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性知识手册》 1985 </P>
<P> </P>
<P>从西方引进的“性学”书籍和文章开始在中国公开出版。阮芳斌主编的《性知识手册》出版,是当时的破禁之作。同时,弗洛伊德的《爱情心理学》等著作被译介到国内,掀起一阵弗洛伊德热。 </P>
<P> </P>
<P>刘达临在上海举办中国第一次性教育讲习班。 </P>
<P> </P>
<P>“婚外恋”、“情人”、“性生活”、“做爱”等词语开始出现。 </P>
<P> </P>
<P>北京处级以上作家抢购洁本《金瓶梅》,只印1000套,删去19610字。 </P>
<P> </P>
<P>这一年的文化焦点是张贤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这部小说第一次谈到了性压抑的问题。一个因右派问题入狱,另一个因作风问题被劳改。两个人在劳动的麦田里避开看守做了半小时的夫妻,再见面已是8年之后。与1993年贾平凹的《废都》不同,张贤亮只是把性当作一种文化的、生命的思考对象。在他的作品中,性是一种道德,负载着沉甸甸的内涵,而不是小说情节的调剂物。 </P>
<P> </P>
<P>魏明伦发表了轰动一时的荒诞川剧《潘金莲》,一反传统的偏见和成见,力图用现代意识重塑潘金莲形象,探掘形成其悲剧的历史的社会的成因,促使人们反思千百年来中国女性的命运和传统婚恋观的枷锁。</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