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封建”的词义
中国存在过一个漫长的“封建社会”,这几乎成了中国大陆绝大多数人的共识。而“封建”一词,也成了中国社会最常用的形容词之一,用来形容不同的东西,其用法已经近乎荒谬,如“封建思想”“封建迷信”“封建礼教”“封建专制”“封建集权主义”“封建官僚主义”“封建道德”“封建枷锁”“封建婚姻制度”。一个保守的老太太也会被人称为“满脑子封建意识”。从严格的意义上说,“封建”与“迷信”是八杆子打不着的两样东西,“迷信”在什么社会都有,“封建”也不会导致“迷信”。“封建”与“集权”,恰恰是相对立的两个概念,有封建就没有集权,有高度集权就不可能出现封建。“封建”与“专制”也然,实行封建制的地方很难做到专制,高度专制的国家,封建势力自然削弱甚至不能生存。由于“封建专制”经常放在一起连用,结果有时直接用“封建”来表达“专制”的意思。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封建”,有些地方根本是不需要的,其余的都可以用“保守”“传统”“专制”“落后”“古代的”等等来代替,而且表达得更为准确。
中国人现在普遍使用的“封建”,是语言学史上最严重的语词误用。最终,“封建”除了成为一个含贬义的形容词以外,本身缺乏任何确切的意义,可以用在很多不同的场合。有些历史学者,除了在严格的学术含义以外,不愿意再使用这两个字,因为它什么也没有表达。
何怀宏先生曾经区分出“封建”一词在学术上使用时的三个含义:
在中国,“封建”的概念可以意指三个不同的对象:第一是指中国古代的封建,如西周的“封建亲戚,以蕃屏周”;第二是指中国从古代延续到近代的“封建社会”,久讼不已的中国何时进入封建社会与中国封建社会为何长期延续登问题即由此而来;第三是指欧洲中世纪的一种社会制度,它常被看作是各种封建社会的参照原型。[1]
经过长期以来历史教科书、官方宣传媒体的“灌输”,“封建”派生出了上述含混的意义,并且在社会上被作为普通形容词长期滥用。
不过,“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个语词的误用,起码也有70年的历史。今天,就让我们追本溯源,看看误解是如何产生的。
西方中心论
自从资本主义出现在这个世界上,并且以它强大的物质力量横扫世界,人类社会的格局就彻底改观了。物质力量的强大也同时意味着文化上的优越感。“欧洲中心论”在这个背景下登场了。欧洲人总结欧洲的历史,并提出一套历史发展理论,这本来无可厚非。问题是,中国人把这一套理论不加分辨地应用在中国历史上面,就出现了大问题。
按照一般的理解,欧洲社会经历过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最终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这只是欧洲的特殊情形,欧洲以外的国家,不必都经过这样的阶段。如果按照顾准和张光直的看法,西欧的历史只是特例,埃及、中国、印度、俄罗斯等等才是通例。古希腊的民主制是独此一家别无分店,其它文明体系中的“东方专制主义”才是普遍现象。西欧的封建制度的产生与古罗马帝国的崩溃、蛮族的入侵有关,其它文明中只有日本与之相似。
西欧特定时期的那一段历史上出现的制度安排,被一些学者称为“封建制度”(feudal system)或“封建主义”(feudalism)。对这个制度及其相关概念的创造做出贡献的,主要是19世纪的一批德国学者,而为马克思主义者所沿用。Feudalism最初被译为中文“封建”“封建社会”,一说是日本人的贡献,一说是严复。我宁愿相信它来自东瀛,因为近代汉语外来词从日本“转口”的事例不胜枚举。
三十年代社会史论战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受到国际共运的影响,加上面临着“中国向何处去”的民族前途问题,学者们和各派政治人物就如何认识中国的现状,发生了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的论战和中国社会史论战。
以陶希圣为代表的一派,认为中国的封建制度早已崩溃,春秋战国以后,“中国是封建制度崩坏以后,资本主义发达以前,以士大夫身份及农民的势力关系为社会主义构造的社会”,称之为“商业资本主义社会”。这个判断,在不承认秦至清为封建社会这一点上是对的,但是他的理论基础仍是西方中心论的一套,即封建社会之后应该有一个资本主义社会。论战各方,除了郭沫若为代表的一派外,基本上否认这一段历史时期为“封建社会”。
1930年,郭沫若出版了他的成名作《中国古代社会研究》,明确提出中国在帝国主义入侵以前,经历过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这几个阶段。之后,中国社会史论战变成了各派之间的混战;论战各方大多出于政治目的,脱离了学术研究的轨道。但是,49年以后,以这场讨论为基础,形成了关于中国古代社会分期的官方观点。
李泽厚说过,近代以来,中国存在着“启蒙和救亡的双重变奏”,而且经常是“救亡压倒了启蒙”。姑不论其说法是否正确,为了“救亡”而阉割学术,倒是经常出现的,学术必须为“救亡”服务,不免就“病急乱投医”。“封建”的误用,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然而,以后的学术界把它当作定论,引起了学术上无穷的纷争和对自己国家历史的重大误解,则是始料所不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