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 f# y5 i; E/ L8 Q d3 f
6月8日,CNN刊登了一篇署名Shen Lu的文章,题为“为什么高考失利是我遇到过最好的事”(Why failing the gaokao was the best thing that ever happened to me)。作者为CNN的员工,曾参加2009年高考,不幸失利,进入国内三本学院之后无心学习,之后退学,前往美国爱荷华大学主修新闻。
0 ~" r2 K; G9 B# m
她写道,“事实上,我对当年高考失利心怀感激。如果我去了中国某所名校,我便永远无法感受西方的教育了——这个系统亦不免瑕疵——我也无法理解教育的真谛”。
- ^/ p' J5 J4 c9 t1 Y1 V% Q
CNN将文章推送至脸书和推特,引起网友热议。有网友认为,高考是相对公平的,不可以全盘否定。同时,有网友指出,作者拿着父母的钱支付美国大学高昂的学费,本身便属于特权阶层,与多数考生有着本质上的差异。以特例代表典型,并不合理。
: x6 T1 ?9 g; u4 b y' kCNN全文翻译如下:
本周,数百万中国高中生将参加为期两天的大学入学考试,即高考。
+ w6 @. I3 a) P( A/ ~; Y
我于2009年参加那场艰苦卓绝的考试,从我很小的时候就有人告诉我,那将是你一生中最重要的任务。
: P9 i7 k, g5 [. Q5 B- X
对于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来说,高等教育是他们通往成功、跻身上层的门票——对于农村成千上万的学生尤为如此。失败意味着没有学位,前程黯淡,以及终生的悔恨。
所以我努力学习,进入了重点初中和重点高中,也希望能够进入北京的好大学。至于要学什么,我并不知道。
9 K' O$ k; h6 U) o- J0 | H+ n
对失败的恐惧
奋战高考令人身心俱疲。在一所典型的中国高中,高三学生需要从早上7点上课到下午5点半。绝大多数的同学放学后,都会留下来自习,一直到晚上9点。我是少数选择回家复习的人,主要为了逃避教室空气中盘旋的紧张感。
0 V2 H& _2 D: L/ M0 m9 N) ~3 ?; b
老师们告诉我们,专心学习,其他都不要管。家长们尽其所能地为孩子们营造最好的学习环境。
- p- L* e+ z6 g1 X8 z! n, w
甚至连我的父母——他们比其他人的家长要放松得多,每天晚上都会在我复习的时候都会给我加餐,即使我并不需要夜宵。
9 M. X+ i8 L# N8 Z
在家的时候,我通常晚饭后就会坐在桌旁,试图搞懂这些乱七八糟的天书。有时候我会偷偷地看藏在作业下的杂志和闲书,格外小心,生怕父母突然进来检查。
6 C( k& a" i( s
不好好学习的负罪感加上对失败的恐惧,我开始变得格外焦虑,不得不依赖药物才能入眠。
; z3 e7 ~ A3 _% M; L
至于高考呢,我华丽丽地失败了。
/ }9 \# w; ]: n& d% U+ P7 a* }5 a
“我这辈子完了”
分数出来的那天,我以为我已经做好接受坏消息的准备了。但当它真正来临的时候,我的大脑短路了。我觉得我这辈子算是完了。我羞愧至极,我把自己反锁在房间里,直到我慌张的父母把门撞开。
' }4 F( p9 v( O: Z; Y& X' ~; o
我原本希望可以进入北京一所大学学习语言,不过这对外省考生来说真的很难。当然了,我没能进去。
6 M: L8 D1 {; a7 C/ r
我的父母问我是否愿意考虑复读。这个想法让我不寒而栗。我说,不。
7 N7 J+ h. p* N
之后我进入了家乡杭州的一所三本院校,主修编辑出版。学校并不差,但我郁郁寡欢,毫无斗志。在那两年中,我从未完全理解我为何要学那么多无意义的东西,我也不理解为何我的同学那么执念于加入社团以获取“领导经验”(后来我才知道,这种现象在中国高校很普遍)。
( ^8 f7 E! H% |5 N- ?
前往西方的旅程
我退学了。很多人或许认为这是个疯狂的主意。我转学到了美国爱荷华大学,主修新闻。
' [# A8 w( k$ \1 [ h0 p
回头想想,高考的压力、高考带来的心痛竟变得无关紧要了。我的人生并没有因为“高考失利”而改变,更没有被毁掉。
/ b9 F" K& V2 k* |
真正塑造我的,是我在爱荷华的学习经历。我的激情重燃,我学会了珍惜每一个机会。
6 c' `. q7 Y4 r+ G" L0 C
事实上,我对当年高考失利心怀感激。如果我去了中国某所名校,我便永远无法感受西方的教育了——这个系统亦不免瑕疵——我也无法理解教育的真谛。
) Y4 u2 ^& R q" Y H$ _8 o
我在爱荷华学得比高中时更努力。我已经成熟了,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我想充分利用我收到的教育,让父母为我花的每一分钱都格外值得。
; Y/ T0 K5 }* P
今天,那些可怕的高考试题我答不上来,但如果让我从那段不愉快、不成功的经历中学到什么,我想应该是这个简单的道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2 T$ m& @1 z7 qCNN将文章推送至脸书和推特,网友反映不一。
4 ^$ j9 ]8 p h
有网友认为,高考的确不是唯一的出路,但不能全盘否定高考:
, S2 e% f& } }/ P" ~2 w$ l8 k, F
(高考是相对公平的,中国好大学都是公立学校。ps. 中国大学的学费真的便宜。)
5 s9 U! I7 q5 T; V0 ~. M
7 |8 a, ~) v6 U5 G
也有网友嘲讽作者全凭父母出钱才能转学到美国:
* V$ P0 Z, T1 J2 o
(笑死我了,亲爱的沈璐小姐。我完全同意高考不是一切。但因为你父母出得起高昂的学费,你才能转学到美国。那就是特权,虽然不全是你的错。所以请不要把特例当作典型。我很欣慰你提到了农村考生,对他们来说,高考是改变人生的机会。)
# @# \( V% \& ~' c. O! A4 P. H江苏省怒刷一波存在感:
% Z# O" m$ o5 w# {: Z' ~9 O3 x
(江苏省高考才最难!)
D E7 k7 |! G- \3 _, Q$ ]1 K
不明真相的外国群众,好像很有道理的样子:
R, v' Z* P+ T+ w3 N" m" I
(我有个韩国朋友,他说他更喜欢美国学校是因为韩国学校作业太难了……)
6 V1 e& n+ [9 H8 _3 H) H
最后,网友顺手讽刺了CNN:
( K2 w2 ^$ d0 ~( u8 g8 k4 f
(CNN的员工们会发现,最难的测试是测谎.)
- | ]9 e9 X, F
(本文由开元网转载整理自腾讯新闻)# x$ I" C4 @7 n4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