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了节骨眼上———如何避免对事故进行“过多的政治解读”,俄波两国需要智慧和胸怀* \6 t7 b& Q8 n1 N! D5 u% I' ]( J
6 `3 ~* ]8 G7 ]. n
, ?1 D" s: K) B" u坠机事故发生在俄境内,俄方“责无旁贷”地在第一时间立即采取一系列行动。可以说,无论从人道主义还是两国关系出发,俄罗斯上上下下都做得“无可挑剔”。但依然有俄罗斯媒体和专家担心,这场意外事故可能要着实考验一把本不牢固的俄波关系。其实,俄波关系一直存在历史积怨、战略利益相悖和文化冲突等症结,波兰是东欧国家对俄罗斯“戒备心理”颇为浓厚的国家之一。
4 a2 N' b. [8 B7 X- \ 3 g6 C6 Q: N% J! ]2 m- U* \
历史恩怨4 b/ f- P$ s+ }2 L9 h. p8 m {& V
$ A; k; N5 n3 D" @( r- s
波兰曾是中世纪大国,却在近代被俄、德、奥三次瓜分,消亡了123年之久。如果你不了解这段历史,有句话一定听说过:“隐藏在花丛中的大炮”,这是对肖邦作品的评价。今年是肖邦诞辰200周年,这位音乐大师临终时也没等到波兰复国,在年仅39岁时客死巴黎。) o$ ~5 b8 [+ t6 G( c0 i
6 Z# @5 A+ o3 b% U7 Y c, H4 |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发生革命,奥匈帝国和德国趋于崩解。在亡国123年后的1918年11月,波兰终于恢复独立。但独立后的波兰与俄国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波兰与俄国接壤,但是他们之间没有明确边界的划分。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府宣布波兰独立,但是不允许乌克兰独立。而波兰要求恢复对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的权益。双方的斗争激化,导致1920年7月的苏波战争。
( h4 F/ d8 `( n. x
( X. X0 x3 s2 r' S在这次战争中,苏俄兵败,被迫于1920年10月签订《里加和约》,承认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归属波兰管辖。战争结束了,但悲剧仍在继续。根据当代波、俄、德和立陶宛史学家研究,12万~13万苏维埃战俘于1919年~1921年间被关押在波兰,其中的6.5万到7万人回到了苏联,总共有超过4.5万名战俘在波兰的战俘营里化作累累白骨。, d! b2 ^6 G& P9 P- \" Q
) |) H* Y. l* t: o/ R波兰的二战悲情
# t4 w) H, P, B1 l! H
! Q% ]. f& R& j4 e( ^" j《里加和约》签订后,在东欧出现了一个统一强大的波兰。德国和苏联对此感到非常不安,这导致德、苏在1939年8月23日签订的“德苏互不侵略条约”中对波兰进行秘密瓜分。二战爆发,苏联在德国入侵波兰之后,于9月17日出兵波兰,将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并入自己的版图。2 T, Z: t" n/ k4 d" Q7 Q5 S
: D' p, C) S9 w1 v* C- \4 M+ Z# j' V被英法出卖、被德苏瓜分,留下“卡廷惨案”等难以磨灭的伤口,使波兰社会对俄、德长期存有强烈戒心,对欧盟中的西欧列强疑心重重,而对美国存有本能的好感。
5 P( G. ?3 G- h9 M. y8 O4 s
% W# k x8 Y: m8 x! F悲壮的华沙起义, `2 P2 }& b& `9 y- | C
+ x' s0 q9 P9 C历史倒退半个世纪。1944年7月下旬,苏联地面部队逼近已经沦陷近五年的华沙,横行欧洲数年的纳粹德国已做困兽之斗。整个二战中,波兰承受了最深重的民族苦难,但不屈的人民在纳粹铁蹄下一直进行着有组织的地下抵抗。
" c5 Q5 X$ M. @2 @, h" o / P! t6 P4 N. A$ U0 Z. c/ k
这时,苏军在广播中号召波兰人民起义,并答应给予支援。于是波兰残留军队揭竿而起。当时双方力量对比十分悬殊,发动起义主要是相信苏联人会支援。不料此时苏联却借口华沙起义是“冒险行动”,拒绝支援,反而在河对岸停止了攻势,只有一支由苏军中波兰人组成的小部队渡河去支援同胞,结果几乎全部牺牲。苏军不仅不支援起义,盟军从英国给起义军空投补给希望使用苏占区机场,也被断然拒绝,致使盟军只能从西线横穿整个德国远距离空投,代价惨重而且杯水车薪。其实,苏联敌视亲西方的波兰流亡政府。战前波苏有宿怨,尽管这时双方已成为反法西斯盟友,但是当波兰即将成为囊中之物时,苏联是不希望看到流亡政府东山再起的。6 T) e2 e/ `9 Y' w' ~
$ R! O: {) R! \* M" w
到最后,起义坚持了63天,终于弹尽粮绝、伤亡殆尽。当时华沙城内几乎每个家庭都有牺牲者。起义失败后,有35万人被送到德国做苦工,1.2万人在奥斯威辛被处死。华沙起义的幸存者后来在苏联控制时期还受到迫害。到1960年以后,华沙起义才逐渐得到肯定。, ?7 i! @5 w& \8 u4 {) [
3 O1 Z, h) \+ u) i/ d5 ^2 ~空难让人为俄波关系捏把汗* ?9 d" j y i/ ~; p3 v9 |
8 s5 W/ v, D, U, f
历史上的波兰与俄罗斯积怨颇深,两国关系史浸满了鲜血。
# ], j/ q4 S% b! v, m7 _2 u$ n& @
6 _: A. b5 j; G+ R1 e/ y A如今,一次飞机失事,发生在最不该发生的地点(俄罗斯境内)和最不该发生的时间(卡廷事件纪念日),让世人不得不为刚刚好转的俄波关系担忧不已。目前,俄媒体公布的所有消息似乎都指向波兰总统专机机组在天气恶劣情况下执意在斯摩棱斯克降落。实际上,如果理智地讲,波兰总统专机坠毁这一悲剧是意外事故,不应对俄波关系造成什么实质影响。但如果此事件放在两国之间长久以来的历史积怨、复杂的民族情感及现实利益纠葛的大背景下,放在两国政治互信不足、民间对立情绪有余的大环境之中,许多人都为俄波关系“捏着一把冷汗”。如何避免对这起意外事故进行“过多的政治解读”,这需要俄波两国政府及人民的智慧和胸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