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楼主: vanhch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生必读的60本书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7.8.2007 12:53:18 | 只看该作者

30《堂吉诃德》

即时机票
《堂吉诃德》
    西方文学最伟大的文学作品之一

    作者以喜剧的手法深刻地揭示了人们自身存在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西班牙历史上里程碑式的20本书之一

    影响历史的百部经典著作

    1985年美国《生活》杂志评选出的人类有史以来的最佳图书之一

    1986年法国《读书》杂志推荐的理想藏书

    《堂吉诃德》是西班牙伟大的作家塞万提斯的代表作,也是一部脍炙人口的世界名著,是欧洲长篇小说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本书一方面针砭时弊,揭露批判社会的丑恶现象,一方面赞扬除暴安良、惩恶扬善、扶贫济弱等优良品德,所有这些,都是人类共同的情感,它可以穿越时空,对每个时代、每个民族都具有永恒的价值,在相隔四个世纪之后,仍感动着每一个读者。

    根据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来自世界各国不完全的统计,《堂吉诃德》已用70种文字出版了两千多个版本。这部小说曾受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革命导师及席勒、歌德、拜伦、海涅等著名文人的高度赞誉,成为世界各国读者普遍熟悉和喜爱的世界文学名著之一,对后来的一些著名作家产生了影响。笛福曾自豪地称鲁滨孙具有一种堂吉诃德精神;福克纳更是每年读一遍《堂吉诃德》,声称"就像别人读《圣经》似的"。

    人生在世,如果有什么必读的作品,那就是《堂吉诃德》。它不仅故事讲述得神奇精彩,语言也十分淳朴。

    --尼日利亚著名作家 奥克斯  

    在欧洲一切著名的文学作品中,把严肃和滑稽、悲剧性和喜剧性、生活中的琐屑和庸俗与伟大和美丽如此水乳交融,这样的范例仅见于《堂吉诃德》。

    --俄国著名文学批评家 别林斯基  

    人类从精神层面上总有一对矛盾:理想和现实,这是第一位的。《堂吉诃德》利用文学形式将这对矛盾揭示得深刻而生动,可说淋漓尽致,使得每代人都感受到果真如此,予以认同。从艺术角度讲,塞万提斯通过《堂吉诃德》的创作奠定了世界现代小说的基础,就是说,现代小说的一些写作手法,如真实与想像、故事中套故事等,在《堂吉诃德》中都出现了。塞万提斯早在17世纪就写出了《堂吉诃德》,可说他是现代小说第一人,正因为他是第一人,所以他的《堂吉诃德》对西班牙文学、欧洲文学,乃至整个世界文学的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

    --著名学者 赵德明  

    一部经典著作,永远给人以不同的感受,给人以新的启迪。所以,这样的作品,不仅当时会被译成多种文字,而且随着时代的演进,不断会有新的译文出现,这就是作品的生命力所在。而《堂吉诃德》正是这样一部作品。

    --著名学者 孙家孟  

    含笑的悲剧

    《堂吉诃德》是一本好笑的书,可当我翻过最后一页时,心里却不禁在问:"究竟是谁真的可笑?堂吉诃德?还是我?"突然想起刚进大学校园时,一位夫子说:" 读《堂吉诃德》第一遍是笑,第二遍是哭,第三遍是思考。"难怪每每想起这个奇情异想的末路骑士时,心里总会涌起一种异样的感觉---塞万提斯创作了一个让人不得不笑又不得不哭的悲剧。

    《堂吉诃德》的悲剧在于它肢解了曾经神圣的道德观念,而这种肢解是建立在一个个沉重的矛盾之上的:要消灭即将衰亡的虚伪的骑士道,却设计了一个柔弱但真诚的卫道士。于是,人们在与腐朽道德战斗时,突然发现面前站着的"敌人"是个柔弱的老头,没有了摧枯拉朽的快感,没有了流血牺牲的英勇,甚至在面对一个弱者的抵抗时,会检讨自己的正义性。恰好,堂吉诃德奉行的不是虚伪的骑士道,不是道貌岸然的道德欺骗,而是人们久违了的一种精神:对上帝的无限忠诚,对爱情的至死不渝。

    当堂吉诃德开始为自己的精神家园而战时,第二层矛盾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骑士道早就被虚伪的道德所渗透演变,而世俗的价值观已经犹如一艘笨重的航空母舰,从对上帝的忠诚、对英雄的崇敬转向了对个体价值的追求。世俗价值观的改变虽然具有滞后性,但同时具有强大的惯性和持久的韧性,瘦弱但张狂的堂吉诃德却妄想扭转它,所以,他可以仅凭着信仰的力量不顾自身的渺小而义无反顾地冲向巨大风车,而其身后扬起的却是一股荒谬的尘埃。我们暂且不去讨论新教伦理对社会发展是否有推动力量,只要想想,当人们举着张扬个性的大旗从中世纪解放出来的若干年后,人们不是又一次产生了信仰的需求吗?我们可以说这是历史的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但由此我们也可以发现,堂吉诃德以及堂吉诃德式的口号可以一言以蔽之--不合时宜。但不可否认,如果人们还想在激变中保持冷静和清醒,这种不合时宜是必不可少的。

    正是这一个个矛盾解构了堂吉诃德存在的必要性--他成了一个多余的人,以致后来被"确诊"为"疯子"。疯子的价值观自然是被正统价值观拒之于外的,而堂吉诃德的梦想却因其包含了人类本性的美德而具有合理性,世俗对合理性的拒绝就构成了另一个层面上的矛盾。第一部中理发师和神父的将计就计的哄骗如果还是世俗价值对堂吉诃德善意的招安的话,第二部中公爵的故意取乐则宣告了世俗价值对他的彻底否定、排斥和唾弃,干脆失去了被整合的意义,仅仅可用来取乐了。这就给这种拒绝染上了一层悲剧色彩。

    悲剧并没有结束。卡夫卡和鲁迅创造的悲剧是寻不到出路的,但无论主人公多么特立独行,他们还在坚持。塞万提斯却尖刻地毁灭了最后一丝希望--堂吉诃德临终前"悔过了",这便不再是一个卫道士的死亡,而是一种价值观的绝迹,堂吉诃德成了骑士道和英雄主义的回光返照。当道德的热情在历史的冰冷面前熄灭时,尘埃落定了,旗帜倒下了,疯子堂吉诃德安静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欧阳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7.8.2007 12:53:43 | 只看该作者

31《变形记》

一本打开之后即会受到教育的好书

    一个小人物,一个偶在的个体生命,其命运就是如此地充满了偶然性、荒谬性,其人生悲剧就是如此地不可预料、不可逃避,更谈不到积极地给以预防。

    20世纪世界10部影响深远的小说之一

    影响历史进程的100本书之一

    卡夫卡是现代主义文学的开山祖师,《变形记》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如果你想了解现代主义文学,最好的办法就是从反复阅读《变形记》开始。

    在本书中卡夫卡描述了小职员格里高尔·萨姆沙突然变成一只使家人都厌恶的大甲虫的荒诞情节,借以揭示人与人之间--包括伦常之间--表面上亲亲热热,内心里却极为孤独和陌生的实质,生动而深刻地再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在荒诞的、不合逻辑的世界里描绘"人类生活的一切活动及其逼真的细节",这正是著名小说家卡夫卡的天赋之所在。

    阅读《变形记》,有一种思维的乐趣,有一种睿智的感觉,思想上的所得显然多于心灵的收获,能从那极度的变形与夸张里体会到生命的悸动与冲突。本书比较完整地代表了卡夫卡的思想深度与创造特点,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经典作品之一。

    卡夫卡的《变形记》把我们带往不熟悉的另一世界,而其实,那另一世界原本属于我们的人性之邦,只是卡夫卡试图用另一套叙述方式与技巧来展示我们人性内部的黑暗王国。因为我们平时不朝它看上一眼,初见之下,才会感到它是如此的陌生、怪异和难以理解。

    --青年作家 郗晓波  

    在描写人被物化的作品中,奥地利著名的"现代艺术的探险者"卡夫卡1912年完成的中篇小说《变形记》,是西方现代派文学中描写人被异化的杰作。

    --知名教授 刘建军  

    西方文坛推崇"卡夫卡是本世纪最佳作家之一",并说"如果要举出一个作家,他与我们时代的关系最近似但丁、莎士比亚、歌德与他们时代的关系,那么,卡夫卡是首先会想到的名字"。尽管这些赞词未免有过甚其词之嫌,但以《变形记》为代表的卡夫卡的作品,的确对西方现代派文学产生了很深的影响,以至形成了一门专门研究和讨论其作品的"卡夫卡学"。

    --《影响历史进程的一百本书》  

    如果你读书是为了找乐赶时髦,卡夫卡的《变形记》绝对不适合你,不适合你美酒加咖啡的浪漫。书中荒诞的痛苦,会将你刚刚举起的酒杯轻易击碎。如果你不是一个盲目的乐观主义者,此书可谓精彩至极,可反复阅读、细细品味。

    --《卡夫卡传》  

    陌生的卡夫卡

    什么是好小说?这是个永远可以谈论却又永远难以求解的问题。但好小说不一定是好看的小说,不一定适合大众读者的阅读口味,因为好小说都是新鲜的、独特的。它在与传统阅读习惯"对抗"过程中提供了新的艺术因素,使习惯于传统阅读的读者不得不陷入难解之谜的深渊,所以也往往给人们留下了不怎么好看的印象。阅读卡夫卡的《变形记》,对读者是一种智力、情感上的挑战,因为他的作品是文学上的一个变数,很陌生,用传统的阅读方法很难解读。

      《变形记》超越时空的限制,对事件的交代极其模糊,不指明具体的时间、地点和背景。甚至泯灭了幻象和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虚幻与现实难解难分地结合成一个整体了。看来,卡夫卡的《变形记》把我们带往不熟悉的另一世界,而其实,那另一世界原本属于我们的人性之邦,只是卡夫卡试图用另一套叙述方式与技巧来展示我们人性内部的黑暗王国。因为我们平时不朝它看上一眼,初见之下,才会感到它是如此的陌生、怪异和难以理解。

    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在《小说的艺术》中称小说家为"存在的勘探者",而把小说的使命确定为"通过想像的人物对存在进行深思","揭示存在不为人知的方面 "。卡夫卡的《变形记》就是探究存在之谜的,但他所关注的重点是"不可视的内心生活"--人的内心同样作为现实的一部分而存在。他的《变形记》就是以深邃的寓意体现人类的某种常常被遗忘的存在状态。

      卡夫卡的小说是"梦与真实的绝妙混合。既有对现代世界最清醒的审视,又有最疯狂的想像"。所以如果我们联想一下现实生活中类似的事情,当我们自身的存在被一些谁也无法预料、无法逃避的境况所决定时,生活的荒诞与这个故事的荒诞就有了一种比拟的联系,那么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就尖锐了:当我们突然无法动弹,在完全无能为力,丧失了人的一切自主性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怎么办?卡夫卡的小说带出了我们深深的疑问。显然,在如此荒诞的突变中,卡夫卡敏锐地觉察到现实生活某些带本质性的问题,才用这种象征、夸张甚至荒诞的手法加以表现。

    卡夫卡冷峻的眼光聚焦的是"真"。在他看来,"真"若要体现,就必须借助于"丑"。于是《变形记》中出现了大量的丑陋的意象,卡夫卡毫不客气地放逐了文学的审美价值,似乎他觉得丑就是丑,甚至根本没必要用美作为小说结束之前的一点安慰。所以,一直到小说的结尾,卡夫卡也没有让这些丑陋的意象从背面发出一点美的光芒。

    最后引用一句王小波的话来结束本文,他说:"我正等待着有一天,自己能够打开一本书不再期待它有趣,只期待自己能受到教育。"《变形记》就是一本这样的好书。(郗晓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7.8.2007 12:54:06 | 只看该作者

32 《吉檀迦利》

《吉檀迦利》
    泰戈尔的诗歌颂母亲、儿童、大自然,文字优美纯净,充满了神秘的印度宗教精神。

    形式和韵味都给人以一种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奇花异草的印象

    20世纪世界经典著作

    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作家泰戈尔的代表作

    191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评奖会上,一部诗集成为评委们争相阅读的作品,委员会以12?1的投票比例将当年的诺贝尔奖颁给了这部诗集的作者,这也是瑞典文学院第一次将诺贝尔奖颁给一个东方人。当时,一些西方媒体抱怨委员会不应该将这份荣誉授予了一个"名字拗口、不见经传的亚洲人",但是,大部分读过这部名叫《吉檀迦利》的诗集的人都对这次授奖感到非常满意,他们将诗集的作者称为"东方圣人",这个人就是泰戈尔。

    《吉檀迦利》是"亚洲第一诗人"泰戈尔中期诗歌创作的高峰,也是最能代表他思想观念和艺术风格的作品。这部宗教抒情诗集,是一份"奉献给神的祭品"。风格清新自然,带着泥土的芬芳。泰戈尔向神敬献的歌是"生命之歌",他以轻快、欢畅的笔调歌唱生命的枯荣、现实生活的欢乐和悲哀,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前途的关怀,发表之后,引起了全世界的轰动。

    泰戈尔将名噪欧洲,他掌握了英文的种种妙处,他的诗歌有一种特别的宁静感。与泰戈尔这个纯朴的东方人相比,我自己显得像是个身披兽皮的野人。我们发现了自己的新希腊。

    --美国现代主义诗人 庞德  

    我拜倒在这位孟加拉诗人面前,如同拜倒在神的面前一样,因为没有任何人的思想像泰戈尔的那样值得重视,没有任何诗集能像《吉檀迦利》一样给我以灵魂上的震撼。

    --法国诗人 纪德  

      诺贝尔文学奖是应该赋予这位集艺术家和预言家于一身的作家的。泰戈尔在这方面是无以伦比的。

    --瑞典著名学者 厄普萨拉  

    跟泰戈尔老人在一起,我的灵感就有了翅膀,总是立刻就能找到最好的感觉。

    --著名诗人 徐志摩  

    在泰戈尔的《吉檀迦利》中,作者以歌颂神灵的形式与文学结合,但并非是在表达一种超凡脱俗的思想,他借以表达的是一种对生命的歌唱,表达了对人生理想的思索和追求。

    --《世界文学史》  

    泰戈尔的《吉檀迦利》

    他的一生十全十美;他年纪很轻时写了许多描绘自然景物的作品,他会整天坐在花园里;从25岁左右到35岁光景,他心中怀着极大的哀伤,写下了我们的语言中最美丽的爱情诗。

    他的艺术越来越深刻,变得富有宗教和哲学意味了;人类的一切向往憧憬,都是他歌咏的题材。他是我们的圣人中间第一个不厌弃生存的,他是从人生本身出发来说话的。

    这些抒情诗──据我的印度朋友告诉我,孟加拉文的原作充满了微妙的韵律、不可翻译的轻柔的色彩以及创新的格律──以其思想展示了一个我生平梦想已久的世界。《吉檀迦利》是一部具有高度文化价值的艺术作品,然而又显得极像是普通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植物,仿佛青草或灯心草一般。 ?叶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楼主| 发表于 7.8.2007 12:54:45 | 只看该作者

33《欧也妮·葛朗台》

《欧也妮·葛朗台》
    没有毒药,没有尖刀,没有流血的平凡悲剧。

    整部小说形象地再现了19世纪初期法国社会中人和人之间的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影响世界的经典著作

    世界文学史上的不朽的丰碑

    《欧也妮·葛朗台》是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巴尔扎克创作的《人间喜剧》中的一部杰出作品。故事是在家庭内部日常生活中展开的,没有耸人听闻的事件,没有丝毫传奇色彩,正如作者本人所说,这是一出"没有毒药,没有尖刀,没有流血的平凡悲剧",而其惨烈的程序却不亚于古典悲剧。

    巴尔扎克的这部代表作,描写了资产阶级暴发户发家的罪恶手段,作品深刻揭露了资产阶级的贪婪本性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塑造出葛朗台这样一个举世闻名的吝啬鬼形象。据说,这部小说是巴尔扎克与后来成为他妻子的俄国贵妇韩斯卡夫人热恋时的产物。巴尔扎克本人非常珍爱这部小说,称它为"最出色的画稿之一"。一百多年来,这部作品以其自身独特的文学美学价值对世界文学的发展和人类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因此赞誉巴尔扎克是"超群的小说家"。

    巴尔扎克所有的书仅仅组成一部书:一部生动的、闪光的、深刻的书,在这部书里,我们看到我们的整个现代文明在来去、走动,带着我也说不清楚的、和现实掺杂在一起的惊惶与恐怖之感;一部了不起的书,诗人题作喜剧,而他本可以题作历史的……

    --法国著名作家 雨果  

    在巴尔扎克生动逼真的人物形象面前,古希腊罗马的人物变得苍白无力、浑身抖颤,中古的人物像玩具铅兵一样倒伏在地。

    --法国著名作家 左拉  

    不管他愿意与否,也不管他同意与否,《欧也妮·葛朗台》这部庞大而又奇特的作品的作者,在他不知不觉之中,加入了革命作家的强大阵营。巴尔扎克朝着目标勇往直前,他紧紧地抓住现代社会。他从所有人身上都抽出某种东西来,他写出一些人的幻想,另一些人的希望,这些人的呼声,那些人的假面。他搜索恶习,解剖情欲。他发掘和探查人、灵魂、心地、肺腑、头脑以及每个人身上都深藏着的奥秘。

    --《巴尔扎克传》  

    《欧也妮·葛朗台》是巴尔扎克卷帙浩繁的小说中最优秀的小说之一,是其创作的一次飞跃。这部小说在人物塑造、环境描写、故事叙述等方面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它震撼着每一位读者,在法兰西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魅力。

    --《世界文学史》  

    《欧也妮·葛朗台》

    悭吝精明的百万富翁,有位天真美丽的独生女儿,她爱上了一个破产落魄的亲戚,为了资助他"闯天下",不惜倾囊赠予全部私蓄,从而激怒爱财如命的父亲,父女间发生激烈的冲突,吓得胆小而贤淑的慈母从此一病不起;可是在期待中丧失父亲、损耗青春的痴情姑娘,最终等到的却是发财归来的负心汉。

    这类痴情女子负心汉的故事我们并不少见,但是为什么巴尔扎克的这本小说会成为一部杰作呢?除了由于巴尔扎克为情节提供了一个真实的行动背景外,更是由于小说作者创造了一群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据安德烈·莫洛亚考证,其实巴尔扎克只去过索缪一次,而且仅仅停留了几个小时;有人还找出小说中的破绽,证明故事更像发生在图尔。这些都无碍于作品的真实性。巴尔扎克对索缪的描写,无非是为了提供一个人物活动所需的典型场所,它可以是索缪,也可以是别处,但必须是法国在那个时代的内地社会的缩影。同样,到索缪去寻访小说人物的原形也是徒劳的。他们是巴尔扎克心目中的一群内地人物的典型。在巴尔扎克的作品中,艺术真实的感染力来自他对观察所得的提炼和加工,来自他以此塑造的人物在读者心目中获得的认同。老葛朗台的性格是显然与守财奴的传统形象大不相同。莫里哀的阿巴公?一译阿巴贡--编者注 只知吝啬,虽然也爱财如命,但是仅仅热衷于守财,连放债都舍不得。而老葛朗台却不只是守财,更善于发财。为了赚钱,他不惜掏空自己积攒的金银。他精于计算,能审时度势,像老虎、像巨蟒,平时不动声色,看准时机会果断迅速地扑向猎物,万无一失地把大堆金银吞进血盆大口般的钱袋。有人发革命财,有人发复辟财,而他革命财也发,复辟财也发。索缪城里没有一个人不曾尝到过他的利爪的滋味,却没有人恨他,索缪的居民反而敬佩他,把他看成索缪的光荣。他实际上成了人们心目中的上帝,因为他代表了在那个社会具有无边法力的金钱。对金钱的追逐是一种顽固的意念,而小说想证明的偏偏又是这种意念的破坏力量,它摧毁了整个家庭。

    在这个家庭中光明和黑暗的对比十分强烈。与老葛朗台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葛朗台太太的圣洁和葛朗台小姐的善良慷慨。圣洁的价值观在金钱统治的社会只有遭到无情的蹂躏。在这阴暗的小天地中,欧也妮的形象显得特别美丽明亮,但是这颗明星注定要黯淡下去。

    在对欧也妮形象的描述中,我们也感到了巴尔扎克作品中少有的抒情气氛,它是那样浓郁、那样感人,所以我们读罢小说,掩卷遐思时,那垛长着野花的旧墙,那个狭小的花园以及树阴下那条曾聆听纯情恋人山盟海誓的长凳,仍使我们在浩叹之余感到一丝温馨。 ?                                                                  

                                               契诃夫 

    一面"人镜"葛朗台老头在巴尔扎克笔下是一个露骨的吝啬鬼、守财奴。他是一个胸中城府极深,而且狡诈善谋、面目多变的阴谋家。巴尔扎克在这老头的身上概括了拜金主义和守财奴普遍的心性习惯和思想误区。书中大幅的环境描写和其他配角人物的生动刻画,对烘托葛朗台这个人物是一脉相承的,各个人物都是栩栩如生的。巴尔扎克的高明不是在刻画吝啬鬼葛朗台的成功上,如果只是这样的话,就算把吝啬鬼刻画得再好,也是毫无意义的;他的高明在于用葛朗台这个代表人物,揭示了一个金钱武装的时代、一个丑恶虚伪的社会。葛朗台早被世人封为"吝啬鬼的典型代表"无可厚非。把他作为一面人镜来照照世人,也可以看出有相同的一面,因为一般人与这种人也有相通之处的。葛朗台非常贪婪,他毫无顾忌地无偿占有旁人的劳动,毫无顾忌非把私人的白杨种在河边公家的土地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7.8.2007 12:55:10 | 只看该作者

34《哈姆莱特》

《哈姆莱特》
    人文主义的悲壮颂歌

    一部人类心灵涌唱出的伟大史诗

    崇高和卑下、可怕和可笑、英雄和丑角的奇妙的混合

    影响历史进程的100本书之一

    人类有史以来杰出的经典戏剧

    哈佛大学113位教授推荐的最有影响的书

    1986年法国《读书》杂志推荐的理想藏书

    完成于1601年的《哈姆莱特》,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最高成就,也是莎学研究的最大课题。

    哈姆莱特是一个刻画得极为成功的艺术形象,以"忧郁的王子"而闻名于世。由于《哈姆莱特》具有悲剧的深刻性、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对人类生活的高度概括性,以及悲剧艺术和语言艺术的丰富性和完美性,400年来,它一直震撼着各国读者的心灵。一代又一代的学者研究它,甚至为它耗尽毕生的精力;一代又一代的诗人、作家崇拜它,将它视为艺术创作的典范和依据,光是有关评论研究《哈姆莱特》的文章和专著的目录索引目前就有20000条之多。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哈姆莱特》是当今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戏剧,它的剧本仅在1979~1985年间,就出版了92版次。

    这一著作不能只读一次;应该一读再读。它和畅销小说不同,它是无穷尽的宝藏。《哈姆莱特》会随你的年纪的增长、人生体验的深刻丰富,而变成另外一个《哈姆莱特》。

    --《一生的读书计划》  

    《哈姆莱特》中的鬼魂申冤、主人公复仇、行动中的延宕、戏中戏和流血凶杀的结局等,都属复仇悲剧的传统手法,但作品在人物塑造和思想内容的开掘上取得了极高的成就。哈姆莱特理想崇高、思想深刻,在一个"脱了节"的时代立志重整乾坤,但他又耽于沉思、自责、自我怀疑,加之忧郁与孤独,于是一再拖延复仇计划。他身上集中体现着文艺复兴运动中人文主义者的优点和缺点以及他们的迷惘、矛盾和痛苦,反映着16~17世纪初人文主义思想的危机。哈姆莱特的精神苦闷具有超越时空的意义,他已成为世界文学中不朽的典型形象。

    --《中国大百科全书》  

    哈姆莱特像我们每一个人一样真实,但又要比我们伟大。他是一个巨人,却是一个真实的人。因为哈姆莱特不是你,也不是我,而是我们大家。哈姆莱特不是某一个人,而是人。

    --法国著名作家 雨果  

    《哈姆莱特》是戏剧诗人之王莎士比亚的灿烂王冠上面的一颗最光辉的钻石。

    --俄国著名文学批评家 别林斯基  

    英雄的悲剧美

    "英雄的死亡与太阳的西落相似……"

    哈姆莱特在我心目中始终是一个英雄,一个充满了悲剧美的英雄。

    悲剧具有一种深刻的美,悲剧存在的意义就在于,它不只是为了赢得人们一掬同情的眼泪,而是要通过悲剧产生、发展、结局的整个过程唤起人们对生命意义的严肃思索。

    莎士比亚所塑造的哈姆莱特这一艺术形象及其性格特点,正是遵循了悲剧艺术的特征,从而使哈姆莱特的塑造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在《哈姆莱特》这一不朽剧作中,始终存在着善良与邪恶之间一系列激烈的矛盾冲突。哈姆莱特作为该剧的主要角色,他的命运不可避免地处于这激烈矛盾冲突的漩涡之中。

    身为王子的哈姆莱特被莎翁塑造为生命之美的典型,他年轻英俊,坚毅勇敢,热爱自己的国家,热爱自己的父王和母后,有着心爱的恋人奥菲利亚,可以说,他的生命正处于人生最美好的时刻。

    然而,这美好的生命时光瞬息之间又消失了,他是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环境之中呢?我们看到,当时的丹麦宫廷一片混乱,老王奇怪地驾崩,王后改嫁新王,国外敌军压境,国内群情激愤、一触即发,而宫中却在通宵达旦地酗酒取乐,这一切,都在哈姆莱特年轻美好的生命中投下了巨大的阴影,从而使他郁郁寡欢,认为人间不过是"一个荒芜不治的花园,长满了恶毒的莠草",这些已经为王子年轻的生命注入了悲剧的因素。

    随着老王鬼魂的出现,宫廷内幕的揭开,谋杀罪行的暴露,王子心中烈火的燃起,悲剧的帷幕拉开了……

    面对阴险奸诈的新王,哈姆莱特开始了孤身复仇的行动:为了复仇,他失手杀死了恋人的父亲;为了复仇,他佯装疯狂失去了深爱的情人;为了复仇,他对软弱的母亲冷言相向;为了复仇,他忍受着失去友情的痛苦。最后,在一场血淋淋的宫廷决斗中,他虽然杀死了阴险狡诈的新王,但自己的生命也结束在这"牢狱"般的宫廷中。

    鲁迅曾经说过:"悲剧就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哈姆莱特作为一个深受广大群众爱戴的王子,他身上具备整顿局势、治理国家、报仇雪恨的能力。然而面对着以阴险奸诈的新王为代表的强大的封建势力,作为一个资产阶级人文主义者,他始终把这种和人民紧密相连的事业看做个人的仇恨而孤军奋战,因此,他的悲剧既是真善美与邪恶力量相冲突的悲剧,也是一个人文主义者时代的悲剧。

    哈姆莱特形象之所以具有强烈的悲剧美,关键在于构成这一切的矛盾冲突,悲剧正是通过对冲突必然性的揭示,通过对有价值东西的毁灭,表达了对真善美的肯定。哈姆莱特以自己的死赢得了对旧制度、旧势力道义上的胜利,悲壮而不悲观,使人们透过悲剧,从主人公的身上感受到一种新的生命,看到了黑暗王国的一线光明。 ?佚名




我们的幸福在于对一切平淡生活的热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楼主| 发表于 7.8.2007 12:55:38 | 只看该作者

35 《简·爱》

《简·爱》
    追求自由与平等的精神资源

    提升了女性的尊严,给予了读者尤其是女性读者以巨大的精神力量。

    昂然矗立的女权图腾柱

    19世纪杰出的经典著作

    哈佛大学113位教授推荐的最有影响的书

    影响女性世界的杰作

    《简·爱》是英国19世纪著名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全书以其对于一位"灰姑娘式"人物奋斗史的感人刻画而取胜,是女性文学的代表作品,是全世界能阅读小说的妇女必读的经典之作,具有强烈的震撼心灵的艺术力量。

    《简·爱》的独特之处不仅在于小说的真实性和强烈的感染力,还在于小说以浓郁抒情的笔法和深刻细腻的心理描写,展示了男女主人公曲折起伏的爱情经历,塑造了一个不屈于世俗压力、独立自主、积极进取的女性形象。她蔑视权贵的骄横,嘲笑他们的愚蠢,显示出自强自立的人格和美好的理想。小说表达出的思想,即妇女不甘于社会指定她们的地位而要求在工作上以及婚姻上独立平等的思想,在当时是不同凡响的,对英国文坛也是一大震动。

    一百多年来,《简·爱》的影响不衰,作家、评论家对它的热情不减,它至今仍然是广大读者喜爱的书。

    这部作品在50年代,对我们这些青年特别是女青年,起到了振聋发聩的震动作用。我以为,它在今天仍然有着很好的认识价值与审美价值,对于一般女性在商品经济大潮中如何保持应有的尊严和发扬自立、自强精神,会有直接的启迪作用。

    --著名学者 王充闾  

     

    《简·爱》着重于心灵史的开掘,罗切斯特和简·爱的心灵通向全世界。《简·爱》我读过不少遍,这部小说很有魅力。

    --著名作家 路遥  

    《简·爱》问世100多年来,始终是英国小说中拥有广大读者的一部作品,包括我国在内,世界上各个国家一代代的青年,常常都是从拜读它开始踏入英国乃至世界文学的欣赏园地。

    --《世界文学史》  

    女权图腾柱

    夏洛蒂·勃朗特似乎是一位精通读心术的女巫,她的杰作《简·爱》带有浓厚自传气息,给笔者的印象宛如一根昂然矗立的女权图腾柱。

    翻开《简·爱》烫金的封面?便感到书中的反抗气息像开启了瓶盖的啤酒瓶口喷出的二氧化碳般扑面而来,幼年的简被欺凌、被侮辱的灵魂在挣扎抗议,戴着良母面具的里德太太像披着人皮的毒蝎,用其钳子与毒刺撕扯、螯蜇孤立无助的简,而简在此时表现出的耿直与倔强像头气冲冲伸头顶人的发疯的小山羊,让读者看到了一个极有骨气的灵魂被魔鬼拉扯着,但灵魂最终挣脱了魔爪,并扇动已残破的翅膀在阳光下飞翔。可以说《简·爱》这部作品在序幕中就让勃朗特奠定了总体的耿直、反抗的基调。

    随着情节的发展,简·爱离开盖茨海德府到洛伍德学校就读,由于这所学校条件十分艰苦外加简自身的天赋和努力,多年后简在洛伍德学校磨砺得德艺双馨,洛伍德学校像外表麻砺粗糙的珍珠贝一样,孕育了简·爱这颗通体散发着贞洁、清新、正直、聪颖的光晕的珍珠。可以说简在洛伍德学校所受到的熏陶绝大部分来自知识和艺术,并且这种熏陶多年后最终升华为简的自尊自重不卑不亢的气质。18岁时的简,如同一株并不十分娇艳却散发着淡淡幽远的芳香的茉莉。

    简离开洛伍德到桑菲尔德任家庭教师一职时,遇到了罗切斯特先生。青年时代陷入一场骗局式的不幸婚姻中,那个疯狂、淫荡、奇丑无比的妻子像响尾蛇一样把罗切斯特心中的梦想与温情毁灭了。罗切斯特曾为了逃避梅都莎的注视,一度在极度堕落的生活烂泥淖中打滚。有一天他真正嗅到简·爱这株茉莉沁心芳香,简的正直、纯洁、自爱、自尊、自重释放了罗切斯特先生在爱情炼狱中的灵魂,改变了他的爱情怀疑论,于是他不顾一切地追求着简,简也将自己置于跟他对等的地位,与之比翼双飞。罗切斯特这只渴望纯爱的蛾扑向简这个散发着贞洁与清纯光辉的烛,最后夜莺的歌声与饱含款款深情的热血,终于摧开简心头炽热的玫瑰。简在桑菲尔德府中无论对罗切斯特先生还是仆众乃至上流社会的贵公子与千金小姐,都没有把自己的人格与尊严置于他们之上或下,简将自己与他人的人格与尊严放到天秤上称出相等的重量,她毫不掩饰自己独立与自尊、倔强、独立的天性,让读者油然而生对人性的深深敬意。

    勃朗特竭尽全力用心血打造品质具有唯美风格的简,使简的品行几近完美无缺,在《简·爱》这部作品的序幕、发展、高潮中,主人公的反抗、纯洁、正直、朴实、自由、坚毅的个性都是各个重点章节的主旨,它们如同乌云上方灼灼闪耀的星辰?勃朗特将女性的这些品性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

    由于勃朗特写出了"灵魂只需要灵魂想听的东西",以一个普通女人身份在她的作品中公开了自己的爱与憎,没有将私人爱憎"腌制"成自怜自悲的"咸菜",她间接地使自己的爱憎以"女权"的形式抬头,于作品中"在连当时宪章运动都还没有提出男女平权思想的情况下,鲜明地描写了妇女不甘于社会指定给她们的地位而要求在工作上甚至婚姻上独立自主,热烈地为妇女的尊严与正当要求辩护",因此她的勇气与作品的思想政治意义很让中国传统的文学评论者击节赞赏。在《简·爱》这部作品中,读者稍加留心主人公的心理状态便不难发现她实际是个"极度关心其自由与内在完整"的存在主义者,简·爱的生命活力与人格结构就是在不断的挣扎、对峙、反抗与自珍自重中不断强盛丰满的。因此,《简·爱》这部杰作在某种意义上说简直是存在主义哲学的文学表现,夏洛蒂·勃朗特不愧被称做英国女性存在主义文学的先驱。 ?若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楼主| 发表于 7.8.2007 12:56:14 | 只看该作者

36《雷雨》

《雷雨》
    一部纠缠着复杂的血缘关系和聚集着许多的巧合,但却透露着必然的悲剧。

    远看《红楼梦》,近看《雷雨》

    影响中国现代文化的经典著作

    中国话剧史上的里程碑式著作

    《雷雨》是著名剧作家曹禺的开山之作,也是他的成名之作。这部剧作在中国文学史上被称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面旗帜,并被定为中学与大学的必修课,这就足可证明它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23岁的曹禺就读于清华大学时创作的四幕剧《雷雨》不仅奠定了他在中国话剧史上杰出的现实主义剧作家的地位,同时也是中国年轻的话剧艺术成熟的标志。

    《雷雨》所展示的是一幕人生大悲剧,曹禺以极端的雷雨般狂飙恣肆的方式,以扣人心弦的情节、简练含蓄的语言、各具特色的人物和极为丰富的潜台词,如刀刃一般在读者的心弦上缓缓滑过,那抖颤而出的余音,至今未息。几十年来,《雷雨》被一代又一代人阅读,被一批又一批演员排演,时光的淘洗不曾减褪它的华彩,它已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被译成各种文字,进入世界文学之林。

    《雷雨》的确是一篇难得的优秀力作。作者于全剧的构造、剧情的进行、对白的运用,的确是费了莫大的苦心,而都很自然紧凑,没有现出十分苦心的痕迹。作者于精神病理学、精神分析学等,似乎也有相当的造诣。以我们学医学的人看来,即使用心地要去吹毛求疵,也找不出什么破绽。在这些地方,作者在中国作家中应该是杰出的一个。他的这篇作品受到同时代人的相当地欢迎,是可以令人首肯的。

    --郭沫若  

    《雷雨》是曹禺的第一部多幕长剧,写成于1933年,最初在1934年的《文学季刊》上发表。剧本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框架里,集中描写了周、鲁两个家庭的成员之间前后30年的复杂纠葛和由此形成的大悲剧,深刻地暴露了老中国上流社会的历史罪恶。《雷雨》的出现,标志着我国话剧在创作上的迈向成熟。

    --北大教授 唐沅  

    《雷雨》大胆地吸取了外国优秀剧作的丰富经验,成功地推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戏剧性强、暴发力大的剧作。结构严密紧凑,完整集中。人物少,时间短,场景集中。剧情发展入情入理,既合乎生活逻辑,又合乎人物性格逻辑,最后高潮出现,具有不可抗拒的说服力。

    --文艺理论家 冉忆桥 

     

    对于神秘诱惑的憧憬

    关于《雷雨》的主题,曹禺有过这样一段阐释:"《雷雨》对我是个诱惑。与《雷雨》俱来的情绪蕴成我对宇宙间许多神秘的事物的一种不可言喻的憧憬。"青年时代的曹禺满怀激情,尝试用创作表达自我的人生感悟,然而冷静的理性思考的相对缺乏又令他无法对人生困惑一一做出解答,因此《雷雨》创作更多呈现出情绪化的倾向,感性体验的丰富完整为剧本注入了充沛的生命力。这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仍然是种"神秘的诱惑"。

    首先,这种"神秘的诱惑"源自对于无常命运的恐惧、惶惑与呼号。未出场的第九个人物--"命运"始终是全剧的最高主宰,它轻而易举、反反复复地捉弄、摆布场上人物,它的突然而至与悄无声息触动着每一个人的恐惧神经。隐忍退让的鲁侍萍时时警惕、步步为营,无时无刻不在恐惧的煎熬中希冀逃脱命运的惩罚;自大蛮横的周朴园对于前半生的罪恶可能带来的灾难也同样有着深沉的焦虑,他害怕与侍萍的任何瓜葛令他失去现有的一切,他担心命运将无情地剥夺自己已经拥有的财富与名誉……对于命运的极端恐惧折磨着每一个强烈欲望中的灵魂,他们焦灼的心情恰似雷雨前沉闷压抑的天空。然而这种恐惧本身就是个诱惑,恰如欣赏恐怖片时欲看又怕,越怕又越想看的情绪体验。

    对于命运的恐惧固然真实地存在着,然而被残酷命运所驱使的人们却不是宿命地等待最终的审判,顽强的生存意志与求生本能促使他们不断挣扎,因此在困境中的垂死抗争形成另一种"神秘的诱惑"--对于生命力的张扬、礼赞与崇拜。"魔鬼"繁漪的两次人生选择最充分地燃烧着这种生命力的激情火焰。

    在使人恐惧、逼人抗争的残酷现实之外,对于理想希望的追求如天使的羽翼给予人们飞向天堂的憧憬与信念。这一层的"神秘诱惑"是摆脱沉重的轻松。

    害怕命运的恐惧感,反抗命运的生存力,超越命运的理想性,《雷雨》的"神秘诱惑"包含着这三层意义,但却远不止这些。因为我们无法对一个文本做出理性定位,即使剧作者本人也难以陈清--"而我始终不能给它(神秘诱惑)以适当的命名,也没有能力来形容它的真相。因为它太大,太复杂"。因此如果定义《雷雨》为单纯的命运悲剧将无法涵盖它延伸的意义范畴,而理解曹禺的创作情感--"对于神秘诱惑的憧憬"才能贴近剧作的本真,这也正是我们解读的价值所在。 ?吴叶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楼主| 发表于 7.8.2007 12:56:41 | 只看该作者

37《雪国》

《雪国》
    以敏锐的感受及高超的叙事技巧,表现了日本人的内心精华。

    在虚幻、哀愁和颓废的基调上,以病态、诗意、孤独、衰老、死亡来反映空虚的心理、细腻的感情和忧郁的生活,追求一种颓废的至美,达到一种空灵虚无的艺术至境。

    20世纪10部影响深远的小说

    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川端康成的《雪国》是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三部代表作之一,全书不足8万字,与许多中外名著相比,也许算不上鸿篇巨制,但这本书在日本却真正是家喻户晓。只要一提起《雪国》,连饭馆的厨师也能立即流利地背出小说的开头。

    哀绝的美,在川端康成作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与川端康成所信奉的禅宗思想中的"虚、空"有关,这其中也有后人所说的"东方美"的成分在,而川端文学的精髓正是表现在《雪国》这一代表作中。长篇小说《雪国》对于川端康成这位以短篇小说而成名的作家来说,无疑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因为,这不仅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而且也是最能代表其创作风格的作品。《雪国》挖掘到了川端这个作家可以将自己优秀的资质作为不朽的作品留给后世的矿脉。

    川端氏的《雪国》里,纤细连接着强韧,优雅与人性深渊的意识互挽着手。在其明晰之中,隐含着不见底里的悲哀,尽管属于现代,中世纪日本修道僧的孤独哲学却呼吸于其间。他对用语的选择,显示出现代日语极致的精妙,以及微妙的震颤和战栗的感受性。

    --著名学者 三岛由纪夫  

    由于川端康成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川端文学作为世界文学之一事实上已增强了它的权威。

    --著名学者 长谷川泉  

    川端文学是丰富多彩的,但并不复杂,总是清洁和透明的。

    --著名学者 奥野健男  

    从《雪国》开始,川端的创作无论从内容或从形式来说,都形成了自己的创作个性,即以抒情笔墨刻画下层少女的性格和命运,并在抒情的画面中贯穿着对纯真爱情热烈的赞颂,对美与爱的理想表示朦胧的向往,以及对人生无常和徒劳毫不掩饰的渲染。对人物心理刻画更加细腻和丰富,更加显出作家饱含热情的创作个性。

    --著名学者 叶渭渠  

    川端康成的作品以敏锐的感受、高超的叙事技巧,表现了日本人的实质。

    --摘自1968年诺贝尔委员会授奖辞  

    川端康成的《雪国》

    《雪国》,是从现代主义向日本古典主义美意识转换时期的作品,是川端这一时期最初的优秀小说。以《雪国》为契机,川端脱离了现代主义,发挥出了长篇作家的个性。战后的长篇《山音》、《古都》与此是一脉相承的。

    《雪国》是以温泉乡越后汤泽为舞台的。在这里,自由撰稿的舞蹈研究家岛村认识了当地的艺妓驹子,两人逐渐熟悉起来,经常见面。

    从川端作品中登场人物男女关系的构成方式、对自然的安排方式,以及对事物的接触方式来看,可以说其特征就是对于对象的浸透力。

    男性登场人物,如同女性般纤细、安静,总令人感到不像是男性。另一方面,出现于川端作品中的女性,并没有女人粘稠的情念。情趣是有的,而情念即使有也随着作者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消失殆尽了。

    如果将中性这个概念加以扩大,那么登场的男性也好女性也好,都包含于其中。川端作品中男性与女性的区别,似乎归结于对异性的浸透力之不同。

    川端的作品即使写到性,故事情节也并不纠缠于性欲。作品的着眼点在于男女相互之间浸透与融合的状态。

    川端文学具有动摇作品根基的浸透力,正是它牵动着作品的世界。所谓浸透力,是指渗透于作为对象的人与物之中的力量。《雪国》中几乎不存在戏剧式的起伏和冲突,所以如果不能体味到活跃着的浸透力,也许就会觉得再没有比这更无聊的世界了。那样的话,作品中就只剩下日本的美与情趣了。

    《雪国》虽然只是淡淡地描写了驹子与岛村的交往,但是如果能够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的浸透力,就会发现这是一部杰出的作品。在幽艳、光润的文体底层,如同透过细细的网眼,那充满浸透力的描写仿佛从对象的肌肤直抵内脏。没有丝毫粘连,却像雾一样弥漫开来,并且渗透到对象的深处,于是岛村和驹子淡淡的交往就升华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人或为男、或为女,这是川端文学的基本认识,然而,无论男女都不是性欲式的存在,可以说这一点也是川端文学的重要的人类认识。

    我认为,作为个人的人和男女相对的人,以及作为集团的人,分别是不同的存在。但在川端文学那里却没有这种区别。人类的结合,全部都是异性关系,人与物的关系也同样,所有的人都处在相互渗透着的人类关系的世界里。川端关注的焦点在于,亲密熟悉的程度、相互渗透的程度。

    《雪国》这部作品,如果从语言的意义这一层面来看,只不过是淡淡的日常生活的持续。但是,如果注目于表现浸透力时的那种光洁和亲密,也就是说注目于语言的价值的话,就不由你不感到川端是位了不起的作家。

    川端作品中男女的结合,与自然四季的律动相似。主人公们带着同四季变迁一样的韵律,产生恋情并互相渗透。这与神灵主宰万物的观点是相通的。在某种意义上是原始宗教式的,这也可以说是日本文学的传统特征。

    有一种自然理念认为,惟一的神创造了自然和人间的一切。如果从这样的理念出发,无论如何也无法产生《雪国》那样出类拔萃的感受性。川端文学是在另一种原理的基础上成立的--与人性毫无关系,男女之间一旦相互浸透便发生恋爱,人类也可以同样地浸透于自然和万物。

    川端康成的死亡方式也非常具有川端特色。在工作间以煤气自杀,这是安静地离世方式,就仿佛自己以极为自然的感觉,朝死亡的方向渗透过去。 ?周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7.8.2007 13:52:36 | 只看该作者
不错不错。。。
各人版本不同,我有几个版本的,都是说什么必读,必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7.8.2007 17:13:16 | 只看该作者

好像还知道几个。。

想找新版的毛传看看。。谁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23.1.2025 12:08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