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style='color:red'>网友LEIDENSHAFT的留言,写的太好了,转过来大家共勉</span><br />哎呀, McPassion先生啊,看来您还真不知道克劳的水有多深啊。一个超过200年历史的大学能被您说成这样,也足见您的水平了。德国人怎么对待大学,对待高等教育,您算是一无所知啊。<br /><br />这个学校在德国工业界可以说是小有名气,蒂森 克虏伯(Thyssenkrupp)的董事局里,至少两人毕业于克劳,我就认识一个克劳的同学,教授一个电话,蒂森克虏伯写个arbeit,连面试都省了。早几年毕业的学生,就是中国同学,听说去airbus的都有。到了haupt,由于学校小,人少,很多课就几个人上,表现好一点,跟教授还能混个脸熟,很多时候,在别人看来很难的事情,在那里就是一个电话的事情。而正因为人少,这个大学是少有的几个还能保持haupt阶段德国大学考试传统的学校,知道是什么吗?口试。在过去,原则上,haupt的所有考试都应该是口试。但是很多大学的教授一学期都不一定见上几面,还口试?而通过口试,学生有机会更多跟教授交流,不是更好吗?至于学生愿不愿意那又是另一回事了。估计您是不愿意的。上次还听说,有人去diplomarbeit面试,教授都跟着去的。到了那一看,面试的经理曾经也是克劳的学生......<br /><br />哎,德国这样一个有着深厚工程文化底蕴的国家,她的工业大学渗透在这个国家的方方面面,其实不仅仅是克劳,所有的Uni,TU都有着广泛而且深厚的人脉,我们这些以学习为目的初来乍到的外国学生,在不完全了解情况的前提下,就妄下断语,更为可惜的是,搬出了我们那些自以为是的“排名”思想,我也理解,这种思想是在资源不足,分配不均的国情之下,再伴有一点点小农意识残留的情况下产生的,不怪你。但是你居然在德国学习了那么久之后还能说出这些话,你的留学投资是不是要考虑一下亏损问题了?<br /><br />最后,P.S.一下,尽管喊大学没钱没钱,就这么个3000人的小大学,一年州里的拨款居然还有将近8000万欧,(这个大家都可以到HOK去查)而这个钱仅仅是用来维持大学运转,各所各教授还有自己的项目等等。我们在很多地方,很多时候,的确是有数量级上的差距,这不可怕,但是可怕的是,在思想上,在对待事情的态度上居然也有数量级的差距,就实在是可惜,也很可悲和可怜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