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食味
德国频道
查看: 1240|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异国恋 爱你到底难不难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6.8.2006 08:33:48 | 只看该作者
即时机票
“爱情不分国界”<br /><br />  这句话,听上去很美。爱情毕竟不是存封在真空里的幻想,浪漫更不能当一日三餐来填饱肚子,当文化差异摆在现实面前,爱情的天秤是否依然平衡?   <br /><br />  爱一个外国人很容易,真要天长地久却很难。<br /><br />  明星亦凡人。寻访了诸多娱乐圈内“跨国组合”,对宁静、杨二车娜姆、韦唯等进行了深入专访。他们当中,有的人执着于爱的诺言,有的人再见亦是朋友,还有的人却走到了爱的尽头。<br /><br /> “宁静”地走过8年<br /><br />  2月14日的婚礼注定是一场美丽的约定。<br /><br />  一晃眼, 宁静和她的“美国甜心”保罗“宁静”地走过了8年。<br /><br />  结缘于《红河谷》的宁静和保罗,一个是中国的黑珍珠,一个是美国的白小伙;一个是脾气倔犟的“小疯子”,一个是温文尔雅的“大男人”;宁静说过:“保罗做事的方式与我有很大的不同。”<br /><br />  好像一条棉线的两端,看上去离得很远,绕个圈,却接起了“幸福”这个圆。<br /><br />  从不给他煮咖啡<br /><br />  宁静几乎不在媒体面前说家庭、婚姻,甚至有一次连说了4句“这是我的私人生活”把记者弹回去。<br /><br />  只好从她的朋友处旁敲侧击。<br /><br />  曾和宁静连续合作了《孝庄秘史》和《皇太子秘史》的刘德凯透露了一点小细节:“有一天我们拍到半夜,大概1点多。那时候蛮冷的,儿子已经先送回家去了,她老公却在外面等,等着等着坐在躺椅上睡着了,宁静就把她自己的大衣拿过去给他盖。夫妻之间,如果都是同行的话,更需要能够去理解、体谅对方。虽然我看到的只有这么一个小小的动作,印象还是蛮深刻。”<br /><br />  “他们很好,感情非常好!”胡静一脸羡慕,“她拍戏的时候,她先生都会在,就是离得比较远,感觉不会去打扰她一样,远远地看。拍完戏,他们会到更安静一点的地方,聊天,跟他们的小孩子玩,真是蛮温馨的一个家庭。她说起她先生的时候,都说‘我老公’,然后一脸幸福的样子。我觉得他们的婚姻很棒。”<br /><br />  邬倩倩觉得他们两人是“距离产生美”。她曾问宁静:“你平时爱喝咖啡么?”“我不爱喝,先生特别爱喝,一天喝好几杯,我就喝茶,我觉得咖啡一点也不好喝。”像宁静和保罗这样,互不勉强,彼此牵挂的时候打个电话,大家问候一下,忙完以后关心一下儿子,也挺好的。<br /><br />  打趣问宁静:“早上他要喝咖啡,你给他煮吗?”<br /><br />  她斩钉截铁地说:“不会。几年前,认识一个朋友,他的妈妈是从巴拿马去美国的,他爸爸是美国的一个军人。他妈妈刚到美国的时候,每天早上4点钟起来做饭。半年以后,一些邻居跟她聊天,就问她:‘你怎么会这么早起来给他做饭?不要再给他做饭了。’从此以后他妈妈就真的不做了。我也是这样。我以前想,每天早上起来要怎么样怎么样,然后就4点钟,甚至3点钟起来做饭。结果我发现这都不真实,真正的爱情不会是这样子的。”<br /><br />  “疯子”不进家门 <br />  在云南丽江拍《兰陵王》那会儿,丽江不像现在那么繁华,几乎没什么人去。宁静的嗓门又比较大,经常其他人在山上拍戏,她闲来无聊,就让山下的人讲个笑话给她听。宁静笑得肆无忌惮,搞得山上的剧组没有办法同期录音。后来,他们就说宁静“疯了”。<br /><br />  宁静不以为然:“我觉得人都有点疯狂。”<br /><br />  这股子疯劲,宁静却没有带进婚姻。除了拍戏,她很少出去玩,也没什么固定的朋友圈子。保罗希望她多出去走走,她跟保罗出去了几趟,又躲了回来,“因为我不会跟人相处,去了反而得罪人家,搞得大家不高兴,所以干脆不去了。”<br /><br />  “待在家里闷不闷?”<br /><br />  “怎么会!看书,然后收拾房子,搞得很干净,什么东西,放在哪儿的一定要放在那儿不准动。我喜欢在家里面。”<br /><br />  偶尔,她还会做点首饰,项链、耳环都会做,连一些衣服,都是自己设计的。听说,她做饭的手艺也不错。<br /><br />  儿子牛牛6岁了,保罗微微发福。守在家里,看着这对哥们一天天细微地变化,也是一种幸福。<br /><br />  嫁个老外少八卦<br /><br />  问她“嫁个老外究竟是什么感受?”<br /><br />  她给了一个有点意外的回答:“多了很多麻烦,也少了很多麻烦。”只要两个人能够相互体谅,差异反倒留给彼此许多独立空间。当然,产生分歧,多数情况,总是保罗让着宁静。<br /><br />  保罗原本提出要去一个大教堂举行婚礼,请很多朋友,可宁静坚决反对。“我的英文不行,面对那么多黄头发蓝眼睛,我会很紧张。”结果,保罗把新娘子领进了一个小教堂。“那真是一个小小的教堂,小得有点超出我的想象。当年里根和南希曾经在这个教堂完成他们的结婚典礼。”<br /><br />  宁静不知道如何称呼保罗的父母。尽管保罗让她直呼其名,可她认为不妥;如果喊他们“爸爸”、“妈妈”,又觉得不习惯。后来干脆什么也不叫,见了面尽量表现得亲热就行了。<br /><br />  婚后,他们住在洛杉矶的一套公寓里,房间大得让宁静害怕,常常失眠。妥协后,保罗把全家搬到了一个稍小一点的地方。<br /><br />  只要真爱在,国别的差异,不是问题。<br /><br />  最后,还是忍不住好奇地问她:“有一次听另外一个和外国人结婚的演员朋友说,嫁个外国人多好,他不会有太多的中国朋友,这边也不会写出什么跟先生相处的隐私,你想到过这一点么?”<br /><br />  宁静笑笑:“我觉得这样好,这样简单。”<br /><br />  黄安大嘴点评:异国恋不算什么<br /><br />  “王菲和李亚鹏相见恨晚,一见钟情的可能性极大;张艺谋将会孤独终老;范冰冰在26岁时会有结婚打算,而到31岁时则需谨防婚变及夫妻失和……”不怕得罪演艺界同行的“大嘴巴”黄安又一次“语不惊人死不休”。继《谁搞垮了演艺事业》之后,又一部新的八卦《谁搞垮了婚姻》出炉,预测了百余位明星2005年的婚姻与感情生活。<br /><br />  维持异国婚姻与普通婚姻类似,“一个人要找的另一半,除了臭味相投,更重要的是阴阳相调”,即两人要性格互补。而异国婚姻要面对的,只不过多了文化差异。跟记者聊了一小时,黄安依然大嘴无忌,爆出一个又一个八卦。<br /><br />张曼玉与阿萨亚斯(法国<br /><br />  一部《清洁》备受瞩目, 并不仅仅因为张曼玉藉此捧得今年戛纳影后桂冠,更因为这部电影是张曼玉与前夫阿萨亚斯离婚后的作品。1996年相识相恋,1998年张曼玉远嫁法国,至2002年分手,这段异国婚姻才维系了3年半。<br /><br />  黄安点评:张曼玉善于分析,是典型的处女座;而她原来的那个法国老公也很严肃,一看就是个彬彬有礼的绅士。这两个人碰到一起吃饭,会点个蜡烛,各自坐在长桌的一头吃自己的那一份东西。这样吃饭还不如到路边小摊吃大排档呢,不分才怪。文化差异也是一个原因,尽管张曼玉已经很洋化了,但她在骨子里还是个中国人。照我看,只有人来疯型的人跟张曼玉在一起互补,他们的感情才会稳定。<br /><br />  忽略了文化差异、家庭等因素,浪漫的爱情发生得那么自然而然。然而,一旦揭开这层面纱,文化差异会在两人之间不断制造冲突,这些冲突处在热恋期,会带来一种甜蜜,熟悉后却成了麻烦。<br /><br />  黄安曾经的恋情便是这样终结的。未婚前,他有过一个新加坡的女朋友,一开始感情很好,但后来就开始吵架,起因就是无法磨合的文化差异。吵着吵着,两人就分手了。<br /><br />  娶一个外国老婆是黄安少时的梦想,直到现任太太的出现才最终使他打消了这个念头,从此18年同舟共济。<br /><br />华健与康翠兰(美国)<br /><br />  读书时代他们就已相识, 现育有一儿一女。周华健一直以爱家的新好男人形象出现在媒体和大众面前,曾说过“幸福就是听老婆的话”。婚姻危机的传言一度尘嚣至上,后来他站出来承认,婚姻确实存在过危机,但现在已经没有问题了。<br /><br />  黄安点评:周华健的健康形象有点被媒体夸大了,尤其是关于他的婚姻。其实他在生活方面很保守,对于婚姻更是慎言谨行。别看他表面上阳光,其实有很多东西都不肯说,只要触及到他内心,他就再也笑不出来了,不像我这个大嘴巴到处说。关于他的婚姻,事实究竟如何就没有人知道了。<br /><br />罗琦与Jan(德国)<br /><br />  与老公相识3天就结婚, 罗琦也真够狠的。被曝光吸毒后的第二年,她远赴德国,在那里遇到了现任丈夫Jan并结婚,至今已有5年。丈夫在电影公司工作,成龙的新片《环游地球80天》就是他参与制作的。<br /><br />  黄安点评:我曾经见到罗琦的德国老公在北京闷热的酒吧中,一袭皮衣,还竖起了领子,那可是6月啊!我反正是穿短裤都嫌热。罗琦和他老公简直是绝配。罗琦的人缘不是很好,把圈里人得罪了一半,而她老公则是得罪了所有人。<br /><br />4年婚姻6年感情一朝散, 苏永康与妻子即是如此。当年被爆吸毒后,妻子还在媒体面前全力支持苏永康,可没过多久就传出了关系破裂的消息。事后有媒体爆料,说两人离婚的原因居然是苏永康“难以接受老婆整容”。<br /><br />  黄安点评:苏永康的老婆是新加坡人,同是华人,文化上应该不会有什么差异,因此他们应该比其它有巨大文化差异的异国婚姻稳定。所以我想,他们婚姻的破裂,应该是夫妻感情上的问题,我估计是苏永康的吸毒事件对两人的感情产生了影响。<br /><br />刘德华与朱丽倩(马来西亚)<br /><br />  这两个人的关系一直传闻不断, 从女朋友到订婚、结婚,乃至已经生子的都有。兜兜转转,朱丽倩被媒体也盯了10来年了,而刘德华就是咬紧牙关不松口,不肯承认自己已经结婚。<br /><br />  黄安点评:如果刘德华到了这个年纪还没有结婚,那他就是个苦命的人。其实,我在这本书中就预测他已经结婚了。朱丽倩这个名字,从1995年就有了,再加上照片、戒指等等,如果没有相关事实,别人怎么可能乱编。刘德华为了这么多影迷,要把自己的婚姻状况隐瞒起来,也真是够难为他的。估计他要到50岁才肯曝光自己的婚姻,然后将身边一个中年人介绍给大家说:“这是我儿子……”<br /><br />守不住“7年之痒”<br /><br />  七年之痒, 杨二车娜姆和她的“挪威王子”石丹梧没能走出爱情的迷城。<br /><br />  她曾尝试盖住伤痛,但当读者问起:“你的王子呢?”她就再也隐藏不住。<br /><br />  在北京“仙境”一样的家里,香氲弥散,听她将故事娓娓道来。<br /><br />  戒指,戴不上无名指<br /><br />  “好像一切都是冥冥中的相遇。”杨二车娜姆这样开场。<br /><br />  石丹梧3岁的时候,就坚信:以后一定会娶一个黑头发的中国女人。他们两个恰恰相遇在1996年10月1日———中国国庆节。<br /><br />  石丹梧被调往挪威驻瑞士使馆,杨二车娜姆毅然拖着160个箱子漂洋过海随他而去,“开始像小鸟衔树枝筑巢一样”,一点一点搭起他们温馨的家。<br /><br />  为了照顾她的习惯,石丹梧把全新的手排挡奔驰车改成自动档;中午,他从使馆赶回家,就是想和她吃一餐饭;她洗碗,他在一旁递毛巾:“谢谢你,因为你的国家有了你;谢谢你,因为我的国家也有了你。”他把杨二车娜姆上封面的杂志分给每一个同事,告诉他们:“这就是我的娜姆。”<br /><br />  可是眼看着石丹梧每天乐颠颠出门上班,杨二车娜姆渐渐感到了落寞。“我是一只风筝,线还拽在家乡泸沽湖畔。这一点,是他无论如何也不能体会的。”<br /><br />  杨二车娜姆和石丹梧拉钩约定,她回老家,在泸沽湖边造一座有37间客房的山庄和一间民族博物馆,他留在瑞士,两人每隔3个月见一次面。前3次,石丹梧为她准时买机票,和机票相伴的还有准时的玫瑰。第四次,因为航班出了点状况,她没有准时回家。6个月后,她打电话回家,他说了一句客气话。杨二车娜姆太了解石丹梧———肯定出问题了。<br /><br />  “家里来客人了?”她问。<br /><br />  “是。”<br /><br />  “客人在家里过夜了?”她沉住气。<br /><br />  “是。”<br /><br />  “睡得是我们的卧室?”两人有过约定,任何外人不准进入他们的卧室。<br /><br />  他诚实地回答:“是。”然后哭了。<br /><br />  再见那天,是8月25日,她的生日。“差了3个月,便错过了一辈子。”石丹梧给她买过无数个戒指,却没有一个能够戴上无名指。<br /><br />  没有争吵,也没有提“分手”,通了一个电话便再也不见面,再听不到他叫她“妹妹”。杨二车娜姆至今没回过瑞士,房门钥匙,还一直在包里,没有取出来。<br /><br />  浪漫,嘎然而止<br /><br />  收拢最后一滴眼泪,杨二车娜姆回到了家乡,开始一心造她“睡醒睁开眼睛,仿佛身在泸沽湖水面上”的山庄和博物馆。<br /><br />  可人要是倒霉起来喝水也塞牙缝。失去了7年的爱,博物馆和山庄的建筑资金又被曾经非常信任的设计师卷走,欠了工人一大笔工钱。<br /><br />  除夕夜,她一个人在昆明的宾馆吃了一碗云吞面。年初一,背起书包,里面装着刚刚到手的16万新书稿费,在盘山公路上颠簸了10个小时,赶到工地把钱塞到工人手里,叫他们回家过年。从前喊她“娜姆”的工人们含着泪改口叫她“杨老板”。杨二车娜姆接过工人们递来的酥油茶,又匆匆赶到北京写下一本书,赚下一笔稿费换博物馆的门窗。<br /><br />  然后,她带司机从外地拖木头、玻璃、砖头回工地,在工棚住上30天,没有咖啡,没有香水,星星、月亮……一切浪漫的事情都不敢看不敢想,生怕多停留一秒,心就飞回那些日子———靠着他的肩膀,品红酒写小说,累了到西班牙小酒店手牵手吃甜品,倦了到法国海边吃生蚝……<br /><br />  妈妈说她是“神经病”,劝她把地卖了吧。有一次,她实在撑不下去,带了下家去工地准备转手。坐在泸沽湖边,看着自己建在半岛上的梦想,她不知不觉抽空了一盒烟。最后一颗烟灰弹落,突然决定“不卖了!我用石丹梧换了这个梦想,怎么可以放弃?我要把房子一间一间造起来,放弃不是我的习惯!”<br /><br />  问她:“离开他,后悔么?”<br /><br />  她想了一会儿:“后悔,我毕竟是个女人。”“问过他现在的她么?”“问他干吗?只要她对他好,我就祝福他们。”在和工地相依的日子里,杨二车娜姆收到过一张石丹梧寄来的卡片:“我这一辈子不知道哪里修来的福气得到了你。你教会了我很多东西。你在我心中的位置无法代替。”<br /><br />  艳遇,下一段留给海滩<br /><br />  1997年,在瑞士写《中国红遇上挪威蓝———我的外交官夫人生活随笔》那会儿,日子过得像玫瑰花瓣一样。穿个白睡袍窝在家里,推开左窗,日内瓦古城好像油画一样缓缓铺开;透过正对床头的窗,可以看见世界上最高的喷泉;去洗手间刷牙,牙膏已经挤好;晃到客厅,咖啡煮好,牛奶温热,旁边永远竖着那张卡片———我爱你。<br /><br />  生活中浪漫的点滴,洋洋洒洒一路写下来,“一个女人的幸福莫过于此。”<br /><br />  今年,写《七年之痒———中国红别了挪威蓝》时,手却艰难得不知从何下笔。常常呆坐一整天,发现电脑上一个字也没有敲出来。每天睁开眼睛,往日情历历重现,却再也闻不到隐隐约约飘来的咖啡香。书的最后,她写道:“我就这么爱过。”写完,阖上,等待8月底出版,却不敢看第二遍。<br /><br />  杨二车娜姆说现在已经不是累,而是“干”了,每天靠13杯咖啡让自己坚持下去,一心想着博物馆能够早日筹足资金建造成型,“然后到海边睡上一个月,发展另外一段艳遇。”<br /><br />  她说:“女人不可能在一棵树上吊死。可一旦把树苗种了下去,就要悉心呵护他长成参天大树。不管两个人的感情发生了什么意外,他们的树却永远在那里。”<br /><br />  韦唯和“瑞典前夫”史密斯<br /><br />  10年的痛她一个人尝<br /><br />  10年的跨国婚姻, 韦唯选择用新书《和从前不一样》作一个收尾。<br /><br />  上海签售会上,韦唯说:“我把10年的感情,全都换成文字,像写日记一样,写进这本书。文字是最好的表达方式。不开新闻发布会了,你们要问的问题,在这里都可以找到答案。”<br /><br />  读者中突然跳出一个声音:“韦唯唱一个。”<br /><br />  韦唯婉言谢绝了。<br /><br />  不是唱歌的环境,没有唱歌的心情。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br /><br />  独身,我终于自由<br /><br />  在和先生、瑞典音乐人史密斯的婚姻后半程,韦唯越跑越累。两人极度发烧的热忱,渐渐冷却为一种挥之不去的感情低温。<br /><br />  漂浮在家中名为“Weiwei’spool”的游泳池里,可以望见不远处日光照耀下的雪景,但在她的眼中,这种景色美得苍白,了无生趣。<br /><br />  按照心理医生的建议,她每滑一次水,就应该告诉自己一遍:“我是年轻的,我是美丽的,我是幸福的,我是快乐的,我是幸运的,我是富有的,我是健康的……”<br /><br />  当史密斯一次又一次批评她钢琴弹得不好,她慢慢拢起琴盖,决心再也不在家里弹琴时;当他不厌其烦地告诉她,出门穿这件毛衣,配那条大衣时;韦唯真正意识到,她失去的是自由。<br /><br />  她甚至起过这样的念头:干脆在大房子里辟出一间小屋,摆架钢琴,放张床,重新经营自己的小世界。可短暂的隔离根本解决不了问题。<br /><br />  “我曾经倾之以满腔热情,并祈求美满到永远的家庭,变成了一场‘童话’。这段‘童话婚姻’,成为我生活中最大的失落。”<br /><br />  好在,现在终于自由了,可以半夜爬起来煮碗面条,看IMAX电影,在大街上到处乱走……“这是条新路,遗憾的是,不得不以离婚为起点。”<br /><br />  孩子,我绝不让步<br /><br />  “我经常带孩子们去骑车,或到森林中散步玩耍。夏天采摘野苹果,秋天采蘑菇;或者点燃篝火烧烤些吃的东西。林中景色奇美,而3个小子只管玩儿,他们会玩打猎或牛仔游戏,偶尔我运气好的话,才能抓住他们的小手,一小会儿。”这是《和从前不一样》中最温暖的一段文字。<br /><br />  离婚对韦唯而言,唯一的牵挂,便是“3个小子”。是她,教会他们写“横、竖、撇、折、点”,念“aoeiuü”。<br /><br />  按照瑞典的法律,一般不会让父母单方面抚养孩子,一边住一星期是比较通行的方式。韦唯却坚持要争取到单方面抚养权,“我再也不想做什么事情都看他的眼色。”当地法院正全面考察她的抚养能力,要让他们认可一个女人,绝非易事,要让他们认可一个外国女人,更是难上加难,但她绝不放弃。<br /><br />  结束在上海的宣传活动,韦唯马上飞回斯德哥尔摩,去看她的“3个小子”,和他们一起滑雪橇,看《指环王》,打牌,在床上打架,和他们睡在一张床上,第二天清晨看他们比赛谁下床的声音最轻……<br /><br />  侵权书,我追究到底<br /><br />  缠绕着婚姻的,还有一团乱麻———侵权书《韦唯的激情岁月》。<br /><br />  7月初,韦唯回国时,听朋友说,北京某报纸正在连载一篇名为《韦唯的激情岁月》的文章,更叫人震惊的是,这篇文章即将出版成册,而且是在韦唯丝毫不知情的前提下。她在网上看到了文章:“天呢,都是作者的胡编乱造!”而且,该作者通过两次对韦唯的简短采访,“加工”出3本书。<br /><br />  起初,韦唯在媒体前保持沉默。私下,她的经理人跟出版社以及报社取得了联系,希望暂停这本书的出版、连载。对方却“不依不饶”地强调“书的出版符合合法手续”。<br /><br />  无奈之下,韦唯的经理人已于目前正式通过法律手段,决定追究到底。<br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6.8.2006 08:35:5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6.8.2006 08:46:0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匿名  发表于 26.8.2006 20:23:06
不喜欢杨二车娜姆,虽然是老乡,她太张狂,她没什么自己的事业,按照自己的思维写理想童话,注定不是当外加官夫人的料<br />同样是和外国人结婚的杨丽萍,也是云南的,就比她幸福,有自己的事业,而且一直在往前走着~
5#
发表于 27.8.2006 10:19:04 | 只看该作者
反正以前几个朋友都找老外了。但是都OVE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7.8.2006 12:37:18 | 只看该作者
想不出异国婚姻和本国婚姻有什么实质上的不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16.6.2024 14:51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