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192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闲谈战国武将的爱好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12.11.2006 18:03:44 | 只看该作者
在涉及日本战国时代的游戏中,经常可以看到当时武将所珍爱的物品(“家宝”、“道具”),诸如茶器、绘画、刀剑、歌物语之类,种类非常丰富,有的已成为特定武将的标志(如松永久秀的“平蜘蛛”茶釜、立花道雪的“雷切”、本多忠胜的“蜻蛉切”等)而为人所熟知。新近见到的《太閤立志传Ⅲ》中更是将每一件道具都附上了简短的文字介绍。历史上,乱世由于没有政治的统一和学术的权威,往往反而会形成文化的繁荣。我国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即属此例。日本战国时代也是日本文化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丰富的道具背后是武将们对于各种方兴未艾的文化艺术的爱好和追求,这在游戏中已成为烘托历史气氛所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br /><br />道具中数量最多的恐怕是茶具了。茶道是在接近战国时代的室町中期由禅僧村田珠光创立,至战国时代出现了大发展。当时最著名的茶人(茶道家)是千利休、津田宗及和今井宗久,合称茶道“三大宗匠”。特别是被后世称为茶道集大成者的千利休,其茶道思想主张“和、敬、清、寂”,融合有大量禅宗哲理。对于日日征战、不知明日倒在何方的武将们来说,寂静的茶道仪式可以抚慰他们的心灵,使之暂时从尘世的烦扰中解脱,所以醉心茶道者比比皆是。有的武将本身就成为茶人,如蒲生氏乡、织田有乐(长益)、高山右近(重友)、金森长近等都是千利休的门下高足。 <br /><br />茶道流行,茶具自然身价倍增,例如丰臣秀吉茶会中使用的松花茶入(茶叶罐)传说价值四十万石大米。茶具主要分为中国产的“唐物”、朝鲜产的“高丽物”和日本产的“和物”。“唐物”中最主要的是我国宋元时代制造的青瓷和黑釉瓷,典型的有“曜变天目”、“青瓷马蝗绊”等。“和物”则是日本民间制造及在茶人们指导下制作的用具,其中一些原本是日用器。战国前期比较崇尚“唐物”,后期较重视“高丽物”和“和物”。武将与茶具之间的故事留传下不少,泷川一益在消灭了武田氏之后请求织田信长赏赐秘藏名器“珠光小茄子”(茄子是茶人的一种),信长由于舍不得,转而破格加封一益上野一国及信浓国的两郡,并赐名刀、名马、黄金,任为关东管领。当事后一益却叹息“茶运已尽”,被认为视重茶具甚于一国一城。由于茶具被看作是高雅活动,茶具又价值连城,大名之间常将茶具作为礼物在外交工作中送来送去。政治斗争中的失策常用进献茶具谢罪的方法来弥补,最有名的是松永久秀向织田信长进献的“唐物九十九发茄子”。这个松永久秀被称为战国的枭雄,犯下许多“恶行”,但也是有名的文化人。天正五年(1577)因谋叛被织田信长消灭时,攻城的织田信忠提出只要交出国宝级名茶器“平蜘蛛”茶釜即可保存性命。但松永久秀竟然在茶釜放入炸药,与自己同归于尽。相反的例子发生在本能寺事变的天正十年(1582),“谋反人”明智光秀死后,明智家一族由光秀之婿明智秀满率领坚守最后的据点坂本城,城陷前秀满将明智家珍藏的茶具、刀剑等转交给攻城军,随即全族自尽。两件事例都能看出武将对于茶具的倾心。<br /><br />织田信长除了以茶具赏赐臣下,还把茶会召开权作为一种殊荣授予爱将。信长帐下仅丹羽长秀、丰臣秀吉、柴田胜家、明智光秀、稻叶一铁、泷川一益六人有权独立召开茶会。丰臣秀吉也是茶道的狂热爱好者,其与千利休是茶道史上的名对手,留下了许多有名的逸闻。也许是由于秀吉出身卑微,其茶风有一种暴发户式的摆阔味,甚至制作了黄金茶室 和全套黄金茶具,在天正十五年(1587)举办北野大茶会时,又蛮横地表示茶人如不出席,今后不得从事茶道。而千利休的茶风至晚年愈趋简素古拙,对于秀吉的做法非常鄙夷。秀吉最后终于不能容忍,找借口赐死了利休,因而被当时的文人视为“野蛮的乡下佬”。<br /><br />战国时代武将的爱好以茶道最为普及,与歌、鹰狩并称“战国三大爱好”。战国武将中有不少歌道名手。日本从平安时代开始历代都有评选“三十六歌仙”的传统。在室町时代、战国时代的“集外三十六歌仙”中,就有太田道灌、三好长庆、伊达政宗、安宅东康、细川幽斋(藤孝)、毛利元就、北条氏康、武田晴信(信玄)、北条氏政、今川氏真、小堀政一等十来位战国武将。具体来说,歌分为和歌、连歌与汉诗。和歌的格式是5句、31个音节(5、7、5、7、7)。当时许多武将去世前作有辞世歌,玩家最熟悉的当数在《太閤立志传》中出现过的丰臣秀吉的辞世歌: <br /><br />         露と落ち      露:つゅ   落:ぉ <br />         露と消ぇにし    消:き<br />         我が身かな     我:ゎ    身:み<br />         難波の事も     難波:なには 事:こと<br />         夢のまた夢     夢:ゅめ <br /><br />对照旁边的注音。可以看出其遵循了和歌的格式。歌的内容很伤感,我国学者将其译成:<br />                                       <br />         吾似朝露降人间,来去匆匆瞬间逝。<br />         大坂巍巍气势盛,亦如梦中虚幻姿。    <br /><br />也有的武将用汉诗作为辞世歌。如上杉谦信的“一期荣华一杯酒,四十九年一睡间”一句非常有名。连歌则将和歌一分为二,前半句为2句12音节(5、7),后半句为3句19音节(5、7、7),可以无限连接下去,直至百句以上。比起个人冥思苦想的和歌、汉诗,可以众人同乐的连歌更受欢迎。《武将风云录》中所谓的“茶会”实际上就是连歌会。战国武将在出阵作战之前有开连歌会祈胜的习惯,据说明智光秀的反意在事变前的连歌会中已有显露。当时名声最盛的连歌师是饭尾宗祗、饭尾宗长师徒,他们来往于诸国大名之间,广泛结交,对于各国内情都比较熟悉。饭尾宗长与骏河的今川氏关系特别亲密,常担任今川家的军使,利用知名度展开外交活动。这样的连歌师一定程度上已经具有军师的性质了。 <br /><br />鹰狩即纵鹰狩猎,曾在《天翔记》中作为培养武将的方法出现。鹰狩既是娱乐,顺便又视察领地、熟悉地理、锻炼指挥能力,并有健身作用,所以受到许多武将的欢迎。织田信长喜欢鹰狩,一生养过140余只鹰,其中特别钟爱陆奥国远野氏进献的一只纯白鹰,曾公然说这不是鹰而是人。德川家康幼年在今川家做人质时就喜爱鹰狩,结果鹰飞入住所旁的今川家臣孕石元泰家中,被认作“人质习气”,平日里一直为元泰所蔑视。晚年隐居骏府的德川家康仍旧乐此不疲,现在日本静冈市骏府城遗迹处建有家康鹰狩像,市内的“鹰匠町”原来即由家康的鹰匠集居形成。<br /><br />三大爱好而外,不少武将还有读书、念佛、绘画、舞蹈、蹴鞠(踢球,类似《水浒》中高俅的踢法)、相扑等兴趣。武将最喜欢看的书是中国的兵法书《孙子》、《三略》等,以及史记和军记文学。吉川元春甚至在军中亲手抄录了《太平记》全40卷。武田信玄之弟武田信繁在汉籍、古典方面的造诣颇为有名,其留下的家训九十九条全是汉文,其中引用了大量中国古典,有《论语》、《左传》、《三略》、《吕氏春秋》、《书经》、《汉书》、《后汉书》、《孝经》等;包括《碧岩录》之类不太有名的佛教书籍,勤学之举令人钦佩。武田信玄的另一个弟弟信廉,别号“逍遥轩”,是有名的画匠。原美浓守护土岐赖艺最善画鹰(被称为“土岐鹰”),沉溺于此,将政务完全委任于家臣斋藤道三,结果被道三篡夺了美浓国。 玩物丧志的例子还有今川义元之子今川氏真,其境遇颇似宋徽宗、李后主。氏真是今川家和歌的代表人物,存世作品有1700余首,此外还喜欢斗鸡、蹴鞠等公卿娱乐活动。但同时却疏于军、政,导致今川义元死后九年就葬送了原本最强大的今川家。氏真是蹴鞠名手,后来曾在杀父仇人织田信长面前表演,因而被世人耻笑.爱好蹴鞠的武将还有金森长近、细川昭元等人。 <br /><br />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爱好是念佛。一般战国武将为了心灵的寄托和一族的繁荣,都诚心敬佛。据说毛利元就11岁时受一位云游僧人的指点,每天早上要向着太阳唱十次“南无阿弥陀佛”。很多武将都拥有法号,有的甚至比名字更响亮,例如“信玄”、“谦信”等实际上都是法号。武田信玄是将这一爱好的作用发挥至极致的人物。信长烧毁比睿山延历寺后他就在甲斐重建,并将信浓国的善光寺迁往甲府,在领地内推广这一信仰使之成为驾御民心的工具。信玄的正室三条夫人与本愿寺光佐的正室是姐妹,因而与一向宗教团关系亲密。信玄进京作战时,得到了一向宗徒的大力支援。<br /><br /><br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23.1.2025 12:15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