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1315|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伺候舒服为止 (2008-06-24 02:10:06)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4.6.2008 12:13: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即时机票
伺候舒服为止 (2008-06-24 02:10:06) ' s, e- l' |& a

  S- e" }. Y7 v: O. h3 a5 U! J
标签:杂谈  

3 F' ?- X7 j/ D+ j( T' G  {1 r自由有限,禁止滥用  ( i6 H* e; B* l* e. j

$ s9 ~, u( m# T' w   首先,是请您欣赏某诗人和时评员的文章:1 _  c4 S) l0 m& n
   
0 T5 p- T4 D2 t  B                 《瞧不起文学大师瞧得起徐静蕾》0 r# w5 h% f) i# g& o
       韩寒最大的“亮点”莫过于新浪网博客亚军的雅称!写作本文是笔者拜读其博客的唯一理由,之前作家韩东批评韩寒走的是野路子、完全非文学、缺乏对写作的诚意,读后发现此言不假。其中有一篇讥讽山东作协副主席王兆山《江城子》的文章,仅仅一个标题:幸亏没入作协。言外之意是瞧不起作协及王兆山,仿佛作协是藏污纳垢之地,王兆山是水货作家。殊不知其“幸亏所入的新浪博客”,却让一个玩不好文学的演员徐静蕾坐上了博客王的宝座,自己却甘居其后。如果博客王是余秋雨或余光中,韩寒他倒还可以炫耀一把,可偏偏不是。甘居徐静蕾之后可从未听其“炮轰”过徐静蕾文笔很差。现在,却“炮轰”老舍、巴金、冰心等文学泰斗的文章完全没法看。可见韩寒瞧得起的人只有徐静蕾,即使是老舍、冰心等公认的文学名家也不放在眼里,更不用说王兆山了。
    这篇在逻辑上很有创新的文章是在某网站的新闻评论上看见的,标题是《韩寒瞧不起文学大师瞧得起徐静蕾》,把我骗进去点击了。
   
   我身边也有小朋友问,哥哥最近又说什么了?小朋友没有读过三位老人的东西,我就跟他这么解释来着,你看,新中国的文坛和流行音乐一样,有四大天王,老舍就好比是张学友,茅盾好比郭富城,巴金好比刘德华,冰心好比黎明。我觉得除了张学友唱的还行以外,其他人都一般,黎明的唱功最差。就这事儿。
    小朋友觉得没有什么可以讨论的,就跑了。其实把一些神化的符号弄通俗点,就是这样的。但最对不住的是陈丹青先生,因为我看到了一个网友留言:
   
    不了解你要评价的人,你就没有发言权,你和陈丹青根本就没有把这些大师的作品看完,你们就根本不了解他们,你就没有资格去批评他们。你们两个人就是两个八零后脑残……
    还有留言说,虽然说要言论自由,但是我觉得最近的言论有点太自由了,自由得有点可怕。居然有人可以随便对大师表示不敬。
    关于自由,赵燕都市报还有让人叫绝的肖先生的文章,认为我和陈丹青“攻击人”,有违法之嫌一说,因为我们已经侵犯了别人的公民权,而且“滥用自由”——我第一次听见“滥用自由”一说,原来在我国,一个读者在电视节目里表示不喜欢某作家的文笔,读不下去某作家的书已经事滥用了自由,大家可要以我为鉴,你就那么点自由,别滥用——
    “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你有说话的自由”,这放在学术讨论上,应该照常实用。但是韩寒如此“炮轰”文学大家,不得不让人思考,这个自由也不是无限的,电视是宣传为主,以这个宣传为主,不是学术讨论为主的电视,来说某个人怎么怎么不好,恐怕已经超出了学术讨论的范畴,有侵犯公民权利和滥用自由之嫌。
  
    做个读者真难。大家拿起一本书千万记住,你是没有权利读不下去的,万一你真没读下去,你是万万不能说的,尤其是面对大师,因为你不光人格沦丧了,你还可能违法犯罪了。据说法律是人人平等的,在我身上适用的,在你们身上也肯定适用。但是,这位时评家只想到了侵犯公民权益,最后,最狠的登场了,他也觉得,现在的言论太自由了,居然可以不喜欢大师,暗示我不读冰心是颠覆社会体制,已经犯下颠覆国家罪,对我封杀事小,枪毙才是王道:
   
   国家对网络和韩寒这样的人监管太松,就应该尽早的封杀,让他们丑恶的言论烂在肚子里,永远不能见诸于众,蛊惑人心!! F: P& V. b1 [) u8 I1 v, W4 g
   言论自由了,可它总得有个度,象韩寒这样的人,如果在日本,早被砍了拉出去喂狗了。日本人的爱国是狂热的,我们并一定要完全效仿,可象韩寒这样的人,居然在中国被当做偶像一样膜拜着,就有些奇怪了。我们最近关于余秋雨和王兆山的讨论多了些,其实他们对国家和社会并没什么危害,而韩寒的言论,对社会未来的信仰和价值观的培养,却不可小觑!到不是觉得韩寒的威力有多大,只是鸦片的毒害远大于正面的说教,上瘾了就很难戒。) K' \9 J& f" O/ w
   韩寒炮轰中国当代几大文学名家,表面上看似是文化领域里的正常争论,仔细揣摩,他是想从根本上颠覆现有的社会体制。教科书历来被各个国家所重视教材内容的选用是考虑综合因素的,其中最重要一点就是国家利益至上。韩寒含沙射影的说了一大堆,无非是站在一个凌驾于他所处的这个国家利益之上,来制造他的影响,至于他身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或许只有他自己清楚。
. V& ]4 O" m( C- ]* _0 v+ _( ~  i5 Q   在中国目前之现状,是没有文字狱这一说的,否则像韩寒这样的人,不知被枪毙了多少回。
   此文最后一句话,我没感受到作者是在感恩时代和社会的进步,相反,我看到的是作者的无限惋惜和追思,唉,好好的文字狱,怎么就没了呢。
  
   所以,听了大部分的评论者们自己想象出来的“谩骂大师,踩踏大师,侮辱大师,颠覆大师,颠覆社会制度,颠覆国家”的罪名以及“危害民族”“忘本灭祖”“人性沦丧”的批评,对我提出“砍了”“封杀”“杀掉”“灭掉”“枪毙”等处理方法,我害怕了,我怂了,我决定收回我说的话,投靠他们,并重新告诉大家:
    那是上午录的节目,听说早上起来要喝水,所以我不小心喝多了,我说的都是胡话,其实啊,在我看过的所有的书里,我最喜欢的是巴金,冰心,茅盾和老舍的书,他们四个人的书我从来爱不释手。一旦三缺一,我就失去了人生的方向。巴金教我说真话,所以,我从来不说谎,你看,这不正说的欢么。我最喜欢《寒夜》,我愿意为你,忘记我姓名,所以我改名韩寒,以此纪念。因为张爱玲不喜欢冰心,所以我一点都不喜欢张爱玲。色戒我也抵制了。汤唯被广电总局禁了,我很高兴。谁让你跟错人呢?其实汤唯你还是有潜力的,如果当时你演的是《致小读者》里那可爱的小读者,就不会是现在这样子了。他们四人,尤其是冰心茅盾和巴金三人,思想性就别提了,肯定正确,但关键是文笔还特别的好,这点尤其难得,我常常情不自禁就背诵了起来,我真希望不光小学语文书里让我们背诵他们经典的段落啊,我多么希望我参加工作以后,公司都让我们背诵啊。我多么希望,CCTV的百家论坛里用四百集的节目对他们的文章进行剖析,这样,在我死后,我就只盼坟前有屏幕,纵做鬼,也幸福啊。
    因为以前说过,文学往往是政治的妓女,所以,像上文一样,我伺候的评论家们舒服不舒服啊?要不要我叫上陈丹青给大家也认个错,双飞更舒服哦……如果大家觉得我这样的服务很好的话,以后一直点我哦,我的工号是18万4531号,工号是有点难记,唉,没办法,作家里干这行的太多了……
2#
发表于 24.6.2008 22:03:05 | 只看该作者

刘晓波:韩寒评“大师”已经很客气了

韩寒和陈丹青的对话,论及中国现代作家,韩寒说:“茅盾、老舍文笔很差”,“冰心的完全没法看。”后来,韩寒承认提老舍是口误,他想说的是陈丹青提到的巴金。6 `! q1 a: G* p( r* z4 x9 v
7 R& H7 J$ d) ~9 T3 o/ l
就这么几句大实话,居然惹怒了众多国人,加上媒体的炒作,变成了“韩寒再次语出惊人,炮轰众多文学大师!”接踵而来的是上纲上线的炮轰韩寒。
( w" J$ Z7 r7 m& ]2 c0 Y* r! V9 S
严肃点儿的评论,指责韩寒“侮辱大师,颠覆大师,向大师泼污水。”但这些人却说不出“文笔很差”的评价错在哪儿,也说不出这几位大师的文笔好在哪儿。& U$ n) V3 u+ x7 S  Y

9 p3 l; Y, j' K  Z' t( M1 b% H国人爱作诛心之论,自古皆然,当代尤甚。指责韩寒,也必定要用上,无非是“名利”二字。他们说:韩寒一贯标榜“特立独行”,经常“语出惊人”,实际上是自我炒作。他这次“站在文学大师的肩膀上撒泼,当然可以赚足眼球,甚至也完全可以赚来银子”。
% U# H7 ]) E$ I' M1 d& u6 O& z: |- p
自从网评在中国风靡以来,其醒目的特点之一,便是文革式叫骂的泛滥。这半年来遭到这种叫骂的人,就有达赖喇嘛、CNN、家乐福、王石、莎朗•斯通、范跑跑等,现在炮轰韩寒,自然也少不了骂街:“泼妇”、“无赖”、“小丑”、“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力。”) }5 u* |* b* k7 D
! J$ p, P: N* n/ _7 B5 S$ D7 u( ^
我不知道骂韩寒的人所据何在,但就我个人读过的中国当代作家而言,韩寒应该是极少数具有独立眼光的青年作家,不但写小说、赛车,还经常参与公共事件的讨论。我喜欢读他的时政短评,诚实地说出常识,智慧地运用文字,直白、朴素、幽默、辛辣,既轻松又过瘾。在他的时政短评中,我找不到故作惊人之语。9 E2 W& K6 r3 I% F- i7 G" B
: d0 o9 f5 N: }" T/ q  z4 Q
众所周知,年少成名的韩寒,是知名度极高的80后作家,其博客的点击高达一亿五千四百万,中国个人博客点击率排名第二。这么高的知名度,如此多的粉丝,有必要靠“语出惊人”来自我炒作吗?再说了,如果从审美或文学批评的角度看,韩寒对巴、茅、冰的评价,也绝非特立独行的“语出惊人”,持这种看法的批评家,大有人在。
  s! @! Z6 K/ K6 S; V6 C
' \* J, ]  E) c; I在八十年代成名的文学研究者和作家之中,能够说巴、茅、冰“文笔优秀”的人,恐怕不多。专攻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和从事文学批评的学者,更不可能把三位称为“巨匠”。比如,北大中文系教授钱理群先生认为:“巴金的文体不算精美圆熟,也许还不属于那种可供反复推敲咀嚼的创作。”专攻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李辉先生说:“巴金的好处在于他的激情,然而,这也正是他的大缺点,他的激情是一种缺乏节制的激情,这注定了他不可能成为大作家,也造成了他的作品思想深度的缺位。”九十年代成名的作家和批评家,我也没见过谁给予这三位以很高的审美评价。比如,文化批评家张闳先生和文学评论家葛红兵先生,也认为这三位徒有“文学大师”之名,作家朱文的评价更低:“巴金一钱不值。”比韩寒还韩寒!( }" F7 R% G$ m! p! n5 u

2 I# t+ Q- @' P  D我这代读过中国大学中文系的人,中国现代文学史是必修课,都知道“现代文坛六大家”: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他们六人几乎占据了整部现代文学史,但这样的文学成就排序是政治性的,源于中共的钦定史学和统战策略。回归文学本身的审美评价,茅盾的代表作《子夜》是“政治图解”,只不过比“延安作家”图解得稍微高明点;冰心的早期“问题小说”大都是观念先行的产物,她最有名的《寄小读者》乃现代文学中肤浅抒情的代表,读不下去,很正常。三人中被捧得最高的巴金,也仅是一位有影响的作家而非文学巨匠。
1 l% V% s- j# S6 V. o/ N4 y* q6 ?. I
2 Y6 B3 B6 I( L" d1 W( c9 x如果放开眼光,把中国现代文学放入整个世界现代文学中比较,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就根本没有“文学巨匠”。仅就汉语文学圈来说,中国现代作家对汉语文学写作的贡献,巴金远不如鲁迅、沈从文、老舍、曹禺,甚至不如张爱玲和萧红。正如韩寒“文笔很差”的评价,巴金的最大缺陷是文学语言没有什么独创性。他创作了不少长篇小说,但只有代表作《家》还算差强人意,其他长篇大都写得很烂,拖沓、臃肿、矫情,起码我在大学时代就读不下去。即便是《家》的差强人意,也绝非文学语言上的贡献,而是时代潮流使然。《家》是“青春骚动”的粗糙抒发,迎合了当时新青年的反叛情绪,但表达无克制,文字无美感,只能作为特定时代的社会学文本,但无法作为传之久远的文学经典,也就无法给后人以审美的滋养。( c# Y. r0 i9 i
0 O% J4 Y2 g+ g: {5 h3 \7 \* w
所以,在文学独创性及其传承的意义上,巴金很难为后人提供创作的借鉴。后毛时代成名的中国作家在谈及自己的文学传承时,更多提到是西方现代作家的影响。至于中国现代作家,经常被提起的是鲁迅、老舍、沈从文,却很少有人提到巴、茅、冰的影响。但在权力至高无上和政治需要优先的当代中国,作家的成就和名声由权杖来钦定,只要党国需要,平庸的作家就会变成文学巨匠。当权力造就“名家”变成国人的习惯性思维之后,价值畸形和审美混乱也就成为必然,致使国人对精神产品的低下识别力延续至今。以至于,在巴金去世时的谄媚高潮中,有文人帮助党国排出了革命文坛的各代旗手:现代旗手是鲁迅,毛时代的旗手是郭沫若,后毛时代的旗手是巴金。( c! z1 `) G+ {4 n! l5 S' c

3 o' f1 I% R5 r+ B4 i! i六四以来,由于巴金的沉默让官权满意,他便被官权选为文坛“造神运动”的主角。进入新世纪以来,久病的巴金逐渐变成了说不出话、认不清人、手不能动、足不能抬、食不能进、排泄失禁的植物人,但植物人照样被缺席选为中国政协副主席。巴金过百岁生日时,党国赐以最高规格的隆重纪念和“人民作家”的最高荣誉,党国总理温家宝前往病榻前祝贺,北京、上海和成都三地同时举行庆祝活动,各地作协派人专程前往上海祝贺。
: r3 N/ j# M8 h9 ?# y! J! y% G! d
! S# i* A7 L1 D! n1 @2005年巴金辞世,党国要员和一大批文化名流高调称颂巴金,使文坛“造神”达到高潮。可怜的是,巴金提倡“说真话”,但总是在党国划定的范围内说真话,而绝不说过线的真话。比如,他只在被当局定性为“十年浩劫”的文革上讲真话,但在八十年代“清污”和“反自由化”等意识形态整肃运动中,他并没有讲真话;六四后的恐怖政治造成万马齐喑,是最需要说真话的时刻,也是巴金这样的名流最该说真话的时刻,但巴金却选择了“沉默是金”,直到他去世,整整沉默了十六年!6 P# O0 u; B8 S, ^& C8 Y

- ]2 D( n% P4 M恶心的是,文坛名流们参与“造神”,但他们并不打算响应“神”的召唤。他们纷纷赞美巴金的“说真话”和“自我忏悔”的精神,王蒙等文人更给巴金戴上“一面旗帜”和“世纪良知”的高帽,但他们并不打算用“说真话”和“忏悔”的行动来继承巴金的遗志。比如,余秋雨称:巴金“说真话”的遗训“最重要”,是“这个世纪箴言”;舒乙说:“《随想录》是个纪念碑。”然而,余秋雨对自己在文革中的表演,舒乙对自己在文革中批判亲爹老舍的大义灭亲之举,至今都毫无忏悔之意,更谈不上说真话了,居然还好意思大言不惭。所以,对巴金的无限拔高的悼念,不过是又一次犬儒大表演。
! B8 p* E, t! Z5 i' |3 Z1 I; P2 p6 R" v9 a/ C
最近,就在社会各界纷纷问责大地震凸显的中小学豆腐渣工程之时,余秋雨倒是敢为党国顶雷,说出了轰动一时的“真话”《含泪劝告请愿家长》。但他的含泪之劝,是在说党国想说而未敢说之言,与其说是感同身受的劝说,不如说是居高临下的指责;与其说是体恤灾民的动容,不如说是文化戏子的“鳄鱼泪”,其底色不过是奴才式的聪明。
1 Z8 s# A) j+ t7 Y! ^0 ^6 f/ K
7 j% I( F( E1 S4 M# C4 u针对巴金去世时中国文坛的犬儒大表演,我的曾写过《巴金:一面下垂的白旗》,不妨在这里自我重复一下:以自然生命而论,在党国钦定的六大文坛“巨匠”中,巴金乃最长寿者。他在党国的精心护理下,活成中国文坛上第一位百岁泰斗。然而,以文学生命和人格生命而论,六位中最幸运的,倒是死的最早(1936年)的鲁迅,他过早的肉体终结成全了其精神长驻。他幸运地没有赶上“伟大的毛泽东时代”,不必在强制性的思想改造中挣扎,也不必没完没了地写自我羞辱的检查,更不可能遭遇文革式的羞辱。尽管,鲁迅被毛皇帝钦定了“骨头最硬”之旗手,变成残酷斗争中的打人棍子,但鲁迅的亡灵不该为毛泽东的罪恶负责。; N4 f' ^% O) {" ~1 \. g6 c

+ ]+ Z% T& K; f& s! Y% k其他的五人,郭沫若从“流氓加才子”堕落成最无耻的文人,茅盾由小资加左倾活成圆滑平庸的文坛不倒翁,曹禺由戏剧天才变成懦弱的御用捧艮,老舍作为京味小说大师,先是被奉为“人民作家”,继而在党国无义和妻儿无情的夹攻之下,变成了太平湖里的鱼食;最长寿、也享受了最多官方优惠的巴金,由多产作家变成文学上的准植物人。
, L, x$ |; {5 g. Y+ Y- M. ?7 k
* @8 m: y: B/ N0 \* g在此意义上,韩寒仅从审美上说出“文笔很差”的评价,已经是很客气的态度了。
+ h" I0 |% o* Y5 \* i  G8 F$ z- E+ m6 q) i! r! D( f
2008年6月22日于北京家中(《观察》2008年6月23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5.6.2008 07:5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5.6.2008 12:12:19 | 只看该作者

" e% Q8 i0 k& a0 o. k

; X& m7 g1 Y8 u& A1 ~$ i5 U: G/ a/ P) n

: c7 z5 Y' k% K0 b3 |" Y) L' }1 S  _1 X

# U. a. c, C; D. |6 K
2 [: E& w8 Y; T0 V$ b8 s% C9 I! u. `, G# _- S4 q
温家宝:国内大学培养不出大师级人才令人焦虑) R( F+ D6 b  \6 b
2006年11月28日 09:54 浏览次数:3380次
                   “高等教育要提高质量办出特色”
8 }' M; ?( |0 h( H$ y                    ——国务院教育工作座谈会侧记之四     
4 w1 V9 o9 E% T    “有几个问题,一直在我脑海里盘旋。今天向大家求教。”11月20日9时许,国务院第四会议室。面对6位并肩而坐的大学校长和教育专家,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说。
" ^* O3 p: Q% ?2 ?5 ?  “去年看望钱学森时,他提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我理解,钱老说的杰出人才,绝不是一般人才,而是大师级人才。学生在增多,学校规模也在扩大,但是如何培养更多的杰出人才?这是我非常焦虑的一个问题。”" M7 z7 I7 k( F* C1 x, f
  如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高校如何办出自己的特色?温家宝紧接着说出了另两个在心里盘桓已久的问题。* ]/ a) U' w' |  J+ L; A
! m/ S& A) G" x, L7 Q: N1 U5 D
; g2 e& c. m5 m& S

' e- @5 r; D" q* L4 h3 G* |, f. D5 T. ]; s
韩寒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 _6 h* v; r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7 g0 [+ m9 U# l- c8 I" }4 b# z  W
韩寒
出生1982年9月23日 (1982-09-23) (25歲)/ {5 ~! _/ ^; O6 J
中国上海
职业职业賽车手、小说家、网络作家
[size=0.9em]顯示▼隱藏▲影响他的作家

! Y9 e) j. m% z4 E$ l/ `# Q% N2 Y! w5 d) d& M
- o) o* W) z% F2 H
个人网站: |* v9 S( ?+ Y0 U6 @/ w
韩寒1982年9月23日-),出生于中国上海。中国职业拉力赛场地赛车手 、小说家网络写手,并涉足音乐创作。
6 u9 u3 w' F- H+ w- c& A4 r! s1 S
目录[隐藏]* K5 J8 {9 [0 K1 p8 v

" s( j+ b) h8 w& ~4 F[编辑] 生平" P- `3 T& v8 N8 {+ G5 h5 V/ E
[编辑] 成名及退学发展初中时开始有文章发表,并作为体育特长生升入上海市松江二中。高一时(1999年),以《杯中窥人》一文获得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后因期末考试七科不及格而留级,被报道后引发社会关于素质教育政策及“学校应当培养全才还是专才”等系列教育问题的激烈讨论。他发表的首部小说是一部反映上海初三学生生活的小说《三重门》。通过这部小说的发行,他进一步在中国其他地区成名。该书至今累计发行130万册,中国近20年销量最大的文学类作品。在留级后,再次挂科七门并最终在高二退学。+ c/ l9 b# S! c1 i
退学后,陆续发表了散文集《零下一度》,小说《像少年啦飞驰》,《通稿2003》,《长安乱》和《一座城池》,《光荣日》等作品;出于对驾车的热爱,成为了一名职业车手,并减少了出版活动,但仍然通过博客继续发表了一系列的时评文章,其中不少文章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关注甚至论战。另一方面,韩寒还涉足了音乐创作,2006年9月底,发行了个人首张唱片《十八禁》,担任其中所有歌词创作。
/ H6 l: K3 y# d! x# S3 a  J2 c& c1 o% \1 W' I
[编辑] 博客论战$ @) T0 L* Z6 B- z$ B! r/ X
[编辑] 韩白之争2006年上半年,韩寒与文学评论家兼书商白烨引发“韩白之争”,随后作家陆天明、其子青年导演陆川,以及大陆著名音乐人高晓松相继介入论战,成为一时之网络热点。韩寒在blog中对以上诸人进行了嘲讽,并写有粗口,事件最后以白烨、陆氏父子、高晓松相继关闭个人博客为终结。% U* N3 ^, Y: V/ G
媒体对这次论战的盘点:7 C/ n4 c+ C  ~3 x1 B

" M: b, F- V8 F# Y[编辑] 其他论战
  • 现代诗的质疑:发表了《现代诗和现代诗人为什么还存在》等三篇文章对现代诗歌与现代诗作者极尽嘲讽,其中包括已故诗人徐志摩
  • 郑钧言行的质疑导致两人的论战

- X  _; z( F8 }7 E. U1 |& x# ^. ]# o" F[编辑] 赛车生涯
  • 2003年代表北京极速车队参加全国汽车拉力锦标赛上海站N组获得N组第六,长春站获得N组第八,北京站获得N组第六。
  • 2004年上海站N组第七,国内第四。
  • 2004年6月加入云南红河车队。
  • 2004年获得亚洲宝马方程式资格赛冠军。获得宝马参赛奖学金五万美金。
    • 参加年度亚洲宝马方程式。巴林站第七,新秀杯第一。
    • 马来西亚站第八,新秀杯第二。
    • 上海站第七,新秀杯第二。
    • 日本站第六,新秀杯第一。
  • 2005年加入上海大众333车队。
  • 2005年全国汽车拉力锦标赛1.6L上海站第四,贵州站第四,六盘水站第四,昆明站第四。
  • 2005年全国汽车场地锦标赛中国量产车1600 CC组珠海站冠军,上海站亚军,北京站季军及收关站冠军,2005年度亚军。
  • 2006年代表上海大众333车队参赛,获全国汽车场地锦标赛1600 CC组上海站季军,全国汽车拉力锦标赛上海站亚军。
  • 2007年代表上海大众333车队参赛,获全国汽车场地锦标赛1600 cc组年度冠军。
2 R8 M/ f5 x# H9 }3 u4 U
[编辑] 作品列表
  • 《三重门》
  • 《零下一度》
  • 《像少年啦,飞驰》
  • 《毒》
  • 《长安乱》
  • 《一座城池》
  • 《就这么漂来漂去》
  • 《毒2》
  • 《韓寒五年作品集》 (韓寒作品選集,在香港出版)
  • 《光荣日》
  • 《雜的文》
  • 唱片集2006年《寒`十八禁》
    • 最好的事情
    • 私奔
    • 偶像
    • 春光
    • 混世
    • 空城计
    • 最差的时光
    • 无题
    • 追梦人
韓寒的作品在中国大陆以外也有销售,但主要集中在专卖大陆出版物的书店。
+ C) `# [7 L4 }, V& M' A  c2 g
# J! q) I# M% S/ r$ x[编辑] 评价
  • 有说法称他为80后作家的代表人物,但韩寒并不承认自己是80后作家,并评价“作为我本人,非常讨厌以年代划分作者,每个优秀作者都是个性鲜明的人,哪能分类。”
  • 他的经历和作品都颇受争议。因为他的作品中毫不保留地谈到社会中的各种现实,并透露出对某些现象的愤慨与讥讽,鲜明地体现独立的思想。他的文学作品曾获得 中国大陆许多奖项,并受到许多文学专家的关注,但他也因为其不佳的学习成绩和特立独行的作风而被遭许多非议。由韩寒引发的相关社会现象被媒体称为“韩寒现象”。

% E& w, x: E$ }. a: A0 [+ l: R7 k& z9 W( t

7 b+ v" ?; T  s2 {  ~5 v6 F6 j1 P0 e" M) U, W+ t6 [7 \- }2 A2 {" P

( W' F4 r' n) v" _& K6 r
* X, |7 G7 Q1 J" i) Q0 x! F( t: n# }7 b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5.6.2008 12:19:23 | 只看该作者
但是如何培养更多的杰出人才?这是我非常焦虑的一个问题。! d2 I" R! h% s. B9 a& E
我的建议:退学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5.6.2008 22:22:06 | 只看该作者
:monk古“读书无用论”
* a4 i9 Z5 F# ~+ ^% l/ `$ W6 ]6 ` 6 v0 A: m7 [7 J- W3 |& Z
金克木  
! \$ n; h1 o# i. V- W$ C4 d& y3 }. ^: _8 @- c6 ^& @
--------------------------------------------------------------------------------* n- _$ s/ H" M2 t" o: ^3 i1 n

8 i* u- Q) d& R2 f3 I4 _
/ |( Y6 }$ b: J( @; q5 Q+ F# S' ]$ `
  “读书无用论”这个名字起得好。其来已久。最古的主张者也许是孔子的得意门徒仲由,即子路。他曾对老师说:“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记在《论语》里(《先进》)。这就是说,有了人,有了土地(社
6 |. D' Y. h. q5 S8 ~( i3 V)、粮食(稷),还读什么书?有饭吃就是“学”了。书能当作饭吃吗?这话是从一个人做官引起的,可见用意在于做官就是为学。孔子不赞成,也没有驳回。孔子的私淑弟子孟轲也说过:“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尽心》)一捆竹简他才取两三条,公然说无书胜有书。诵读诗书的儒家祖师爷尚且有此论调,“绝圣弃智”的道家和“摩顶放踵”的墨家之流更不必提了。这是两千多年前的话。
4 l3 J( W3 ?+ ?: J! V) [5 B/ X0 f8 u: X5 E
  不仅如此。“读书无用”实指书生无用,文人无用。此论也是由来久矣。试看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记载的,一千年前的五代时期的一些“妙人妙事”。 1 G1 W9 M3 _' e3 B! h8 b0 n4 t9 r
  Y" h  {# c0 h& H; t
  五代的国号是梁、唐、晋、汉、周。除第一代以外总是后一个比前一个更古。若再有第六代,那应该是殷商了。不错,接下去的是宋。春秋时的宋国据说是殷人的后代。只不知赵匡胤取国号时是否考虑过这一点。照国号看,这些国君应当是“信而好古”的。然而不然。这都是文臣的主意。后唐明宗即位时,有人建议自建国号。这位皇帝问:“何谓国号?”(卷二七五)他“目不知书。四方奏事皆令安重诲读之。重诲亦不能尽通”(同上)。这才“选文学之臣,与之共事,以备应对”(同上)。选出来的便是翰林学士冯道。他是历事四朝,历来挨骂的,当时却被尊重如圣人。他官大,名大,其实不过是“以备应对”,起点咨询作用的无足轻重的人。他自己也说:“我书生也。当奏事而已。”(卷二八七)不过有时上上条陈提点意见罢了(《通鉴》里记了他的一些意见)。后唐明宗是沙陀族人,不识汉字是不奇怪的。刘邦、项羽是汉族人,也是著名不读书的。
: r/ M. [. E4 R# v
9 V3 d: _' j' Y  j5 Z& A! H  后晋一位掌权大臣说:“吾不知朝廷设文官何所用。且欲澄汰,徐当尽去之。”(卷二八四)胡三省在这下面的注中大发感慨说:“呜呼!此等气习自唐刘已为文宗言之。……非有国者之福也。虽然,吾党亦有过焉。”(同上)他说的“吾党”就是“我辈”,指的是做官的文人。他说不必怪武人(“夫何足责?”),而怪文人自己,有点自我批评精神。
2 Q# {- `. T" t# D) _7 M% s; V; |6 ~- n
  五代的后汉时,大官们曾吵过一架。一个说:“安定国家在长枪大剑。安用毛锥?”另一个说:“无毛锥则财赋何从可出?”(卷二八九)这后一位是管财政的。在他眼中,“毛锥(笔)”的用处也就是收税记账。他不算是“文官”。所以他同样“尤不喜文臣。尝曰:此辈授之握算,不知纵横,何益于用”?(同上)因此他给文官的“俸禄皆以不堪资军者给之”(同上)。俸禄大概是实物,不能军用的才给文臣,而且故意高估价值,实际是打了折扣。(“吏已高其估,章更增之。”)除这个“毛锥论”以外,还有个理论。后汉高祖任命的一位最高掌权大臣“素不喜书生。尝言:国家府廪实,甲兵强,乃为急务。至于文章礼乐,何足介意?”(卷二八八)这实际上是孔子早已讲过的:“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论语·颜渊》)国家有了粮食(廪实),有了武器(兵强),老百姓还能不听话信从吗?所以商鞅相秦,讲求耕、战。可见所谓儒、法两家的政治主张并不是水火不相容的。
1 _* x5 U, S3 @& ~8 g1 I# R! p1 l. N) N
  为什么武人不喜文士?为什么胡三省要文人自我反省?五代的后汉一位武官“尤恶文士。常曰:此属轻人,难耐。每谓吾辈为卒”(卷二八八)。文人瞧不起武人,当然要挨骂。可是顺从附和也不行。后梁太祖还没当上皇帝时,曾和僚佐及游客(门客之类)坐于大柳树下。忽然他说:这柳树可以做车毂。有几个游客便跟着说“宜为车毂”。这可遭殃了。这个未来皇帝“勃然厉声曰:书生辈好顺口玩人,皆此类也。车毂须用夹榆。柳木岂可为之?”他随即“顾左右曰:尚何待?”于是“左右数十人言宜为车毂者,悉扑杀之。”(卷二六五)不但武人,文人也自相攻击。有一位官员“屡举进士,竟不中第,故深恶缙绅之士”。他趁那位未来皇帝大杀朝士的时候建议:“此辈尝自谓清流。宜投之黄河,使为浊流。”(同上)被杀的都被“投尸于河”。这个建议人“见朝士皆颐指气使,旁若无人”。“时人谓之鸱枭。”(同上)也有不这样的,处境就不妙。后晋时一位大臣(节度使),“厚文士而薄武人,爱农民而严士卒,由是将士怨之”(卷二八一)。结果是引起了一场兵变。 8 o# u3 P  m& u( G$ _3 g- d# h
5 _" D; P$ z. F9 F" y
  还有更倒霉的。黄巢入长安建立齐朝后,“有书尚书省门为诗以嘲贼者”。结果是:“大索城中能为诗者,尽杀之。识字者执贱役。凡杀三千余人。”(卷二五四)可见读书又会作诗,不但无用,而且有害了。 1 L: o% a7 b8 ?' ]( h
& _+ X7 c* V) H0 i4 O4 u( h7 n
  以上这些不过是从几本《通鉴》里抄出来的。若不嫌麻烦,大翻典籍,“读书无用论”的传统恐怕是代有新义的。不过分析起来,认“读书无用”者即认书生无用者,也只有两派。武官不喜文官是一派。文人也不喜文人是又一派。后一派中,不仅有讲政治经济实用的瞧不起“舞文弄墨”的,还有“文人相轻”的。
( }7 B$ o/ [& n9 o( V7 W) }$ a+ f1 N' i: i. F
  上溯到孔、孟,可发现他们和后来的不一样。孔老夫子很重视学习。《论语》一开头便是“学而时习之”。以后又多次讲为“学”。不赞成读书的子路也说“何必读书,然后为学?”他否定书,并不否定学。除此处以外,《论语》中没有再提到“书”。读的书好像只是“诗”。写定了没有,也不知道。《孟子》里有两处提到“书”。一是“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尽心》)。一是“颂(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万章》)早期“读书无用”的宏论可能有两点原因。一是书少。二是书不可靠。
9 W) p+ D8 Y. O  t
' b. b* k; X( n  o* O5 n% Y" D* H  书少。孔、孟当时的古书还是刻在竹片上的。也可以写下来,例如“子张书诸绅”(《论语·卫灵公》)。《孟子》的长篇大论不像是刻竹简。不过直到汉朝还是帛和简并用。书的抄写、保存、传播都不容易。殷商的甲骨卜辞在春秋战国时大概已埋进土里了。口传和有文字的书是《诗》和《书》。所以《论语》多次提到学“诗”。《孟子》才提到读“书”(《尚书》)。这两者一是文,一是史,不是两者合一的史诗。《论语》说“文献不足”,说“史之阙文”,好像《尚书》还未成书。只有《述而》中一次提到“易”(“假我数年,五十以学易”)。不知是不是《周易》这部书。《春秋》是孔子时才有的。古时不但书少而且多半口传,所以《论语》中记载,有人问孔子的儿子学什么,以为圣人可能“私其子”,另有传授(《季氏》)。从春秋到战国,大约书写工具有发展,书多起来了。这才有“其书五车”之说,而孟子也才有“不如无书”之叹。书少,自然“为学”不能仅靠读书。学,靠的是经验。重口传,不重“本本”。
. ^2 T  ?& Z: Y7 W- _' M# \) C3 M
( Z$ O8 G6 L; K  H- Z% L' I5 a  书不可靠。不但孟子引了《武成》,说明其夸张,也不仅是《庄子》中“寓言十九”,就是在《孟子》这部书中,就有很多故事难说真假。乞食的人竟有一妻一妾(《离娄》),且不说,以《万章》一篇为例,其中舜的故事成批,一个接一个,上继尧,下接禹,很完整。子产的故事活灵活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伊尹的故事中自吹自擂:“天之生斯民也,使先知觉后知,先觉觉后觉也。予(我)天民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斯道觉斯民也。非予觉之而谁也?”百里奚自卖自身当宰相的故事也有说明。孔子、伯夷、柳下惠都有故事作为孟子讲道理的佐证。孟献子、晋平公、齐景公以及缪公对待子思的几个故事也是这样。孟子又说到孔子周游列国的故事,说是“好事者为之也”。又说舜的一个故事荒唐,“此非君子之言,齐东野人之语也”。齐国东部靠海,是“百家争鸣”之处。那里的荒诞之说也不会仅邹衍一家,早有此风气,所以孟子把荒诞派这顶帽子送给齐东人。《孟子》中故事不少,《万章》篇更是故事集。 & c: t# e' X% y1 B: w* }
$ U: i1 h/ _' b! j) t8 K3 U
7 ]# Z  _# N' }' N
- f9 ?' Q; p6 [/ k7 Q$ A  l; J
金克木 & i( W* D$ K/ d1 _% A4 a2 ^: |8 _
, x8 e& q/ M% A8 w) e
  古书中故事多,不足为奇。这是古人的一种思想模式,或则通俗些说是思想习惯。用故事讲道理,故事就是道理。不仅中国有,外国也有,但在中国特别发达,长久而且普及。也许因此佛教进来后其中故事流传很多。中印思想习惯有些不同,故事转化也快。“太子”出家的意义在中印双方大不相同。这和“读书无用论”也有关系。因为故事多,寓言多,习惯用隐喻说话、写文,所以就不是事实,不可靠了。不是事实,又不好懂,当然除了吃饱饭的人以外谁耐烦去猜哑谜?何况汉字最少要认识一两千才能读书,还不一定懂。(其实拼音文字要记的词更多,并非一拼字母就懂。各国都一样。)
4 C' r. _% {' X7 K9 I( g
. X; L" ^4 u* K8 V: ^% K" p  f  e  S  早期古人不过说:“何必读书”,不尽是“信书”,后来的人一再提出“读书无用论”,重点却在一个“用”字,而且着重在读书的人无用。这好像深了一层,其实所依据的是一样。不识字,不读书,照样当皇帝,做大官,指挥兵马,富可敌国。识字也不过记姓名(项羽说的),记流水账(包括《春秋》记事和给皇帝编家谱)。书,既不能吃,又不能穿。读书常和挨饿相连。但是有的书还有用。萧何收秦图籍,知道了各地出产,能搜刮多少。这些大概是《禹贡》一类,记下“厥土”,“厥贡”,所以对于治国有用,而且是“速效”,能“立竿见影”的。不过这类“图籍”好像不算正式的书,只是档案。萧何也不是读书人。靠读书吃饭的儒生、文士,除了当“文学侍从之臣”以外,只有“设帐”收几个孩子教识字。这怎么能吸引人呢?孔、孟是大圣大贤,都没有说过“读书高”。“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的歪诗本身就不像是读过多少书的人作的。 + u* B1 L* t: T- `& A) G

6 l2 s9 `/ Q. }) U" M' W4 ]  不论孔子和子路讲的“学”是什么,“学”不限于读书倒是真的。秦朝规定“以吏为师”。官吏就是教师,教“律法”。口口相传,照着样子做,依靠经验,不就行了?可是书总烧不完。中国的书口传笔抄,到唐末才印出来。五代还有活字版。印刷术兴起,冯道才建议刻“九经”。宋代起,刻板和传抄并行。口传的还有,只是秘诀之类了。奇怪的是当晚唐、五代天下大乱,民不聊生,“读书无用论”正是兴旺之时,为什么印刷书的技术偏偏会发达起来?难道是,读书无用,印书有用;在朝廷上无用,在民间反倒有用吗?书是有用的,但用处不在给人读,尤其是不在于给人读懂。多数人不识字,也要书,例如流通佛经就有利益。大乱的南北朝和五代十国并不缺少书,兵火中一烧再烧,也没烧完,正像大乱的战国时期书也大发展那样。这是什么原故?为什么总不缺少读书和作书的书呆子呢?书对他们究竟有用没有?有什么用?古来读书人是极少数,处在不识字和识字而不读书的人的汪洋大海中,而竟然从“坑儒”以来没有全部“灭顶”。“读书无用论”两千多年未绝而读书还在继续。这些坚持读书的极少数人究竟迷上了什么?世上竟有迷上“无用”的人? 9 O' d6 T2 n" r- b, a* A

" I3 ?; N. n: U! S/ P) U2 h  恐怕实际上“读书无用”并无此“论”,也没有“书无用论”或则“书生无用论”。讲实用者对于能为我所用的书,对于读书而能为我所用的人,当然绝不排斥的。司马光的《通鉴》(原名《历代君臣事迹》)不是以“资治”之名而传吗?几千年来,有人识字读书,有人识字而不读书,有人不识字不读书,有人不上学读书而跑书摊买画报看,各得其所,并不都是书呆子。不是个个人都那么打算盘讲眼前实用效益的。冻饿而死的“卖火柴的女孩”不是还在亮光一闪中得到安慰吗?有书就有人读。谁知道有没有用?“天生我材必有用。”不见得。人和书一样。
4 M! O4 g0 E" O& q) p  @, r( ^2 U  X& j5 a* @
1 `7 J. B7 p- z
ey7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30.12.2024 02:29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