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洲时报德国版讯,中欧投资协定谈判近日取得大幅进展,有望在今年年底前签署,这对中欧双方而言都是重大外交突破。不过,该谈判的进展主要由默克尔领导的德国推动,欧盟内部仍有不同声音;该协定一旦签署,对欧美间关系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德国《经济周刊》杂志对此事进行评论报道,现全文编译如下:
上周末(19至20日),《中欧全面投资协定》(中欧CAI)谈判人员再次开会就协议内容进行商讨。欧盟方面表示:“突破可能就在这周一到来。”这项自2014年以来一直在进行的谈判的进展令人惊讶。就在两周之前,欧盟领导层还认为不能在谈判中让步。但是德国总理默克尔将这一议题视为头等大事,并已下定决心,要在德国的欧盟委员会轮值主席国任期结束之前促成这项协议。对于从一开始就将对华关系作为轮值主席国工作重点的默克尔而言,该协议的达成将是一项重要成功。
中国在11月与一众亚洲国家达成占全球经济总产值近30%的迄今最大贸易协定之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后,欧洲似乎在贸易问题上坐了冷板凳。而现在与中国达成这项协定将能证明,在贸易方面,欧洲仍然不容忽视。
在欧盟,默克尔正在对各成员国施加压力,要求其支持协议的达成。欧洲正在做出有利于中国的让步,而中方却没有相应给予足够的妥协,许多国家对此感到恼火。中国人希望能够积极参与能源方面的终端市场,一位欧盟内部人士批评称:“我们可以预设,欧洲所有电动汽车的电池都将由中国制造。”
无论中国的注意力集中在哪里,欧洲人将付出的代价都可能很高,市场开放问题就是如此。欧洲已在很大程度上向中国企业开放了市场,该领域几乎已提供不出什么新条件。位于布鲁塞尔的智库“欧洲国际政治经济学中心”(Ecipe)的主管霍苏克·李·马基亚马(Hosuk Lee Makyiama)表示:“只有当德国和欧洲能提供一些回报时,中国领导人才会签署协议。”“除了航天技术和生命科学之外,中国已经在大多数未来产业方面赶上了进度。”中国的愿望清单上显然包括成立太空探索方面的合资企业,欧盟目前担心,默克尔会在这一领域做出让步。
批评人士还抱怨称,即使能达成协议,欧洲企业在中国面对的环境也不算好。欧盟绿党议员、欧洲议会对华关系代表团团长莱因哈特·彼蒂科菲尔(Reinhard Bütikofer)就批评称:“互惠不存在。”彼蒂科菲尔还认为,中国根据外企来源国搞差别待遇,给予外国投资者的权利各不相同。
在投资保护方面,此次协议内容与迄今仍有争议的争端调停程序保持一致。欧盟委员会承认:“这不是一笔完美的交易。”但德国在欧盟内部表达的观点是,在可预见的未来,这将是中国对欧洲给出的最好报价。
实际上,正如内部人士一致强调的那样,这次谈判主要在柏林与北京之间进行。欧委会负责贸易的副主席瓦尔迪斯·多姆布罗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并非重要角色,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也不是。
中国正在加快步伐,希望在拜登正式就职美国总统前达成协议。因此,欧洲事实上正在做可能破坏跨大西洋关系的事。但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欧盟外交官认为这并没有任何问题:“美国也没有就对华贸易与欧洲协商。”
(欧洲时报德国版,转载请注明公众号GermanRepor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