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2513|回复: 3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给我一千万也不海归!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18.5.2011 19:33: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海归海不归,是海外华人永远的心结。几个留学美国的学生,拍了一部电影《不如归去》,就是说的这个。

经常有人问:你会海归吗?我的回答是:给我一千万人民币也不海归!

最近,国内一所新型的大学,要引进美国的办学理念,招聘美国名牌大学的资深教授,有过系主任或者主管学术的副院长经历的,来当这个DEAN(就是学术总监的意思)。待遇大概是一年200万人民币。乘以五,就是一千万吧。笔者一位好友,是中国金融界的高管,副部长级别的,问我是否有意。考虑了一下,基本没怎么思想斗争,就婉言谢绝了。
  
笔者的同学中,成功的也不少,有做到大保险公司,IT公司高级主管的,一年区区百万以上年薪不在话下。可谓事业和生活辉煌灿烂。虽然如此,要我拿我现在的工作和生活与他们交换、就是给我一千万,我也没兴趣去为之海归的。

我比较喜欢美国的田园生活。在这里,我有足够糊口生活的工资,一份自己喜爱的工作,非常自由。春天是鲜花盛开,夏天是绿荫遍地,秋天是红叶漫山,冬天是白雪皑皑。每年有足够的假期,周游世界。
  
我从不用担心这里会有如北京那样可怖的烟雾笼罩让人喉咙发痒的、多少钱也没法避免的空气污染。更不用担心会有瓮安、孙志刚、黑煤窑矿工,不会担心被“我爸爸是李刚”那样的宝马给撞了,或被人戳了一刀送到医院急诊室因身上没带够钱而被拒绝输血和抢救治疗。

中国的学术腐败,已经快到病入膏肓的程度。论文可以抄袭,有钱的子女分数不够,竟然交钱就可以上好学校好专业。河南四川等地的考生,分数要超过北京上海考生许多,才能进入同等院校。教育平等何在?泱泱大国,教育投资按人均却排列世界一百名以后。学校,一个传授知识的地方,居然成了赚钱的企业。大学生毕业后就业也是不平等的,如果你没关系和路子,不太好办。还有,国内的各种人事关系复杂,活的会很累。何必去海归趟这个浑水呢?

一个小小的海归唐骏,招摇撞骗居然变为成功的典范。这种事情,也只能发生在中国。如果在美国的话,公司的董事会马上开紧急会议把他开掉了。前不久,南京林业大学请唐骏演讲,不知道组织者到底打算给本校的学生培养出怎样的价值观,从唐骏站上讲台的那一刻起,他们就已经等同于是在侮辱自己的学校是所和西太平洋大学一个档次的野鸡大学了。难怪有网友评论:中国的大学不应该分什么一流大学、二流大学,211工程院校,应该分为“垃圾大学”、“特垃圾大学”和“宇宙无敌超级垃圾大学”等。

中国的医疗腐败,也是触目惊心。大家想必都有去医院被各种化验宰你没商量的体验吧。许多地方开刀需要给医生红包。医生开昂贵的药居然可以有回扣,真是世界奇闻。你要没钱就等死吧。这个救死扶伤的医德在哪里?
  
听说过抗毒三字经没?瘦肉精、地沟油、一滴香、胶面条、皮革奶、镉大米、石蜡锅、毛酱油、牛鸭血、药火腿、双氧翅、陈化粮、碘雀巢、增稠蜜、红心蛋、糖精枣、氟化茶、铝馒头、硫银耳、农药菜、三鹿粉、苏丹红、箱子馅、甲醇酒、人造蛋、纸腐竹、罂粟汤、硫磺椒、激素花、毒米线、避孕鳝……不全,请添。

ONLY IN CHINA!
  
笔者认为,整个中国社会缺乏的,是诚信。老祖宗的优良传统,经历了这几十年,尤其是改革开放后,荡然无存。各位大概不知道吧,美国许多大学的招生委员会,已经注意到中国考生的成绩单和推荐信造假,说明问题有多严重。

回到海归话题上。就说这个一千万吧,听上去数字大,其实也没什么。京上广稍微好一点的地段,随便什么破房子都要上百万吧?中国房地产的暴利,就是以社会大多数人的利益作为代价的。

我认为,只要社会有保障,个人钱多了其实没用。吃能吃多少?住太大的房子也没甚趣味。开奔驰宝马,给人的印象是暴发户,忒没品位了。上W的LV包,只有傻子才去买。更没有必要留给下一代许多钱。让TA们自己努力去。败家子的例子还少吗?

现在主要的问题是,国内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还差很远,谁来替弱势群体说话?这是个大问题。
  
算啦。这些问题看看都很郁闷。普遍的腐败现象也不去提了。海归什么呢,别去赚那几个钱折腾了,钱多了也没用,还是身体要紧。老老实实呆美国吧。

喜欢平静的生活,不在乎赚钱多少,这种人生哲学,我觉得也不错。中国现在普遍拜金太严重了。

其实海归还是海不归,这和爱不爱国无关。笔者从来也没想去当圣人,不过是一布衣平民而已。谁要当圣人、要当“爱国”的救世主,谁尽管去。我会很佩服TA。一个人总有享受自食其力所得到一切的权利吧。某个大诗人有句名言:“哪里有自由,哪里就是我的家”。而且笔者看来,能做到随遇而安“四海为家”,才是人生的真正潇洒。

中国一位著名作家几年前访问耶鲁大学时,和笔者交谈过。他说,林语堂先生是上个世纪非常有名的海归海不归,有一个对联就是说林语堂的:“两脚踏中西文化,—心评宇宙文章”。他然后说,你还没评过宇宙文章,但是你确实两脚已经踏了中西文化了。所以这个对联就送你上半联正合适。

虽然人未海归,但心系中国,闲暇之间写写腾讯博客,把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介绍给中国的读者,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31#
 楼主| 发表于 3.6.2011 11:33:34 | 只看该作者
你也太险恶了吧?
非诱导着广大 热血青年往火坑里跳?

你咋不回去  吃有毒食品呢?
再叫上你全家一起吃呗!
在国外干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3.6.2011 11:31:08 | 只看该作者
转贴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中国人喜欢赞美苦难,认为苦难能磨练一个人的意志,从而使一个人变得坚强和伟大。过去有一句话叫“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因而,现在的“成功人士”都喜欢把自己的过去说得一无所有,几乎每一个企业家都是白手起家,告贷无门,最后忍辱负重,不惜腆颜事敌,终获成功。流风所及,甚至一篇普通的中学生作文也总是喜欢讴歌母亲的任劳任怨,含辛茹苦,终将自己拉扯成人。但母亲的苦难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谁应该对这种苦难负责?做子女的在改善母亲的境遇方面做了什么?除非你打算继续让母亲享受苦难,否则,这些现实的问题是不容回避的。但在这些作品里,现实的苦难远远没有浪漫的抒情重要,不但不重要,好像还应该感谢似的,因为如果没有这些苦难,母亲就没有发挥“忍耐”功夫的舞台。
  其实,苦难并不总是导致伟大。相反,在很多情况下,它毁坏了人的尊严,伤害了人的心灵,扼杀了天才的创造力。中国人在讲到苦难时,喜欢引用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的话:“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但几乎所有的引用者都忽略了前面的几句话:“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谁也不能说,文王不拘就演不出《周易》;仲尼不厄就写不出《春秋》;屈原留在宫中,就不赋《离骚》;左丘眼明,就不会写《国语》;孙子脚好,就不修兵法;不韦仍然是宰相,就不编《吕览》;韩非不囚,就没有《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圣贤高兴的时候就一定写不成?因而,这是把特殊的历史情境当成了普遍的创造规律。
  
实践当然是检验真理的一个标准,但谁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由于历史经验的不可重复性,有人获得了实践的检验权,别的实践就没有了检验的机会,谁能保证它不是真理?曹雪芹全家喝着稀饭,喝酒也要靠“按揭”,居然写出了《红楼梦》,但谁能保证他吃饱喝好就写不出《红楼梦》,或写得更好?
  
这牵扯到中国人如何对待苦难的问题。苦难在一定的意义上,提升了人的精神品质,增强了人自我实现的能力,使得一个人可以最大限度地摆脱生命的庸碌,甚至在有限的范围内,我也愿意承认这种苦难美学对人的安慰作用。但不是所有的苦难都能转化为创造的动力,苦难转化为创造的动力是有条件的。这首要的条件就是苦难的承担者必须具有非凡的毅力,超人的心智,以及对自己牺牲较低价值换取更高价值的坚定不移。

当然,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一些人为了取得更高的成就,总是得牺牲在他们看来价值较小的目标,但对处于历史关头的承当者来说,这种选择有时会变得异常残酷。因为它不仅要牺牲自己的健康、安逸和生命,有时甚至会影响到别人的健康、安逸和生命,而且更令人丧气的是,即便牺牲了自己和别人的健康、安逸和生命也不一定能换回自己所期望的目标。它需要牺牲者的才力、勤奋和机遇都处于一个比较协调的状态里。可以想见,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人们的创造精神被苦难和凄惨的生活窒息。在荣誉、金钱和地位的诱惑面前,在只有按照既定的方式生活才能获得尊严的社会里,要让所有的人都顶住贫困、疾病以及各种世俗专断势力的压迫从事他所心仪的事业,未免是奢望;在离婚、抄家、监禁、杀戮、秘密处决、甚至灭门九族的威慑面前,只有极少数人能够扼住命运的咽喉向撒旦宣战,而大多数人则选择了投降。在他们看来,自由虽然是好东西,但要牺牲世界上那么多的好东西来保全它,就未必值得。这就是历史上被处宫刑的人多矣,而司马迁只有一个的原因。
  
其次,对制造苦难的人来说,也要有最低限度的容忍。我们知道,身被诸苦成就非凡事业的人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牺牲他们认为价值较低的目标来成就他们认为价值更大的目标。但这种牺牲也得有一个限度,一般来说,不能剥夺他们的生命,因为生命是创造一切价值的基础。仁人志士可以不顾及自己的生命,但如果牺牲了生命也无法换取更大的目标,这种牺牲就变得毫无意义。在生命保全的前提下,牺牲者必须要能得到最低限度的“自由”或者叫“牺牲的自由”。“文王拘而演《周易》”当然是历史佳话,但我想,商纣王的监狱里一定没有牢头狱霸,否则,保命尚且不暇,哪里顾得上推演八卦?进而说明大殷帝国,尤其是羑里监狱当局的管教干部具备起码的人文素质,否则,怎么能允许一个朝廷要犯在监狱里搞科学研究?孔子一生颠沛流离,晚岁退而作《春秋》,乱臣贼子惧,但春秋诸国都没有惨无人道的户籍制度,否则,孔子就有可能被当作“三无人员”收容劳教——即使写出《春秋》,也可能因涉嫌“泄露国家机密”被秘密监禁;孟姜女不满秦帝暴政,千里寻夫,哭倒长城八百里,成为中国最早的抗暴英雄,但如果孟姜女还没有哭就被割断喉管,她怎么能成为万马齐喑时代的首席女高音?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毅然挂冠归乡,写下一系列脍炙人口的隐逸诗篇,但本人自述尚有“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如果土地收归国有,房屋又面临强制拆迁,恐怕他老人家也难吟唱“归去来兮”;方孝孺恪守儒家经典教义,拒不草诏,被灭门十族,磔裂于市,但如果朱棣让他求生不能、求死不得,他就没有办法以死来完成他的节烈美名……
  
中国的传记作家喜欢描摹传主的不幸,以为传主越不幸,他们的人格就越伟大。最终给人一个印象:这些传主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不是靠他们自身的才华和努力,而是靠苦难本身的孕育。但这无法解释像歌德、泰戈尔这样命途顺遂的天才;反而,有可能推出一系列荒谬的结论:如果说苦难是对一个人有帮助的话,那么楚怀王就成了推动中国文学事业发展的功臣,因为如果没有他的迫害和放逐,就没有屈原的《离骚》和《九章》;汉武帝就成了支持史学研究的好领导,他虽然没有给司马迁拨经费,但如果不是他阉割了司马迁的话,司马可能就写不出《史记》;皇权专制就是好,要是没有政治的黑暗和腐败,李白、苏轼、关汉卿就不会留下那么多牢骚满腹的诗篇;甚至奴隶制也不坏,要是没有秦始皇的皮鞭,奴隶们哪会心甘情愿地修长城、筑皇陵?…… 而且,为了让这些才子俊逸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最好让楚怀王、汉武帝、始皇爷爷做得更糟糕些——正如一部汽车,动力越大,牵引力就会越大——作为读者,我们自然就会收获的越多。然而,任何人都没有权利要求别人牺牲他的利益甚至生命,来满足自己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精神需要,哪怕被要求者是古人或外国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楼主| 发表于 3.6.2011 11:30:58 | 只看该作者
楼上的亲爱的童鞋
你的话搞的我一脑子浆糊
我真的没学过绕口令
刘晓波  艾未未 到是留在国内了 咋样了?
直接 让你消失 消音 消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6.2011 09:48:0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kaixin1 的帖子

谁都知道国内问题很大. 谁都不愿自己的拚死拚活结果颗粒无收. 但是如果没人回国改变些什么,那么国家真的就完了.   好坏是比例问题, 整个社会就是人体, 好血坏血都有, 如果没有好的血液补充,那么坏血的成分越来越大,那么改变过来的可能性也就越来越小. 每个人能力有限,回国改变不了什么,但是几十个人几百个人上万个人回过就不一样了. 出国过的人知道国内外对比有多大, 如果我们不回去那基本没戏,国内外人员的流通本是件好事.  
你选择留在国外没有任何问题,人这一辈子很短,不想踏国内这浑水也是情理之内.但是如果你的思想影响了大多数人,让他们都想留在国外,那回国那群人的影响力自然会小,结果也可想而知. 人口基数这么大,政府体制也庞大, 改变需要的时间自然也长,有人觉得望不到边了,我只是还抱着点希望.

区别在于你是想做个旁观者,还是当事人. 至于上次提的比喻,说你母亲不会让你挨饿,但国家会. 那就好比你喜欢一个人是因为她/他先喜欢你么,好比你做了件好事的时候就一定是收益人曾帮过你或者觉得想着收益的人会感谢你么。你的付出的条件一定是因为收益在先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1.6.2011 00:03:2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novo1987 的帖子

我不装 13
为什么 没有 责任感?

百姓 是谁培养出来的?

我的 母亲 能 让我挨饿受冻吗?

我的母亲 能让我没有医保 没有养老  没有 尊严 没有自由 没有人权的活着吗?

看这 几亿中国 农民在 挣扎的 求生存
你还有 脸在这里发言吗?

真是大言不惭啊!
讲点人性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31.5.2011 22:40:49 | 只看该作者
我是一个过客,但是看了这样的帖子,我感触很深。中国政府,和德国相比,大家应该不用说了。我希望那一天,中国也像德国一样,不说没有腐败,能不能少一点,能不能多为老百姓 想想,能不能少应酬,多干实事。为什么海龟不想回家。谁不想回家呢。落叶也归根啊 。我要是不出国,我不知道人家为什么这么安定。,这么悠闲,为什么呢、。在中国我辛苦一个月,到最后一分也没有剩,压力为什么这么大,大家会说你无能。,是 啊。、我没有李刚的爸爸,没有什么局长的父亲。我没有关系。只好逃到国外来吃一口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31.5.2011 21:25:26 | 只看该作者
再不放开言论和思想 自由
就快被西方 玩死了
中银集团的大笔 在海外的坏账 死帐  就是 最好的例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31.5.2011 21:24:4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31.5.2011 21:22:22 | 只看该作者
好怕被喝开水

被躲猫猫
被俯卧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19.2.2025 21:31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