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中国国内媒体报道,2013年6月底,即将从巴克莱亚洲首席经济学家职位离任的黄益平教授给该机构“全球客户写最后一份‘北京明信片’”,其中提出“likonomics(即李克强经济学)”这个新词,并以不刺激、去杠杆、结构改革作为定义三要素。这个新概念很快成为讨论中国经济政策流行词汇,此后研究人员还提出不同版本“李克强经济学”。(编者注,关于Likonomics出台前后,可参见黄益平教授为FT中文网所撰《破除“硬着陆”恐惧症》一文)
中国主流媒体也大体接受这个新表述。据观察,“《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均曾多次引述,呈现出总体认可的态度(《东方早报》2014年6月9日)。”不过最近“克强经济学”概念——特别是其中“不刺激”定义要素引发新的评议与质疑。6月5日,中国权威官方媒体以“刺激与改革之辩”为题连发三篇文章,在肯定“克强经济学”概念为“‘全面深化改革’作了充分的舆论热身”同时,尖锐批评“其弊端在于,概念化的表述以偏概全,造成了刺激和改革对立的舆论假象。”
“不刺激”是否有错?我认为答案并不确定,取决于怎样理解“刺激”含义,特别是取决于如何看待刺激干预与稳增长政策关系。质疑“不刺激”说的各种议论,隐然存在一个立论前提,就是大抵认为不刺激便不能稳增长,或认为有助于增长效果的政策都应归结为刺激。如这个前提立论能成立,为政者“不刺激”显然是作茧自缚,用“不刺激”定义中国新领导层现实施政特点更会错得离谱。
然而问题在于,把“刺激”与“稳增长”划等号,或认为“不刺激”就难以“稳增长”的暗含前提假设,或许并不能成立。进一步讨论,如果过于宽泛地界定刺激概念的内涵,在宏调实践方面过于频繁诉诸刺激,可能会具有潜在负面效果。因而“不刺激”本身或许并不错;当然,假如一定要讨论“李克强经济学”定义内涵,“稳增长”或相关定义表述是不可或缺的。
把刺激政策与增长政策画等号的前提设定,与中国经济政策长期实践情况并不吻合。改革开放几十年基本经验事实显示,中国政府基于发展是硬道理的正确理念,实施各种经济政策鼓励与呵护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合理增长。在宏观经济景气度较低和下行压力明显时期,更是多方设计和实施各种具有逆周期调节性质的扩大内需与鼓励出口的稳增长举措。高度重视发展与增长的目标,是中国长期经济政策所呈现的持久而稳定的特征取向,也是当代中国经济成长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重要保障因素,然而其普遍性内容显然并不能简单归结为刺激,中国政府官方政策一般也不采取刺激表述。
从概念常识看,如笔者日前有关评论《刺激标签不贴为宜》讨论的,刺激一词缺少学理层面的准确内涵定义。就政策讨论实际情况而言,经济刺激大体指政府在短期内采用大量增加负债和扩大货币供应等方法激活总需求和拉高经济增速,特别是指经济遭遇严重资产负债表危机特殊环境下采取超常托市手段以规避金融和经济系统崩盘风险。由其原意决定,刺激政策比较凸显超越经济运行规律并从外部发力来干预宏观经济运行,并非具有对冲经济下行压力的所有逆周期调节手段或机制都属于刺激措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