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笑电花蜓 于 21.3.2010 04:05 编辑
“极端”了两天,发了不少帖子在这个版块,也许能够对一些人有所帮助,也许只是打击了很多人转帖发帖的积极性,也许还惹怒了某些爱国喷子中医喷子等等,也许充其量只是让很多人发现“这小子刷屏了”,呵呵
本以为这里也快成水吧了,想干脆算了,昨天看到有同学来发帖子问药,发现还是有真正来寻求帮助的人,最后一贴,从方是民先生的著作«科学成就健康»中截取一些内容,再加上一些其他的资料,希望能帮助到他们这些人~~~
————————————————————————————————————————————————————————————————————————————————————————————————————
1.当医生要你吃不该吃的药
------------
一个朋友因为发生自然流产住进了一家三级甲等医院(国内最高等级的医院),我去探望时,她已在康复中,正好碰上护士拿来一堆药要她定时服用。我看了一下,一种是广谱抗生素,还有三种是中成药:以猪血提取物、黄芪和红枣为成分的“益气健血颗粒”,用于“活血化淤”的“桂枝茯苓胶囊”和用于“活血通经”的“益母草颗粒”。我当即提出不要吃这些药,护士要我找主治医生说去。于是我和主治医生发生了一场争论,这场争论对国内的患者也许有些启发作用。
我向主治医生指出,目前患者并未出现细菌感染,让她服用广谱抗生素是用于预防感染,这是典型的滥用抗生素。那三种中成药更完全没有必要服用,效果未经证实,副作用不明,至少会加重患者肝、肾的解毒负担。我要求退掉这些药。
医生称,药已经拿来了就没法再退。患者住在我们医院就必须听医嘱。吃这些中成药是本医院的常规疗法,临床证明有效。这些药自张仲景以来已用了一千多年,没有问题的。它们是中药,绝无副作用!在同一室的另一名医生也附和这些说法。
这些为中药辩护的说法我经常听到,不过从医生口中说出来,还是让我感到有些惊讶。
如果把医学当成科学而不是信仰的话,就不应该迷信古人。张仲景作为一位一千多年前的古人,他的医学知识可以说基本上都是错误的,远远比不上今天的任何一名正规医学院校毕业的学生。一种药物被使用了一千多年并不能证明其没有问题。实际上,许多传统药物都早就被证明既无效又有问题。
仅仅是某家医院的常规用法和临床证明无法令人信服。即使全中国的医院都这么用也不能说明问题。作为科学的医学没有国界。其他国家的医生并不给流产患者用这些药,说明它们的必要性并未得到公认。一种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必须用现代医学的方法,通过严格的实验和临床试验才能加以证明。真正的临床试验必须是严密设计的,随机的、双盲的、有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是确定药物疗效的最可靠的方法。
只要是药物就会有副作用,中药也不例外。正如前文所述,许多历来被认为无毒副作用的中药现在都被发现有毒副作用,甚至有严重的毒副作用。
主治医生声称吃这些中成药的目的是为了刺激子宫收缩以帮助实现完全流产。但是其中的“益气健血颗粒”和“桂枝茯苓胶囊”显然是所谓补品,无论如何和这个目的扯不上关系。特别是那个“益气健血颗粒”,我觉得很荒唐,按其说明书是用于补血,有效成分显然是铁,那样的话为何不直接服用铁制剂,却要去吃价格昂贵的“猪血提取物”?
和刺激子宫收缩能扯上关系的只有“益母草颗粒”。益母草被中医称为妇科良药,用于治疗多种妇科疾病。一种被用于包治百病的药物的有效性总是让人起疑。实际上益母草并非纯粹的中药。在西方自古希腊以来也用它来治疗产科疾病,称为“母亲草”(英文为motherwort)。美洲原住民也有类似的用法。一种草药被多个民族都用以治疗类似的疾病,也许有其合理因素,但是即便如此,对益母草的医学研究仍很少(我只检索到几篇英文论文),其有效性和安全性还没有得到现代医学的证实。何况要刺激子宫收缩的话,已有有效性和安全性都得到证实的化学药物可用,为什么还要用益母草?大概就是因为迷信草药没有副作用。事实当然绝非如此。许多草药都有严重的毒副作用,而有的草药之所以被认为没有副作用,不过是因为缺乏毒理研究罢了。比如益母草,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日本研究人员用小鼠做实验研究益母草的抗癌作用,却意外地发现益母草会刺激与怀孕有关的乳腺癌的增长。中国方面的研究也发现益母草有肾毒性,大剂量或长期服用能导致肾脏损害。
在我走后,主治医生还在劝我的朋友吃这些中成药,这使我相信该医生也许是真诚地相信这些药物的作用。囿于所受的教育和文化氛围,连中国医学专业人士都会缺乏科学素养,这也不足为奇。当然还有比这更恶劣的。为了从药厂拿回扣,有意在患者身上滥用药物,这在中国医院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我注意到这三种中成药的总价格是250元,是治疗中最大的一笔费用。我的那位朋友听从了我的建议,没有吃这些没法退货的中药,也很快康复。
本来,患者应该听从医嘱。但是面对中国医疗业的现状,却让人对医嘱也不可完全信任。至少,拒绝接受没有获得国际公认的治疗(除非是自愿参与临床试验),这是患者保护自己的健康和金钱的权利。
2.科学地看待保健
------------
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可能保证每个人都健康长寿,但目前是保证大多数人健康长寿的最可靠途径。
不要轻信保健品的神奇效果
古人说饱暖思淫欲,其实还得加上一条,饱暖思保健。所以古代帝王,在填满三宫六院之后,往往还要求仙炼丹。一般人,淫欲大抵只能想想,保健在手里有点余钱之后却觉得可以试一试。平常的饮食无法保证我们不得疾病,更无法推迟我们的衰老,总令人觉得该再吃点什么才心满意足。小孩希望更聪明,老人想要长寿,男人害怕性欲衰弱,女人热衷美容减肥,人人又都担心突然患上癌症、心血管疾病……吃药是最省事的办法,但现代科学对此还没能发挥什么作用,于是伪科学乘虚而入,各种各样声称能够解除这些烦恼的保健食品蜂拥而来。
其它产品效果黑白分明,是否有效,消费者自己就可以检验,难以长时间蒙骗下去,而保健品、药物的真正效果,除非是毒药,却是无法靠消费者本人的经验检验的,吃它的人本来就身体健康或只是偶有小病,在心理作用下,即使喝白开水也能达到保健效果。这就是为什么保健品、药物市场的假货特别多,被揭露一个又冒出一个,前仆后继,没完没了。
中国本是崇古的古国,所以“祖传秘方”、“宫廷秘方”历来是推销补品、药品的羊头。但“祖传秘方”、“宫廷秘方”总有被用完、用烂的时候,总不如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层出不穷,何况科技的威力,使现代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深切感受到了,于是“高科技”的羊头便后来居上,大有取代“祖传秘方”、“宫廷秘方”之势,连中医家也不再言必称《黄帝内经》、《伤寒论》,改而研究“第一代具有修复营养变异损伤基因(DNA)的特效药”,要让“生物体进入高能态”、“修复营养变异损伤基因”了。象这种说法,在专家眼中,不过是生硬捏造的胡言乱语。但是,读者们又如何才能不被其迷惑?四个字:我不相信!
不要相信“科学术语”
我们从小就被教导要相信科学,但是,虽然科学道理是用科学术语来解释的,科学术语本身并不等于科学。不管在广告中堆砌了多少让人似懂非懂的科学术语,都不足以证明其科学性。越让你觉得高深莫测的,越不要轻信。尤其是那些跟形势跟得特别紧的,跟在“人类基因组计划”后面推销“基因食品”、“基因药品”的,跟在“纳米技术”后面推销“纳米产品”的,跟在“干细胞技术”后面推销“干细胞保健品”的,更不要相信。一项科学成果要得到应用,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往往要经过很长的时间,而不会一夜之间创造出奇迹。
不要相信有利益关系的“科学家”
虽然科学研究是科学家做的,但是个别的科学家并不能代表科学。科学家也是人,也会想发大财,也会被收买,也会说假话做伪证。对那些拿了人家的红包的,那些被聘为技术顾问或以技术入股的,甚至本身就是公司的“首席科学家”、董事长、总经理的科学家所发表的有关言论,都应该大打折扣,或干脆置之不理。只有没有利益关系的科学家的话才是有份量的。
不要相信权威机构的“鉴定”
机构也是人开的,在腐败盛行的社会,权威的机构同样能被买通。何况鉴定的内容往往和广告的内容没有关系,例如卫生部给某种“DNA生命剂”批准的功能是“补充B族维生素”,给“脑白金”批准的功能是“改善睡眠、润肠通便”,给“核酸保健品”批准的功能是“免疫调节”(没有药效的安慰剂也能“免疫调节”),都和它们包治百病的广告内容无关。还有些鉴定干脆就是捏造的,例如所谓“FDA(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鉴定”,FDA并不给保健品、中草药做鉴定。
不要相信名人的“证词”
在科学上,证词(不管是不是名人,有名到多大程度)不被认为是可以信赖的证据。一种保健品、药品是否有效,只依靠双盲的、大规模的临床试验才能验证。
那么还有什么可相信的呢?为避免受骗上当,不妨先相信常识再说。常识未必总是正确的,但是常识在绝大部分时候是正确的。常识告诉我们世上没有包治百病的东西,没有“不老仙丹”,晚期癌症至今还是不治之症……如果有人要推翻这些常识,我们就先请他去拿个诺贝尔奖再说。他既然已到了当众叫卖的程度,可别告诉我们不希罕诺贝尔奖的名利。
3.如何识别假保健品
------------
国内市场上的保健品可谓此起彼伏、前仆后继,一个品牌倒下去,更多的品牌又站起来。这些新老保健品的推销手段如出一辙,而许多消费者似乎又特别健忘,在上了某个保健品的当之后,又马上去追逐新的保健品。而且,在某个保健品被揭发之前,其鼓吹者早已赚足了钱。消费者如何自己识别这类炒作、骗局呢?在这里,我归纳出假营养品的几条特征:
它们往往声称对一般人关心的大部分或所有健康问题有良效,比如增进智力、抗衰老、增强性能力、美容、减肥、抗癌、预防心脏病。而且,它们往往把药理归结为“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这种模糊的说法。
它们往往声称老少咸宜,毫无副作用,诱使许多人抱着“反正吃不死人”的心理去试一试。“吃不死人”只是说明它无毒,而无毒并不等于无副作用。有些食品、药品的毒副作用要在很长时间之后才能逐渐表现出来。
它们往往自吹是最新科学成果,或是祖传秘方被最新科学研究证实。
它们往往拉出“著名科学家”唬人,其试验或理论依据,往往是来自于一位科学家或医生的发明。比如“核酸营养”宣传文章的依据几乎全部来自美国医生富兰克。但是科学研究的特征是可重复性,某个人的实验结果是不足为凭的,因为可能造假或出差错,只有经过不同实验室的独立、反复的验证,才能成立。
它们往往声称服用过的人都说有良效,并会列出一些人,特别是名人的证言。但是在科学研究中,证言从来不被当作证据。一个人吃了某种东西而觉得有效果,不一定就真是这种东西在起作用,可能是别的东西,也可能是心理作用。只有严格控制、反复测试、双盲、有对照组的试验结果才是可靠的。
它们往往隐瞒主要成分,广告所说的主要功效成分与其向管理部门申报的成分不符,被吹得天花乱坠的“生物活性物”实际上不过是非常常见的药物。
底线是:我们真的需要保健品吗?如果饮食结构合理、平衡,没有服食任何保健品的必要。如果饮食不平衡,也只需添加那些必需营养物(例如维生素、微量元素)。长期饮用传统的饮料,比如茶、葡萄酒,可能对身体有益。但是没有任何确凿的证据表明,服食保健品对健康能有奇妙的效果。要而言之,灵丹妙药是没有的,永葆青春、长生不老的幻想,在目前也还仅仅是幻想。
4.正确认识营养素
------------
“补”与“不补”,“缺”与“不缺”常常是人们难以把握的选择,如何合理安排自己的营养摄入,首先要正确认识营养素。
难舍脂肪的美味
在食物缺乏的年代,“有油水”成为富裕生活的标志之一,至今人们仍然爱说“富得流油”。以前人们并不知道脂肪对身体有何用处,只知道它能使食品变得美味可口。后来生物医学家发现脂肪是体内储存能量的物质,并参与多种重要的生命活动,对儿童的发育尤其重要。体内的脂肪多数是人体自身合成的,但也有些种类的脂肪人体无法合成,必须从膳食中吸收,因此脂肪被列为必需营养素。
脂肪摄入过多不利健康
近百年来,生物医学家才逐渐意识到,脂肪也有对身体健康不利的一面,我们平时喜欢吃的东西,未必都是好东西。1908年,科学家观察到,用肉、全脂牛奶和蛋作为食物喂养兔子,会使脂质在兔子的动脉管壁中逐渐沉积下来,使血管变窄,血流不畅,患上动脉粥样硬化症。1913年,这种沉积在血管中的脂质被确定为是胆固醇。
1916年,一名在爪哇工作的荷兰医生兰根(CorneliusdeLangen)发现,和荷兰殖民者相比,印尼原住民的血液中胆固醇含量较低,而得心脏病的比例也较低。他猜测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可能与患心脏病的风险有关。他认为这与饮食习惯有关系。印尼原住民的饮食以素食为主,而荷兰人则吃大量的肉类和奶制品。兰根注意到,那些放弃了本民族的饮食习惯、采纳荷兰式饮食的印尼人,其血液中胆固醇含量和患心脏病的比例也都跟着上升了。
但是兰根的发现发表在一份鲜为人知的医学刊物上,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40多年后,这个问题才再度引起人们的注意。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医学家在斯堪的纳维亚诸国做调查时发现,在战争期间,因心脏病而死亡的人数大大减少了。这是不是和战争期间实行食品定量配给制,人们难以吃到肉类、蛋和奶制品有关呢?与此同时,其他研究者也发现,心脏病发作的病人,其血液中胆固醇含量要比一般人高。
从那以后,已有无数的研究结果将高脂饮食、血胆固醇的含量和心脏病发病率这三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那些人群中血胆固醇平均含量偏高的国家、地区,心脏病是导致死亡的头号疾病,而在那些血胆固醇平均含量较低的国家、地区,却很少有人患心脏病。那些心脏病风险高的国家、地区,其饮食中往往含有大量的脂肪。但是,人们也注意到,有些国家、地区的饮食中也含有较高的脂肪,而心脏病发病率却很低,例如希腊人和因纽特人(旧称爱斯基摩人),这是为什么呢?
不同类别的脂肪功效有差异
原来脂肪种类繁多,不可一概而论。脂肪是由脂肪酸和甘油结合而成的。脂肪酸是主要由氢和碳原子组成的长链,根据其结构可以分成三大类:链条上每一个碳原子都尽可能多地与氢原子接合,达到“饱和状态”的,称为“饱和脂肪酸”;有的脂肪酸的链中间,少了一对氢原子,处于“不饱和状态”,称为“单不饱和脂肪酸”;有的脂肪酸少了多对氢原子,就叫做“多不饱和脂肪酸”。根据氢原子的缺失位置,多不饱和脂肪酸又分成欧米伽-3和欧米伽-6两类。食物中的饱和脂肪酸主要来自动物产品和某些植物油(包括椰子油、棕榈油和可可油),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来自植物油和海产品,其中橄榄油、菜籽油、花生油等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大豆油、芝麻油、玉米油、葵花籽油等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
不饱和脂肪酸根据碳链上氢原子的位置,又可以分成两种,如果氢原子都位于同一侧,叫做“顺式脂肪酸”,链的形状曲折;如果氢原子位于两侧,叫做“反式脂肪酸”,是直链。食物中的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顺式的,动物脂肪有一小部分是反式的。人们在用化学方法对油进行加工时,有时会通过氢化作用给多不饱和脂肪酸加上氢原子,新加入的氢原子位于两侧,变成了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比较稳定,便于保存。反式脂肪酸的性质类似于饱和脂肪酸。
胆固醇的情况也很复杂。胆固醇和脂肪酸都属于脂质,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组成细胞膜、生产类固醇激素和胆汁酸以及执行其他重要的生理功能。我们体内的胆固醇,一部分是在肝脏内自己合成的,另一部分则从食物中直接吸收。只有来自动物的食物才含有胆固醇,例如蛋、肉、肝、奶、海产品等。来自植物的食物不含胆固醇。
体内合成和从食物中吸收的胆固醇无法在血液中溶解,它们要借助于一种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的载体——脂蛋白来运输。脂蛋白主要有两种:低密度脂蛋白(简称LDL)和高密度脂蛋白(简称HDL)。大多数胆固醇由LDL携带,如果血液中LDL-胆固醇含量过高,就会慢慢地在动脉管壁沉积下来,形成粥样小瘤,导致动脉硬化。因此LDL-胆固醇有时被称为“坏”胆固醇。而HDL-胆固醇则被称为“好”胆固醇,它能够把血中胆固醇送回肝脏,甚至清除动脉管壁中沉积下来的胆固醇,防止粥样小瘤的形成。
食物中的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能促使身体合成更多的胆固醇,而不饱和脂肪酸却会降低血胆固醇的含量。多不饱和脂肪酸会同时降低“坏”胆固醇和“好”胆固醇的含量,而单不饱和脂肪酸在降低“坏”胆固醇含量的同时,却不影响“好”胆固醇的含量。希腊人饮食中的脂肪主要来自橄榄油,这是一种单不饱和脂肪酸,因此有人认为这是希腊人心脏病发病率低的因素。
因纽特人心脏病发病率低则可能另有原因。他们以鱼为主食,鱼富含欧米伽-3多不饱和脂肪酸。有些研究表明欧米伽-3脂肪酸能降低“坏”胆固醇。另有些研究表明,另一种多不饱和脂肪酸——欧米伽-6脂肪酸——也能降低“坏”胆固醇,但是同时也降低了“好”胆固醇。大豆油、玉米油所含的亚油酸属于欧米伽-6脂肪酸。
植物油(例如大豆油、菜籽油)也含有欧米伽-3脂肪酸,但是种类和鱼油不一样。鱼油含的欧米伽-3脂肪酸为二十碳五烯酸(简称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简称DHA),而植物油的欧米伽-3脂肪酸为α-亚麻油酸(简称ALA)。EPA和DHA的作用被认为强于ALA。美国心脏协会在2003年发布的报告指出,已有比较充分的证据表明EPA和DHA能够有效地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每天摄入0.51.8克的EPA+DHA能显著地降低心脏病死亡率。每天摄入1.53克的ALA似乎也有益处,但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脂肪食用学问多
看到这里,你可能头都大了。这么多种的脂肪酸,这么多的术语和信息,让人无所适从。能不能给个简单的指南呢?一方面要避免摄入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以预防心血管疾病;另一方面,适当地摄入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来自鱼的欧米伽-3脂肪酸,似乎对心血管又很有保健作用。美国心脏协会的建议是,所有的成年人一周至少要吃两顿鱼,特别是比较肥的鱼,例如三文鱼、沙丁鱼、金枪鱼、鲱鱼、鲭鱼、鳟鱼。对冠心病病人,建议每天摄入约1克的EPA+DHA,最好是由吃鱼摄入,也可考虑服用鱼油胶囊,对此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鱼油胶囊属于保健品,其质量难以保证,而且摄入过多,有引起出血的危险。
经常吃鱼看来是个好习惯。不过,必须注意,由于水域受到污染,一些鱼类体内的汞和其他环境毒素含量过高,有慢性中毒的危险,特别是像鲨鱼这种处于食物链顶端的大型鱼类,体内更容易累积毒素,应尽量避免食用。美国心脏协会认为,儿童、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因为吃鱼导致汞中毒的风险增大,不过他们患心脏病的风险本来就很低,无需通过吃鱼来预防。但是对中、老年男人和绝经期妇女,吃鱼避免心脏病的益处超过了汞中毒的风险。让所吃的鱼的种类多样化,是减少汞中毒的风险,又增加欧米伽-3脂肪酸摄入的最佳方式。
5.维生素并非多多益善
------------
目前市场上的“保健品”,有的是像核酸营养品之类已知对身体健康没有任何好处甚至有害处的假保健品;有的其保健价值有一定的实验依据,但是还没有定论,例如从西红柿、银杏、葡萄之类的食物提取出来的物质,算是灰色区域的保健品;还有的其营养价值是有定论的,例如维生素、微量元素,但是也只是对缺乏它们的人有用,而且应当适量补充,不应过量。
但是有些“营养专家”却鼓吹大剂量服用维生素会有神奇的保健效果。例如一度非常流行的一些所谓健康指南,在各种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健康忠告中,补充维生素抗病、治病就是常见的一条,号称每天补充维生素C和B能提高免疫力,“感冒、扁桃腺炎、发烧什么也没有”,更有声称大剂量补充维生素能够防癌的。
这种说法源于美国著名化学家鲍林,他曾经极力提倡每天服用大剂量的维生素C预防感冒、抵抗衰老、防止癌症。医学界对维生素C每日推荐量是60毫克,而鲍林的推荐量是每天服用10克。据说他本人身体力行,每天至少服用12克维生素C。1994年鲍林以93高龄死于前列腺癌,临死前他声称每天服用大量维生素C使癌症推迟了20年发作,这个说法当然无法验证。这种“维生素C疗法”虽然遭到国际医学界的批评,但由于鲍林的名气,在医学界之外影响很大,大众报刊上经常刊载。国内那些据说由医学专家撰写的健康指南,其实就是根据报刊上真假莫辨的科普小文章拼凑而成。还有的人将鲍林树立成反抗僵化的医学权威的英雄,声称时至今日,美国和世界各国的许多专家学者已经承认或接近承认鲍林的观点,有许多新的证据表明鲍林的看法是有道理的,“权威”的观点未必是正确的,而批评鲍林的人,乃是一味沿袭一二十年前的旧说,质问这究竟是不了解新情况呢还是对鲍林存有偏见?
事实又是如何呢?医学界并没有简单地否定鲍林的观点,一方面指出鲍林及其追随者用以证明大剂量维生素C益处的研究经不起推敲,另一方面也设计出更严密的试验进行验证。医学上公认最有说服力的试验是有安慰剂(假药)做为对照的双盲试验。迄今至少有30个双盲对照试验对大剂量维生素C能否预防感冒进行了验证,结果毫无例外都是否定的:每天大剂量服用维生素C并不能预防感冒。其中,大部分临床试验结果表明大剂量维生素C不能减轻感冒症状,个别结果表明它能够轻微地减轻感冒症状,但不具有临床价值。
研究大剂量服用维生素C对癌症的影响的临床试验结果也令人失望。美国梅约医疗中心曾经进行了三项双盲对照试验,发现大剂量维生素C对治疗癌症并无益处。鲍林的学生亚瑟·罗宾逊曾在1973年与鲍林一道创建鲍林医学研究所并任所长,但是他在做动物试验时发现,服用鲍林推荐量的维生素C的老鼠反而更容易患某些癌症。鲍林获悉这个结果后,采取了很不具有科学精神的做法:他将罗宾逊解雇,杀掉实验动物,没收实验数据,销毁实验结果。
可见,大剂量服用维生素C能够预防疾病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相反地,过量服用维生素C会有副作用,例如导致腹泻或增加得肾结石的风险。值得指出的是,鲍林鼓吹大量服用维生素C有其商业背景:世界上最大的维生素C片厂家是其研究所的最大捐助者。
维生素C被认为能有效地清除细胞中的过氧化物自由基。自由基是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高度活泼的小分子。环境因素(例如阳光辐射、吸烟)也会带来自由基。它们能攻击细胞中的遗传物质、蛋白质等生物分子,对细胞、组织造成损伤,这被认为是导致衰老的重要因素。因此那些具有清除自由基能力的所谓抗氧化剂,就被认为有益身体健康乃至能抗衰老。动物实验表明维生素C能减少脂肪的过氧化。但是在过量铁质的环境中,或者在氧化反应过程中加入维生素C,却能刺激自由基的生成。有一项研究表明,每天服用超过500毫克的维生素C反而会增加遗传损伤。
维生素E作为抗氧化剂的名声可能比维生素C还大。维生素E被认为能够插入到细胞膜中,保护细胞膜中的主要成分脂肪酸不被氧化。几年前有一项对数千名美国妇女所做的研究表明,每天服用25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E似乎能使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降低40%。这个结果被媒体广泛报道后,一度引起抢购维生素E的热潮。许多保健品厂家也把维生素E做为提高免疫力、抗癌、抗衰老的灵丹妙药来宣传。实验表明,在线虫的食物中添加维生素E能够显著地延长线虫的寿命。但是对果蝇的实验却出现了有意思的结果:如果食物中维生素E的含量为每毫升5微克,能显著延长果蝇的寿命,但是如果维生素E的含量增加到每微升25微克,果蝇的寿命反而缩短了。这表明维生素E所起的作用与其用量有关,多了反而不好。维生素E存在于天然食物中,人们从正常饮食中每天吸收的维生素E大约是14国际单位,但是许多人(大约25%的美国人口)每天固定服用一片维生素E片。一片维生素E片的最低含量是100国际单位,常见含量是400国际单位。如此高剂量的维生素E是否真的对健康有益呢?
由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人员领导的一项国际研究表明,过量地服用维生素E有害无益。他们分析了1993到2004年间19项涉及135,967人的有关维生素E与健康关系的数据,发现每天服用维生素E不高于150国际单位并无坏效果,甚至还可能有益健康。但是过了这个量以后,服用维生素E的人的死亡率开始逐渐高于不服用维生素E的对照组,45年间死亡率大约高出5%。在达到每天400国际单位后,出现了较显著的增加。
为何过量的维生素E对健康有害无益?对此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人类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维生素,但是这不等于维生素是多多益善。其他有益健康的营养素或别的什么东西也是如此。但人们迷于追求健康保健,惑于保健品厂家的宣传,却往往忘了这个粗浅的道理,幻想出现灵丹妙药的奇迹,结果适得其反。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