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市西吉县火石寨乡元咀村村民谢进才(左一)和他的帮扶责任人——元咀村村支书杨建国(左二)接受采访团采访。
采访团车队行驶在固原市下辖村庄的路上,随处可见写有扶贫字样的红色标语牌。
海外网5月20日电 由人民日报海外版、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指导,人民日报海外网主办、中国一汽赞助的“2016中国新发现”全媒体大型采访活动首站落地宁夏。5月16日至18日,采访团深入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窗口”闽宁镇、“苦脊甲天下”的西海固地区中的西吉县等地进行采访。
移民搬迁拔掉“穷根”
从一家人“蜗居”在20平米的土坯房到拥有超过200平米的独院,从依靠打零工勉强维持生计到凭借种植葡萄和枸杞年收入达到10万以上……这样的变化,发生在宁夏银川永宁县闽宁镇居民苏玉莲家中移民搬迁的20年间。
闽宁镇原为玉泉营开发区,最初是一片戈壁荒滩。1997年,福建和宁夏在这里共同建立玉泉营闽宁村,并且福建将连续三年每年从财政中拿出1500万元,用于双方议定的扶贫协作项目。为了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生活在西海固贫困地区的苏玉莲一家随父老乡亲搬迁至此。
公路、学校、村部、卫生院、邮电、市场和一二级扬水灌溉及井灌工程等基础设施逐步在这片曾经的荒地上建立起来。苏玉莲等人种植起枸杞、葡萄,经济条件逐渐好转。
在“闽宁模式”的指引下,140多个闽宁协作示范村,20多个闽宁协作移民新村相继在宁夏中南部落地开花。而作为闽宁对口协作扶贫的象征,玉泉营也更名为“闽宁镇”。
在苏玉莲的邻居马文贵看来,移民搬迁不仅使他们的收入显著增长,而且促使他们的思想观念发生改变,希望跟上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步伐。而这一点,在较晚于他们搬迁的“新移民”身上体现得更为明显。
2011年以来,宁夏启动实施35万生态移民,将生活在不适宜居住、不适宜发展地方的9个县区、91个乡镇、684个行政村的贫困群众,易地搬迁落户到近水、沿路、靠城的区域。2015年,全区生态移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638元,高于迁出前2000元以上。
据永宁县党委宣传部部长任丽琴介绍,后来的移民们来到闽宁镇后,切身感受到经济收入、孩子教育等方面和“老移民”们存在的差距,过上更好生活的意愿非常明显,这意味着他们自发脱贫的积极性被带动起来。
订单式服务为贫困地区“造血”
并不是所有生活在西海固一带的人们都选择了移民搬迁,就地改造便成为他们的出路。记者走访的西吉县几个村庄里,多处矗立着写有“脱贫”字样的标语牌。在全宁夏58万贫困人口中,有10.58万在西吉,占了全区近五分之一。
火石寨乡元咀村正处于脱贫的攻坚阶段,预计将于2016年底脱贫销号。在村民谢进才的家门口,记者注意到大门一侧的墙上贴着一张“精准扶贫联系卡”,上面清楚记录着户主姓名、家庭人口数、致贫原因、帮扶措施、扶贫资金到户情况等。据了解,2013年以来,西吉县进行了三次对贫困人口的识别工作,“建档立卡”力求精准扶贫。西吉县县委书记马志宏将这称作“订单式”扶贫。
谢进才一户的致贫原因被定为缺技术、缺资金。为此,作为帮扶责任人的村支书杨建国帮助他贷款养牛、种马铃薯,并给予技术指导。谢进才家里的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两年前的3000元提高到目前的8000元以上。
在发展养殖业和种植业的过程中,资金往往是村民的最大难题。为消除贷款方对村民信用状况的疑虑,西吉县的各村庄成立了由乡镇、村级领导以及村民小组推选村民组成的村级信用协会,根据村民历年在信用社的贷款情况和平日的接触了解,对其信用做出A、B、C评级,分别对应5万、3万、1-2万的贷款额度。
在脱贫致富道路上走得更快的一些村民被定为致富带头人。硝河乡红泉村的兰学富便为其他村民托管养殖牛羊或提供技术指导。而元咀村的卢江涛在5年前利用创业贷款开办了净化水厂,生产桶装水,有两位贫困村民成为他的固定职工,其他在务农之外有闲暇时间的村民也会到他的水厂做小时工。
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通过精准“造血式”扶贫,宁夏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从101.5万人下降到58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6.6%下降到14.5%。
招商引资助力劳动力回流
走在西吉县下辖的几个村庄里,记者几乎看不到年轻人的身影。据了解,年轻人外出打工的收入占据西吉县多数村庄收入的40%以上。但打工目的地近几年发生了变化,由于宁夏的招商引资,许多年轻人从大城市回到了家乡附近的县城。
今年26岁的钱迪在外打工几年,最远到过上海。2015年底他回到了家乡银川市永宁县,成为生产铝合金挂车的银峰轻合金装备有限公司的一名工人。
银峰原是一家江苏企业,于2014年入驻永宁县闽宁扶贫协作产业园。目前试生产阶段已为当地约300人提供了工作岗位,计划的4条生产线全部投产后将能够解决当地3000人以上的就业问题。
“我们引进了日本和德国技术。铝合金挂车在日本和德国的市场份额达到60%以上,而在中国尚不足1%。”该公司董事长王峰告诉记者,“我们还会组织员工到日本和德国进行技术培训。”
在钱迪看来,相较从前四处打零工,目前的工作不仅更加安定,而且公司经营的产品属于高端制造,对自己的发展前途更好。
福建籍企业家王志强投资创立的宁夏青川管业有限公司也于2014年入驻永宁县闽宁扶贫协作产业园。谈到为何不远千里到宁夏建厂,王志强说,在劳动力价格优势和西部的广阔市场之外,公司对社会责任同样看重:“当初来调研的时候我们看到这里的人们确实需要帮助,就很希望能为此尽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