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1174|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历史上的今天---5月15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15.5.2011 16:08:3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1904年5月15日
中国红十字会创立




1904年5月15日,清廷命外务部照会瑞士,声明愿意加入红十字联约。

24日,清廷拨款10万两,以作为红十字会的开办费。


由于日俄战争竟然在中国东北地区进行,旅居关外的各国侨民都在本国红十字会的资助下,乘坐印有红十字标记的船舶车辆逃离战区。清廷也派遣轮船到东北接运中国难民,但俄国政府却说中国进入战区的船舶和人员不属于红十字会,声称不予保护,并阻挠中国船只。消息传到上海,各界为之震愤,当即由绅商沈敦和与英、美、德、法等中立国领事磋商,成立了“美国红十字会上海分会”,又名“上海万国红十字会”,并取得了清廷的支持。5月29日,红十字会订立了暂行章程。该会成立后,立即前往东北接运难民,同时,又在东北各省设立分会,扩大救济灾民、资送回籍和战后放赈工作。

15#
 楼主| 发表于 15.5.2011 16:15:42 | 只看该作者

2002年5月15日
中国海军舰艇首次进行环球航行




中国海军历时4个月的首次环球航行,这是“青岛”号导弹驱逐舰行驶在埃及伊斯梅利亚境内的苏伊士运河河道上。


2002年5月15日,由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青岛”号导弹驱逐舰和“太仓”号综合补给舰组成的中国海军舰艇编队从青岛起航,首次进行环球航行,历时4个月。人民海军舰艇编队这次环球航行访问,横跨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远涉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和大洋洲,先后对10个国家和港口进行了友好访问,总航程33000多海里,途经14个主要海峡和苏伊士、巴拿马运河,横跨68个纬度,6次穿越赤道,创造了人民海军舰艇编队出访时间最长、航程最远、航经海域最广、访问国家最多等纪录。新华社发




2002年7月4日,中国海军舰艇编队结束对希腊为期4天的友好访问,前往葡萄牙继续环球航行。这是舰艇编队驶离比雷埃夫斯港国际码头。





这是2002年6月2日,“太仓”号综合补给舰在印度洋中部海域成功地为“青岛”号导弹驱逐舰补给燃油181吨、淡水50吨。




这是编队总指挥、时任海军北海舰队司令员的丁一平将军(左)在埃及亚历山大港接受当地记者采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15.5.2011 16:13:33 | 只看该作者
1998年5月15日
八国集团首脑会议开幕


1998年5月15日,八国集团首脑会议在伯明翰(英国)开幕(17日闭幕)。会议结束时发表的最后公报认为,不断增强的经济全球化趋势使各国间的相互依存加深。在推动全球化进程的同时,应确保改善世界各国人民的生活质量。

会议集中讨论了世界在即将进入21世纪时所面对的三大挑战,即在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同时,保护环境和倡导良好的管理;增加就业;反对毒品和跨国犯罪。

公报认为,世界经济的基本状况依然良好,但自去年以来,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暂时性影响。公报重申,坚决支持在亚洲地区重建经济稳定与恢复增长的努力,并支持国际金融机构在其中发挥关键性作用。公报认为,亚洲经济的成功复苏将为与会成员国带来重要的利益。

关于重债穷国债务减免问题,公报鼓励“合格国家”尽快参与,并希望所有符合条件的国家都能在2000年加入这一进程,寻求使债务问题得到永久性的解决。

公报还表示将继续合作,为防止生产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对其进行出口控制而努力。

八国集团现任主席、英国首相布莱尔今天在八国首脑会议闭幕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赞扬中国政府关于人民币不贬值的坚定承诺有助于缓解亚洲金融危机,并对中国由于采取谨慎、正确的财政货币政策,保持了经济的稳定增长表示祝贺。

法国总统希拉克在记者招待会上也对中国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给予高度评价。他说,如果不是中国采取这样的立场,亚洲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打击将是灾难性的。

希拉克还说,八国集团国家应该对中国这种负责任的态度表示“深切的感谢”,因为中国的这种做法是要付出巨大代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15.5.2011 16:13:04 | 只看该作者
1991年5月15日
江泽民访问苏联


1991年5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访问苏联。这次访问,是对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1989年5月访华的回访。访问期间,戈尔巴乔夫总统设宴欢迎江泽民总书记,并与江泽民总书记举行会谈。双方就中苏关系的各个方面和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交换了意见。双方认为,中国共产党和苏联共产党之间不断增强的联系,在整个中苏关系中起着重要作用。过去的两年证明,在当前条件下交流情况与看法,交流党的工作经验是有益的。两党之间的交往今后仍将按照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原则。

16日,江泽民出席中苏两国东段边界协定的签字议式,在莫斯科举行记者招待会,在苏联中央电视台发表讲话。在会见苏联公众代表时,他发表了题为《走向21世纪的中国》的重要讲话。19日,中苏双方发表《联合公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15.5.2011 16:12:43 | 只看该作者
1991年5月15日
法国第一位女总理克勒松夫人就任


1991年5月15日,埃迪特·克勒松夫人受命出任法国总理。她是法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女总理。


在法国政坛,克勒松夫人是一位相当活跃的女性,是密特朗总统忠实而得力的助手。早在1965年她就加入了密特朗的“共和制度大会党”,并于1971年随密特朗并入社会党。在近30年的政治生涯中,克勒松夫人一直深受密特朗总统的器重。密特朗1981年当选为法兰西共和国总统后,她被任命为法国第一位女农业部长。两年后政府改组,才华出众的克勒松夫人又担任了更重要的外贸部长职务。在任职期间,她多次出访日本和美国。鼓励法国企业家增加出口。1988年5月,克勒松夫人出任欧洲事务部长,并在法国1989年下半年担任欧共体主席期间,出色地完成了为1993年建立欧洲统一大市场的准备工作。密特朗总统称赞克勒松夫人“在各个岗位上表现出了杰出的才能和毅力”,并认为“她是领导政府的最合适的人选”。

在法国社会党内,克勒松夫人1975年2月被选进党的领导层,1976年,她当选为蒂雷镇镇长,1979年当选为欧洲议员,1981年终于在夏特罗选区当选为议员。1983年她被选为夏特罗市市长。

克勒松夫人,出生在法国上塞纳省的布洛涅—比扬古,父亲是一名财政稽核员。她的本名叫埃迪特·康皮翁。她以优异成绩读完大学课程,获人口统计学博士学位。

克勒松夫人擅长辞令,精力充沛,颇有女强人的泼辣的作风。她常说自己无所畏惧,是个“喜欢挑战”的女性。

克勒松夫上任之初,曾雄心勃勃,想在振兴经济、治理法国社会方面一展身手。然而事与愿违,法国风起云涌的抗议风潮,使她难施身手,在位仅仅十个半月,便被迫挂冠而去,成为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历史上任期最短的一任总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15.5.2011 16:12:21 | 只看该作者
1989年5月15日
戈尔巴乔夫访华 中苏两国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1989年5月15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戈尔巴乔夫到达北京。

16日上午,中共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和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苏共中央总书记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宣布,中苏两国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邓小平说希望中苏之间能够消除三大障碍,早日实现我们之间的见面和对话。我们这次会晤,可以概括为八个字:结束过去,开辟未来。他回顾了中苏两国、两党关系过去所走过的一段曲折历程,说中国不会侵略别国,对任何国家都不构成威胁。

戈尔巴乔夫说,对以前双方关系恶化的历史,苏方认为自己方面也有过错,但苏方还有一些不同看法。两位领导人表示,过去的事过去了,重点在于应该向前看。在发展两国关系上,多做实事。

戈尔巴乔夫是俄罗斯人,1931年3月2日生于苏联南部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普里沃利诺耶村的农民家庭。从15岁起,在农庄的拖拉机机械站任机械师。1950年他进入莫斯科大学法律系学习,1952年加入苏联共产党。1955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后回到家乡工作,先后任苏联共产主义青年团边疆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斯塔夫罗波尔团市委第一书记,边疆区团委第二、第一书记。1962年3月任苏共斯塔夫罗波尔区域农庄—农场生产管理局边疆区党的组织员,同年12月任苏共斯塔夫罗波尔农业边疆区党机关局局长。1962年9月—1967年他完成了斯塔夫罗波尔农业学院的函授学习,获得农业经济学的毕业证书。1966年9月戈尔巴乔夫任苏共斯塔夫罗波尔市委第一书记,1968年8月任苏共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委第二书记,1970年4月任第一书记。他从1971年起为苏共中央委员,历任苏共第22、24、25、26和27次代表大会代表和苏共第19次全国代表会议代表。1978年11月戈尔巴乔夫任苏共中央书记,1979年11月任苏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次年10月升为政治局委员。1985年3月11日,当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

他是苏联第8—11届最高苏维埃代表,也曾任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代表,从1985到1988年为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委员。1988年10月1日当选为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戈尔巴乔夫曾获3枚列宁勋章,及十月革命勋章和劳动红旗勋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15.5.2011 16:11:58 | 只看该作者
1988年5月15日
苏联开始从阿富汗撤军


首批一个摩托化步兵旅1200名苏联官兵,他们乘坐300辆坦克和装甲运兵车于1988年5月15日上午从楠格哈尔省首府贾拉拉巴德出发,在喀布尔举行撤军仪式后离开这里开始北撤。在贾拉拉巴德,苏军共驻扎4个旅,第一批只撤走一个旅。

按照关于阿富汗问题的日内瓦协议,苏联在3个月内撤出它在阿富汗的一半军队,并在9个月内撤出它的全部军队——11.5万人。

由芬兰将军劳利·赫尔米宁率领的联合国观察员小组负责监督苏联的撤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15.5.2011 16:11:40 | 只看该作者
1972年5月15日
美国将冲绳归还日本


1945年6月,美国军队攻占冲绳岛。


1952年《旧金山和约》生效后美军仍占领该地,并在岛上修建机尝导弹基地和兵营。冲绳人民从50年代初开始展开回归祖国运动。1960年4月28日成立“冲绳县复归祖国协议会”。1963年4月28日,开展“冲绳复归祖国日”活动。日本本土也配合冲绳人民举行长达100天的海上、陆上示威游行。

在日本人民斗争的压力下,日美两国政府开始商讨冲绳归还问题。1965年11月,日本总理大臣佐藤荣作访美,与美国总统约翰逊讨论冲绳归还问题。1969年11月,佐藤荣作再度访美,与尼克松总统发表联合声明,定于1972年把冲绳行政权交还日本。1971年6月,日美签订《冲绳归还协定》,规定美国放弃对冲绳的施政权;冲绳的“美国之音”可继续使用5年;自协定生效日起的5年内,日本向美国支付3.2亿美元,作为接受美国设施、基地工人退职金和撤除特种武器等的费用。

1972年5月15日协定生效,冲绳归还日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15.5.2011 16:11:17 | 只看该作者
1960年5月15日
中央指示:在农村开展“三反”运动


1960年5月15日,中央发出《关于在农村中开展“三反”运动的指示》。规定,这次“三反”运动是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以反贪污为重点。凡是犯有贪污、多占、挪用错误的人,不论数量大小,都必退必赔。在农村基层干部中,需要进行“三反”检查的,应当是生产队以上的干部和财贸系统的基层干部,特别是公社一级和公社直接经营的企业单位。运动的原则是教育为主,惩办为辅,处分的面一般不宜太宽,以控制在3%以下为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15.5.2011 16:11:00 | 只看该作者
1959年5月15日
科学家警告蓝鲸濒于绝迹


1959年5月15日,蓝鲸是人们知道的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动物之一。科学家今天警告说,如果不对世界性的捕鲸业实行限制,5年后蓝鲸就会灭绝。实际上蓝鲸的总数已经下降到相当低的水平,以至单个蓝鲸很难找到异性进行交配。

捕鲸业的记载表明,蓝鲸的总数在逐步下降。从1931年到1932年期间,蓝鲸的捕捉量占总捕捉量的82.1%。至1957年仅占4.6%。科学家们建议,下月在伦敦召开的国际捕鲸委员会的会议上,立即采取严格措施控制蓝鲸的捕杀。

蓝鲸是人类已知的世界上最大的动物,全身呈蓝灰色。目前捕到最大蓝鲸的时间是1904年,地点在大西洋的福克兰群岛附近。这条蓝鲸长33.5米,体重195吨相当于35头大象的重量。它的舌头重约3吨它的心脏重700公斤,肺重1500公斤,血液总重量约为8吨~9吨,肠子有半里路长。这样大的躯体只能生活在浩瀚的海洋中。

蓝鲸是地球上首屈一指的巨兽,论个头堪称兽中之“王”。蓝鲸还是绝无仅有的大力士。一头大型蓝鲸所具有的功率可达1700马力,可以与一辆火车头的力量相匹敌。它能拖拽800马力的机船,甚至在机船倒开的情况下,仍能以每小时4海里~7海里的速度跑上几个小时。蓝鲸的游泳速度也很快,每小时可达15海里。蓝鲸有一个扁平而宽大的水平尾鳍,这是它前进的原动力,也是上下起伏的升降舵。由前肢演变而来的两个鳍肢,保持着身体的平衡,并协助转换方向,这使它的运动既敏捷又平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24.2.2025 04:49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