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楼主: vanhch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那年,那月,那些人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12.9.2007 21:41:54 | 只看该作者

从徐志摩生命中的三个女性(张幼仪、林徽音、陆小曼)命运看传统婚姻的重要性

在徐志摩35年的生命中,曾与三位女性有着斩不断的情愫。除陆小曼外,还有一位是原配夫人张幼仪,另一位是以无言结局的建筑学家林徽音。

张幼仪出身名门,秀外慧中,1915年在浙江硖石老家奉父母之命和徐志摩结成伉俪。婚后次年,徐志摩出外求学。知书达理的张幼仪孝敬公婆,帮助公公掌财理家。1921年张幼仪到英国陪读,和徐志摩度过一段温馨甜蜜的生活,直到才艺双绝的林徽音出现在徐志摩的生活里。当时医学不发达,堕胎意味着生命风险,但是为了追求林徽音,徐志摩强迫张幼仪堕胎。张幼仪说:“我听说有人因为打胎死掉的耶。”徐志摩冷冰冰地说:“还有人因为坐火车死掉的呢,难道你看到人家不坐火车了吗?”徐志摩要马上离婚,见张幼仪不答应,便一走了之,将张幼仪一人撇在沙士顿。产期临近,无奈之际,张幼仪给二哥张君励写信求救,来到巴黎,后来又去了柏林,生下孩子。徐志摩明知张幼仪的去向,却没有理睬。只是在要办理离婚手续的时候,才找到柏林,逼着她签下了离婚协议。产后,张幼仪很快从悲痛中振作起来,入裴斯塔洛齐学院,专攻幼儿教育。回国后办云裳公司,主政上海女子储蓄银行,均大获成功。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回国后仍照样服侍徐志摩的双亲(认作寄女),精心抚育她和徐志摩的儿子。台湾版的《徐志摩全集》也是在她的策划下编起的,为的是让后人知道徐志摩的著作。张幼仪与儿子一起在美国幸福生活,活了八十八岁,一九八八年在纽约去世。徐志摩的冷血寡恩,不尽人道、夫道、父道,到令人发指的地步。但徐志摩抛弃张幼仪的事迹却成了徐志摩反抗封建礼教的斗争标榜!说这是徐志摩反抗“四千年史髅不绝”的“忠孝节义”!  

徐志摩与林徽音的父亲林长民在北大读书时就相识。那时梁启超任司法总长,林长民是教育总长,两人过从甚密。徐志摩是梁启超的入门弟子,常在梁府见到林长民,并与之结成忘年之交。1921年春,林长民赴英游学,同时送爱女到英国读书。徐志摩对正值芳年的林徽音一见钟情,林徽音则要求徐志摩先离了婚再来谈他们的情事。但徐张于1922年3月协议离婚后,林徽音不知何故却悄然随父回国去了,徐志摩成了孤家寡人。

林徽音不久便与梁启超之子梁思成相爱,但秉承梁启超之意,没有立刻举行订婚仪式。梁启超知道徐志摩还在热恋着林徽音,深怕两人重拾旧欢,驳了梁家的面子,同时也怕梁林订婚给弟子以重击,因此他要儿子和林徽音双双赴美读书,学成之后再结婚。梁老的苦心徐志摩自然不晓,为了追求林徽音,他从英国回到国内,但愿望还是落空了。1928年梁林在加拿大结婚。至于林徽音为何和志摩刚一中矢便折翼而返,绝情于志摩后为何又频频书信往返?林徽音至死仍三缄其口,这便成了一个解不开的谜。林徽音与丈夫梁思成一起为中国的建筑学以及保护北京城的古建筑(城墙等)做出了很大贡献。林徽音于一九五五年四月一日逝世,享年五十一岁。

对徐志摩影响甚大的是陆小曼。小曼聪慧活泼,通外语,会唱歌。其父陆宝曾是日本名相伊藤博文的得意门生,回国后任赋税司长达20余年。1920年小曼父母选中英俊的王赓将军为婿。王赓曾留学于美国西点军校,和艾森豪威尔(后成为美国总统)是同窗之友,就职于北平警察局,后任哈尔滨警察总长。王赓办事认真负责。陆小曼生性风流,三天两头到外头游乐。于是王赓认为陆小曼没有尽到一个妻子的责任,也没有守住妇道人家的本份;陆小曼则认为王赓不够体贴,喝过洋墨水的的人还如此古板。这时王赓留学美国时的好友,北京大学的同事徐志摩悄悄地介入进来。陆小曼确实有一些文化素养和灵性,但谈不上造诣,比起同时的女才子差得甚远。成为王将军夫人后,聪明漂亮加显赫的身世,才成为北京上层社会交际花,也由此认识了徐志摩、刘海粟等社会名流,拜师学画等。

从传统道德讲,徐志摩追求陆小曼,算是对结发妻子不忠,对朋友王赓不义。然而徐志摩向来是随兴而为、不拘绳墨,一旦“邂逅赏心,相倾怀抱”,就顾不了身外之事了。陆家和徐家都认为他们是不孝子女,是丑闻,极力阻止。徐志摩、陆小曼认为:“真爱不是罪恶,在必需时未尝不可以付出生命的代价来争取,与烈士殉国、教徒殉道,同是一理。”徐志摩则向世人宣示:“我之甘冒世之不韪,乃求良心之安顿,人格之独立。在茫茫人海中,访我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两人在风气初开的潮流中,受到青年男女的怂恿、喝采,豪气干云地踏上“不思旧姻求新婚”的道路。像郁达夫云:“志摩热情如火,小曼温柔如棉,两人碰在一起,自然会烧成一团,那里还顾得了伦教纲常,更无视于宗法家风。”于是,一九二六年农历七月七日,徐志摩,陆小曼两人在梁启超的证婚下举办了婚礼。有意思的是他俩执意请梁任公证婚,任公说必须让他在婚礼上行训斥礼,志摩应允。大庭广众之下梁任公骂道:“徐志摩,你这个人性情浮躁,所以在学问方面没有成就,你这个人用情不专,以致离婚再娶……以后务要痛改前非,重作新人。”盛典举罢,徐志摩与陆小曼南下定居上海。

新婚后,两人曾有过一段神仙般的日子,但他们的合欢未能长久。陆小曼生活挥霍无度,使志摩入不敷出,狼狈不堪。应老友胡适之邀,徐志摩兼教于北大,赚些外快贴补家用。他托朋友搞到了一张邮政飞机的免票,常在上海、南京、北京间飞来飞去。1931年11月19日,因林徽音要在北京协和礼堂为外国使节演讲中国建筑艺术,徐志摩欲前去捧场,结果飞机失事。死前给志摩沉重一击的是,小曼认识了一个名叫翁瑞午的越剧小生,晚清名臣翁同和的孙子。翁瑞午是典型的上海小开,家里有钱,自己有闲,会玩、会吃、懂得哄女人。两个人如胶似漆,整日在烟榻上浑浑噩噩地吸烟。被上海小报匿名讽刺,让徐志摩大光其火。徐志摩多次规劝,小曼非但不改,反而大吵大闹。

徐志摩死时,是36岁。那一年,陆小曼29岁,与翁瑞午自然同居在一起了,但两人不正式结婚。翁陆两人晚年分裂。翁另有新欢。1960年,陆小曼在上海街头遇到老友、郁达夫的遗孀王映霞(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另一出著名婚恋事件的女主角),不禁哭诉道,说自己孤身一人,无儿无女,翁瑞午也跑了,“出门一个人,进门一个人,真是海一般深的凄凉和孤独啊。”陆小曼是1965年4月3日孤身一人在上海华东医院去世的,终年63岁。陆小曼的灵堂上只有一副友人的挽联。她死前惟一的愿望是和徐志摩合葬,但徐家坚决不答应。她的骨灰一直寄存在某处,直至1988年,由其从台湾回大陆探亲的堂侄出资,才在苏州入土为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12.9.2007 21:43:59 | 只看该作者

赛珍珠与徐志摩

作者:梁实秋


--------------------------------------------------------------------------------

    联副发表有关赛珍珠与徐志摩一篇文字之后,很多人问我究竟有没有那样的一回事。兹
简答如后。
    男女相悦,发展到某一程度,双方约定珍藏秘密不使人知,这是很可能的事。双方现已
作古,更是死无对证。如今有人揭发出来,而所根据的不外是传说、臆测,和小说中人物之
可能的影射,则吾人殊难断定其事之有无,最好是暂且存疑。
    赛珍珠比徐志摩大四岁。她的丈夫勃克先生是农学家。南京的金陵大学是教会学校,其
农学院是很有名的,勃克夫妇都在那里教书,赛珍珠教英文,并且在国立东南大学外文系兼
课。民国十五年秋我应聘到东大授课,当时的外文系主任是张欣海先生,也是和我同时到校
的,每于教员休息室闲坐等待摇铃上课时,辄见赛珍珠施施然来。她担任的课程是一年级英
文。她和我们点点头,打个招呼,就在一边坐下,并不和我们谈话,而我们的热闹的闲谈也
因为她的进来而中断。有一回我记得她离去时,张欣海把烟斗从嘴边拿下来,对着我和韩湘
玫似笑非笑的指着她说:“That woman……”这是很不客气的一种称呼。究竟“这个女人”
有什么足以令人对她失敬的地方,我不知道。我觉得她应该是一位好的教师。听说她的婚姻
不大美满,和她丈夫不大和谐。她于一八九二年生,当时她大概是三十六岁的样子。我的印
象,她是典型的美国中年妇人,肥壮结实,露在外面的一段胳臂相当粗圆,面团团而端庄。
很多人对于赛珍珠这个名字不大能欣赏,就纯粹中国人的品味来说,未免有些俗气。赛字也
许是她的本姓Sydenstricker的部分译音,那么也就怪不得她有这样不很雅的名字了。
    徐志摩是一个风流潇洒的人物,他比我大七八岁。我初次见到他是通过同学梁思成的介
绍以清华文学社名义请他到清华演讲,这是民国十一年秋的事。他的讲演“艺术与人生”虽
不成功,他的丰采却是很能令人倾倒。梁思成这时候正追求林徽音小姐,林长民的女儿,美
貌颀颀,才情出众,二人每周要约的地点是北海公园内的松坡图书馆。徐志摩在欧洲和林徽
音早已交往,有相当深厚的友谊。据梁思成告诉我,徐志摩时常至松坡图书馆去做不受欢迎
的第三者。松坡图书馆星期日照例不开放,梁因特殊关系自备钥匙可以自由出入。梁不耐受
到骚扰,遂于门上张一纸条,大书:Lovers want to be left alone.(情人不愿受干
扰)。志摩只得怏怏而去,从此退出竞逐。
    我第二次见到志摩是在民国十五年夏他在北海公园董事会举行订婚宴,对方是陆小曼女
士。此后我在上海遂和志摩经常有见面的机会,说不上有深交,并非到了无事不谈的程度,
当然他是否对赛珍珠有过一段情不会对我讲,可是我也没有从别人口里听说过有这样的一回
事。男女之私,保密不是一件容易事,尤其是爱到向对方倾诉“我只爱你一个人”的地步,
这种情感不容易完全封锁在心里,可是在志摩的诗和散文里找不到任何隐约其词的暗示。同
时,社会上爱谈别人隐私的人,比比皆是,像志摩这样交游广阔的风云人物,如何能够塞住
悠悠之口而不被人广为传播?尤其是现下研究志摩的人很多,何待外国人来揭发其事?
    如今既被外国人揭发,我猜想也许是赛珍珠生前对其国人某某有意无意的透露了一点风
声,并经人渲染,乃成为这样的一段艳闻。是不是她一方面的单恋呢?我不敢说。
    赛珍珠初无籍籍名,一九三八年获诺贝尔奖,世俗之人开始注意其生平。其实这段疑
案,如果属实或者纯属子虚,对于双方当事者之令名均无影响,只为好事者添一点谈话资料
而已。所以在目前情形下,据我看,宁可疑其无,不必信其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12.9.2007 21:46:46 | 只看该作者

见证徐志摩早年日记

  


  徐志摩在杭州府中就读时留影


  


  图为徐志摩《府中日记》


  


  图为徐志摩《府中日记》


  


  徐志摩《留美日记》


  


  几年前作者重访老屋时留影,西墙那边就是早年徐志摩的居所

  【作者简介】

  徐炎  分别在复旦、交大就学,毕业后从事于建筑工程的设计、科研和教学共47年。完成大小工程计140余项、科研课题七个、专业翻译及著作合计150万字篇幅,曾获校级、市级、国家级奖及国际学术会议颁发的奖状。本世纪初兴趣转向“徐学”,系徐志摩堂侄。

  往事灰飞不可追  诗人一语竟成谶

  徐志摩诞生在浙江省硖石镇一所古老的建筑中,该房屋现已不存。2001年在街坊改建之前,徐氏大宅,拆与不拆,曾引起国内外学者和媒体的关注。我有幸在2000年3月对阔别已久的老屋进行回访,说回访,因为那里也是我生长的地方。当时给我的印象,房屋确实已破旧不堪,一所四进院宅,竟住满了数十户外来人家,厅堂分隔成房,天井也挤小了。我想拍照留念,想拍下徐志摩住过的房间,可惜没能如愿。无奈,只得站在小天井的角落里,让老伴拍下这一小块怕以后再也见不到的地方。有意义的是,在我右侧的高墙,正是徐志摩房间西墙,正面前方左边墙角处曾经装有一架挂壁式电话,这在上个世纪20年代,在硖石这样一个小地方,可是先进的通讯工具了。这小天井曾经是徐家几代儿童玩乐的地方,志摩也不例外。老伴按下了快门,此时此刻,我顿觉得周围空间是多么狭窄,而岁月又是多么稠密,如烟往事,像潮水般直涌心头。

  1931年春,徐母钱慕英逝世,志摩偕小曼回硖奔丧,又受到他父亲的冷遇,志摩沮丧已极,临行时在火车站上给我父亲徐崇庆打来告别电话,语甚伤感:“我这次一走,再也不回来了。”谁也没有想到,这是他留给家乡的最后声音,不久飞机失事,志摩真的一去不复返了,此话竟成谶语。

  上世纪40年代中期,我父亲把保存的资料交与陈从周,请他编《徐志摩年谱》。其中有一份是徐志摩赴美留学为答谢亲友们盛情相送而写的太平洋舟中书(1918年8月14日-31日),陈从周见到后十分珍惜,认为此信能很好说明志摩的早年,可以补缺,他怕以后再难找到类似的记述了,把全文录入年谱中。我曾展读此信,深受感动,因而常在心头思索会不会还有其他记述。

  野无青草兵荒后  室似悬罄马乱前

  本世纪初,我渐从工程技术方面脱身。一天,再次拿出那一直占住我心田的太平洋舟中书,当我读到“国难方兴,忧心如&&,室如悬罄,野无青草……耻德业之不立,遑恤斯须之辛苦,悼邦国之殄瘁,敢恋晨昏之小节,刘子舞剑,良有以也,祖生击楫,岂徒然哉……”之时,不禁想到我从童年起便因日军侵华而兵燹连年,一路人生坎坷,或许比年轻一代更能体恤家国之患,起立抚文嗟叹,临窗望断天涯。那时候,陈从周已逝世,他的长女陈胜吾在整理遗稿时把有关材料拿将过来给我,其中便有两册徐志摩写于学生时期的日记――《府中日记》和《留美日记》。我如获至宝,虽然对其中许多字体还识别不清,也囫囵吞枣,废寝忘食地把它们读完。

  这两册日记适逢中国历史的转折时期,像碑文一样,徐志摩镌刻下了时代的印记。1911年,正是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为了推翻帝制而发动的民主革命战争一浪高于一浪的时候,徐志摩年方十四,入学于杭州府中(杭州第一中学)。是年4月,由黄兴指挥的军事行动不幸失败,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壮烈牺牲。徐志摩得知这不幸消息后悲愤交集,在日记中写道:“不禁为我义气之同胞哭,为全国同胞悲痛。”深叹:“革命军羽翼之已成,而中道摧阻。”约在半个月的时间内,他寝食不安,无心上课,对于自己的悠闲的学生生活很感不安。5月17日,他写下了《自遣》一诗,其后半截是:“……未能报国心空热,许作平民福已多。窃叹我庐真自在,闲栽花木醉高歌。”恨不得投笔从戎,为民主和自由去献身,去战死在沙场上。在这段时间内,他和同学们到西湖边上去排遣胸怀,凭吊岳飞之墓;回到宿舍后独自默写《满江红》,热泪盈眶,忧心如焚,竟无意间把个别之字也默写错了。徐志摩内心再也按捺不住,又写下如火诗篇《感时》:“进进进/家破国亡不堪问/生斯世兮男儿幸/手执大刀兮誓将敌杀尽/尽尽尽/也难消扬州十日嘉定屠城恨/进进进//追追追/血溅战衣金刀挥/头可断兮决不归/誓将江山一鼓夺回//死死死/不死疆场男儿耻/抛却美妻及爱子/披衣上马去如矢/不得自由毋宁死/死死死。”志摩由岳飞之死起兴,从旧体诗的格律中脱颖而出。他的《自遣》还是一首七律,而《感时》则开始白话化了,成为一种新颖体裁,非常像他以后说起的“分行的抒写”。

  1919年,国内爆发了五四运动,志摩其时在美留学,他天天看报,关心巴黎和谈会议(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当见到“青岛已定由日本承袭,将来由日本归还中国”的提法后,志摩立即感到:“换言之,即中国在和平席所有要求希望均已完全打消,日人完全胜利。”他更用发问的语气说:“然则主议者谁也,必有负责者在;但此间报纸从未提及,而国报又未读到,一团闷气愤愤何似!”又他对于五四运动的态度非常明确:“五月四日以来,全国蜂起情事,国内学生已结有极坚固极致密之全国学生联合会,专诚援盾外交,鼓吹民主,一面提国货,抵制敌货。吾属在美同学当有所表示,此职任所在,不容含糊过去也。”

  太平洋舟中书在时间上介于两日记之间,在思想感情上连成纽带。统观上下,忧国忧民,一脉相承,溢于言表,至此我仿佛见到了星光,那是一首无形的诗,没有诗题没有背景,有的是祖国和人民,没有诗句没有韵律,有的是血和泪。

  敢谴遗文命中劫  欣闻日记光复旋

  人们也许会问,这两册日记原先在哪里,是怎样问世的,又会不会是仿造是赝品。说来这里边有一段传奇的故事。

  1975年秋,中日刚恢复邦交不久,日本社会科学家友好访华团前来中国访问,副团长斋藤秋男带来了徐志摩学生时期所写的两册日记,慎重地归还给中国。原来,日本侵略军在1937年占领了徐志摩家乡浙江硖石,把徐氏在干河街的新宅作为司令部。徐家人早已避难走光了。日军中有一个特派记者冈崎国光,他作为伪浙江日报的联络员,往来于上海和杭州之间。硖石位在沪杭铁路线上,冈崎知道徐志摩是中国著名诗人,且曾伴同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问过日本,所以他去硖石时,走进徐氏新宅,在徐志摩的书房中发现了他所写的日记,冈崎随手把日记本子拿走并带回了日本。后来他把这两本日记送给日本的中国文学研究会的松枝茂夫,他的朋友。1960年,松枝茂夫把它们转交给了斋藤秋男。又经过15年,等到中日邦交恢复,日记遂得“完璧归赵”。屈指算来,日记离开自己的家乡流落日本有38年之久。徐志摩于1931年11月19日因飞机失事罹难,沧桑巨变,诗人安得知之。

  斋藤秋男是日本专修大学教授,送还日记时,他小心翼翼地说:“徐虽系胡适新月派文人,但这两本日记和中国革命两个重要时期有关,作为反面教材,也许有参考价值,决心在两国恢复邦交后送还中国。”(中国人民对外友协秘书处1975年8月18日记载)。斋藤是否担心日记会遭殃而这么说,我们不必加以猜测,当时我国十年动乱未过。在上世纪50年代,大陆曾掀起对胡适“围剿”。而胡适曾是徐的挚友,徐志摩的著作在那时停止出版。但胡适在台湾也受到当局二次“围剿”。

  对外友协把日记转至文物管理局外事处,外事处将日记寄给了在美国的徐积锴(志摩之子)。徐积锴再将日记寄给上海的陈从周。陈收到后喜出望外,着手整理日记,一面联系香港商务印书馆。陆小曼所编《志摩全集》命途多舛,历经数十年而没能付梓,所以当商务获悉我已收回劫后归来的《志摩全集》纸型版片之后,马不停蹄派人前来取回,全力以赴,赶速出书,以免好事多磨;而日记的整理极需时日,因而未克列入于1983年出版的《徐志摩全集》中。

  只今“兄弟”三存二  向晚何时得月圆

  连同日记本,陈胜吾把她父亲整理未完的稿子也给我看,我对文学是外行,如何整理又如何联系出版,正在为难之际,从志摩家乡硖石来了一位青年学者虞坤林。他和我一起,从字迹、文体、内容和古色古香的记事簿等方面证实了日记的真实性。虞坤林复印了日记,经过一年左右的整理后于2003年由北京图书馆出版。又一年,他与吴德健合作,把日记列入《徐志摩墨迹》中,成为五辑中的第一、二两辑,由华宝斋影印。我从虞坤林处得知,早在1930年,南洋中学为鼓励青年学子,把校方珍藏已久的徐志摩在1918年写于太平洋舟中的信发表在《南洋》杂志第一卷增刊号上,取名《致南洋中学同学会书》。徐志摩父亲徐申如曾是南洋中学创办伊始的赞助人之一。徐志摩启程赴美前夕,南洋中学方面的同人是主要的送行者。

  徐志摩写于英伦的留英日记,因“八宝箱”遗案而下落不明。《府中日记》《留美日记》和《留英日记》原是三“兄弟”,现仅存二。历经战乱,东渡而得复归,在国内的反而没能保存,传奇不再,令人扼腕,也值得深思。

  想当年,徐志摩伴同泰戈尔访日,正值日本军国主义膨胀之秋,二位诗人受到了极右势力的阻挠。但志摩日记被劫去之后却转入了民间社团,尽管徐志摩在日记中多处骂过日本侵略者“小鬼”,而日本人民是不赞成侵略邻国的,日记没有被毁也是不幸之中的万幸,足见中日人民之间的友谊是长青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12.9.2007 21:49:03 | 只看该作者

绝代芳华---林徽音

因为徐志摩,大家认识了林徽音;因为林徽音,大家认识了梁思成。―然而仅是这样,未免轻看这位大家闺秀。她16岁随父亲、著名诗人林长民游历欧洲,20岁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参与接待印度诗翁泰戈尔访华,22岁即任大学助教,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和作家。她还参与国徽设计、改造传统景泰蓝、参加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作出莫大的贡献。

然而,作为建筑家的林徽音还比不上传奇中的林徽因迷人。她芳华绝代,无怪徐志摩在剑桥大学与之匆匆一面便已爱上她。彼时,徐志摩已有结发妻子张幼仪,林徽音也与梁启超长子梁思成订婚,他还是不管不顾地要求和张幼仪离婚。惜之,这段情愫未来得及发展,林徽因便随父回国了。之后,林徽因便和梁思成一齐去美国留学了,中间亦与徐志摩长期保持联系。志摩死后,1931年、1934年,她为徐志摩一再写下悼文,还把飞机上的一块残骸挂在卧室的墙上,是她对志摩的真挚,何尝不是对世人的一种坦白?

让人敬慕的,还包括她的温文、雍容、刚烈要强,对生命认真。另一个故事是,著名的哲学家和逻辑学家金岳霖,与林徽因梁思成夫妇做邻居常来常往。1931年梁思成从外地回来,林徽因很沮丧地告诉他:“我苦恼极了,因为我同时爱上了两个人,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这种坦承,让梁思成与金岳霖都深为触动。金岳霖就此退出,三个人仍旧是铁杆的好友,金岳霖亦终生未娶,待林梁的儿女如己出。

这个女子,心胸开阔而博大,儿女私情并未萦系心上,他们更多的是高贵生命之间惺惺相惜的仁爱。


林徽音的《展缓》

当所有的情感
都并入一股哀怨
如小河,大河,汇向着
无边的大海,不论
怎么冲急,怎样盘旋,
那河上劲风,大小石卵,
所做成的几处逆流
小小港湾,就如同
那生命中,无意的宁静
避开了主流r情绪的
平波越出了悲愁。

停吧,这奔驰的血液r
它们不必全然废弛的
都去造成眼泪。
不妨多几次辗转,溯会流水,
任凭眼前这一切缭乱,
这所有,去建筑逻辑。
把绝望的结论,稍稍
迟缓,拖延时间,
拖延理智的判断,
会再给纯情感一种希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12.9.2007 21:50:38 | 只看该作者

徐志摩一生中的三个女



  

  


  


  结婚照




  张幼仪,1900年出生在江苏省宝山县,祖父为清朝知县,父亲张润之为当时知名医生。张幼仪排行兄弟姐妹第八,曾就读于苏州师范学校、德国裴斯塔洛齐学院幼师教育专业。1915年嫁给徐志摩,1918年生长子徐积锴(阿欢),1922年生次子彼得,遂与徐志摩签字离婚,1925年痛失爱子彼得,遂归国,1926年开展她上海的事业,在东吴大学教德文、接办上海女子商业银行、经营云裳服装公司。   

  当人们都在为徐志摩的浪漫、热诚、痴心和执著着“摩”时,回看当年,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他对他的原配夫人张幼仪是无情而残酷的。由于是包办婚姻,从婚前到婚后,徐志摩是那样鄙弃张幼仪。第一次见到张的照片时,便嘴角往下一撇,用嫌弃的口吻说:“乡下土包子!”婚后徐志摩更从没有正看张幼仪一眼。除了履行最基本的婚姻义务之外,对她不理不睬。就连履行婚姻义务这种事,他也只是遵从父母抱孙子的愿望罢了。   

  在英国伦敦、沙士顿,以及后来在德国柏林的那一段生活,徐志摩对待张幼仪并不友好,甚至有些惨酷。两人在沙士顿住下后,不久张幼仪就怀孕了。此时徐志摩正在追求林徽音,无暇顾及张幼仪,一听便说:“把孩子打掉。”那年月打胎是危险的,张幼仪说:“我听说有人因为打胎死掉的耶。”徐志摩冷冰冰地说:“还有人因为坐火车死掉的呢,难道你看到人家不坐火车了吗?”徐志摩要马上离婚,见张幼仪不答应,便一走了之,将张幼仪一人撇在沙士顿。产期临近,无奈之际,张幼仪给二哥张君励写信求救,来到巴黎,后来又去了柏林,生下孩子。徐志摩明知张幼仪的去向,却没有理睬。只是在要办理离婚手续的时候,才找到柏林,逼着她签下了离婚协议。   

  产后,张幼仪很快从悲痛中振作起来,入裴斯塔洛齐学院,专攻幼儿教育。回国后办云裳公司,主政上海女子储蓄银行,均大获成功。终于从小脚的阴影里走出,成为一个“穿西服”的,令人瞩目的新女性。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回国后仍照样服侍徐志摩的双亲(认作寄女),精心抚育她和徐志摩的儿子。台湾版的《徐志摩全集》也是在她的策划下编起的,为的是让后人知的著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12.9.2007 21:51:47 | 只看该作者

徐志摩一生中的三个女

  


  


  


  林徽音


  林徽音,1904年6月10日出生在浙江省杭州市,祖父林孝恂光绪己丑科进士,父亲林长民,堂叔林觉民。培华女子中学毕业后赴英国留学,1924年就读宾夕法尼亚大学;1925年与梁启超之子梁思成于温哥华结婚。

  作为一个出名的才女,林徽音对于徐志摩的“你是我波心一点光”的爱最终遗弃,究竟是因为她的明智,还是因为她的胆怯,众说不一。她有着文学和艺术上的天生的聪明,也因此有着对于诗人的热情不可信任的直觉了解,所以她最后和父亲的好朋友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成结了婚。

  婚后,林徽音便用她的绘画才华替学习西方的建筑理论,专门研究中国古典建筑的丈夫画草图,整理古建筑遗迹。“梁的著述中的插图,都是经由林徽音的手绘。因为怕战争对所剩不多的古建筑的毁坏,梁思成和林徽音回国后便去边远的内地农村记录绘制中国古建筑的图样,生活条件的恶劣使林徽音染上肺病,但梁思成无论怎样也不能放弃那些即将被毁的古建筑,林徽音也就拒绝了再回美国养病的安排,她知道梁思成不可能没有她做助手,也只有她才能把梁思成登高爬低从许多即将倒塌的亭台楼阁庙宇宫殿中得来的草图誊正成最满意的最细致的记录。

  与此同时,她和徐志摩之间的那段情,却仍然藕断丝连。连徐志摩最终发生的意外,也是为了要赶赴北京听一场林徽音的演讲而搭机撞山葬送了生命。由此林徽音与徐志摩的这段走了一生却未完的感情,也成为後世一直不解的悬谜。连她的丈夫梁思成对她感情的了解及缄默也成为另一个谜:梁思成亲自捡了一块志摩坠机的残骸,带回北京让徽音一直摆在案头直到她病逝。数年後她还继续发表给徐志摩的情诗。在她临终前,她要求并第一次见到了张幼仪,却什么话依然没说出过。张幼仪却明白了她对徐志摩的爱。

  徽徽,许我一个未来吧……”。林徽音,这个徐志摩穷其一生追求的奇女子,终究没有许给徐志摩一个未来。或许,只有两个人爱到极至,才会达到林徽音对徐志摩那般的境界。爱,可以是这样的,不要说我明智,也不要疑我胆怯,爱,根本无须世俗婚姻的承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12.9.2007 21:53:18 | 只看该作者

徐志摩一生中的三个女

        陆小曼并不漂亮, 放在今天只能作为绿叶而已.


徐志摩一生浪漫,爱上了一棵幽谷百合,又爱上了一朵怒放的 玫瑰。

陆家原是常州的望族,世代书香,加上陆老先生是学者兼外交官,很有学问,因此小曼家学渊源,自小就受琴棋书画的熏陶。她 9岁随父到北京,后来在北京教会学校圣心学堂读完中学课程,法文的基础已很好。15岁起,又专为她请了一位英国女教 师教她英文。3年后,她的英文也很流利了。18岁开始,北京社教界已经传闻有一位 外交官的掌上明珠,能诗能画、能写一手蝇头小楷,能唱歌,能演戏,并且热情、大方、彬彬有礼。因此,北京许多大家子弟和少年得志的新贵,都想和她接近,求亲者来自四面八方。但是她在19岁时,由父母做主,嫁给了无锡人王赓。王赓毕业于清华大学,后来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读哲学,又转到西点军校攻军事,他与美国名将艾森豪威尔是同学。1918年回国,第二年,顾维钧被北洋说什么任命为我国出席巴黎和会代 表、王赓任武官。

  王赓比小曼年纪大得多,做事干练沉着,但是在家庭生活上,他缺乏吸引力。王赓对小曼是很宠爱的,但是,他像一个大哥哥哄小妹妹那样,爱护有余,而温情不足,小曼对他自然是敬多而爱少。这一对夫妇,实际上有点封建包办,因此,虽新婚不久,但在夫妇的形式下,中间空白不少。后来,王赓被任命为哈尔滨警察局长,小曼不愿去东北,仍住在娘家,因此感情上更加淡漠了。双方都深知这点,但由于都 讲究品德和信守,暂时还是相安无事的。

  徐志摩与王赓原是好友,经常在一起,每当星期日,他常与小曼夫妇到西山看红叶,来到今雨轩喝茶,或去舞厅跳舞。小曼爱好文艺,对志摩这样一位才情横溢的诗人自然是很敬仰的,因此经常向他请教一些文艺上的事,感情虽很融洽,但很纯真。王赓在北京时,因事忙,有时不能陪小曼出游,就邀志摩代劳。起初,志摩也出于友情难却,加上对小曼印象极好,也就乐于充其任。但是,人毕竟是有感情的,何况爱好相同,意趣相投,共同语言一多,谈话内容就丰富了。自从王赓调任哈尔滨后,志摩和小曼接触机会更多了。那时候,虽然社交已经公开,但是北京的封建意识还是很浓的。社会上对这两位男女才子本来刮目相看,他们的接触一多,就瞠目起来,流言蜚语也就离奇了。这些不负责任的流言,就给他们的交往带来压力。人的感情也真奇怪,越是出现压力,越是有人误解和非难,越要斗争,感情也越深了。因此,他们很自然地从友情发展为爱情。志摩当时是比较能克制的,因为一个使君有妇,一个罗敷有夫,他立即想到悬崖勒马,以免掉进爱情的深深的旋涡中不能自拔。因此他在1925年赴欧洲,以便使爱情的火焰冷却下来。但是到了柏林,感情上受到新的打击,他心爱的儿子彼得已经在一周前夭折了。志摩在悲伤之余,更觉在异国有飘泊之感。这时,他突然接到小曼病重的电报,他又不顾一切地回到北京。这一回来,两人更难舍难分 了。志摩与幼仪的婚约也在此时解除。用小曼自己的话来说:“他给我的那一片纯洁的真情,使我不能不还他整个的从 来没有给过人的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12.9.2007 21:55:33 | 只看该作者

诗人徐志摩的故事: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

民国年间的诗人徐志摩(1896-1931),他的恋爱史和婚变比他的文学作品更轰动于世。徐志摩出身于浙江一家大富人家,留学英国,他的原配夫人叫张幼仪。张幼仪端庄善良,具有中国传统的妇女美德,尊重丈夫,孝敬公婆,贤淑稳重,善操持家务。婚后生了一个儿子,能相夫教子。徐志摩的父母疼爱自己的儿子和媳妇,又非常高兴有了孙子。所以父母在经济上是不遗余力地支持他们的。婚后,徐志摩出国留学。
1921年徐志摩在英国留学期间,遇到了一位才貌出色的女留学生叫林徽音,他一见钟情,忘记了自己是已经为人之夫和为人之父了。徐志摩虽然很有才华,也很有钱,但是林徽音鉴于他已有家室,虽然和他交往频繁,并没有答应他的追求。
徐志摩回到家里,开始对自己的妻子表示了公开的嫌弃,说张幼仪是“乡下土包子”,“我要离婚!”。张幼仪还是默默地为丈夫洗衣服、做饭伺候丈夫。当时张幼仪是公公婆婆送她去英国陪读的。两岁的儿子留在家乡由爷爷奶奶照看。21岁的张幼仪已经又怀有身孕了,可是徐志摩狠心地说:“你去打胎。”张说:“打胎很危险啊,有人会因打胎而死掉的。”徐志摩却冷漠地说:“做火车肇事还会死人的,难道你就不坐火车了吗?”

更有甚者,几天之后,徐志摩不声不响地离家出走了,可怜的年轻孕妇,在异国他乡,举目无亲,语言又不通,她痛苦地想自杀,但是后来想起了《孝经》上的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于是打断了自杀的念头,是孔老夫子的话救了她的命。她重新思考人生。她煎熬痛苦若干天以后,开始求救于在法国留学的二哥和在德国留学的七弟。兄弟们都向张幼仪伸出了援助的手,劝她千万不要打胎,生出了孩子,兄弟愿收养。得到手足的帮助鼓励,张幼仪在德国生了第二个儿子。后来徐志摩又来逼她离婚。他们在一个朋友家里见面,张幼仪说:“你要离婚,等禀告父母批准才办。”徐志摩用狠硬的态度说“不行!我没时间等!你一定要现在签字!” 张幼仪见他如此无情,对第二个儿子的出生也毫不理会,知道无法挽回,被迫签字离婚。
因为徐志摩的喜新厌旧和见异思迁,1922年,一个美好的家庭就这样破裂了。徐志摩离婚后,心花怒放,马上去找林徽音。可是林徽音却悄然回国了,不久与他人正式结婚了。徐志摩的追求变成了泡沫。有人评述,时值芳年的林徽音为什么没有嫁给才华横溢的徐志摩呢?因为林徽音凭直观的感觉,觉得这个诗人的热情不足以信赖。

徐志摩留学后回到北京,常与朋友王赓相聚。王赓的妻子陆小曼,是一个漂亮的才女,爱好艺术,擅长诗、书、琴、画。不久王赓调往哈尔滨工作,陆小曼留恋北京,没有与丈夫同去。在这段时间里,徐志摩与陆小曼接触的机会更多了。徐志摩开始追求陆小曼了。当时北京的知识界,对这两位才子才女原本是有很多赞誉的,但因为他们两个人的交往已超越了礼度的范围,徐志摩是在迷恋一个有丈夫的女子,所以社会上的流言蜚语就多起来了。本来这时悬崖勒马还来得及,但是色迷心窍,徐志摩没有回头,最后的结局就是陆小曼离婚了,另一个家庭破裂了。徐志摩和陆小曼结婚了。这件事成为当时轰动京城的新闻。陆小曼的父母不高兴,徐志摩的父母更生气,他们中止了对徐志摩的经济供给,并且根本不见这个新媳妇。正如《弟子规》所说的:“德有伤,贻亲羞”。徐志摩的老师梁启超在他与陆小曼结婚时,训斥他说:“徐志摩,你这个人性情浮躁,所以在学问方面没有成就;你这个人用情不专,以致离婚再娶……以后务要痛改前非,重新做人。”

徐志摩和陆小曼结婚后,住在上海,慢慢地感到了生活的压力,经济拮据。陆小曼生活散漫奢侈,不做事情,家中顾佣人。公公婆婆坚持不见她,她的自尊心受压抑,生了病,而徐志摩呢,要东奔西跑去兼课赚钱,来往于上海北京之间。徐志摩在北京大学上课,希望陆小曼从上海搬到北京来。可是陆小曼迷恋上海的生活,不肯去,喜欢打牌、跳舞、看戏特别是吃上鸦片膏和戏子们打的火热。徐志摩对此非常不满,夫妻经常吵架。1931年11月,徐志摩听说他过去追求过的林徽音将于19日在北京举行演讲会。他兴奋地搭机赶往北京去捧场,结果这次飞机失事,这位才子结束了五年的新婚生活,死时才35岁。

徐志摩接受了西方的教育糟粕部分,随着自己的感觉走,不顾道德。虽然他做到了“我要成为中国第一个离婚的男子”,但是他并没有幸福。后人著述,《小脚与西服──张幼仪与徐志摩的家变》(作者张邦梅)曾评论:“徐志摩一味西化,把固有道德抛诸脑后,对待共同生活五、六年的结发妻子,一点恩情也没有;他忘了朋友之妻不可欺的古训,竟然与友人之妻陆小曼谈恋爱,一手摧毁自己的家庭,又造成另一个家庭破碎,更伤透了父母的心。”

《弟子规》中说:“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徐志摩不正是这种人吗?徐志摩虽然会写诗作文,但对爱情婚姻轻率的行为,违背了人伦道德,可以说对父母不孝,对子女不慈,对妻子不忠贞,对朋友无信义,并且他身为人师带坏风气,所以他的结局是不幸的。

与之相反,他的原配夫人张幼仪,被丈夫遗弃以后,重新生活,入德国学校学习,专攻幼儿教育,五年后学成回国。上海一家女子银行聘她做总裁,并且她还经营了一间服装公司,均大获成功。她在百忙中还请了一位国学老师,给自己讲解孔孟之道,每天一小时从不间断。她有留学的新学识,又摄取中华文化的精华,不忘中国传统的美德,离婚后自己抚育儿子长大成人,仍然孝敬徐家二老,做为干女儿照顾二老,为他们送终。徐志摩罹难后,张幼仪每月还寄钱帮助陆小曼。台湾版的《徐志摩全集》是在她的策划下编辑的。她享年89岁。我们看到张幼仪敬老爱幼,她宽恕了徐志摩,还出版了他的文集,接济他的遗孀,而且经济富厚,事业兴隆,儿孙孝顺。她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称赞,她是幸福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13.9.2007 01:42:48 | 只看该作者
关于林徽因读了不少东西
还是崇拜她应付男人的手段多些...
村长你BS我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13.9.2007 08:36:00 | 只看该作者
真情所至嘛,我倒相信他们之间是纯洁的,高尚的爱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22.1.2025 14:21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