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303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琴]中国古代乐器之——二胡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10.2006 00:16:09 | 只看该作者
<!--Image http://www.ishibashi.co.jp/webshop/other/gif/niko_b.jpg--><a href='http://www.ishibashi.co.jp/webshop/other/gif/niko_b.jpg'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ishibashi.co.jp/webshop/other/gif/niko_b.jpg' border='0' alt='用户发表的图象'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0.8-400)) this.width=(screen.width*0.8-400)'></a><!--End Image--><br /><br /><span style='color:blue'><u><b>二胡的历史:</b></u></span><br /><br />  二胡历史俗称胡琴、嗡子、南胡等等,流行于我国南北各地,由胡琴发展而成。 <br /><br />  追溯我国拉弦乐器的历史,据唐代大诗人孟浩然的《宴荣山人池亭诗》中有:“引竹嵇琴入,花邀戴客过。”的诗句,说明唐代已有拉弦乐器存在。日本《拾芥抄》中引《乐器名物》有这样的记载:“奚琴二张(一张无弦,一张二弦),天庆九年四月定。”天庆九年即公元946年,正值我国五代时期,此时奚琴已传入日本,可见奚琴早在唐代已在我国流传。北宋陈旸《乐书》中载:“奚琴本胡乐也,出于弦鼗而形亦类焉,奚部所好之乐也。盖其制,两弦间以竹片轧之。至今民间用焉。”该乐书所载乐器,多为唐人传物,所载拉弦乐器奚琴的特点是竹杆、竹珍、竹筒;二弦,系于琴轸的大头处;没有千斤,用一竹片夹于二弦间拉奏。当时,又有嵇琴之称(与孟浩然诗吻合。之所以江奚琴改称为嵇琴,据《晋书·嵇康传》所载;“嵇康本来姓奚,后居嵇山之侧,因改姓嵇。‘奚’字多有奴仆之意,又以名不雅似,故宋人多用‘嵇琴’之名,”此文可以说明嵇琴即奚琴。 <br /><br />  南宋时期,已有马尾胡琴的记载。如沈括的《梦溪笔淡》卷五之《凯旋》“诗:马尾胡琴随汉车,琴声犹自怨单于。弯弓莫射云中雁,归雁如今不见书。”补笔谈卷一又载:“熙宁中,宫宴。教仿伶人徐衍奏嵇琴,方进酒而一弦绝,衍更不易琴,只用一弦终其曲。自此始为‘一弦嵇琴格’。”可见当时已具有一定的演奏水平。元代蒙古族在祭祀时,以及军队里面也都使用了二弦琴,如《马哥勃罗游记》中载有公元1268年蒙古军队在打仗之前,“他们唱歌和奏的二弦琴,极其好听。” <br /><br />  一千多年来,弓弦乐器在我国不断地演变、派生、发展,到了近几百年,随着戏曲音乐的兴起和发展,胡琴更为广泛流传,各类形制的胡琴,如二胡、京胡、板胡、粤胡、坠胡、椰胡、二弦、马骨胡、大筒、四胡等等,不仅成为地方戏曲、京剧、说唱、民间歌舞以及丝竹乐、弦索乐、吹打乐中不可缺少的伴奏、主奏乐器,而且在独奏艺术上也有了新的发展。我国卓越的民间音乐家华彦钧(即阿炳,1893~1950)和杰出的民族音乐革新家刘天华(1895~1932),对二胡演奏艺术的发展作出了创造性的贡献。 <br /><br />  建国后,二胡独奏艺术的发展又迈进到一个新的里程,无论在乐器制作方面的改进,创作手法的更新和题材的广泛,演奏技巧的丰富发展等方面,都有了飞跃的发展。改革后的二胡,将丝弦改为铜丝弦,扩大了音量,使音质更好了,用“双千斤”,增加低音把位,使低音扩大了四度,使有效音域达到三个八度左右;还有将琴筒改为扁筒的,扩大了音量,音色更加柔美;还试制了一种加设弹簧指板、增加两条弦的四弦二胡,使音量有所增加,音域有所扩大。二胡普遍采用五度定弦法,也有为表现某些地方色彩的乐曲而用四度定弦的。 <br /><br />  二胡的形制:由琴杆、琴轴、琴筒(蒙蛇皮或蟒皮)、琴弦(过去用丝弦,今用钢丝弦及金属缠弦)、千斤、琴码及琴弓组成。音色柔和饱满,高音较为清亮。琴筒用木或竹制成,一端蒙蛇皮。张二根弦。竹弓,张马尾,夹于二弦之间拉奏。音色柔和优美。二胡不但用于声乐的伴奏和器乐合奏,在二十年代就已发展成独奏乐器了。 <br /><br />  建国前,二胡的代表曲目主要是华彦钧的三首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以及刘天华的十首二胡曲《病中吟》、《月夜》、《苦闷之讴》、《悲歌》、《良宵》、《闲居吟》、《空山鸟语》、《光明行》 、《独弦操》、《烛影摇红》。民间乐曲有《汉宫秋月》、《中花六板》、《三宝佛》等。建国以后,二胡按理改编的优秀乐曲有《河南小曲》(王乙曲)、《梆子风》 (项祖英编曲)、《江河水》(黄海怀移植)、《秦腔主题随想曲》(赵庚霄、鲁日融编曲)、《一枝花》 (张式业编曲);在创作方面,有《湘江乐》 (时乐濛曲)、《豫北叙事曲》 (刘文金曲)、 《三门峡畅想曲》(刘文金曲)、《赛马》 (黄海怀曲、沈和群改编)、《草原新牧民》 (刘长福曲)、《江南春色》 (朱昌耀曲)、《战马奔膀》 (陈耀星曲)以及二胡协奏曲《长城随想》(刘文金曲)等等。 <br /><br />  二胡的主要演奏技巧,右手弓法有连弓、顿弓、连顿弓、颤弓(亦称抖弓)、甩弓(亦称小抖弓);左手指法有颤音、滑音、泛音、垫音以及左手手指拨弦、弹弦等。 <br /><br />  当代著名的二胡演奏家有蒋风之、闵惠芬、蒋巽风、王国潼、许讲德、姜建华、陈耀星、肖白庸、张韶等。<br /><br /><span style='color:blue'><u><b>二胡名曲欣赏下载:</b></u></span><br /><br /><span style='color:green'><a href='http://grm.cdn.hinet.net/xuite/b/2/c/5/15051514/blog_334285/dv/6555318/6555318.mp3' target='_blank'><span style='color:green'><b>二泉映月</b></span></a><br /><br /><a href='http://grm.cdn.hinet.net/xuite/b/2/c/5/15051514/blog_334285/dv/6555959/6555959.mp3' target='_blank'><span style='color:green'><b>江河水</b></span></a><br /><br /><a href='http://grm.cdn.hinet.net/xuite/b/2/c/5/15051514/blog_334285/dv/6556111/6556111.mp3' target='_blank'><span style='color:green'><b>赛马</b></span></a><br /><br /><a href='http://grm.cdn.hinet.net/xuite/b/2/c/5/15051514/blog_334285/dv/6556404/6556404.mp3' target='_blank'><span style='color:green'><b>听松</b></span></a><br /><br /><a href='http://grm.cdn.hinet.net/xuite/b/2/c/5/15051514/blog_334285/dv/6556821/6556821.mp3' target='_blank'><span style='color:green'><b>病中吟</b></span></a><br /><br /><a href='http://grm.cdn.hinet.net/xuite/b/2/c/5/15051514/blog_334285/dv/6556950/6556950.mp3' target='_blank'><span style='color:green'><b>良宵</b></span></a><br /><br /><a href='http://grm.cdn.hinet.net/xuite/b/2/c/5/15051514/blog_334285/dv/6557055/6557055.mp3' target='_blank'><span style='color:green'><b>光明行</b></span></a></spa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匿名  发表于 5.10.2006 12:58:12
3#
 楼主| 发表于 9.11.2006 14:08:0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8.1.2025 16:37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