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楼主: tolsboie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说◆一个中国的比喻◆(修改版)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17.1.2007 03:35:47 | 只看该作者
即时机票
<span style='font-size:14pt;line-height:100%'>  十、五千块钱,西服手机<br /><br />  可怜的石柱、树生和常发!目睹了这种境况,即使不是精明如大椿,谁又猜不出他们碰上了哪一类变故呢?冬天的黄昏,家乡可没什么安慰:几座光土坡亘古未变,冰雪里凸起的田垄死气沉沉。唯一的亮色——村子里新建的楼房——也只能令人联想起自家的破烂房子。北风送来一阵铃声,某所小学下课了;儿子正在读书的树生差点掉了泪。在心里凉透了的几个人看来,返乡的途中,由北至南两千里,数不尽的城镇、荒郊、丘陵、河滩,所有或大或小、或穷或富的地方,没有一处比眼前的这些村子更丑,更麻木,更无可救药的了。<br /><br />  本村这次进京的,共有三十余人。他们坐了十几个小时火车,再分拨换乘汽车,陆续到达公司。当天就交了钱,领了西服和手机。树生等三人因为路上的麻烦(换乘汽车时石柱一错眼带头上错了车),找到公司时已经是傍晚。天空刚下起了毛毛雨。正当手脚酸胀,背上的行李也沉得难以忍受的时候,一个建筑工地旁边突然闪现出“北京某某有限公司”的霓虹招牌。三个人自己也没想到还有力气,就在石柱的带动下跑了过去。院墙之内,树生只注意到了一个五米多高、像大沙锅似的东西,也不知是什么反应罐。另有两层楼灯火通明,人影晃动,偶尔传出一阵掌声。看门老头说几位副经理正在那边会议室召集大伙办手续。经理公务在身,已经先走了。<br /><br />  树生没想到耽误了这么久。他本来还想四下走走,仔细瞧瞧公司是什么模样呢。他们来不及放下行李就匆匆赶往会议室。开门时一股热气扑面而来,顶头彩色气球拥簇着一条横幅,烫金的大字写着“热烈欢迎山坡村的父老乡亲”。一字形的主席台蒙着青布,台下一排排坐得整整齐齐的,正是三十个熟悉的乡邻。台上则是五个衣冠楚楚的年轻人。五面小国旗旁边立有姓名牌——分别是赵、钱、朱、胡、吴五位副经理。强烈的灯光映得每张脸亮堂堂的。一句话,集会跟新闻里常说的那样,热烈而隆重。<br /><br />  手持讲稿的赵副经理注意到他们三个,问明了原委,笑着招呼说快进来,然后喝了口水开始发言。发言分几段,段落之间停顿时,其他副经理带动众人鼓掌。头一段他说今天是乡亲们最值得纪念的日子。大家报了名稍事休整,即将和其他新员工一起,接受高规格的培训,完毕了分配到一个个令人羡慕的岗位。(公司专门腾出了这个分部集中培训各位乡亲。)第二段他讲了创业史。短短的一年里,公司已经发展为仅在北京就设有四个分部的新兴企业。这样骄人的业绩,是当初他们连同经理六个人,走出各自的山沟沟的时候,做梦也不敢想的。此后几段他介绍了公司的业务范围、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展望了它的前景,又勉励了众人几句。他说大家是经理的亲人,在培训和工作中尤其要戒骄戒躁,勤勤恳恳,让其他员工心服口服。<br /><br />  这番领导欢迎新员工的话,赵副经理讲得很顺畅。但这话里没什么新的信息。公司的历史众人向经理探问过,树生记得比谁都清楚。(尽管如此,他还是用心听着,生怕漏了一个字。)招工的安排他也翻来翻去念叨过多遍,觉得很周到。可是,看看讲话接近尾声,他一路上都感觉到的踏实心情却在一点一点消失。同时他的心跳加快了。耳朵听着讲话却没听见讲的是什么。周围的每张脸也都紧张而专注。<br /><br />  为什么一路上都觉得踏实,进了公司却突然不踏实了,树生自己也说不清。也许是因为经理本人不在场吧。他低声向旁边的人问了句关于经理的话。那人说经理模样跟几年前一样,配上这样的衣服、高跟皮靴,还有那样的小皮包,看着真年轻。待人又和气。亲自把乡亲们安置在宿舍里,操着地道的家乡话拉家常,还一起吃了工作餐。工作餐是四菜一汤……老实说,那人的描述传神极了,树生听了历历在目。可这并没能缓解他的不安。他想问几句别的,掌声响起——赵副经理的讲话刚好结束。场上一片杂沓的脚步声和桌椅吱吱挪动的声音。各种手续紧锣密鼓。人们在赵副经理桌前排队填表。填表完毕当即在钱副经理桌前交钱(一架验钞机已经摆好了)。交钱之后从朱副经理手里拿一本公司简介,然后随吴副经理去一间办公室领取西服手机。填表时还一阵忙乱,一旦开始交钱,整间屋子便安静了。偶尔所有的声音,包括耳语和细微的脚步声,都在同一刻暂停,只听见钞票哗哗响。同乡们从怀里掏出钞票,有的偷偷瞅一眼面无表情的钱副经理,小心地把钱贴着桌面推过去;有的盯着钱好几秒钟,然后大方地往桌上一扔;有的低下头,面露谄媚,两手捧着钱递过去……再过两个就轮到树生了。离验钞机越来越近,他的心跳越来越快,攒着钱的手在发抖。<br /><br />  也许是手续办得太快,所以感觉不踏实?可事事都依着预先说好的程序,没有任何反常。(何况火车上他还巴不得一跨进公司大门就办完手续呢。)到底为什么不踏实?树生打算问钱副经理一件小事,澄清某个细节。没等他开口,钱副经理就拈住了他手里的钞票一顿,顿脱了便麻利地塞进验钞机。这时树生眼皮底下出了件怪事,他极度兴奋,盯着验钞机竟然没有留心:机器显示钱数是五千一百。钱副经理又动手数了一遍,是五千一百。他两个手指夹着递回了这多出的一张钱。看树生木然地站着,他还把钱晃了两晃。树生已经明白了,却并不伸手。怎么可能奇迹般地多出了一百啊。五千块——五十张一百的——他临行前数过许多遍。哪几张是卖什么东西换的,哪几张是从哪儿借的,甚至每张钱上的小瘢痕他都记得。<br /><br />  “您再数数,”树生说。<br /><br />  钱副经理又数了一遍,是五千整。他笑着收回了那一百块。钱副经理那略带嘲弄和轻蔑的笑,树生当时没放在心里,过后才清晰地回忆起来。当时他交了钱,意外地觉得轻松。什么也不想,大步走开了。路过朱副经理的桌子,朱副经理递过来一本小册子,他看都没看一眼。出门的时候,他碰落了主席台旁边一面“先进企业” 的锦旗,也根本没注意。他径直走出会议室,直到有人跟出来喊着名字,提醒他回去领公司简介,领西服和手机,才意识到手续还没有完。<br /><br />  在会议室,一切按计划进行,出奇地顺利。每人不多不少五千块,验钞机也没有查出一张假钞。手续接近尾声,门突然开了,一个年轻人闯进来。他的西服如此笔挺合身,脸上的笑容如此光彩照人,一刹时连天天开门就见面的人们也没认出原来他也是自己的乡邻。年轻人一手叉腰,一手掀开上衣的衣襟,露出光亮的衬里和别在腰带上的一个精致的手机;又扣上中间那粒扣子,低头瞧瞧,从上到下没有一处不平整、不伏贴。人们一错愕,随即窃窃私语。虽然赵钱朱三位副经理也身穿类似的西服,可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这个年轻人身上。有人还围上来走一圈上下左右打量。几位副经理也歪着身子说笑、评论,领导与员工之间的距离渐渐缩小。场上愉快、活泼的气氛一直延续,直到乡亲们全部办完了手续,所有的人,包括副经理们,都像卸了一副重担一般。</spa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007 19:55:17 | 只看该作者
<span style='font-size:14pt;line-height:100%'>  十一、闲散的生活<br /><br />  接下来的几天阴雨连绵。有人讨嫌天气,有人初进京水土不服,有人看那些办公楼、厂房、食堂,虽然像模像样,总不如想象中的高级——总之,按公司的安排休整、等待培训的乡邻,心情大多不那么畅快。最初一两天,真正无忧无虑的,唯有石柱一个人。<br /><br />  培训之前先休整,这是石柱意外的喜讯。怎么才算休整?头天晚上他蒙头大睡,直到次日午饭前,听见同寝室乡邻的搪瓷碗咣当响,才翻身醒来。此后他想出门逛逛,还兴冲冲找人同去。可惜谁也没兴趣。都劝他,没办暂住证别瞎跑,警察收容了不是玩的。北京的警察,捉小偷、追逃犯笨得像乌龟,抓起农民来可又狠又准。哪怕你长得像学生,像干部,甚至像日本首相,他也一目了然。何况石柱长得就像个农民。话虽好意,可石柱熬不住:窝在宿舍没事干,这哪叫日子!一个少见的晴天(连久经污染的天空都有点蓝),他一拍大腿说,“管它呢,收容就收容吧!”一个人高高兴兴溜去了。不知怎么搞的,就到了某条窄街。这里隔不多远是间旧房,墙上大写一个“拆”字,有的拆了一半,有的快拆完了,只剩破砖烂木头。居民像闹了什么别扭,脸色跟街道一样灰蒙蒙。街的近邻是天坛还是颐和园,它的某处房子曾住过孙中山还是别的历史人物,至今仍待查考。但显而易见,街本身,它眼下的状况,即使我刻意粉饰,也实在没有值得夸耀的。难怪石柱兴致减了大半(尽管如此,人群中还数他精神),直惋惜运气背,又走岔了路。不明就里的还以为全北京都这么乌七八糟。勉强逛了两条街,过天桥给了乞丐一些钱,在地铁站出口谢绝了一位撺掇他办大学文凭的妇女,他便打道回府了。<br /><br />  此后继续休整,石柱也不乐意逛了。唯有整天无所事事,闷得慌。如今满世界传扬打工多么苦,多么累,每天流汗多少小时——这算什么!石柱觉得,把一个地道的庄稼汉弄进大城市,不逼他加班,而让他天天休整,实在是更巧妙的折磨。简直不明白,类似的日子,久居北京的老板、文化人,还有公务员,怎么受得了。睡足了,和同乡打了招呼,顺手接过一个懒汉的扫帚,呼呼代他扫了地,再来回走两圈,伸展一下肌肉饱满、足够拎起大袋水泥的胳膊——一天才开了个头。然后怎么办,手脚该放哪儿?更麻烦的是,他偶尔叹息着,心里想,没事干,心里都不知想什么。休整到第五天,石柱失眠了。前几个晚上,室友们老早便听见他鼾声如雷;这天他却听到了从没机会听到的别人的鼾声。另有三个人说梦话。一个说,“啊…… 呜……哼!……”另一个只说,“哼!”深夜,石柱打个哈欠快睡着了,忽然上铺的家伙开了口:“有胆就过来!……我不是好惹的!”反反复复几句,怒气冲冲,不知要跟谁动刀动枪,了结哪一代的冤仇。他侧过身子,越听越好奇,虽然整整一晚上也没听出个胜负。那家伙磨了一阵牙,又说:“等着瞧,总有一天……我的厉害……跟你算帐!”别说石柱,连最懦弱的懦夫听了,也必定握紧拳头,血直往头上涌。接着天亮了。没听出名堂,石柱被搅得没合眼却是实实在在的。<br /><br />  这天乡邻聚集吃早饭时,石柱忽然放下碗筷,斩钉截铁地宣布,日子没法过了。众人一愣。一个见他两眼通红,忙问跟谁闹了矛盾。另一个点头:“这雪里蕻嚼着是有股酸臭!不过,出门在外将就点。哪指望家乡的白花菜香?”等石柱叹息说,无缘无故的,越休整越心烦时,误会才似乎消除了。饭桌之间倒不乏心烦的。有人说整天休整确实不像好事。有人提议再找经理们问问,具体什么时候开工。有人说干脆要求马上培训。有人附和说对呀,早培训早开工,公司何乐而不为。讨论越来越激烈,几天的沉闷空气扫尽了。石柱也一挥手说,等什么等,明天培训正好。吃完饭,几个人赶到办公室,恰逢某位副经理办公。石柱说在田里干惯了,谁身上没力气,哪用得着休整?一旦培训起来,他肯定光着膀子,管他白天黑夜,先干上二十个小时,好让老员工心服口服。一番话,不带半点夸张和做作,随便哪个小煤窑的矿主、工地的包工头,或者玩具厂的老板听了,都会瞪大眼睛。他们天天咒的,可全是些只能干十三个小时、加班两小时都有怨言的懒虫。同来的人,虽然不同意一口气干二十个小时,也希望尽早培训。然而,恳切的请求,副经理却无动于衷。他说大家如此朴实、勤恳,经理没看错,他也很感动;但是,经理的亲戚,也是公司的员工,应该尊重公司的安排;新员工到齐了一起培训,调度方便,省时省力;可见安排休整,不仅是为了员工,也是为了公司;总之举了五六条理由,敦促大家安心休整。最后没办法,石柱仍然喊闷,培训也不能提前。但交涉不能说完全没效果。当天下午,副经理派人送来了一叠故事会、两本读者、三张中国青年报,还有四副扑克牌,说是丰富员工的精神生活。公司既然支持,牌桌片刻凑成了;玩着玩着,按俗话说的,还上了色;晚饭前,有人居然输了好几十,得先欠下,等发了工资才能还清。<br /><br />  于是继续休整,等待培训。看报,打牌,或者只是闲着,日子波澜不惊,事后回想也一片空白。不过没多久,一个雨天,宿舍忽然闹腾起来。有人唤醒了睡午觉的同伴,说新员工到了,赵副经理领头。众乡亲挤在门口观望。只见一顶大黑伞远远挪过来,赵副经理撑着伞,一路指点、说笑着。他身后,十几个人乐呵呵的,正是有劳久候的新员工。大多背着一两个印着“碳酸氢铵”的蛇皮袋。其中一个后生断了只胳膊,袖管空空的。山坡村的乡亲们打量着。有的说:“也是穷山窝的,跟咱们一样。”有的摇头:“比咱们差远了。”有的取笑说,哪里像农民,更像打仗时的难民。说话间,仿佛顽童暗中操纵似的,雨凑巧加大了,从四面八方射过去,新来的都笑着找地方躲。“究竟是哪个穷山窝的呢?”有人虽然无所谓,有人则好奇。一会儿,人和行李在宿舍安置妥帖,消息传开了:人家来自赵家湾,也就是赵副经理的家乡。<br /><br />  这个消息有点意外。有人说:“自己的乡亲,赵副经理也不交待一声。”有人说:“赵副经理说出身贫寒,没想到真贫寒。”赵家湾的乡亲也感觉意外。搭了腔,听常发提到培训,有的还当他是公司的老师傅,有数十年的工龄。不过,静心一想,或者过阵子习惯了,种种意外也显得平常。两地的乡亲一起盼着培训。可是新员工还没到齐;又过了许久,才陆续赶来了。隔两天来一拨,每来一拨办一次手续,吃工作餐,安排在宿舍休整。会议室热烈欢迎的横幅无休止地悬着,当中的“山坡村”三字改做了“赵家湾”,又改做了其他几个贫富不一、口音斑驳的村、沟、屯、寨。这些村、沟、屯、寨的乡亲同样等,同样怀疑,同样请求培训,同样抱怨伙食不对胃口,同样蹲在厂房那面涂了“严禁烟火”和“效益至上”的墙下,思忖这休整什么时候完。<br /><br />  撇开这些共同点,每个村该有多么独特的风俗,每个人该有多么传奇的身世!至于他们的长相、他们的家境、他们之间的玩笑、他们帮工或者逃荒路过的地方,自然有值得细说的特点。我何尝不想提起笔,绘出这些特点和逸闻,包括他们自身的,以及经他们的口流传的!遗憾的是,可怜讲故事的,这一切没发生在别的国家,偏偏在中国。从海南岛到松花江,多少村寨,五千年古国,多少怪事奇谈。哪个讲故事的指望面面俱到?多才的焦头烂额,薄才的大病几场,也只能搜集到一点皮毛。脾胃虚弱的诗人和小说家,趁早放弃吧。这片汪洋太深、太幽微,人的一生又太短、太脆弱;连那些坚韧不拔、漠视名利、听众都啐一口走开了仍在孤独中挣扎的艺术狂人,也只能绝望了。</spa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2007 20:17:4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2007 23:18:1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2.1.2007 04:10:3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4.1.2007 17:46:54 | 只看该作者
<span style='font-size:14pt;line-height:100%'>  十二、残局<br /><br />  十一月初,休整真的结束了。出了件各地的乡亲都倍感蹊跷的事:某天众人的早饭没了着落,因为掌厨的师傅,两个头发稀疏、各系一条油光可鉴的围裙的老头,不知为什么没上班。打电话问公司领导,说是昨夜都得了急症,上吐下泻,等收到他们的请假条,早饭已经耽误了。这种事公司也措手不及。暂时只好由乡邻们自己选出两位有烹调经验的掌管厨房。事情说小不小,恰恰发生在新员工快到齐的时候——按经理们说的,再过两天,最后一批新员工就到了——人们完全不知如何应对。宿舍里几个实心的人讨论,为了调和各地的口味,应该由谁掌勺。一个人直摇头:“都什么时候了,还管谁掌勺,咱们肯定上当了!”于是话题陡转。众人分为两派。一派坚持说,招工是场精心设计的阴谋,究竟是什么阴谋,厨师害病有什么用意则莫衷一是。另一派坚持说,经理们怎么可能不骗别人,专骗自己的乡亲。正争执不下,一个人黑着脸闯进来,说刚才打电话,经理们的电话无一例外都停了机。他们八成是开溜了。人们当头挨了一棒。几个对招工期望最大的,嘴上继续争辩,心里也动摇了。<br /><br />  当许多人面对这个变故不知所措,怎么想也无法接受的时候,常发正在宿舍外散步。他没参与争论,也不知道电话停机的消息。实际上,争论刚开始,他已经默然地低头出了门。散步本是常发的习惯。每天早晨,如果不下雨,他就单独溜达一圈,或者在宿舍附近,或者在公司大门外。但自从开始休整,他散步时从没有如此心神不宁。他先分析了厨师害病的事。“生老病死,谁免得了?”他边分析边点头,“尤其是烧饭的……三灾八难,请病假。这是很正常的。”没多久,他的思路不自主地转到了招工、休整、培训等节骨眼上。不管是收信、借钱,还是交钱、休整,他都越回想心越凉。<br /><br />  常发绕着宿舍转了一圈,叹息了一阵;出了公司大门徘徊,又叹息了一阵。“不,”他坚决地自言自语,“还是别想为好。”再次告诫了自己之后,他像一个并无忧愁、只是随便走走的人那样,观察周围的景色和行人。这时候,一个陌生姑娘穿过那条阴天里越发显得灰暗的街道,直朝公司大门走来。这位不速之客在“北京某某有限公司”的招牌下站住,盯了它许久,所以即使她不主动叫住常发,常发也注意到她了。她问了几句闲话,比如公司经营什么,经理、副经理姓什么等等。但她不像是办什么业务的,因为她又问起了领导们的长相和年龄。姑娘和经理们个人究竟有什么瓜葛,常发难免好奇。可仿佛有人在耳边叮嘱,不停地阻止似的,他却无心探问,甚至回答对方的问题也漫不经心。姑娘细细问了一遍,又重复了一遍。等常发不情愿地确证了她的描述,她一拍手说:<br /><br />  “是他们!没想到真是他们!”<br /><br />  常发犹豫了一下,问她找诸位经理有什么事。姑娘说他们欠她钱。<br /><br />  “他们……欠钱?”<br /><br />  “没错,他们欠我一千块。”<br /><br />  “这是怎么回事?怎么会欠钱呢?”<br /><br />  问完这句话,仿佛对欠钱的缘故彻底失去了兴趣,常发沉默了。实际上,姑娘做出解释时,看他的表情,也难判断他究竟听进了多少。姑娘的解释是这样的。五个月前,她第一次进京,因为没经验,找了十多天也没找到工作。后来在一个偏僻的、挂着“职业介绍”牌子的地方,交了一百报名费之后,她得了个机会。一位姓钱的说,某公司正招人,叫她于某天到某处面试。面试完了,一位姓赵的说她被录取了,给了一个电话号码。不过上岗前要交一百块押金。她交了押金,可是几天了仍未接到上岗的通知。打电话过去,一位姓吴的说必须再交三百块服装费。她于是交了服装费。虽然按约定领了服装,依旧没有上岗。再打电话过去,一位姓朱的说,她即将接受高规格的培训,要交五百块培训费。这时她的两个朋友都劝,说这种圈套只有骗穷山沟出来急于挣钱的,她可别上当。可她昏了头,给父母打电话求他们寄钱,又拿去交了培训费。工作终究没落实,赵、钱、朱、吴四个人(按流行说法)则都蒸发了。谁也没告诉她公司的详细地址——她是单凭公司的名字,在打工的间隙里,晕头转向找了好久才找到这儿的。<br /><br />  一场荒唐的经历,姑娘提起来气恨不已。她说话时,常发一直沉默着,一次也没有打断。他也从头到尾保持着一种麻木的表情。一个看似和善的老头,听了这种事脸上没有半点同情或者惊奇,难怪姑娘一口气讲完了,瞥他一眼时感觉意外。她补充了几句找到这些骗子的过程,常发没反应。转问他姓钱的在不在,他愣着没回答。<br /><br />  “我闹不明白的是,”她想了想说,“他们自己有厂,还出去坑人!”<br /><br />  常发仍然一声不吭。姑娘觉得碰上了一个蠢笨的乡巴佬。不必多费口舌,她迈开步子,准备进公司,会一会那几个劳她好找的人物。她的提包里有件衣服,总共一千块钱换的,如今总算能当面砸到那个收她服装费的姓吴的头上了。<br /><br />  “怎么可能?”她迈进了大门,背后突然有人结巴地说,“怎么可能坑坑……坑人啊!”<br /><br />  转过头时,只见常发扭曲着脸,脑门冒汗,嘴巴半张着。他的嗓音也变了。姑娘简直以为说话的不是他。“奇怪,”她凑近前,皱着眉想,“他想说什么?为什么不可能?”<br /><br />  “明摆着……不可能的事。”<br /><br />  “明摆着不可能?你倒是说说,到底怎么不可能?”<br /><br />  常发闭上眼睛,做梦似的:“所以,培训……培训肯定要开始了。再等一等……”<br /><br />  姑娘交完培训费,已经四个月了。她气哼哼地说:<br /><br />  “你是他们什么人?是亲戚还是朋友?给他们帮腔!得了吧,劝你也小心点,那几个不是好人!”</spa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4.1.2007 17:47:25 | 只看该作者
<span style='font-size:14pt;line-height:100%'>  十三、哪能这么完了!<br /><br />  过了两天,经理们依旧不见踪影,他们所说的最后一批新员工也没露面。公司里剩下一群失魂落魄的乡邻。食堂、宿舍的摆设,办手续的过程,经理们的言词和语气,总之各种骗局常见的花招,回想起来都如此明显。有人说早看出有鬼,本想趁迎接最后一批新员工的时候,找经理们要回那五千块的。有人说,本来担心这工作不像他们吹的那么好,也许跟在一般工厂卖苦力一样,没想到这么彻底。一夜之间卷钱跑了,竟是活抢。交了五千块钱,工作子虚乌有,人们甚至可以忍受,可谁也受不了突然消失这种羞辱:“哪能这么完了!”“钻了地缝也得把他们挖出来!” 立即有人建议找劳动局反映情况。有人说该找工商局,还有人说该找派出所。扯不清谁去了劳动局,谁去了工商局,谁去了派出所,各去了几次,见到了哪几个官员。但结果简言之是这样的。劳动局说,经理们看来侵犯了职工的劳动权益,局里将敦促返还欠款,并处以适当的罚金。但必须先找到他们才行。工商局说,公司的行为属于非法商业运营,且数额较大,也可以说是诈骗。如果证据确凿,应该向派出所投诉。派出所说……派出所就难说了。其实去没去过派出所都无法肯定,当然无从知道所里会采取什么举措,态度是否比劳动局、工商局更威严。说来乡亲们祸不单行,恰逢两个重大国际会议。重大会议前夕,各区、街道办事处的警察、城管、联防队员按惯例,都全力清查三无人员。建国门外的乞丐一扫而空,昌平收容所筛沙子的爆满。至于三无人员当中,哪些是被骗之后,还没来得及开口申诉,又被派出所收容的,主管筛沙子的官员是无暇分辨的。这种时候,谁站着说话不腰疼,嘲笑乡亲们胆小?换了别人,连抛头露面,去趟劳动局或工商局的胆量都没有呢。<br /><br />  没办法。一阵忙乱,劳而无功。有人纳闷,黑白分明的事,劳动局工商局两处竟然难以解决。他们干什么吃饭的!何况那些家伙的背景,乡亲们最清楚不过了——也是农村出身,没什么后台,北京的劳动局、工商局再窝囊也不至于怕他们呀。有的乡邻整天骂劳动局、工商局,甚于肇事的经理们。不过,也有不全凭意气,遇事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的,分析下了结论(可惜这是回乡以后了):不能全怪劳动局、工商局。也怨乡邻们在气头上,只知道喊冤,不注意收集证据;甚至连一张写明交过五千块的文书也不带,就想说服那些手头有无数证据确凿的案件等着办的公务员们,自己交了五千块钱,仅换得了身上的这套西服和腰间的这个手机(按一位偶尔碰到的、在手机厂干活的家伙说的,外观虽好,品质不敢恭维)。即使碰上了一个真肯帮忙,绝不推诿的公家人,或者老家也在穷乡村,没栽过秧也目睹过稼穑艰难,甚至对他们和颜悦色的,人家又怎么肯相信呢?何况这一切的确荒诞不经。几位年轻的企业家,怎么净挖空心思,捉弄自己的乡亲?一夜之间消失,难道连厂房设备都不要了?他们早先搞职业介绍,又是怎么回事?他们究竟是经理、副经理,还是搞职业介绍的?种种值得澄清的疑点,乡亲们在惊叹和气狠之中都忽略了。<br /><br />  与此同时,各路传言(天知道出自哪些知情人的口)已经在暗中滋长。一种说,经理们其实不是经理,是搞传销的,专门倒卖廉价的西服、手机。公司则是租的场地。那两个头发稀疏的老头也不是掌厨的,而是重金雇来的保安。遗憾的是,传销尚未形成可喜的规模,两位保安却忽然良心发现,不辞而别。缺了看管下线的人手,经理们也只得到此为止。另一种说,经理们的确是经理,头发稀疏的老头们也的确是掌厨的。只是公司设备老化,负担惊人,管理不善,总之种种现代企业流行的麻烦,最要命的是供养着多名肥头大耳仍不忘吃喝的中层干部,结果每况愈下,大批裁员也于事无补,经理们于是突发奇想,算盘打到了自家乡亲身上(虽然也未能挽救公司倒闭的命运)。还有一种说……但干吗列举传言呢?传言终属虚妄,还是说事实吧。可是,如果说事实如何如何,喜欢听传言的肯定摇头走开,说这肯定不是事实。所以只得再说一回传言,虽然这回的传言其实是事实。根据这个传言,经理等人其实不是经理,公司也不能算公司。因为公司早停产了,停产前经理他们只是员工。而且他们也远不如在乡亲们面前表现的那样富有商业头脑。和许多停产或者濒临倒闭的企业一样,这家公司的老板也不失时机地引诱职工集资、入股,或者叫与公司共患难,许诺了诸多好处。经理等人是职工中仅有的积极分子,为此抛进了几年打工的血汗钱。可是入了股才发现,除了每人得了一个段长、主任或者别的头衔之外,公司的资产与他们几乎不沾边;老板正通过某种精明商人独有的手段,把公司卖给一家房地产开发商(众所周知,时下这个行当最火爆),等时间一到就把那些半新不旧的厂房、宿舍一举夷平,建一座钓鱼山庄,以供市井人物更有效地打发过剩的时间。经理等人(不是原来的老板,而是骗了乡亲的那几个)多方奔走,也没能追回赔进去的钱。“别的公司都红火,为什么偏偏我们倒闭了?”“别人倒闭了也能捞一把,为什么偏偏我们赔进了钓鱼山庄?”他们简直绝望了。不过,机会是无处不在的。打工潮一浪高过一浪,各大城市里,挂着职业介绍的招牌骗钱的小屋像雨后的蘑菇一样层层叠叠。他们便开起了职业介绍所。可是,尽管亲身经历,记忆犹新,真正骗钱的勾当也不像他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不知是经验不足,还是公众对这类职业介绍渐渐有所警惕,等他们开张时,搜肠刮肚地构思,口干舌燥地鼓吹,递钞票上门的也颇有限。几个干劲十足的年轻人再次绝望了,唯有哀叹命运不公,没给个像样的机会。“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他们甚至像演香港电影一般,高举双手大吼。但其中也有一个——就是来自山坡村,后来自称经理的那个——并不怨天尤人,而是反思起来。她突然想,在公司被夷平之前,干吗空放着它不加以利用,去外面折腾呢?于是炮制了本故事开头石柱等人收到的那封信。<br /><br />  这段传奇如此详尽、曲折,最终必定流传深广。然而,尽管它内容翔实,好事的人总免不了更深入地追问。比如公司属于什么类型,是国企还是私企,做的是服装还是化工生意,停产了多长时间,被遣散的员工下落如何等等。可是,别说种水稻糊口的乡邻们对公司、厂矿不甚了了,连那些长年研究工业、商务,或者金融的专家,对这些问题也未定能圆满回答。公司属于国企、合资、台资,还是外商独资,谁能肯定?真是历史上罕见的麻烦!放眼看看吧,胡乱找家公司,不管在哪个城市:本来是国企,几十年前工人们进厂时也以为是国企,不知什么原因,也没谁过问详细的程序,忽然某一天变成了私企。暖瓶厂的牌子摘了,挂上了“斯特豪有限公司”。路人还在胡猜它的经营范围,这个新兴企业却不知什么原因,也没见领导如何艰难地抉择,忽然某一天卖给了炒房地产的。至于被遣散的员工操起了什么营生,是在街头摊煎饼果子,在宾馆打杂,还是蹬上三轮车,同进城的农民一道捡破烂,还是索性闷在家里喝二锅头,烂醉了就揍同样失了业的老婆——我还是少过问,省些头疼吧。如此复杂,如此异彩纷呈,如此匪夷所思,这就是中国的公司,这就是中国的工业,这就是中国的商务和金融!</spa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1.2.2007 21:41:4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7.2.2007 21:41:05 | 只看该作者
连载到了第十三章。欢迎点评<br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24.11.2024 12:53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