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89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学茶坊] 金庸先生笔下的爱情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18.11.2011 03:34: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蓝雪鸢 于 18.11.2011 03:37 编辑


     艺术源自琐碎的日常生活,却比日常生活更精致。我一直以为,金庸先生笔下的爱情,同样应该是源自他创作时前溯若干年爱情生活的积累,不能说老先生曾经谈过各种各样的女朋友,但我相信,老先生自己就是一至情至性之人。他将自己的爱情体验融入了每个人物的心怀,通过对不同年龄段人物爱情观的刻画,在读者的怦然心动和泪水婆娑中,有意无意地渗透进了读者的魂魄,警示着少年、中年甚至老年人的情感生活。
    绝对地说,少男少女的爱情是多变的,更加具有不确定性。在这方面,金庸先生是下了大功夫的。他刻画了郭靖黄蓉夫妇、杨过小龙女夫妇、张无忌赵敏夫妇、令狐冲任盈盈夫妇等十多个经典。尤其是郭靖黄蓉夫妇,携手数十年,霜华染鬓时,依然情深爱笃,在武侠小说的爱情里,这是不多见的,着实不容易。当然,围绕着这些经典,还有一些枝蔓的生成,可比性也就出现了。
    郭靖与黄蓉的爱情,是“自主”(决定自己的想法、感觉和行为)与“联系”(依靠同样 “自主”的别人来得到爱和支持)之间的一种高度和谐,后者如争取到了洪七公的支持,甚至最终赢得了江南七怪与黄药师的理解与支持,赵炎以为,这种爱情是成熟的,基础牢固。反观华筝公主对郭靖的爱情,问题就多了,突出的一点,就在于她无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即郭靖的立场(我把你当妹妹,我只爱黄蓉一人)。“自主”意识华筝是有的,如愿意与黄蓉共侍一夫,或者做小也行,而“联系”就谈不上了,不能理解并尊重彼此差异,是华筝爱情观的致命伤。
    杨过与小龙女,是金庸先生塑造的最让人惊心动魄的爱情传奇。其典型意义就在于不管不顾,意识到爱就爱了,其他一切都是浮云,时间、空间、伦理、道德、灾难、病痛、伤害、仇恨,等等等等,在爱的面前,都显得那么的无足轻重,爱就是爱,两个孩子认定了,就足够了。这种爱情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是不存在的,因此,我把她称为传奇。
    程英、陆无双以及绿萼对杨过的爱情,似乎也有值得称道之处,比如,程、陆二女的终身不嫁,绿萼的为情枉死等等,符合痴男怨女们的审美取向。然而,在赵炎看来,三个女孩的爱情观显然是不成熟的,对于杨过来说,他们的做法有报复之嫌,难免令杨过歉疚一辈子。爱一个人,是喜欢他幸福呢?还是希望他负疚终身?其实,这三位女孩都很冰雪聪明,也明白只有小龙女才是杨过的“良配”,就是过不了情关。绿萼之死,或许是迟早的事,摊上那样的父母,难免薄命,不能全怪杨过;但程、陆二女若嫁得如意郎君,作为她们结义大哥的杨过,心里会安慰的多。
    张无忌赵敏的爱情,功劳全在小魔女赵敏。同为异族女孩,赵敏的爱情观比华筝不知要高出几个等级,甚至比周芷若、殷离等汉族女孩的情商还要高。赵敏的成功,就在于她善于站在双方的角度看问题,特别是处处为张无忌着想,在民族大义、政治纷争、文化宗教以及门派山规等方面,赵敏显示出了大智慧,从未让身为明教教主的张无忌处于两难境地。
    比较而言,周芷若就显得很小家子气了,在爱情中掺杂了太多的功利;而殷离的爱情观更显幼稚,还停留在十一二岁懵懂的阶段,一排牙齿印,就彻底俘虏了她一辈子,说白了还是一种病。小昭对张无忌的爱,在现代谍战片里经常出现,存有心病的爱情,不会得到圆满,我以前撰文说过,这里不再赘述。
    张无忌的父亲张翠山与殷素素的爱情,和张无忌赵敏的爱情,相似度比较高,但绝不是金庸先生的败笔,而是基于传统的子承父业的文化考虑,而且,张翠山与殷素素的爱情观,有从负面情绪起到提醒人们要改善关系,理解对方,和对方紧密连接或提供保护等方面去思考爱情的整个过程,有教育意义。
    令狐冲任盈盈,我至今也未弄明白他们之间到底是不是有爱情。从他们第一次见面开始(准确地说,是任盈盈第一次看见令狐冲,令狐冲当她是老婆婆),任盈盈已经感觉这就是终极事实了,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我这辈子讹上你令狐冲了。而令狐冲呢,直到上少林寺救人那一刻,还处于情感的摇摆状态中,如果不是因为江湖的风传,这两位很难说最终会走到一起。
    我们知道,在成熟的爱情观中,感觉仅仅是某项事实的信号,但绝对无法代替事实。以令狐冲不拘一格的性情,赵炎以为,蓝凤凰更适合他。仪琳这孩子,过于多愁善感,好像如今的中学生,琼瑶剧看多了,沉迷而不知自拔,依然是一个凭感觉去爱而不知有恨的女孩,但她也有理智的一面,不相信所谓的爱情事实,还是可取的。
    中年人之间的爱情观,金庸先生也刻画了几对,只是极端了些。
    郭靖黄蓉两夫妻步入中年后的爱情观,因为受到“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思想的侵染,爱情本事似乎淡化了。实际上,从协守襄阳数十年间,夫妻形影不离、夫唱妇随来看,他们的爱情观是健康的,且有着高度的升华。还有陆家的那对少庄主夫妇,多次资助郭靖夫妇举办英雄会,虽然出场次数不多,着墨也少,但他们的爱情观应该还是不错的,能在金钱与大义二者之间找到平衡(自我和关系共同完善),在爱情上一定也能找到。
    同为中年人的公孙谷主、李莫愁等人的爱情观,就显得低劣不堪,乃至于丧心病狂了。公孙谷主的爱情观(其实他没有爱情的概念)充满了争权夺利(“不,那是我的!”),以泄欲为第一诉求,纯属肉体的占有;那个裘千尺,明知负面情绪(老公偷人)是警报,而不加以警醒,也属于爱情观的不成熟。李莫愁的爱情观就是那句老话:我得不到的,就毁灭之。从不依据爱情本身蕴含的价值行事,而是将爱情完全妖魔化,这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在毁灭别人的同时,也毁灭了自己。
    顺便提一下老毒物欧阳锋的爱情观。说起来比较另类,他是对亲嫂子产生了爱情,还发生了性,生下“侄子”欧阳克。但是,欧阳锋并不认为他的爱情观是肮脏的或者乱伦的,相反,他认为他的爱情观是充满激情和满足感的,这种满足感体现在他对欧阳克(叔嫂爱情的结晶)寄予的传承衣钵的希望上。
    老年人的爱情观,金庸先生通过对周伯通、瑛姑和一灯和尚之间晚年的和谐生活,诠释了“夕阳无限好,不怕近黄昏”的道理。
    瑛姑本来的爱情观是一种病态,丧子之痛几乎使她疯癫,而对老顽童的爱却被认为是永恒的,她在任何时间任何场合甚至无法想象自己的爱会有什么不同,这是一个不善于反省的女人。周伯通恰好相反,他认为爱情的感觉是会变的,而事件或问题(偷人老婆)本身的价值和特征更为重要,所以,一个劲地躲避。一灯和尚到底是个大彻大悟的方外之人,凡是讲宽容,或许是他爱情观的特色,如果和尚也有爱情观的话。
    三个老人,两男一女,晚年隐居桃花谷,养蜂、坐禅、针线,各得其乐,倒也悠然自得。当黄蓉率人来到桃花谷时,已经是老太婆的瑛姑居然会害羞,这个情节很值得玩味。她为何要害羞?一个是前夫,一个是情郎,而她杂居二人中间,确乎有违传统伦理,说明在她老人家心中,爱情依然是存在的,“夕阳”依然是无限美好的。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2.11.2011 20:43:4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27.11.2024 07:07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