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1087|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李连英走上太监之路看清朝的太监培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10.5.2010 15:02: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沈兰玉为什么要帮助李连英?
说起来,这个沈兰玉可是个老太监了。他也是河间府人,这时已经是咸丰皇帝身边的御前总管太监。他还能出入禁宫的。
于是,李连英的妈妈就想方设法与这个名字叫做沈兰玉的老太监取得了联系。
您想啊,沈兰玉虽然不能经常出宫,但他也还是有机会回到自己在北京城区的家的。那个时候,一般的太监都有个家,讨个所谓的老婆,抱养一个自己弟弟的孩子,在京城买个房子。
因此,李连英的妈妈还是能够找到沈兰玉的家的。再说了,这个沈兰玉虽然很有名,但毕竟是个太监,也是苦出身。现在,人家另一个同样是苦出身的人求上咱们了。咳,不管是亲不亲、阶级分也好,亲不亲、故乡人也好,反正这个沈兰玉与李连英既属于同一个阶级,也属于同一个家乡!
于是,沈兰玉异乎寻常地、非常痛快地答应了李连英妈妈的要求;不但答应了李连英的妈妈委托他为孩子做手术的要求,而且还负责安排李连英日后入宫的一切大事小情!更为重要的是,这上述的一切,还全都免费!不但手术的所有费用免了,人家要给做手术的人送的礼物咱们也免了。
说到做手术的费用和给做手术的人送的礼物的费用,有的朋友会说了,是不是不需要花费多少钱啊,是不是人家看在沈兰玉的薄面上,又没多少钱呢?
这回,您可真的猜错了。做这个手术的费用和给做手术的人送的礼物的费用,可多了去了。要想全都免费,这还真的不是一般人能办得到的――也就是沈兰玉等极少数的太监才能做得到。
沈兰玉等极少数的太监,咳,那不是因为人家是皇帝面前的红人嘛!
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继续说沈兰玉。这个时候,沈兰玉心说,谁让您李连英家看得起咱当太监的呢?咱也得给别人证明一下咱们既属于同一个阶级、也属于同一个家乡的人的本事不是?
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啊!看来,李连英当太监这件事情已经十有###没问题了。现在的问题是:沈兰玉找谁给这个日后的大太监李连英免费做手术啊?
沈兰玉向李连英和他的妈妈推荐了“小刀刘”。
这“小刀刘”是个什么人呢?他为什么能够答应免费为李连英做手术呢?
垄断阉割业的“毕五”和“小刀刘”
在中国,有专门为想当太监者作阉割手术的行家,人称“刀子匠”。“刀子匠”没有固定的薪俸,但都是政府认可的专家。“刀子匠”的职业就是制造太监。每个刀子匠都收有数名徒弟,而且这些徒弟都是与其师傅同一家族的亲戚。刀子匠的职业、技艺都在本家族内部世代沿袭相传,一般不传给外人。
普通“刀子匠”的手术费是每阉割一名太监六两白银,负责到完全治好。可是接受阉割的人往往都是穷人,大多数没有现银,因此要有担保人,手术费可以事后补交,但无论怎样,没有担保人,“刀子匠”是决不肯动手的。
在清朝末年的都城北京阉割制造太监的行业中,有两家垄断大户:南长街会计司胡同的“毕五”和地安门内方砖胡同的“小刀刘”。
有的记载说,这两家的家主都是清朝的七品官,还有的说“小刀刘”是六品顶戴。他们每个季度给总管内务府送去净好身的成品小太监40名,每年共4次160名小太监,这是他们的职业。
给准备当太监的小孩子净身一类的“手续”,全部由“毕五”和“小刀刘”他们两家包办了。他们积有多年的经验,而且有一套完整的设备。加上技术高超、手段干净利落,使被阉割者的伤亡率很低。
因此,当时想把孩子送到宫里当太监的人,首先要到毕家或刘家去“挂舀子”,也就是报名。然后经过一连串审查,看相貌,听言谈,试伶俐劲儿等全套的检查。直到他们认为合格以后才能收留下这些孩子。
当然,李连英毕竟不同于旁人,由于有沈兰玉关照,他可不需要报名、审查。
2#
 楼主| 发表于 10.5.2010 15:03:36 | 只看该作者
李连英上了手术台

据清代笔记《宸垣杂识》记载,愿意净身入宫做太监的人,必须要由有地位的太监援引,然后凭证人立下“婚书”,把自己当成“女人”那样“嫁”到皇宫里。其中的关键是订立生死文书,并需请上三老四少作为证明人,写明系自愿净身,生死不论,免得将来出麻烦吃官司。费用自然是要收取的,一般要交上十两八两不等的银子。穷人家大都拿不出,便要立下契约,等孩子进了宫,发迹后再逐月回扣。月份少,利息大,如进宫混得不好,这笔债要一二十年才能还得清。上述这些也需要在文书上写明白。

还有两样东西是必须带着的,一是送给“刀子匠”的礼物,一般是一个猪头或一只鸡,外加一瓶酒。二是手术期间所用的物品,包括30斤米、几篓玉米棒、几担芝麻秸及半刀窗户纸。其中,米是净身者一个月的口粮,玉米棒烧炕保暖用,芝麻秸烧成灰后用来垫炕,窗户纸则用来糊窗子,以免手术后受风。“刀子匠”要准备两个新鲜的猪苦胆、臭大麻汤和麦秆。猪苦胆有消肿止痛的作用,手术后敷在伤口处;臭大麻汤的功用很多,手术前喝一碗让人迷糊,起麻醉作用,手术后再喝,让手术者泻肚,以减轻小便的排泄量,保证手术成功;麦秆的功用不言自明,即手术后插入尿道。

然后,选上一个好日子――最好在春末夏初,气温不高不低,没有苍蝇蚊子,因为手术后约一个月下身不能穿衣服。选好了日子之后,要把净身者关在房间里。那房间必须密不透风,让净身者先清理粪便,然后锁在房里。在这段禁闭期间,绝对不能饮食,免得有排泄的秽物沾染手术后的创口,致使伤口恶化,危及生命。之所以要密不透风,也是为了净身者的安全。这样,经过三四天之后,才能让“刀子匠”进行实施手术的准备工作。

手术前,操刀者先要问:“你是自愿净身吗?”受割者说:“是。”

又问:“假如你反悔,现在还来得及!”答道:“决不后悔。”

又问:“那么你断子绝孙,可和我毫无干系吧?”答道:“毫无干系!”

例行话问完,担任介绍人的太监,把《自愿阉割书》循例地再念一遍。在此期间,如果被阉割者表现得不愿意甚至有丝毫犹豫,“刀子匠”都必须立刻松绑,挥手让欲被阉割者自行离去。如果其态度坚决,就开始动手术。

被手术的人被蒙上眼睛,脱尽衣裤,采用半卧姿势仰倒在床位上,手脚像一个“大”字被绑得结结实实。助手将他的下腹及双股上部用白布扎紧、固定。还需有助手抓牢他的头、肩、膊,压着他的腰――为的是防止他因痛极拼命、流血过多而呜呼哀哉,另外的人则用“热胡椒汤”把被阉割的部位清洗、消毒。

手术刀是一种呈镰状弯曲的利刃,使用时通常并没有特别的消毒措施,在火上烤一下,便算是消毒了。然后,主刀者即用手术刀进行切除手术。手术完成后,由两名“刀子匠”搀扶被手术的人在房里缓行两三个时辰后,才允许躺卧。

手术后3天内不准喝水,据说由于干渴和伤痛,其间必须忍受非常的痛苦。3天过后才能大功告成。手术做完后,伤口即使能快长好也不能让它快长好,而要故意偎脓长肉,这样伤口才能平复。净身与疗养前后需100天左右。

当然,李连英毕竟不同于旁人,由于有沈兰玉的关照,李连英是可以直接上手术台的。“小刀刘”给李连英做的手术也是非常顺利的。手术成功后,李连英回家疗养了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多长呢?他是怎样度过的呢?他的妈妈是怎样想的呢?

根据《宫女谈往录》的记载,手术成功后,李连英回家疗养了一年时间。这是李连英的妈妈最苦最累的一年,也是和李连英谈话最多的一年。妈妈几乎都是含着泪教李连英怎样为人,怎样处世。妈妈告诫李连英:打人一拳,防人一脚的事,千万不能干;自己吃饱了,也要想着别人。但行好事,苍天不会辜负好心人的;不修这一世,要修你的来世等等。

太监的另外两种产生方法

另外,还有一种被称为“特殊佣妇”(保姆)的太监制造专家。有些父亲如果决定自己的儿子长大后做太监的话,孩子还在襁褓时,便特意雇请一个“特殊佣妇”来“照看”孩子。“特殊佣妇”兼擅一种特别手术,即轻巧地搓揉婴儿的小睾丸,每天3次,每次用力捏到婴儿痛楚啼哭为止,并且慢慢增加力量,这样,渐渐地破坏他的生殖机能,长大后绝不产生生命的元素(精液)。因此,经过这种残忍的手法后,孩子的生殖器便渐渐萎缩。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地显出女性特征,没有喉结,双乳突出,臀部隆起,声音尖锐,行动扭捏,变成了太监的模样。

当然,也有另外的一些办法:有些穷苦人家,付不起或者舍不得6两白银的阉割手术费,就干脆大胆蛮干,自己动手阉割。清末有名的大太监小德张就是个典型例子。当然,这样做的结果能够像小德张一样成名的很少。

这些年纪在10岁左右的孩子被送进宫里,充当“童监”和“孩监”,那些俊秀的孩子常常得到后妃和贵人的喜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10.5.2010 15:04:07 | 只看该作者
李连英进了郑亲王端华的府邸

从刚才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对于被手术者来说,阉割手术是非常残酷、非常严格的;而对于手术者来说,阉割手术也是赚钱的。

通过前面的介绍,我们可以有下面的一点思考:

既然说这个阉割手术这么赚钱,而“小刀刘”给李连英居然连一分钱也不要,可见这个咸丰皇帝身边的御前总管太监、名字叫做沈兰玉的人的面子得有多大!我们从中也可以看出,这些来自河间府的太监,他们之间有多么的团结!

新的问题又出来了:给小小年纪的李连英做个手术容易,可是把这个刚刚入道的小太监李连英放到哪户人家,才能够使他在短期内迅速地出人头地呢?

有的朋友说了,就直接送到紫禁城里不就得了么?为什么还要放到别的人家呢?这您就不懂了吧?这么大点的小孩子,不经过一些必要的培训、不经过必要的实习,就直接送到宫里照顾皇帝?那哪儿行啊?皇宫里的太监可都是培训好了的!

因此,必须要考虑把这个刚刚入道的小太监李连英送到谁家培训、实习合适的问题。而这个问题,不但是这个刚刚入道的小太监李连英和他的妈妈要思考的问题,更是他们的恩人沈兰玉要思考的问题――毕竟,在沈兰玉的心中,除了要思考如何安排小小年纪的李连英的未来之外,还要思考下面的诸多问题:

第一,自己已经这么一大把年纪了,又混到了咸丰皇帝身边的御前总管太监的职位,这个刚刚入道的小太监李连英恐怕永远也不会成为自己的威胁。

第二,自己这么一大把年纪了,可以说是来日无多了,已经到了做一件善事是一件善事的年纪了;再说了,将来万一自己的身体不行了,没有办法为咸丰皇帝服务的时候,自己还有可能依靠李连英的照顾呢。

第三,既然自己已经做了一件善事,那为什么不好事做到底、送佛送到西呢?

这个时候的沈兰玉一边思考着一边想起了一个人来:郑亲王端华!对啊,为什么不把这个刚刚入道的小太监李连英安放到郑亲王端华的府邸呢?

这个时候的小太监李连英,已经不叫自己在家的名字李英泰,当然也不叫做日后的名字李连英,而是改叫李进喜了。

现在的问题在于,这个郑亲王端华到底是个什么人呢?为什么沈兰玉在为刚刚入道的小太监李连英寻找这入道以来的第一份工作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郑亲王端华呢?

郑亲王端华的历史

说到郑亲王端华,那话可就远了。郑亲王端华是大清王朝开国皇帝努尔哈赤的弟弟舒尔哈齐的后代,郑亲王济尔哈朗的七世孙。他们家,属于那种因为“军功封”的铁帽子王。

郑亲王的府邸,位于北京西城区大木仓胡同,现为中国###办公地。

1826年,端华封三等辅国将军;1846年端华袭郑亲王爵,不久诏授总理行营事务大臣及御前大臣。道光皇帝死,受顾命。咸丰皇帝继位后,受到重用。

端华还有个异母兄弟肃顺,也是一个非常厉害的角色。肃顺机敏多谋,敢于任事,颇得奕器重,很快升至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内务府大臣。郑亲王端华和怡亲王载垣虽位居肃顺之上,但才智平庸,生性优柔寡断,遇事常由肃顺做主。如此一来,肃顺逐渐握有重权。

现在,我们知道了吧,这个沈兰玉在为刚刚入道的小太监李连英寻找这入道以来的第一份工作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郑亲王端华――因为在沈兰玉看来,郑亲王端华为人又好,又有前途,是自己的小同乡可以终身依赖的对象。可谁知道,这却是一个完全错误的决定。

有的朋友说了,您把这个郑亲王端华和他的弟弟肃顺介绍得那么清楚干什么呀?没有必要吧?

可不能这么说,他们可是我们这个李连英的讲座中不可或缺的人物,没有他们,李连英哪能立功受奖、步步高升啊?我们必须把这个郑亲王端华和他的弟弟肃顺介绍清楚,才能知道李连英后来为什么会爬得那么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10.5.2010 15:04:47 | 只看该作者
李连英的“前途”

这个时候,才7岁多一点的李连英,当然,这个时候,他叫做李进喜,他正在那里想着:我一定要好好干,好好伺候俺们爷,那可是朝廷中说一不二的人物,俺也要努力工作,争取将来也能有个好的前途。

说到太监的前途,我们首先要来关心一下他们的工资。据《晚清宫廷生活见闻》记载,太监的俸禄按官衔品级发。四品督领侍每月月银8两,米8斗,公费制钱1贯300。制钱就是铜钱,乾隆年间1000个铜钱1贯,相当于1两白银,咸丰年间相当于半两白银。五品宫殿监正侍每月月银7两,米7斗,公费制钱1贯200;六品宫殿监正侍每月月银6两,米6斗,公费制钱1贯100;六品副宫殿监侍和七品正执守侍每月月银5两,米5斗,公费制钱1贯;七品副执守侍每月月银4两,米4斗,公费制钱1贯;八品侍监每月月银4两,米4斗,公费制钱700,副侍监每月月银3两,米3斗,公费制钱700。无官衔品级的太监,俸禄按三等发;一等每月月银3两,米3斗,公费制钱600; 二等每月月银2两5钱,米2斗5升,公费制钱600;三等每月月银2两,米2斗,公费制钱600。

这些待遇在当时来说是较低的,但发了迹的太监不靠这些生活,而在于谋取额外收入。如:接受门银(进门要钱),接受赏赐,接受官员的贿赂等。

不要小看这些门银、赏赐和贿赂,很多的。根据《太监史话》记载,日后发达起来的李连英一次就接受李鸿章贿银10万两,袁世凯贿银20万两。1900年李连英随慈禧太后逃往西安,各省赠送慈禧的礼品照例送他一份。因此,他仅在宫中的银两就达300多万两。当然,这个时候的李连英还没有那个本事。

因此,这肯定是后话。虽然这是后话,但我们要说,这个时候这个名字叫做李进喜的小太监,的确正在做着他的发财梦。

说到太监的前途,我们第二个就要关心一下太监的工作了。这些,李连英虽然不是将来每日每时都要做,但是每日每时都要会做――这可是真的。

李连英要学习的“功课”

宫里的规矩礼法极多,学好这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首先要明称呼。按宫里的习惯,太监把皇帝称作万岁爷,把太后称作老佛爷,把妃、太妃、皇太妃都要称作主子。至于太监们彼此的称呼,同辈的互称爷,姓张的张爷,姓李的李爷,低一级的把高一级的称作师爷。太监们不喜欢人们把他们直称太监,如果把他们叫做老公,那简直是骂他们八辈祖宗,这一套称呼是一定要记住的。

忌圣讳,这在宫里是一件最要紧的事。不单是与万岁爷的名字同音的字不能上口,太后、太妃的名字也一样。这些应避的字音是要牢牢记住的。比如慈禧时候的太监小德张,本来他的名字叫春喜,因为隆裕皇后的小名叫喜哥,喜字犯了圣讳,小德张就被改名叫恒大。此外紫禁城里是不许讲丧气话的,凡不吉利的话,就是在私下里也不许说。

学习跪拜礼。遇皇上和太后的生日万寿节、春节、冬至节三大节日时,要对皇帝行三跪九叩的大礼,谢恩、谢赏的时候也要行三跪九叩的大礼。三跪九叩就是双膝着地,叩头三次;连续三回,共叩头九次。给主子请安、回话时,跪的是双腿安,即两条腿先左后右地跪下去,身子要挺直,摘下帽子,放在身右边。为了表示感谢浩荡的天恩,有的时候还要把头往地上撞,撞出声音来,这就是俗语说的叩响头。还有单腿安,这是用来对待上司或者品级比自己高一些的人的。每逢值班,无论是站在主子身边或者在廊沿下听候吩咐,都得笔直地站在那儿,两只手紧垂在身子的两旁,要像庙里的金童玉女塑像一样,纹丝不动。这些礼法学不到家,首领太监是不会把这样的太监提拔上去的。

回主子或者顶头上司的话也有一定的规矩,第一要熟练的是上边的吩咐一入耳就得明白,即不能向上边要求再吩咐一次或者解释一遍。第二是要用“?”来表示自己领会了吩咐,不能用“嗯”、“啊”一类的字眼。

给上边请安,虽然是个俗套子,但是也得学。比如“吉祥”这句话是用在日常问安上,“进得好”是用在饭后的问安上。

当师傅的并不是按什么计划来教太监,毫无系统性。关键是要随时注意,随时学习。等待一朝被看中挑上去,比如到御前或者某一个宫里,那时候还要拜那里的顶头太监作师傅,继续学。

比如斟茶、倒水、摆膳、递东西,不能一下子拿过去就算了事。第一,不能捧在太监自己的脑前递,必须把东西捧在身子前边,同时又得把身侧过去。第二,不能捧得过低或过高,高度大约在太监自己的眉心处。

服侍上边穿衣服,有专管御衣的太监按季节准备。可是直接服侍的太监也得记清楚,而且主子的胳膊、腿不能随着服侍人的意思动弹,要让主子在穿着的时候一点不觉得别扭。这也是太监必须学习的内容。

膳房里有荤局、素局、点心局,哪一宫、哪一个主子每天都有一定的进献样数。传膳声一下,取膳的太监不能慌,要按大太监的号令从膳房的转动架上往下取,取错了是不行的。

跟主子到哪一宫去,或者到什么地方去散心,除了主子身旁的两名太监随在左右搀扶之外,其余的要随在身后,捧着应携带的东西。如果主子坐轿出去,扶轿轩的、随轿的,都要走一定的步伐,起轿、落轿、搭帘子也得小心谨慎。

晚上坐更,白天站班,尽管什么事也没有,太监也不能擅离职守。如果皇帝召见哪位大臣,圣旨传下来,太监得准确地往下传:“带某某大臣……”大臣或王爷被带上来之后,太监得放下帘子,赶紧躲开,站到既听不到室内的谈话,却又能听到主子命令的地方去。

学习宫中的规矩礼法,要凭太监自己的心计,师傅从不讲明要点,也很少指点,要太监自己去琢磨,或者太监自己私下去演习。但是师傅很注意检查太监的现实活动,如果太监在哪一方面有错,轻则狠狠地挖苦一番,重则被打巴掌。徒弟挨师傅打,非但不能争辩,还得说师傅的好话,脸也不能往左右躲闪。至于出了大错,挨板子、关禁闭是常事。

就在李连英一边做着他的发财梦、一边努力学习“功课”的时候,我们不得不很严肃地正告他说:别做梦了!天大的危险都已经来临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16.11.2024 12:49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