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楼主: 有容乃大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长城抗战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16.7.2015 09:12:17 | 只看该作者
(三)惊世的历史

  在今天人们的视野里,喜峰口也许没有山海关、嘉峪关地位那么显赫。但翻开中华民族的战争史却会发现,喜峰口的历史就是千百中华大英雄的征战史和成名史,无数文坛巨子追怀豪杰丰功伟业,又为喜峰口留下了千古名篇。你看——秦朝,蒙恬为统帅,公子扶苏为监军,在喜峰口安营扎寨筑就长城;汉朝,李广作为平西郡守纵马飞奔到这里,把匈奴赶出千里之外,一战而被史称为“飞将军”;三国,曹操借道喜峰口北征乌桓成就霸业,回程之中慷慨高歌《观沧海》;唐朝,李世民第一次东征跨过喜峰口,打败河北王窦建德而功封为“唐王”;明朝,戚继光扼守喜峰口一十六年再造长城,让匈奴不敢靠近半步,奠定了“左山海,右居庸,喜峰绾毂其中”(戚继光语)的九边之首的地位;清朝,康熙三次驾幸喜峰口,其中北征葛尔丹,走的就是喜峰口关;1949年初,林彪率百万雄师从喜峰口悄悄进关,因神速包围京津而出奇制胜……

  为什么千古名将、历代大战独独钟情于喜峰口?明朝天顺年间,巡抚邓汉向皇帝进谏时说得好:“蓟镇十二路,各关虽无处不险,而平原大川可容十万大举入犯,则喜峰口、潘家口为最。”而潘家口则是喜峰口关西5华里的附属关口,即唐朝第一边塞大诗人王昌龄代表作《出塞》中的“龙城”。雄关凛凛自然引来华章烁烁,王昌龄、戎昱、陆游、汤显祖、康熙等代代文坛圣手都为喜峰口折腰赋诗,使喜峰口文功武备相映成辉,独步天下,无处匹敌。也许正是因为喜峰口积淀了几千年中华大英雄的爱国心、擎天力、赤子情,才激励二十九军大刀神威有如天助,让不可一世的东洋魔鬼魂飞胆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16.7.2015 09:13:08 | 只看该作者
(四)惊世的风采

  今天的喜峰口,尽管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长城不再是抵御外敌入侵的铜墙铁壁,但那依然巍然屹立在崇山峻岭之上的豪迈身躯,和那满身斑驳的刀痕弹孔,都时刻向中华子孙昭示着曾经的民族悲壮,和无数先烈用碧血丹心写就的今日安宁。所以这里的每一座山峰、每一段城墙都如同一座座历史丰碑,一行行民族史诗,令人敬仰、发人警醒、催人奋起。正是基于这一点,喜峰雄关所在地——迁西县委、县政府和民营企业家张国华,在这里建成了喜峰雄关大刀园,使这里成为了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来到这里,让人们如同穿越时空走进一部中华民族的英雄史,在秦砖汉瓦之中俯首捡拾起历代先杰们挥舞过的刀枪剑戟,来感知大中华几千年波涛汹涌的伟大航程,畅想和实践文明强大的中国梦!

  四十年前,喜峰口发生了沧海桑田般的巨变——一座绵延上百里的潘家口水库,使这里“高峡出平湖”。喜峰口关城作为不朽功臣,已醉卧流波,一洗那千年征尘,化作塞上三峡、北方桂林和世界上唯一的“水下长城”,成为中国北方最佳名胜风景区之一。还有那两岸长城间百万株板栗丛林,好似英姿飒飒的千军万马,铺天盖地,让这里一年四季都是花的世界、果的海洋,富庶美妙,远近闻名。穿行在这由青山碧水古长城装点成的山水画卷里,游人说,这不正是万千中华英杰为之奋斗为之梦想的人间仙境吗?其实,从江浙远来戍边的民族英雄戚继光在六百年前所作的《游喜峰口》中就道出今天这里的曼妙美好:

  车骑行边笔作筹,

  光摇五色度中流。

  斜阳有意仍怀剧,

  危堞无峰洞转幽。

  谁谓风沙通朔漠,

  共疑形胜是南州。

  关前不筑三城在,

  能使山灵识壮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16.7.2015 09:14:18 | 只看该作者
第17军血战古北口伤亡上万人 蒋介石误大事

古北口中央军前后与日军血战达两个多月,击毙击伤日军五千余人,自己伤亡近万人,为当时长城抗战作战时间最长,战事最为剧烈之战役。

  “九一八”后蒋介石对时局的认识

  “九一八”后,蒋介石面临三大难题,一是两广事变引起国民党内部分裂,二是日军趁机侵略中国东北,三是红军以及各种天灾。面对日本的入侵,1931年9月26日,蒋介石就做了“与其不战而亡,不如战而亡”以及将首都迁到西北的准备。以后也多次在日记中提到“余决心与倭寇一战。”

  但在很长时期内,蒋介石又怯于和日军作战。蒋介石认为“国民固有之勇气、之决心,早已丧失,徒凭一时之奋兴,不惟于国无益,而且徒速其亡,故无可恃也。”又说“财政不充实,何以为国?何以御侮?”在对日作战上,蒋介石开始是悲观的。蒋介石的转机来自于冀望“中国对日作战引起太平洋之战争,再谋国家之复兴。”在相当长时期内,蒋介石希望通过外交斗争,孤立日本。而外交之效果,取决于实力之较量,蒋介石亦曾称“事在自强而不再人助也。”

  “九一八”事变前,蒋介石曾宣称:“不先剿灭**”,“则不能御侮”;“不先削平粤逆”,“则不能攘外”。“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力谋和粤方和解。1931年9月21日,蒋介石在南京干部会议上作出了“抽调部队北上助防,并将讨粤及剿共计划,悉予停缓”的决定。但此后仍然积极“剿共”。至1933年1月21日,蒋介石派黄绍竑与训练副监徐景唐赴广州,同陈济棠、李宗仁等商议由两广出兵到江西“剿共”,以便抽出中央军北上抗日。从而出现了一面“剿共”,一面御侮的局面。

  中央军长城抗战

  1932年3月9日,伪“满洲国”成立于长春,日人吞噬东北,至此已达到从容消化的时期。1933年元月,日军侵犯山海关。东北军将领何柱国率领守军奋起抵抗,揭开了长城抗战之序幕。

  日军攻陷山海关后,即以通辽、锦县、绥中为根据地,于1933年2月21日,集中十万兵力,附有飞机、大炮、坦克、装甲车等分南、北、中三路向热河进攻。3月3日,日军仅以128名骑兵占领承德,热河沦陷。东北军万福麟部逃向喜峰口,张作相部逃向古北口,日军尾随而至。

  1933年3月,日军攻占热河之后,又进一步向长城沿线各军事要口发起进攻,中国军队进行了抵抗,敌我双方争夺的重点是燕山山脉的长城各关口及附近的制高点,因此这次作战被称为“长城抗战”。

  29军宋哲元部守喜峰口、罗文裕防线甚为坚固,日军数次进攻损失甚巨,终未能得逞,又集中兵力对我古北口进行攻击。古北口处于密云平原的最北端,是北方进入这一平原的咽喉要道,据北平仅250里,不仅是平津之门户,亦是河北之屏障,为兵家必争之地。

  此时,蒋介石对“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方针打了折扣,攘外成为当时之急务。1933年3月28日,蒋介石在日记记:“于寇患及匪祸二者,对前一项,加强防御;对后一项,应准备速剿也。”4月28日,蒋介石日记又记:“此时以稳定抗日战线,加强北方防御,为目前之急务。至于江西剿匪,则只有付诸湘粤各军。”

  原“围剿”鄂豫皖苏区的第2师开往潼关、洛阳一带休整后接到军令:第2师开赴华北,限3月8日前抵达通县待令。与第2师同时受命北上的中央军还有驻扎在徐州、蚌埠的第25师。两师俱受辖于第17军,军长是原本奉命在江西上饶担任赣东北“剿共”指挥的徐庭瑶。

  1933年3月,关麟征奉命率25师随17军军长徐廷瑶北上,参加长城战役。3月9日,部队开到古北口前线,占领二线阵地,因一线守阵地的东北军王以哲部张廷枢旅一触即溃,关麟征亲率一团猛烈反击日军。双方短兵相接,战斗惨烈。关麟征被枪榴弹炸伤五处,成为血人,身旁官兵十余人全部战死,关麟征仍毫不动摇,从容指挥部队英勇杀敌,终于击退了敌人占领了高地,强占潮河支流北岸高地。

  第2师如期抵达通县,补充弹药粮秣后,即奉命向古北口开拔。郑洞国所率旅部为前锋。3月12日子夜,郑洞国前往军部驻地受命,军长徐庭瑶命令:“前线很紧张,第25师已经打残了,日军正向古北口增兵,现在命令你部即刻出发,务于天亮前接防第25师阵地。”

  郑洞国意识到前方形势严峻,立马赶回部队,率部以强行军的速度向第25师阵地南天门疾进。时值三更,寒气逼人。凌晨四时许,郑洞国部赶到第25师阵地。此时的第25师已血战三日三夜,仅以四个步兵团独挡日军一个师团又一个骑兵旅团的兵力,毙伤敌寇两千多人,自己亦死伤四千余官兵,战斗至为惨烈。

  此时古北口已陷敌手,眼下的南天门则是古北口之战的第二战场。古北口守军原为东北军112师,伤亡惨重后由中央军第25师顶替。第25师伤亡惨重后,防线被迫撤至南天门。南天门北距古北口30里,地势险要。第2师接防南天门后,日军为左右国民党南京中枢的战略,进而实现控制华北的阴谋,决计首先集中兵力打击蒋介石嫡系部队第17军。除第8师团外,又调集滦东方面第6师团主力及满蒙伪军与满韩联合军第33旅,并配以空军、炮兵、坦克部队,向驻守在南天门阵地的第17军发起强大攻势,郑洞国旅部为全军前锋,防守以421高地为中心的一线阵地。

  4月20日,战斗重新打响。郑洞国率部英勇反击,敌寇未能前进一步。翌晨,敌军陆空联手猛攻421高地,第2师与敌血战五昼夜,阵地虽未曾丢失,但伤亡过大。4月25日夜,第83师刘戡部接替南天门防务。血战又继续了三天。防御工事全被敌军炮火摧毁,第83师也伤亡惨重,被迫退至南天门以南600米的预备阵地,继续坚持战斗。此次中央军“八昼夜的血战,敌人伤亡之大,为'九一八'以来所少有。”

  第83师为第17军中装备最精良之师,全师1万多人,武器皆进口于德国,士兵都配戴德军M35钢盔,称为“德械师”,战斗力颇强。日军攻占南天门八道子楼后,将山炮等重火器搬了上去,在各高地设炮兵观察哨,对第83师的布防进行准确炮击。日军在坦克掩护下进攻,第83师虽拼死抵抗,但缺少反坦克武器,日军得手。从4月28日到5月上旬,第83师在372高地、425高地、车头峪、大小兴开岭、上堡子、笔架山、香水峪等地和日军英勇作战,伤亡惨重,刘戡甚至将卫生兵、炊事兵都组织起来投入战斗,但阵地不断被日军攻占,眼看几天前还装备精良的部队,现在损失惨重,刘戡拔枪准备自杀,被参谋长符昭骞等人夺下枪支。

  第2师原本奉命开往后方整理补充,5月10日夜间行至密云,突接上峰十万火急命令,说前方军情紧急,命其立即回师增援,第2师又向南天门前线疾进。5月11日过午,郑洞国甫率第2师一部接替第83师防务阵地,日军即出动四五千兵力,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猛攻过来。此时第2师后续部队尚未上来,郑洞国旅部兵力不足两千,且连夜急行军,甚为疲劳。面对强敌,郑洞国率部铁血苦战,顶住了人数、火力俱倍于自己的强虏。此后血战又坚持了三日三夜。

  第17军在古北口、南天门一带,前后与日军血战达两个多月,击毙击伤日军五千余人,自己也伤亡近万人,为当时长城抗战作战时间最长。战事最为剧烈之战役。同年6月19日蒋介石日记也特别记载:“此次第二、第二十五、第八十三师等师战结果,所余官兵不过三分之一,而各团反攻时,有只余六人生还者,其余因伤自戕之官长,不可供仆数。”

  长城抗战虽然暂时失败了,但中央军及友军用血肉之躯挫败日寇锐气,在国人心目中筑起了一道新的长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16.7.2015 09:17: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有容乃大 于 16.7.2015 09:20 编辑

长城抗战后国民政府对日妥协 最终触发华北事变

从塘沽协定以后。国民政府的对日政策是:在不承认伪满洲国,不签订降日卖国条约,以及不危及华北主权与平、津安全的条件下,形式上的对日妥协与让步。都尽可能的忍辱接受。舍弃利用高涨的抗日民气,宁可从事务实的经济、国防建设,以求内政的统一与充实。  而相对的,正如之前我们揭示的,蒋介石表面与日亲善,背后联苏制日的谋略被军阀向日本告密,导致日本抓住了蒋介石的底牌,让国民政府在外交上陷入了被动。
  这一切正是“华北事变”和《何梅协定》产生的背景因素。

南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华北分会代理委员长何应钦与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达成的**辱国的秘密协定。1935年5月29日,日本关东军天津驻屯军参谋长酒井借口天津日租界的《国权报》、《振报》两个亲日报社社长被暗杀和中国当局援助东北义勇军进入滦东“非武装区域”而破坏了《塘沽协定》,向中国国民政府提出抗议,并从东北调遣日军入关,进行武力威胁。6月9日日本华北驻屯军和关东军代表酒井隆和高桥坦会见何应钦,提出取消河北省国民党所有党部、撤退河北的中国驻军、禁止全国一切反日活动的要求,并限三日答复。6月10日,何应钦约见高桥,口头答复并作了三点说明,保证以前约定的其他事项均切实履行。6月11日,国民政府召开紧急会议,发表《敦睦邦交令》。同日,梅津美治郎将单方面拟定的《觉书》交何应钦,双方就《觉书》展开交涉。7月6日,何应钦经汪精卫同意,复函梅津美治郎,以“书面通知”的形式,“承诺” 日方的全部要求。梅津美治郎的《觉书》与何应钦的复函,史称《何梅协定》。该协定使河北省的主权大部分丧失。

  梅津梅津美治郎致何应钦备忘录(1935年6月9日)

  一、中国方面对于日本军曾经承认实行之事项如下:

  ﹝一﹞于学忠及张廷谔一派之罢免;

  ﹝二﹞蒋孝先、丁昌、曾扩情、何一飞之罢免;

  ﹝三﹞宪兵第三团之撤去;

  ﹝四﹞军分会政治训练处及北平军事杂志社之解散;

  ﹝五﹞日本方面所谓蓝衣社、复兴社等有害于中、日两国国交之秘密机关之取缔,并不容许其存在;

  ﹝六﹞河北省内一切党部之撤退,励志社北平支部之撤废;

  ﹝七﹞第五十一军撤退河北省外;

  ﹝八﹞第廿五师撤退河北省外,第廿五师学生训练班之解散;

  ﹝九﹞中国内一般排外排日之禁止。

  二、关于以上诸项之实行,并承认下记附带事项:

  ﹝一﹞与日本方面约定之事项,完全须在约定之期限内实行,更有使中、日关系不良之人员及机关,勿使重新进入。

  ﹝二﹞任命盛市等职员时,希望容纳日本方面之希望选用,不使中、日关系或为不良之人物。

  ﹝三﹞关于约定事项之实施,日本方面采取监视及纠察之手段。

  以上为备忘起见,特以笔记送达。

  此致何应钦阁下

  华北驻屯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

  昭和十年六月九日

  何应钦复函﹝1935年7月6日﹞

  敬启者,六月九日酒井参谋长所提各事项均承诺之。并自主的期其遂行,特此通知

  此致梅津司令官阁下

  何应钦

  中华民国二十四年七月六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16.11.2024 13:55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