应有的纯洁情感和服务人群的理想也已流于空泛。所有这一切症状,有如先知的声音发出预言:「他们的刑罚并不迟延,他们的灭亡也必速速来到。

??对我们而言,这是何等严肃的鉴戒!综观历史,帝国的兴衰由东向西迫递,印度、巴比伦、埃及、希腊和罗马相继称霸又沦落。大英帝国鼎盛的国势是否也将凋零,如同其它帝国一般?当我们放眼四周与日俱增的奢靡,无耻秽行当街嚣张,拜金主义到处横流,婚姻关系又日见松弛——凡此种种真让人为大英帝国忧心如焚。惟一的希望系于达成福音普世广传的使命。倘若我们漠视这项使命——如果我们所输出的鸦片箱多于圣经,酒商又多于宣教士——那么,大英帝国的衰颓,恐怕近在眉睫了。


三、在城倾覆之先,神曾作过谨慎的考察。

??「我现在要下去,察看他们所行的。」这短短数语反映出神的一种行事法则。他不忽促行事,也不凭藉耳闻;他必亲自祭看是否有任何可宽免的情况。主只有在多年察看无花果树,却总找不着果实之后,才说:「砍掉它吧!何必为它留存地土?」这种辛苦的用心,正是神的特性。他不愿一人沉沦,也不轻易发怒。审判并非他的例行公事,而是他的非常举动。他告诉我们,有天当我们察看他的作为,将从他允许临到世上的许多灾难获得安慰,因我们将明白他所行的并非「无故」(结十四23)


四、在审判未临之前,神会发出许多警告。

??这正是他的体恤——首先,约当二十年前,所多玛彼基大老玛征服;然后罗得迁入,他的存在对当地所产生的警惕作用,虽未能贯彻始终,毕竟也是为义而发的抗争(彼后二7一8)。最后,由于亚伯拉罕的拔刀相助,该城居民从兵亵的蹂躏中获得拯救。一次又一次,神警告他们,若不悔改,必有大难临头。用神自己的话说,他「从早起来」差遣他的使者,但是人们却掩耳不听。

??在任何个别情况中,神的作法并无二致。每一件罪行,过程中总有一连串警告信号横阻在前,只是当事人强行闯越。正如过度疲劳会引起神经痉挛,这是警告人要马上休息,免得导致瘫痪。同理,按照神的安排,若非漠视无数警告钟响,人不可能踏出堕落的一步。罪人啊!到处都有警告你的信号。

??只要重视这些警告信号,就能获救。漠视它们,一意孤行,必然导至良心刚硬,灵魂死亡,并有亵渎圣灵之虞。这种不蒙赦兔的罪并非由于某桩罪行,乃植根于一种状态—一亦即魂不愿,也不能感觉;对自己的状态完全不知或漠不关心,对自己正往灭亡的路晃荡,一点也不警觉。这种罪之所以不蒙赦免,因为犯这罪的人不承认或感觉赦免的必要,因此,也就不会恳求赦免。


五、值得注意的是,神尽其所能拯救一切他能拯救的人。

??罗得是个后继无力的人,以善始,却半途而废。刚出发的时候,他陪伴亚伯拉罕离开吾珥,生命散发着非凡的潜力,远景辉煌。可惜他却是那种经不起成功的人。的确,再没有比成功更险恶的试探了。迷魂阵比亚玻伦(启九11)的明显攻击更叫人害怕。财富的欺诳比生活的忧息更容易摧毁人。

??起初,当罗得被肥沃的牧原吸引而下到所多玛时,他曾经立志与当地的居民保持距离,所以选择居住在城外,但向火直扑的飞蛾那能免于被烧伤?渐渐的,他放弃了帐棚的生活,定居在城内,最后甚至把女儿嫁给当地人,自己成为该地的参事,坐在城门口断案。虽然他热诚款待客人,但从他为了实现这项美德所采取的对策,可以看出所多玛的风气如何玷污了他原有的纯洁。他是神以大能从所多玛抢救出来的,彷佛从火堆中救出的余柴;至于他暮年的景象,我们最好用一层帘幔把它遮住。然而,像这么一个残缺的人却蒙神拯救。

??并且,他不是单独获救。与他一起获救的,尚有他的妻子和两个女儿。他的妻子出城没几步路,便因不顺服和惋惜等等错综情绪,忍不住回头向后看,由此显出他是个无可救药的人。至于他的两个女儿呢?由于他们施加在父亲身上的淫行,永远被烙上了败德的丑名。如果连这样的人,神都千方百计拯救他们,对那些遭受毁灭的人,他的心该有多急切呢?由此更可见,只要在他的怜悯尚能容忍的范围内,神都尽力拯救。最后审判的那日,在所有失丧的灵魂中必无一人有权宣称自己理应归在得救者的行列;而在得救者中,必有多人之忝列其间,完全出乎我们的意料。「从东从西,将有许多人来……惟有本国的子民,竟被赶到外边黑暗里去」(太八11一12)。

??天使访问这城的动机有三:

??一、最基本的原因是出于对人类的爱。天使爱我们。虽然深知我们未来所将承受的尊荣要使最高等次的天使相形见绌,那涌动在他们灵中的至纯慈爱却丝毫未被嫉妒吞噬。神既然这样命定,他们就心悦诚服,因为我们乃是基督的至宝。所以,他们不辞艰辛地离开黄金的殿宇,穿破云天,来到人间,催促徘徊在救恩之外的人速速悔改。若遇任何拦阻,他们的使命便是将这拦阻挪除。

??二、直接的原因乃是亚伯拉罕的祷告。「当神毁灭平原诸城的时候,他记念亚伯拉罕,正在倾覆罗得所住之城的时候,就打发罗得从倾覆之中出来」(创十九29)。亲爱的读者!若有至亲好友置身在败坏的所多玛的环境中,请为他们恳切代祷。你似乎不可能亲临其间拯救他们,或以任何方式援助他们;但神将听你的祷告,差遣他的使者前往那艘大洋中的船、那间北美森林中的伐木之寮、那搭在非洲钻石旷脉旁的草屋、或那纯为饮酒作乐而设的欢场。神的使者无所不至。所多玛无法扣留它所迫害的人,不让神的使者接触;天使光明的存在也不会被周围不洁的空气所玷污。正当你祷告的时候,神的使者便出发去执行你所祈求的,虽然他们前进的步履或将暂时受阻于不可知的魔力(参阅但十12)。

??三、终极的原因却是神的怜悯。「因为耶和华怜恤罗得。」怜恤——这正是最重要的关键。当使徒保罗解说自己何以能在荣光照耀的救恩圈中占有一席之地时!他举出了意义深远,叫人十分信服的原因:「我蒙了怜悯」;「我成了何等样的人,全靠着神的恩典。」永世已如晨星一样升起在我们心中。歌颂神的怜悯将是我们永世生活的主题。

??奇妙的是,神竟差遣人子为他得人。当然,若是差遣天使,他们的工作果效比我们好。拯救罗得的过程中他们所表现的执着和睿智,岂非我们这些作主工的人所应记取的借镜和激励?直到如今,世界仍充满所多玛,而许多为我们所熟知、亲爱,或有权要求我们伸出援手的罗得,现仍耽坐在城门口。那把他们从火中如余柴般救拔出来的热诚,为什么激荡在我们里面不及激荡在天使里面呢?光明的灵呵!请教导基督徒如何拯救灵魂,好让我们工作有方—一免得到时被从岗位上撤职,而你们却成群结队,每日清晨从洞开的天堂大门出来,取代我们在课室内、讲台上,或污秽的巷弄里空占的位置。

??天使来到罗得所在之地——「那两个天使晚上到了所多玛。」什么?天使竟然亲临所多玛?是的,置身在所多玛,却丝毫未损天使的本质。正如一道明光穿过某道臭气冲天的巷弄,却仍澄澈依旧。在所多玛度过一夜的天使,虽然周遭尽是罪人,却仍保持纯洁无瑕。如果前往所多玛,是为了营谋私利,那么,像罗得一样,你不久必会显出道德遭受玷污的痕迹;然而,若为了拯救灵魂,像这两位天使一样,即使你前往罪恶的渊薮,不洁与亵渎到处充斥,你却不至遭到玷污,必将出淤泥而不染。「凡为攻击你造成的器械,必不利用。凡在审判时兴起用舌攻击你的,你必定他为有罪」(赛五十四17)。

??这正是基督福音的精神。「去找那失去的……直到找着」(路十五4),「耶稣伸手摸他」(太八3)。我们不能坐等罪人前来,乃要进入他们中间——到河岸边,那儿有鱼隐藏在阴凉的水深处;到城中车水马龙的街道上,那儿有人群聚集;到酒吧、歌厅、犯罪场所、贫民窟;是的,到地球上最僻远的地区——只要有人的地方,我们便需前往传福音。在最不可能的所在,我们可以赢取许多罗得,这等人若不被寻见,就要死在罪中。

??他们甘于只为少数人作工一—用手采撷的果实具有特别的价值。常常,我们出于无知,喜欢到果园中把丰盛的果实撼落满地,孰知这种过程会造成诸般浪费;许多熟透的水果将因此遭到挫伤,犹仍青涩的幼果将被迫提前脱落。

??据我们所知,所有蒙主精选的跟随者都是它个人工作的结果。他个别的对每个人说:「跟随我!」他的一生充满了与人个别的交谈。它拣选个别的灵魂(太四19、21,九9;路十九5),甘于付出许多时间和心力去拯救一位寂寞的女人,即使他素行不佳(约四)。他锲而不舍地寻找那一百只羊中惟一迷失的小羊。这些人因而陶熔出来的坚毅性格恰足以印证他拯救人的方法。使徒保罗的作风不正是个人工作的最佳楷模?他说:「我们传扬它,是用诸般的智能,劝戒各人,教导各人,要把各人在基督里完完全全的引到神面前」(西一28)。

??实难定言个人谈道或讲台信息何者得人较多。那使人得救的,恐怕不是讲章,而是会后与工人的深谈,或父母的信、朋友的分享。当基督说:「你们往普天下去,传福音给万民(凡受造的)听」时,岂不是指着我们应竭力挨户传扬天国的爱,使普天下亚当的众儿女都能听闻?

??当赢得一个灵魂归向神时,你可知自己成就了何等的事?!泰勒弟兄(Janmes Brainerd Taylor)虽然英年早逝,却已得人数千,以下事迹摘自他的传记,这则事迹正是无数同类事迹的典范:

??有一回,泰勒拴了马匹,在路旁的井边汲水饮马,身旁有个过路人也正作着同样的事。这位神的仆人便趁着马饮水解渴的当儿,转身向这个陌生人恳切陈说基督徒必有的责任和荣耀。只一会儿功夫,他们便分道扬镳了。但神的话却深植在这过路人的心中,引导他悔改得救,甚至成为宣教士。他常常诧异着这个引领他悔改的器皿到底是谁,只是遍地寻他不得,直到许多年之后,他接到从本土寄来的一捆书,读到有关泰勒弟兄一生敬虔的故事,从画的前页看见那张自从井旁短暂却难忘的交谈后便昼夜萦回脑际的脸,这才明白过来。

??赢得灵魂的确切方法向来是用心关怀某一个人,不断接触他,直到他接受或拒绝福音为止。倘若基督徒认识平实中的伟大,我们就不致听见许多好大喜功的呼吁。基督自己留在小村庄里默默作工三十年。腓力离开大复兴中的撒玛利亚,进入沙漠中拯救了一位寻找神的人。

??你曾否向为自己作工的人、鞋匠、邮差、朋友或邻居传福音?只要每个基督徒愿劝导自己的邻人和兄弟认识主,不需多久,福音便能遍传天下。

??天使率直告知罗得将要临到的危难——「二人对罗得说,你这里还有什么人吗?无论是女婿,是儿女,和这城中一切属你的人,你都要将他们从这地方带出去。我们要毁灭这地方,因为城内罪恶的声音,在耶和华面前甚大,耶和华差我们来,要毁灭这地方」(创十九12~13)。今天,我们已不敢这么坦白地警告人,我们习惯说粉饰的话,比基督温和得多。基督自己并不讳言地狱中有不死的虫,不灭的火,也不只一次把罪人悲掺的结局向世人揭露:他们将在黑暗中哀哭切齿、叩门而门却不开(太八12,十三42、 50,二十二13,二十四51,二十五10一12、30;路十三25—28)。主之所以训诲凌厉,显因人可能一旦蹈犯某种错误,便无转寰余地。所摄取的食物若缺乏某种养分,发育中的孩子会罹息软骨病或体质羸弱。同理,我们目前的教导若有欠缺,将来的后果真是不堪设想。无论我们敢不敢明言,所有不信从基督福音的人「要受刑罚——就是永远沉沦,离开主的面和他权能的荣光」(帖后一9),这结局像神的本性一样不容置疑。而「我们得知真道以后,若故意犯罪,赎罪的祭就再没有了。惟有战惧等候审判和那烧灭众敌人的烈火」(来十26一27)。

??也许恩典时代比想象中更近尾声了。未日的钟声或已敲响,骇人的崩雪或已倾圯,同时,乌云正沉沉笼罩无神的年代,预示着将临的暴风雨。显然,在审判的日子里,景况要比所多玛和蛾摩拉所遭遇的,惨烈万分。这日子或许突如其来,任何兆头也没有,「罗得到了琐珥,日头已经出来了。」大自然替神保密,天空未见征兆,云彩未见翻涌,大地也不震动;但是斧头却遽然斫向受诅之树的核心。逃生吧!亲爱的读者,切勿回头探看,要一路向前疾奔,直到躲进基督的盘石穴中,惟有如此,我们方能逃躲对罪的公义审判。除非基督已屏障在你和公义追讨罪孽的步履声中,否则切勿止步。

??天使催促罗得——[天明了,天使催逼罗得」(创十九15)。他们并不愿在罗得家中多作逗留,因为在那里,不像在亚伯拉罕家中作客那般自如;整夜,他们竭力劝服罗得相信毁灭的灾难就要来临,甚至催促他前去唤醒女婿们。然而,没有操守的人无法发声振赎。有人说,若要影响人得救,我们最好略微随波逐流,这真是要命的谬论。我们若住在所多玛,就无能援救所多玛人。要救他们脱离漩涡,就必须身在漩涡之外。是的,所多玛的居民啊!你们心想提升所多玛,不料反被它拖垮;你们试图以好言相劝,反而遭受讪笑。「他女婿们却以为他说的是戏言。」

??任务未能达成,罗得反而因受到别人嘲弄、怀疑,竟然「迟延不定」。怎能为看来似乎愚蠢的行径抛家弃儿呢?一切均将如常运作,就像创世以来一样。「罗得迟延不走……二人……就拉着他的手。」

??这就是所谓的「援手」,爱到真切,不容拒绝的援手。两位天使只有四只手,但没有一只是空的,每只手都抓住一个裹足不前的罪人。多么希望我们充分体认这种从神来的,急欲把人从火中救出的热诚(犹23)!

??天使却未就此罢手,直到所保护的人安抵城外,且往远处山上疾奔。就这样,罗得被从倾覆中救出。然而,虽然离开了所多玛,所多玛却仍如影随形跟着他,以致他往后的生涯,我们合当用幔遮掩。纵然如此,他的得救仍然见证出代祷的威力。像他和女儿们这样道德卑下的人竟能获救,完全因着亚伯拉罕的代求。而他最后定居在小城琐珥,这城之能幸兔于难,也因他的缘故。

??让我们起来催逼罪人吧!让我们彼此劝说:「逃命吧!与其失丧灵魂,不如失丧所有;不要回头耽恋过去的得失,切勿徘徊在逃城——耶稣基督——之外。动身吧!不要成为犹疑的俘虏,机会可是稍纵即逝;毁灭的箭矢已射离公义审判的弓。『看哪!现在正是悦纳的时候,现在正是拯救的日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4.12.2007 10:12: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usan-andy 于 13.3.2009 13:07 编辑

老我的残渣--创世记二十9


??某种罪性也许长年蜷伏于我们心中,在那里未经斥责地酝酿着至终将使我们饱尝失败和愁惨的因子,就像被忽略的角落里,可能暗藏着可以危害整家人健康的东西。的确,在晨昏的暗昧中,我们极易忽略许多原本嫉之如仇的事物,准当其暴露在白日通澈的明光中,我们才会将之扫除一空。是的,许多事物虽能瞒过我们,其邪恶的本相却逃不过神的眼目。「黑暗和光明,在你看都是一样。」他将整饬我们的生活,把它所厌憎的恶性揭发出来;当它这样暴露我们身上的癌细胞时,便促使我们渴望有把刀尽快将它切除。

??创世记第二十章第十三节告诉我们,亚伯拉罕在将要论及的这事发生之前约二十五年,曾与妻子撒拉达成一项诡诈的约定,根据他自己对亚比米勒的陈述,是这样的:「当神叫我离开父家飘流在外的时候,我对他说,我们无论走到什么地方,你可以对人说,『他是我的哥哥。』这就是你待我的恩典了。」这道陈述也帮助我们了解当年亚伯拉罕初入应许地,为饥荒所迫,避难埃及时所犯的错误。本章所要检讨的,是关于他二度犯错的事。

??从某个角度说,撒拉的确是他的妹子,他们原是同父异母的兄妹。然而,撒拉更是他的妻子;隐藏这事实,就等于隐藏能够保障他尊严和撒拉贞洁最重要的事实。我们固然无需把事实全盘托出以满足别人无聊的好奇心;但若有一事实会影响到交易的决定,便应该在交易完成之前,让对方知道。谎言存在于动机中与存在于实际的措词里并无差别。存心说真话的我们也许无意间说出了假话。形式上这是谎言,事实上则否。相反的,像亚伯拉罕一样,我们也许说的是真话,却意图造成某种假象,这在神的眼中,就被算为一种诡诈,可耻的欺骗。

??刚离开本乡时,亚伯拉罕所以与妻子作成这项秘密约定,乃因他对神的经历有限,因此不太相信这位全能的朋友真能处处眷顾他。这是我们能为他作出的惟一解释。不过,到了这时,他对神已有丰富的经历和认识,这项缺乏信心的约定早应在双方的同意下加以废除了。多年来未曾付诸行动犹嫌不够,因为它显然还存在着,为双方所默许,惟待情况发生,立刻死灰复燃,重新派上用场。

??虽然亚伯拉罕自己或许未察觉,这项秘密约定的存在却与他跟神之间已建立的关系互相冲突。这就成为他软弱与失败的根源,更是信心的瑕疵;一旦险恶的试炼来临,必会影响信心的表现,破坏信心的果效。早期信心仍在萌芽阶段时,神容许它存在,但当信心已茁壮而任何瑕疵皆无所遁形时,神绝不包容它;它绝不适合亚伯拉罕这位日后将成为举世信心楷模的人。

??因此审判和铲除这一隐伏的罪势在必行,事情果然这样发生了。

??所多玛倾覆的前一天,全能的神告诉亚伯拉罕说,明年的某时,他将获得一个儿子作为家业的继承人。我们因此预期他会在神圣的幔利橡树下安渡往后几个因等候而显得漫长的月份。然而,事实却非如此。平原诸城的倾覆似乎吓坏了他,使他不敢扎营在近处,也不愿再与该地有任何关连;也或许又有另一场饥荒正酝酿着。无论如何,「亚伯拉罕从那里向南地迁去,寄居在加低斯和书珥中间的基拉耳」(创二十1)。

??当时居住在基拉耳的人,日后被希伯来人称为非利士人,附近地域从其得名曰:巴勒斯坦。非利土人原是游牧民族,征服基拉耳原住民之后,以此为都邑,逐渐演变成定居而好战的民族。他们的领袖称为亚比米勒,意思是:「我父是王」

??在基拉耳,亚伯拉罕和撒拉之间几乎已遭遗忘的约定又再度显为一应时的权宜之策,信心薄弱的亚伯拉罕认为可靠此获得庇护。他深知当时的人任意妄为,「总不惧怕神」(创二十11),便耽心不信神的王会因迷恋撒拉的美色,或因国策上的需要,急欲占有他,这样,为了他妻子的缘故难免杀害他。所以,他决定以称他为妹子护身,仿佛神无法像往日一样保护他们,将一切的凶恶排挡于外。

??这是非常懦弱的行为——为了自保,他竟以撒拉的贞洁和后裔的纯正血统为代价。有人为他辩护说,正因他笃信神会赐给他后裔,才敢冒险作出原应小心防患的事;换句话说,使他敢于轻举妄动的,正是信心。即使我们接受这种说词,亚伯拉罕容许撒拉如此受苦,毕竟不是君子作风。倘若他有足够的信心,理应将自己的安危而非撒拉的贞洁,交给亚比米勒处置。

??这也是极端不荣耀神的举动——附近所有未蒙启示的人都知道,亚伯拉罕是耶和华的仆人。他们看不见耶和华,惟一能认识他的途径,是观察神的仆人与他们交往时的举止、作风。不幸的是,亚伯拉罕的道德标准竟比他们还低,以致亚比米勒可以斥责他说:「你竟使我和我国里的人陷在大罪里,你向我行不当行的事了。」这样的评语实在有碍于任何导引亚比米勒归向希伯来信仰的努力。我们可以想象他会这样反驳:「那有什么了不起,我已领教过它的代表人物了,不如依然故我的好。」

??多么令人心碎呵!超级属灵人竟被异教徒斥为说谎者。可悲的是,异教徒中确实有人秉持着比神的儿女更高的道德标准。这些标准容或纯属理念,未必能付诸实行,其境界的高超却也无庸置疑,恰足以证明良知的普遍存在。克己功夫到家的印度人被酗酒成性的英国人邀请去接受他们的信仰,难免心觉不齿。中国人不了解为何应该撇弃古老的儒家思想,改奉靠船坚级利倾销鸦片的英国人所信的宗教。雇主的信仰若只在主日奉守,周间便弃如敝履,也徒惹雇工憎恶。因此,面对注重外在德行的异教徒,让我们小心传道,在凡事上彰显基督福音的美丽,不给仇敌任何亵渎的机会;在有关神律法的事上,尤应谨慎自持。

??与亚比米勒相比,亚伯拉罕的行为顿显卑劣。按本性来说,两者中,亚比米勒较为高贵。为了矫正错误,他起了个大早,将事情的本末告知自己的众臣仆;并以厚礼补偿撒拉;斥责亚伯拉罕时,措词与声调也是极其平和。他让撒拉知道,身为先知的妻子,他不只在非利士境内,应是随处随往,都能获得充分的保障和遮蔽(16节)。他高贵的气度发散在对整桩事件的处理中,真是令人钦服。

??圣灵似乎也不怕披露圣徒的本性其实并不比他人高贵,更非生来高贵。圣徒之所以成为圣徒原与本性无关,乃因神恩典的眷顾。这事奇妙无比,能藉着接枝使野橄榄结出珍果。那被世人斥为无可救药的,神似乎乐于从中培育出精良的成果。他不求人的帮助,只要信心被接纳成为性格的根基,他就会使一切的美德加添在其上。

??惯于批评神手所作之工的诸君们!我们并不否认大卫、彼得,或亚伯拉罕这班人确有信心行为不相一致的地方;需强调的是,这些矛盾并非神工作的结果,而是未让神作工所产生的流弊。这些瑕疵正指出人本性的无望——神的手所耕耘的,原是荒芜的旷野。倘若我们在神所创造的乐园中发现一丁点粗级的原土,能因此就诋毁园丁的手艺吗?这粗成的原土不正可对榇出他的造化神功。其实若我们有足够耐心,这粗圃的原土也能同受化育,生长出珍木来。

??至于有心争取圣徒冠冕的诸君们,请不要气馁。神能成就在其它人身上的,必能成就在你们身上。从未有土壤贫瘠到无法让他从其中培育出美好的果实。「在人不能的,在神凡事都能。」那能击败所有邪恶势力的阻扰,能使主从死里复活并在荣耀至高处坐于天父右边的无比权能,正等着为我们各人成就同样奇妙的事,只要我们肯时时刻刻毫无保留地顺服它。歇了你自己的工吧!不断保守自己在神的「电梯」里,人虽怂恿,总不要从它不断提升的能量中跨出,也不要自行作主,神愿为你成就的比你所求所想的好得多。

??本章结束以前,让我们思考下列几个实际的教导:

??—、只要活在世上一天,我们永难高枕无忧。这时亚伯拉罕已年老了。自从上回犯这罪之后,已有二十年。这期间,他的信心应该成长、历练许多。然而,蛇只暂时被制伏,并未被除灭;野草被剪短了,却未连根拔除;枯萎被制止了,朽木却未砍掉。切勿自夸已胜过了不良的积习,它们不过被神的恩典遏制住罢了;一旦你不再住在基督里,它们便又会再度蠢动来骚扰你,就像以弗所那七个人又被恶鬼制住,使当地人惊惶失色一样。

??二、我们无权纵任自己陷入诱惑的网居里。凡是天天祈祷「不要叫我们遇见试探」的人应该竭力避免招惹诱惑近身。你岂能盼望每回从峭壁上往下跳时,都会有天使在半途接住你?敬畏神的人理应记取前车之鉴,回避标有失事记号的险径,改走安全的路线。亚伯拉罕若明智,根本不应踏入非利士境内。

??三、神处理亚伯拉罕罪行的方法使我们深得激励。虽然神儿女的反径违背他的教导,神却未因此舍弃他。当亚伯拉罕和妻子因为犯罪身陷危境时,神亲自介入救他们脱离险恶。它再次为他们的缘故警告王说:「不可难为我受膏的人,也不可恶待我的先知。」「你是个死人哪!」他这样对亚比米勒说,并警告要降下可怕的疾病,除非他立刻归还撒拉;此外,还谕令他接受亚伯拉罕的代祷,虽然是亚伯拉罕欺哄了他;而亚伯拉罕虽屡次跌倒,却仍是先知,有权向神求情。

??你曾否因犯罪而羞辱神的名?不要因此气馁。应像亚伯拉罕一样,单独勇敢往前,在泪中认罪悔改,如孩童般单纯信靠神。切勿放弃祷告,须知你的祷告在神听来仍然悦耳,他也正等着应允;惟有透过你的祷告,神在人间的计划才能实现。要相信神的忍耐和赦免,让他的慈爱像烈火一般烧尽你隐藏的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4.12.2007 10:12: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usan-andy 于 13.3.2009 13:08 编辑

夏甲和以实马利被逐--创世记二十一10


?? 即使初次听见夏甲和以实玛利被逐的故事,即使不知道亚伯拉罕接着将面临何等重大的试炼,我们似乎已能预感类似的事迟早会发生。在本章中,我们的重点要放在亚伯拉罕成为信心之父前,所经历到的严厉管教。信心是内在道德生命的表现;只要心思略有偏差,或隐有任何不圣洁的情感,信心就无法臻至最崇高的境地。惟当这些杂质被铲除,或透过苦难的熬炼被炼净,这般获得释放的心灵才能操练出对神无上的信心,作为生命最华美的冠冕。

??热爱灵魂的全能者知道他的孩子不久将面临试炼,便预先装备他,帮助他摆脱某些信心行为不一致的积习,以免它们在试炼临到的当儿,使他的信心陷于瘫痪。在前章中,我们已看见他和撒拉间的密约如何被曝光、受审判,这里要看的是神如何处理他和夏甲母子间的关系;神洁净我们,有加漂布工人的肥皂,若肥皂的效力不够,便用炼金的火。

??夏甲和以实玛利的存在如何阻碍亚伯拉罕信心的发展,我们无法完全了解。是否他的心仍耽恋这位为他产下首生儿子的女仆?是否他暗自满足于这项虽不蒙神祝福,却至少成全一桩宝贵心愿的安排?是否他预感神会命令他献上以撒,若储备以实玛利作为后补嗣子,事情会妥当些?亚伯拉罕心中所想的,我们实难识透。不过,我们却可以从圣经的记载中窥知一二。「亚伯拉罕因他儿子的缘故很忧愁」(创二十一11)。由此,我们看见一颗碎裂、孤寂的心,在心爱的偶像一个接一个被剥夺后,所感到的悲伤,他似乎预见自己将赤稞又无助地面对全能的永生神。

??也许读者中有不少人正渴望拥有与亚伯拉罕同样的信心——一不受怀疑动摇的信心,神拒绝不了的信心,可令天门随意开关的信心,使一切成为可能的信心——一但是,你愿否付出同样的代价?——一受苦的代价,一切足以妨害信心运作的事物须从心中割离的代价,眼见所爱的偶像接二连三被驱除的代价,所有肉体享受被剥夺净尽的代价。「我将要喝的杯,你们能喝么?我所受的洗,你们能受么?他们说,我们能」(太二十22;可十38—39)。当你说能时,几乎不知道这到底意味着什么,不过,一切自会慢慢向你显明;凡事没有难成的,神认识我们的躯体,记念我们原是尘埃造成的,他已按着你所能承担的,为你量定一切。那修理骈枝的剪刀,我们不必怕,因操刀的是以无限的爱爱我们的神,修剪的目的原是为了让我们的心充满永不止息的感谢,让天堂充满赞美。

??使亚伯拉罕得以离弃那不利于信心操练的,是应许之子的诞生。

??「耶和华按着先前的话,眷顾撒拉,便照他所说的,给撒拉成就」(创二十一1)。人对神再怎么信靠都不为过。神一旦许下诺言,便像一根永不朽坏的梁柱嵌入永世的盘石中,从不动摇,可以经久承荷你全人的重量。「耶和华的筹算永远立定,他心中的思念万代常存」(诗三十三11)

??我们却需预备等候神的时间到来——「当亚伯拉罕年老的时候,撒拉怀了孕,到神所说的日期,就给亚伯拉罕生了一个儿子。」神有它已定好的时间,是我们无法知道的,我们必须等候它临到。如果神在哈兰时就告诉亚伯拉罕必须再等二十五年才有应许之子在抱,他早就气馁了。所以,出于慈爱,神隐藏了漫长的年数,直到年数将尽,只需再等几个月,才告诉他:「到了日期……撒拉必生一个儿子」(创十八14)。已定的日子终于到了,那充满在始祖家中的欢笑,使这对年老的夫妻忘却了长久守望的疲惫。「亚伯拉罕给撒拉所生的儿子起名叫以撒」(「以撒」意为喜笑)。等候神的人啊!不要沮丧,你所等候的,是不会让你失望的一位;他不会比所预定的时间迟五分钟应约:不久,「你的忧愁将要变成欢乐。」

??「妇人生产的时候就忧愁,因为他的时候到了,既生了孩子,就不再记念那苦楚,因为欢喜世上生了一个人」(约十六21)。这欢喜恰足以形容涌溢在撒拉这位年老的母亲心中那异于常人的乐歌。当初他听见自己将作母亲时所发出的不以为然的笑(创十八12),如今化作希望实现的喜笑。他以高昂的曲调赞美着:

??神使我喜笑,
??凡听见的必与我一同喜笑。

??日后,马利亚宣告主的降生时所吟咏的,正是以此为范本:

??我心尊主为大,
??我灵以神我的救主为乐,
??那有权能的为我成就了大事,
??他的名为圣(路一46一49)。

??哦,快乐的灵魂啊!当神使你喜笑时,忧愁和哭泣将永远遁逝,正如黑暗被黎明驱尽。

??亚伯拉罕家中的安宁起初尚能维持,虽然轻微的争端时而发生。撒拉对夏甲向来不悦,只是积压在心中,待机爆发而已。热情的夏甲也未尝忘记自己曾因不堪撒拉苦待,一度离家出走,流落旷野。要使他们之间相安无事,亚伯拉罕必定费尽心力。终于,酝酿在妇人间的纠纷再也压伏不住了,丢人现眼的事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造成公开决裂的近因是以撒的断奶。「孩子渐长,就断了奶。以撒断奶的日子,亚伯拉罕设摆丰盛的筵席。」忽有一道阴影侵入这喜庆中,笼罩着作母亲的心。撒拉善妒的眼睛瞥见以实玛利的戏笑。不难想象的,近来这男孩必为强烈的落寞所苦。一向他都是父业理所当然的继承人,惯于承受仆从们全心的拥戴;现在目睹家人大费周章礼敬这位将要取代自己地位的孩子,心中怎能平静如恒?于是,表面虽然戏笑,揶揄的神色却透露出内心的苦毒;他实在也不想费劲去按捺什么,这就把蛰伏在撒拉心中的嫉妒挑活过来。这几年,以实玛利的倨傲和自以为是已让他受够了,他再也忍耐不住了。身为主母,又已生下嗣子,凭什么他应捱忍一个婢女之子的无礼?于是他又嫉又恨地对亚伯拉罕说:「你把这使女,和他的儿子赶出去,因为这使女的儿子,不可与我的儿子以撒一同承受产业。」

??且让我们回想使徒保罗如何诠释这桩事件。与保罗同时的犹太人以身为亚伯拉罕的嫡系后裔为傲,认为只有他们才是神的儿女、应许中的继承人;因此,他们把持后裔的特权和地位,不准他人分享。当有众多外邦人因着初期福音的传扬,重生进入基督教会,宣称他们是亚伯拉罕属灵的后裔,得享后裔一切的权利时,像以实玛利一样按着血气生的犹太人,竟然迫害这些像以撒一样凭信心而生的基督徒。他们到处抵制福音,排斥不愿按照犹太教仪式归入教会的人,免得他们的特权被人瓜分。不久,犹太民族便为神撇弃,流散在异邦。以后的世代目睹神的教会从这些曾受迫害的人中兴起,而亚伯拉罕肉身的儿女却流浪在旷野,筋疲力竭地寻求活命的泉水(加四29)。

??这桩事件尚有一层更深刻的意义。诞生于西乃沙漠而对该地域似乎颇为熟悉的使女夏甲,可视为律法主义及其辖制的代表;律法主义着重靠着遵守律法获得生命,犹太人所奉守的律法是在附近的山区颁下的。夏甲所代表的,正是出于西乃山的约—一「生子为奴」,而「他的儿女都是为奴的」(加四24一25)。撒拉,这位具有自主权的妇女,却代表白白恩典的约。他的儿女是信、望和爱,不受制于硬性要求,行事出于自发的感激;它们的根源地并非峻峭的西乃山壁,而是那在上的耶路撒路,它是「自主的,且是我们的母」。根据使徒保罗的讲论,因着他们各自所生的儿子,夏甲和撒拉不能同时兼容于亚伯拉罕的帐棚;以实玛利之所以能住在那里,是因以撒尚未出生,一旦以撒出生,他必须离去。同理,两种原则一—一为律法主义,强调割礼的外在仪式;一为信心——接受救主已完成的工——不能并存于一个人心中。就道德上说,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正如黑暗不能与光明、奴隶不能与自由并存一样;因此,面对受犹太教师唆使而将律法主义与信心互相混淆的加拉太信徒时,使徒保罗特别指示他们要效法亚伯拉罕,把那将人心拘囿于永无止息挣扎中的为奴之灵驱除出去。

??亲爱的读者,你是信靠主的人,但你或许正受个人长期的偏执所捆绑,正挣扎着想在各样举止上顺服到底,好使得救显得完全、确实。这是多么大的错误,请别再为这些律法琐事担忧。要谨防不健康的良心嘀咕,这是戕害人心最可怕的疾病之一。不要老以为神对你的爱取决于你在许多琐事上的表现,其实,圣经对这些事并未明确指示。当信靠基督,深入体会他奇妙又完全的救恩。儿子的名分不是你作工的工价,乃是你工作的能源。「把这使女和他的儿子赶出去。」且过着以撒式自由、快乐的生活;切勿拘泥于以实玛利式的生活。以撒的地位巩固,以实玛利的地位则需靠良好的行为方能维持。「奴仆不能永远住在家里,儿子是永远住在家里」(约八35)。

??余下的故事简而述之——一彷佛葡萄枝经过修、剪渗出大量液汁,亚伯拉罕非常伤心地把夏甲和他的孩子遣出家们,骨肉从此离散。微曦中,帐棚里一片阗寂,只见他们往前蹒跚而去。把饼塞在夏甲手中,将水袋子搭上他肩头,与以实玛利频频吻别时,刚强的亚伯拉罕心如刀割,却不能让撒拉窥知自己的激动。我们一生中有多少经历只有神知道!

??事情这样发生却是好的。神并未撇弃他们母子。当作母亲的濒临绝望边缘,而少年人躺在沙漠稀疏的树影下,酷日当空,渴水欲死,神的使者劝止了他的悲泣,将近旁的水井指给他看,并应许必使他孩子的后裔成为大国。以实玛利若一生住在亚伯拉罕的帐棚中,就不可能充分发展出他应有的身量。那里缺乏让他成长的空间。像我们每人一样,他需要沙漠所提供的自由空气,好让他能面对挑战,在苦难和窘困的熬炼下,成为刚强。的确,眼前让我们心碎的遭遇,几年之后,往往成为从神来的赐福。「神对亚伯拉罕说,你不必为这童子和你的使女忧愁,凡撒拉对你说的话,你都该听从」(创二十一12)。

??又一项重担被挪除了,「神的朋友」又在信心得胜的操练上往前迈进了一步;他的一生都在为这项荣耀的得胜作准备,关键的时刻已迫在眉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14.11.2024 03:55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