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20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英国高考背后存在阶层固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13.6.2017 02:33: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最近,国内各大名校正在进行自主招生,这也让我想到了英国的自主招生。

英国的学校教育体系和国内并不太一样。英国学校的基本情况是:孩子年满11岁时,就会进入到当地的中学(称之为High School或Secondary School)。满16周岁后,孩子们会进入下一阶段——两年的学院学习,这其实已经相当于大学的预科,是为正式进入大学学习做准备的,而我,则更愿意称之为“高中”。

申请“高中”时,各个学校要求学生把高中要学的课程填上。有的学校只要求选择三门,而有的学校则需要填四门,在完成一年的高中学习之后,将会让学生丢掉一门,集中精力攻剩下的三门课程。所以,英国的“高中”,就广度来讲,没有国内的范围宽;就深度来讲,则比国内孩子的学习内容要深入一些。

很多人好奇,英国“高中生”都学什么?孩子们可挑选的课目非常多,除了数学、英语、文学、地理、历史、音乐、物理、化学、生物、法语、德语等传统科目外,还可以选择心理学、宗教文化研究、社会学、政府和政策研究、媒体研究、戏剧、艺术和设计、商业研究、经济学、法律、摄影、食品和纺织及产品设计、戏剧研究、经典文化研究、公民研究等。

相当于国内高考的考试,在英国被称之为A-Level(General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 Advanced Level),这是学生们进入大学很重要的因素,但并不是惟一的因素。因为,除了A-Level,决定一个学生是否能入学的因素还有老师写的推荐信和学生自己参加社会活动或者从事相关工作的简历。这也意味着,招生很大程度上是大学自己的事情,跟全国是否统一考试关系不大。

当然,英国的大学很多,学生的可选择余地比较大。7000万人口的国家,仅中国教育部认可的大学就有100多所,这并不包括那些形形色色的私立学院。任何一所大学,都有自己的强项专业,这使得学生在考虑学校时,除了牛津、剑桥等名校,还有其他选择。

还有一点儿不同,就是英国重要大考的考试方式。在英国,会把一门课拆成了很多部分慢慢考。如果你觉得某一次没考好,还可以申请重考,直至考到了满意的成绩为止。此外,有一个很有趣的事情,那就是英国初中生就可以“高考”。
不过,英国的中学教育也有要命的问题。BBC曾报道过这样一个让人触目惊心的数据:最近几年,伊顿公学等5所私立学校学生考上牛津、剑桥两所大学的总人数,相当于英格兰1800所公立学校考入这两所学校的学生总数。这组数据,也反映了英国的阶级固化的现象。这样的环境,让很多英国穷人的孩子看不到希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24.4.2025 23:23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