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新的学位体系 持有英美学制的学士(Bachelor)或者硕士(Master)学位的人处境尴尬,因为德国企业对他们的文凭还没有完全认同。
当1088年,欧洲的第一所大学在意大利的小城博洛尼亚(Bologna)成立的时候,教育还没有什么国界之分。可能这就是促使1999年欧洲各国教育部长在这里举行会议的原因。自那之后,博洛尼亚这个城市的名字已经成为欧洲高等教育跨国界化的代名词:“博洛尼亚进程”规定,到2010年之前,欧洲各国的高等学历实现等同互任,从而使每一名大学生都可以在他喜欢的地方上大学。
由此一个统一的学位制度就变得非常重要,即学士-硕士制。然而,在德国这项制度实施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尽管德国大学至今已经开设了665个学士以及803个硕士学位专业,但是与全德国1万多个专业相比,仅占13%。
选择新学位的大学生的比率更低。全德国目前有大约49000名大学生在攻读英美学制的学士或硕士学位,仅占全体大学生人数的2%。
长期以来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DAAD)和德国大学校长联席会议(HRK)试图改变这种状况。最近,在慕尼黑召开了一个名为“凭借学士和硕士学位跻身就业市场”的研讨会。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讨论这种新的学制在德国还没有被人们广泛接受的现状。
在这次会议上,DAAD公布了一个对德国大学领导层的问卷调查报告。调查结果表明,德国大学对于取缔沿用以久的Diplome学位仍然持抗拒态度。
仅有7%的FH和14%的UNI计划以新的学位体系完全代替传统的Magister和Diplom学位。连东道主、慕尼黑大学的校长Bernd Huber也不掩饰自己的迟疑,他说:“在我们学校,传统的学位体系在可预见的将来还有一席之地。”到目前为止,该校仅有6个专业开设了新的学、硕士学位。
而且在德国大学的痼疾――辍学率高和脱离实践这两个问题上,德国大学也不指望通过实现新的学位体系就能得到改善。
由于仅有五分之一的德国大学能使学生取得学士学位后就直接步入就业市场,因此通过新学位体系来实现缩短学习时间的希望不大。“高校本身对这一新制度的接受程度对其能否取得大学生的认可具有决定性的意义”,DAAD副秘书长Ulrich Grothus说。
德国大学校长联席议会主席 Klaus Landfried 力主推行国际化的学士和硕士学位,他说:“学习时间长的学位只对搞科研才有意义”。他认为,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讲,一个学士学位就已经足够了。同时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交流和组织能力,在这一点上以往倍受指责的人文社会学科更应该提起足够的重视。“竞争会惩罚迟到者,” Klaus Landfried说道。
在德国,这种源于英国的教育体系尚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突破,部分原因也在于德国企业对人员的聘用。对于聘用学士学位毕业生,它们依旧心存疑虑。
比如说,一份对慕尼黑工商协会的问卷调查显示,不到半数的企业已经开始对这种不同以往的文凭进行或多或少的了解和尝试,而15%的公司则表示对这个概念一无所知。在这次会议上,经济界代表把这个又责任推回给了大学。“如果大学自己也不相信学士学位毕业生掌握了足够的工作能力,那么又怎能让企业界聘用这些人呢?”巴伐利亚经济联合会教育政策部主任 Christof Prechtl置疑道。他还说,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产品也半信半疑,那么他在市场上就根本没有机会。
一些已经为新学制改革作出巨大努力的大学对这个改革方向表示信服。比如在拜洛伊特大学,“自从1999-2000年冬季学期施行学-硕士制度以来,中途辍学的学生仅占8%”,该校学-硕士项目负责人Michael Steppart说。卡尔斯鲁厄大学的会议代表Bernd Thum先生也提供了近似的数据。
大多数大学仍然持一种将信将疑的态度。巴伐利亚高校规划国家研究所的负责人Hans-Ulrich Küppers说:“人们对我们要求很高。德国大学如今就像一辆以每小时150公里的速度在高速公路上飞驰的汽车,一路上我们还要对它边开边修。”还有很多工作等着学校来完成。当与会代表在离开礼堂的时候抬起头来,看一眼那句著名的拉丁文格言(Nil sine magno vita labore dedit mortalibus)或许会得到些许的安慰。意思是,“在有限的生命中成就伟大的事业” ;或者说:“不勤奋,事无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