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楼主 |
发表于 14.3.2010 16:06:17
|
只看该作者
汉朝的军事制度已经奠定了后世延续的一些基本模式,军队采用征兵制度,常选常换,武将只在有重大军事行动时才授予领军的权利,平时都无具体兵权,大致只有自己身边的亲兵可以驱使。而且,武将驻守的防地常常轮换,目的是兵无常将、将无常兵,防止武将形成自己的势力。这种制度,有一定的合理性,安内是足够了,但是要用来攘外嘛缺点也很明显:军队的整体战斗力不会太高,因为将军领军是一个具体而复杂的过程,能不能让军士完全听命于自己,需要一个很长的磨合期。所以汉初面对用部落制度维系、半军事化的匈奴民族,汉军就只有招架之力、而无还手之功了。到汉武帝时,国家的实力和汉武帝个人的雄心都把反击匈奴提到了帝国的一号议事日程上,加强军队战斗力已成必然,如何解放武将的手脚、使他们从温驯听话的门将一变而为驱敌猛虎,是最让汉武帝头痛的一件事,这个对武将的选拔擢用过程启动得很早、经历了一个不短的时期,各个武将伴随着这个过程,把自身的命运跟帝国的征伐紧紧联系到了一起。
汉武帝第一次反击匈奴,是一个经过精心策划、军事战略上十分经典的过程。(第二次对匈奴作战大致从第一次结束18年后才开始,第二次乏善可陈:不正义、无战略、无胜仗,我也懒得去说了。)详细过程以后我放到汉匈战争的专题里去讲。反击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从公元前133年马邑之战到公元前128年为战略摸索阶段;2,从公元前127年河南之战到公元前123阴山之战为战略试探阶段;3,从公元前121年河西之战到公元前119年漠北大战为决战阶段。
第一阶段:战略摸索阶段(公元前133年马邑之战到公元前128年)
这期间有三次大的战事:公元前133年的马邑之战;公元前129年龙城之战;公元前128年卫青李息边地之战。汉武帝是公元前140年继位的,刚上台就想要搞匈奴,但是在太后的压制下一直无法着手,唯一的举动是不久就调用了名将李广和程不识进长安,李广任未央宫卫尉、程不识任长乐宫卫尉,所以有人老说汉武帝根本不重视李广、这实在冤枉了汉武帝,卫尉的职务相当于现在中南海警卫部队的领队之一,可以天天在武帝身边转圈打晃,虽然汉武帝这时不敢公开布置反击匈奴的事情,但是应该没少跟自己的将军们商量这件事。在太后于公元前138年驾崩后,汉武帝就开始紧锣密鼓地安排抗匈事宜了。公元前134年,外调李广和程不识到边郡。第二年,即发生了马邑之谋,这是一个大概只有现代通俗武侠小说中才会出现的蹩脚招术,失败是必然的了,参加马邑之战的李广等人都无功而返,主策划者将军王恢下狱后死亡,从这时起,武帝应该深深感到了军事人才上的匮乏,尤其是老将王恢、韩安国等人的畏敌怯弱,给武帝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必然把眼光挪向新生代将领,而这时,卫青应时而出。
公元前129年,武帝派出四路大军(卫青、公孙敖、公孙贺、李广)各自出塞,分别与匈奴接战。这一阶段,汉军还没有找到对付匈奴的办法(从后来来看:汉军要战胜匈奴,必须集中优势兵力、合力进击),所以分散军力四路出塞。其他几路大军都以失败告终,李广被匈奴俘虏、后来逃脱(就是他跳网逃跑那一次),只有卫青一军小胜:攻破龙城,斩敌700。跟后来汉军动辄斩敌上万相比,这个数字实在太渺小了,但是,其意义却是开天辟地的,汉军在这么多年以后终于打了一个胜仗(虽然是小胜仗),而汉武帝更高兴的,是自己终于找到了一个理想中的将领。不过,对于卫青,他还需要再给他机会考察考察。
卫青果然没让他失望。公元前128年,卫青、李息分两路,在边郡抗击入侵的匈奴兵,斩敌数千,稳扎稳打,汉军和武帝的信心又加强了,汉朝从战略摸索阶段进入了战略试探阶段。这时的卫青,以稳健的形象更得汉武帝青睐,第二年卫子夫又给武帝生下第一个皇子因而被立为皇后,汉武帝必然要进一步的重用卫青。李广这时因为前次的战败而被贬为庶人,正在家天天呆得厌烦,又被灞陵尉恼得肝火旺盛。
第二阶段:战略试探阶段(公元前127年河南之战到公元前123阴山之战)
这期间有大战事三次:公元前127年河南之战、公元前124年高阙之战、公元前123年阴山之战。
在第一阶段中,汉军骑兵的攻击能力得到了锻炼,汉武帝就把帝国之剑指向了视为心腹之患的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一带)。卫青领军大破匈奴,杀敌数千,更重要的是夺回了河南地,拔除了钉在汉朝背脊上的一颗钉子,卫青因功封侯。这年,武帝重新启用赋闲的李广,召他为右北平太守,李广把灞陵尉调到军中杀之,然后上书武帝请罪(这是汉书中的记载,史记中没有这个后续的记录),汉武帝怎么会为一个小小的灞陵尉而责备李广,还特意下诏安慰李广:"将军者,国之爪牙也。……夫报忿除害,捐残去杀,朕之所图于将军也;若乃免冠徒跣,稽颡请罪,岂朕之指哉!"。
公元前124年高阙之战,卫青等六将军率10万汉军再次出塞,与以往不同的是,虽然汉军是六将军分三路各自出塞,但是汉武帝命卫青以车骑将军的军衔作为六将军之统帅,第一次明确设立了帝国军队的总指挥。而卫青这次仍然十分地争气,大破敌军,杀敌一万五千,呵呵,好啊,汉武帝乐不可支,等不到大军班师,就派人到长城边郡,在军中拜卫青为大将军(帝国将军的最高军衔),卫青已经是侯了,就加封他三个还是小孩子的儿子为侯。卫青赶紧替部下求功名,汉武帝豪爽地答应了,一堆将军、校尉有10人同时封侯,够慷慨吧。
李广没有赶上这次的封侯盛宴,在第二年才被汉武帝从右北平召回长安,任郎中令,这个官职在朝廷中是相当重要的。汉朝的官制中,三公九卿是核心领导集体,而位列九卿的郎中令管辖的是每天进出武帝身边的各式贴身侍从的臣子:都号为"郎"官,其中武职的郎官就是御前侍卫(汉军将领大多从郎官中选拔),文职郎官就是一些每日随从汉武帝的应对之臣:东方朔、主父偃、司马相如等都做过郎官。从这点来看,汉武帝对李广还是相当看重的,但是汉武帝没把李广摆对地方,李广显然更适合也更喜欢在军中直接任职,让他到官场中打转,官职再重要也没用,加上李广个人性格又不适应官场那一套,他老先生肯定没少得罪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