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印象 ~& |; j1 {; u! Z( U: s
作者:刘珊 6 M1 X. E& x, O8 d" i* M7 k
3 a3 S2 j' E1 [- Z6 e3月初,初暖乍寒。: c% X4 |9 S3 h
到达柏林火车站,是一个阳光懒散的下午,Lehrter Bahnhof大厅豪华,线条刚硬,与所有站台是相同的场景,——行人匆匆,抵达,出发,送别,重逢。踏上S-Bahn,我看见了铁轨两旁城市的破败。第一眼的柏林,让我有些看轻。
" f. Z8 m8 M. @+ ?在柏林一周的逗留,有一多半的时间在听,听政府各部门的接待人员做报告。同行的德国法学系同学,带着高度的使命感,积极地思考发问,在他们看来,Juristen(法律人)必然是社会未来的精英。我和这群未来精英们一起,辅以他们的方式和视角,感受了柏林。
; y1 ?7 Q5 _) B/ [* H! F6 q( C柏林的夜
& Z0 @* d3 c, Y. D; ?在柏林的第一个夜晚,德国同学推荐一家有名的餐厅品尝Ribs(煎好的猪肋排),熟门熟路的德国人专抄近路走。四处是围栏、吊塔和正在施工的标语,看起来这似乎是一个比北京更热衷于拆拆建建的城市,在钢筋水泥的包围中,我找不到任何美感。尽管那家餐厅的菜做得味道十足,还是没能弥补我对这个城市景象的失望。9 r5 O9 Z) ~: j; Y: i% ?5 _
就在城铁铁轨的高架桥下,靠近Heckescher Markt一站,有林林总总的餐厅和酒吧,门口有灯光闪烁,却并不招眼。找了一家门面极小的酒吧进去,仿佛置身于战时的防空洞,连接地面的管道暴露在在空中,墙壁斑驳,满是涂鸦,斯大林、列宁还有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头像一本正经地挂在墙上,点了一瓶Berliner Pilsner后,旁边的德国同学,开始讨论DDR(东民主德国)的专政独裁,讨论东西柏林分裂的历史,不乏嘲讽。想全部听懂德国人的段子和调侃,大概还需要修炼几年的道行,不只是语言,还需要有文化和社会背景。" e' O ^; G8 u& a3 r" e0 n
在柏林逗留的每个夜晚都不沉默。去komische Oper Berlin听了歌剧“Hoffmanns Erzaehlungen”,故事是关于作曲家Hoffmann的生活,他的情感世界和艺术创作融合在五幕剧情里,音乐很美,主角们的咏叹调极富表现力,然而, 情节的编排里有太多我看不懂的元素,连一旁的德国朋友都说,荒诞剧的色彩太浓,phantastische Oper。休息的间隙,看到身穿晚礼服拿着精致手袋的淑媛,也看到穿着牛仔和T-Shirt的学生,还有的留着五颜六色头发挂满鼻钉唇环,一样端着高脚杯,在一起兴高采烈地谈论剧情。一群懂得欣赏的观众坐在台下,真是表演者的幸运,临终那三番五次的谢幕,不仅仅是惯例,也是回报热情的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后一晚,去Berliner Konzert Chor听交响乐,是门德尔松的die erste Walpurgisnacht 。大型的管弦乐团,极有名气的指挥,美妙的童声合唱,音乐总与抒情和浪漫相连,用心聆听,用心感受,闭上眼睛,脑海里有气象万千。在柏林街头,各种演出、展览的海报冲击着眼睛,歌剧院、剧院、图书馆、无数世界级博物馆。柏林,不愧于她文化之都的美名。
/ U5 S5 ~+ t4 O+ U柏林的夜晚,很多时刻沸腾。德国人的夜生活,午夜方休。去尝试来自沙特阿拉伯的水烟,深吸一口,没有呛人的味道,呼出的白色丝雾若隐若现,感觉到自己在云端。昏黄的灯光,弥漫的烟雾,一丝丝颓废。在城郊一家叫KLO的酒吧里, 仿佛进了白骨精的山洞,四处是骷髅棺木、牛头马面,不时有骇人的声响,电视里放着成人笑话,有迈克尔杰克逊的音乐,一杯加了柠檬的伏特加,入口时味道并不很烈,饮入喉咙相当清冽,当大脑皮层开始兴奋的时候,才会意识到这杯透明液体里有酒精。同样需要酒精刺激的,是在迪厅里的光圈下。长发的DJ奉献出激情的音乐,带领所有人在张弛有度的节奏中沉醉和沸腾。穿着吊带衫和超短裙的美女们带着亮晶晶的妆容展露自己的性感和魅惑,迎向一双双搜寻猎物的眼睛。我们一群牛仔裤的学生也以我们的方式热舞,最害羞的德国男孩也会摆动双臂,那样的时刻,快乐属于自己,简单而真实。, A+ q# \8 ^/ d9 N/ K M
柏林墙的记忆: e$ o6 G6 n/ |, h3 `
三次走过查理哨所(Checkpoint Charlie),这是以前盟军驻柏林的指挥部,被特意保留至今。当年重兵把守的检查站,如今一派盛世平和。戎装的士兵站在用沙袋堆成的小堡垒前,旁边立着当年占领国的国旗,只要游客愿意付钱,就可以自己设计场景,与他合影留念。还有一位专售东德民主共和国签证的士兵,要在我的护照上留下钢戳,我心里突然一紧,生怕这张签证如时光机器一般,把我带回到那个战乱的年代,赶紧摆手离开。
" D/ @2 U; T2 u" y) c3 [当我走进一旁的柏林墙博物馆,看到了太多触目惊心的故事,闻所未闻。大部分是关于逃往西柏林的 越境者的故事。图片说明上频繁出现两个词“Flucht”,“Fluchthelfer”(逃离,协助逃离者),在那个特殊的年代,“Fluchthelfer”是一个人性化的高尚职业,“Flucht”代表着对光明的追求。博物馆内展览着用来藏匿和运输越境者的汽车、用来河底偷渡的自制潜水装置、中间被打通的连在一起的行李箱……很多人就是这样被运到西柏林。智慧的柏林人想出各种招数来实现他们跨越柏林墙的梦想,墙的那端,有亲人,有恋人,还有他们所向往的民主和自由。无数人牺牲在这执着的逃亡里,牺牲在边境士兵的枪口下,然而,还是有一波又一波的人,选择逃离的不归路。很多图片上留下了“叛变”士兵的身影,他们不忍心对逃亡的人扣动扳机,不忍心杀戮铁丝网边想要跟孩子团聚的父亲,更有人会私下帮助无奈的越境者。于是,柏林人把很多感激和赞美献给了边境上那些“故意没有准确击中目标的士兵”。在这个博物馆里,柏林人以这样特殊的方式缅怀和纪念那些向往自由的人。
& ^* N3 m6 v) B5 k* }# F: ~$ @当沿着柏林墙的断壁残垣,心情突然变得很沉重。柏林墙倒掉后的瓦砾,被封存成在塑料壳中,挂在各个商店里当作旅游纪念品出售。那段岁月随着柏林墙的倒塌灰飞烟灭了,保存下来的瓦片,即便是真的,也不过是一种寄托和象征而已。/ h( @7 h3 k2 a" X
去参观Gedenkstaette Berlin-Hohenschoenhausen,是以前东德国家安全局的秘密监狱,德国同学们脸色沉重,说这里是共产主义暴力政权迫害民主和自由的集中营,说DDR的统治是一段dunkle Zeit(黑暗时期),完全没有人性的独裁和黑暗。我个人认为,他们这个抨击性的评价里,带了很多意识形态的东西,苏联人在这里烙下了不同社会制度的影像,于德国人而言,这是一段比希特勒的法西斯政权和战后国土分裂更不愉快的记忆。其实,任何国家权力不可避免地与暴力相伴而生,只是当政者会为自己的暴力统治披上民主的美化外衣而已。
7 e9 O1 k H. l政治的因子* d5 G/ }4 f+ g* r" D
走进联邦司法部、内务部、国防部、参议院,途经使馆区、联邦各州驻柏林代理处,不难感觉到,作为首都,柏林与北京一样,有很多政治的因子飘荡在空气里。这种味道,带着一种强硬的使命感和骄傲感,这里生活着一群国家命运的决策者和决定者,这里是一个权力的核心向全国各地辐射。有个德国人对我说了三次,你现在就站在德国最重要的地方,这里可是议会,你是不是感到激动。我指着议员的席位问他, 你想不想将来在那里有个位置。他拼命点头,看起来比我更激动。" h) o) _" M: E
帝国大厦,称得上气势恢宏,让我无法不心生敬畏。在历史书本上看到过的,似乎一一真实地呈现眼 前,希特勒在这里操纵了国会纵火案,迫害德国共产党和其他进步力量,借机建立他的独裁政权,因此也有了后来莱比锡法庭审判中季米特洛夫的慷慨陈词和精彩辩论,使得法庭成为揭露法西斯罪行、阐述共产主义理想的讲坛。
3 g" n6 T4 u) }$ v现在的帝国大厦是两德统一后由联邦政府决定重建的,出自英国建筑家之手。大厦顶部的玻璃圆顶外 观引人注目,内部的设计也独具匠心,有一个铺满玻璃镜的倒圆锥体像钟乳石一样从顶部垂挂下来,行人从中可以看见自己重重叠叠的倒影。德国人说,玻璃穹顶表示着国事的透明,只有透明才可能有公开和公正。我个人不太信服这个有些牵强附会的解释,但是,很喜欢在站在顶端所能享受到的美景。顺着螺旋形坡道盘旋而上,可望见大半个城市,夜色苍茫,灯光绚丽,德意志的旗帜迎风招展,一个帝国的权力中心,有着属于自己的特有的荣耀。据说一百年前,古老的帝国大厦顶端也存在着圆顶,与霍亨措伦王宫和柏林大教堂的圆顶遥相对峙,是当时刚发展起来的议会民主制向皇权和神权示威的象征。% ]) R# K1 v3 I' j
走到勃兰登堡门前,游客如织,这个城门被德国人赋予重要的象征意义,牵动着柏林人的特殊情感。 6根大型石柱支撑的城门顶上是胜利女神的青铜塑像,头戴桂冠,手执辔杖,驾着两轮四马战车疾驶。女神无力主宰德意志民族的命运,默默经历沧桑,陪伴那些在 此呼唤统一的声音,或许,柏林墙倒掉的那一晚,女神的脸上也是有笑意的吧,笑意至今,看着行人在这里自由往来。勃兰登堡门旁边一家叫Einstieg的咖啡馆,Espresso实在是浓郁和醇香,加上一块巧克力蛋糕,欣赏着墙上悬挂的诸多政要名流在这里的合影,很快在悠长的音乐声里远离了刀光剑影的回忆。 窗外的雨点拍打在脚边的玻璃上,似乎触手可及。
- G& y" d' j4 B5 p在城市穿行, T* i! \) `( Q( [, r2 Y. Z
想留一天的时间给自己,我躲开了朋友的邀请,一个人安静地走在Spree河边。河水里尽是阳光和明晃晃的倒影,我坐在河边的长椅上,回忆起很多过往的片断,看着眼前的柏林大教堂,深吸一口气,仿佛被什么东西隔断了前世今生。看多了哥特式的尖顶,柏林教堂的圆形拱顶尤其吸引我的视线。我很喜欢教堂内华丽的祭坛,和壁画上温暖的色彩,使教堂的内部显得明亮而宽敞,让我坚信,神未必应该一直是冷峻神圣的,而更应该接近生灵。 E! y& Y: _$ Z
黄昏在亚历山大广场走过,一切看上去如此安静。红色市政厅, Neptunbrunnen喷泉,一对老人安详地坐在广场的长椅上,微笑着看我们叽叽喳喳的一群在摆各种拍照的造型。喷泉中央雕塑的主角是传说中的海神,坐在半开的蚌壳上,视线停在远方,没有尽头。, m! R2 p1 X5 X$ B! l
行走在柏林,需要不停地调整心绪,去适应眼睛所及。或许刚刚的一瞬间还是满眼的沧桑和凝重,转眼就可能换个天地,重拾一份心情。在鳞次栉比的现代化建筑中行走着,某个拐角处会出现林荫道和长椅,在玻璃幕墙建筑的包围中,又可能有古宫殿和遗址出现在视线的尽头。柏林的建筑,多姿多彩。$ p% I) P2 ]4 o& U8 |
德国人说,战争摧毁了这个城市,是一件遗憾的事。然而,我想,战后的重建也塑造了一个具有特殊 味道的柏林,战争是这个城市历史的一部分,带给这里的人以伤痛,却也带给这个城市特殊的一段回忆。想起那位年长的出租车司机,像一幅活地图,清楚地向我们介绍途径的建筑,用严肃的语气说,小姐们,我们现在马上要进入东柏林了,做好越境的准备。自我调侃的精神来源于自信。德国人不回避谈他们的历史,柏林人也不回避过去,与其说,他们的性格中带着坦诚,倒不如说,是德国和柏林的成功的现在带给他们信心和勇气。摔倒过的人,没有在原地停留,而是在爬起来后,走得更远,这当然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3 e8 C. w" ]) }! T2 [0 K
在柏林有两个日夜,狂风暴雨相加,在饥寒交迫中,执着的德国同学还一定要货比三家,耐心看菜单,比价格,直到找到满意的餐厅。于是我也得了他们这份执着的便利,品尝到了来自泰国、印度、南斯拉夫的菜色,之前的不满和抱怨顷刻消失。都说德国人以秩序和严谨著称,但他们过马路的时候,有时也毫不含糊地闯红灯,偶尔不走斑马线,也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同行的德国女孩,领口多低的衣服都敢穿,敢与热恋的男友大秀热辣的性爱表演,面对地铁里陌生男子的搭讪,却显得羞涩和不习惯。德国人把旅途中的很多时间扔在酒吧和咖啡馆里,一边跟我说着,没有必要也不可能把一切景点都看完,重要的是感受。这让我想起了自己常常是直奔景点的旅游精神。% y3 }3 h. @' G9 t& L- K1 E8 p' |
自然风光的美,容易吸引眼睛。相比之下,对人文风貌的领悟,大概需要时间,需要背景,需要用心。我觉得自己只是一知半解地,匆匆看过了柏林。这个城市,极具包容力,复杂,多元,各种味道交织。除了享有盛名的景点,倒是有更多细节,留下更深挥之不去的印象。 如果有机会,期待再去柏林。) C3 p: D) R% j% E2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