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扯遠一點
谈一谈台湾的新电影------《海角七号》(转帖)
台湾的影视作品有一个通病,沉闷,拖沓。看的过程中常使人觉得如喝白
开水般索然无味。这部电影同样有这种毛病。(更低一级的作品就是台湾
人自己说的“洒狗血”) 所以我向来对台湾的影视作品不感兴趣,之所以会去看这部电影,是因为
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说它代表了台湾本土悲情化的孤儿意识。 确实有那么一点意思,电影总是隐隐约约的表达出台湾南部亲日台独的心声。
叫友子的女学生是个孤儿(弃子),因为她的恋人离她而去;男主人公阿嘉也是
个孤儿(弃子),因为他无法融入台北,又不满现实的家庭状况。这两个角色
是台独们自我定位的化身。电影里不论是友子还是阿嘉,能给他们带来安慰和
幸福的人和物,全都来自日本。因此如果要说这部电影表达了孤儿意识的话,
只怕这个孤儿心目中的母亲不是中国,而是日本。 电影中日本教师和叫友子的台湾女学生象征着60年前的日本和台湾(老师的形象
也符合吕秀莲对马关条约的解读),而男主人公阿嘉和女主人公友子则象征着今日
的台湾和日本。
(这里的台湾指的是南部亲日台独心目中的台湾) 这样理解的话,很多剧情就有了深一层的,合乎逻辑的含义了。
电影一开场,阿嘉摔烂他的吉他,口里骂道:我操,我操你妈的台北。
电影并没有交代他在台北到底碰到什么不如意的事。但从现实来看,台北
在台独看来是中华民国的根基,大本营。台北的文化主要是外省人带来的
中国大陆文化和美国文化的交融体,和他们南部本省人格格不入。
阿嘉这个“台湾之子”,自然要骂了,骂的是中华民国和外省人。不然的话,
就算他在台北组乐团遇到什么不如意,骂得也应该是具体的人或事,而不是台北。
就像我在纽约跟老外打架了,我会骂老外,而不会骂纽约。 阿嘉回南部后,有一段剧情也挺有意思。他在擦拭摩托车时,那个代表跟他有
一段对话,话中透漏了代表是阿嘉的继父。这段对话表面上有点节外生枝,
可有可无。代表是不是阿嘉的继父并不影响整部电影的剧情。不过从现实来看,
“台湾之子”还真有个继父,中华民国呗。对于台独来说,中华民国是被迫接受的产物。
所以当那个继父说道:房子就那么大,床也是那么大(所以就跟你妈妈在一起了),
阿嘉的勃然而怒也就容易理解了。
剧中还有另一个角色分担了对于中华民国(+外省人)的象征意义,就是那个
海边酒店老板。他买了本省人的土地盖酒店,一开端还安排台北来的乐团担当
开场表扬。这符合台独心目中的外省人形象,不肯给南部本省人机会嘛。
因此,后来在酒宴上,这个酒店老板被日本女主人公狠狠扇了一巴掌。
(那么多人,剧本偏偏设置扇他!?) 还有一些剧情如: ----那个日本教师在情书中对台湾恋人强调:“不是我要放弃你,我是舍不得你” ----男女主人公间突兀的,不太符合逻辑的一夜情发展 ----阿嘉在沙滩上对日本友子说:“留下来,或者我跟你去” ----60年前的情缘,由今日的男女主人公来传递,续写.........等等等等......
联系上文提到的两个“象征”,这些剧情都是符合台独们对日本一厢情愿的幻想的。
(日本确实挺“舍不得”台湾,当年杀起台湾的反抗者从不见手软)
故此,真不知道国民党为何要安排陈云林看这部电影,陈云林看后又有何感想呢?
“等把你们那个假“母亲”彻底打趴下,总有一天让你们认识到谁才是你真正的家人”
------估计是这样的吧。 毕竟割土外人,是中华民族自己的罪责,而对于这些扭曲的认贼为母的孤儿弃子心结,
除了用宽广的心胸和时间的冲刷来化解淡化之外,还能有什么治本的办法呢? 以上种种对于电影的分析,纯属猜测(从政治,甚至阴谋论的角度),
本人并不分肯定其属于事实的信心。
如果不从政治的角度出发,比如下边这篇文章 海角七号,让我欢喜让我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