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349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儿童教育】汉语拼音与海外华裔儿童中文教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5.8.2008 18:03: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即时机票
汉语拼音与海外华裔儿童中文教学





马立平 (北美华人教育研究协会第三届年会的发言摘要)





说起当前北美各地周末中文学校的学生,有一个“通病”不能不引起我们关切:绝大多数的学生,甚至包括高年级的学生,读课文时主要依靠拼音或注音符号。一旦离开了拼音符号,他们就没法阅读中文读物。笔者以为,这种对汉语注音或拼音系统的过于依赖,是因为在我们的教学中,汉语拼音被放到了一个不适当的地位。




自从1918年北洋政府公布注音符号以来,中国数千年来直接认汉字的语文教学传统被渐渐抛弃了,注音或拼音符号渐渐成为国内语文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大陆还是台湾,汉语 语文教学都是通过拼音或注音启蒙;通过拼音或注音引进汉字;学生的中文初读也是依靠拼音或注音读物;到了中、高年级,学生用拼音或注音查字典。这种潮流,自然也成为海外华裔儿童中文 教学的主流。几十年来,很少有人质疑汉语注音在汉语教学中的地位,以致“汉字一定要通过拼 音或注音来学习”成了人们心目中不言而喻的定论。可是,当面对海外华裔儿童学习中文的上述 “通病”时,我们不得不思考:为什么这些学生会离不开拼音这根拐棍?汉字一定要通过注音系统来教吗?年轻的汉语注音系统在几十年里改变了古老的汉语教学传统,这种改变,有多少是合理 的?是不是还有不合理之处?在汉语教学中,拼音或注音究竟应该放在什么样的地位?在研究和实验中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写出来求教于诸位。
一、汉字不是拼音文字,不宜通过拼音或注音符号来启蒙


汉字不宜通过拼音来启蒙,是因汉字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的。当今世界上的文字可以分为两大 类,一是拼音文字,一是汉字。这二者有着根本的不同。拼音文字是用一串串字母作为记录发音的符号(sign)组成的,是字音和字义二者的结合。而汉字则是一幅幅表达观念、并且有相应单音节 发音的图形(image),因而是字形、字音、字义三者的结合。 拼音文字的字义是靠字音一个点来支 撑的;汉字的字义则是由字形和字音两个点来支撑的,以字形为主,字音为辅。正是由于“形” 的关键作用,汉字才可能成为世界上最简洁明了的单音节文字,并历经数千年汉语语音的变化而保存下来。




汉字和拼音文字的不同特性,决定了彼此不同的学习和认识方式。认读拼音文字,要根据记 录语音的符号,把构成一个字(word)的数个音节逐个发出声音(sound out)并且拼接起来,所注 意的是多个音节的特定组合和一个意义的对应。而认读汉字,注意的则是一幅图形、一个声音、和一个意义三者的结合。此间,字形的辨认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换句话来说,学认拼音文字,首要的是发展拼读能力;而学认汉字,首要的则是发展辨别字形的能力。




在当今国内通过拼音进行汉字启蒙的语文教学中,不必要地拉长了字音教学的过程。单音节的汉字,在教学中首先变成双音节乃至多音节,然后再合成多音节,这无疑是画蛇添足。学生花大量的时间,拼读那些他们已经知道读音的汉字,抄写这些汉字的拼音,实在非常可惜。更遗憾的是,这种无谓的劳动,把学习汉字的主要特征(字形)的时间和精力给挤掉了,使得识字效率大大减低。用拼音进行汉字启蒙教学的不合理之处,就在于混淆了拼音文字和汉字不同的认识过程,在学童开始学习汉字的关键阶段,没有及时地开发他们对汉字字形敏锐的辨别和理解能力。




用拼音或注音进行汉字启蒙教学的做法,给海外华裔儿童学习中文带来的损失更为严重。很多华裔儿童都有如下经验:一开始上中文学校,就要花半年到一年学习“波、泼、摸、佛”,非常 “boring”。他们生活在英语这一拼音文字的环境中,学会拼音以后,就以此为“中文”,“拐棍”就再也丢不掉了。为了学习中文,家长和学生都作了很大努力,但多年后学生依然和中文十分隔膜。其中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学生是用认读拼音文字的方法在认读汉字,他们对汉字的认识能力并没有发展起来。这种做法既浪费了学生宝贵的时间、金钱和精力,又无形中剥夺了他们发展汉字认识能力的机会。海外华裔儿童同时学习拼音文字和形意文字,本来是他们得天独厚的促进智力发展的好机会,如今却成了无数孩子充满挫败感和无奈感的学习体验。正是用拼音或注音符号来进行汉字启蒙教学的观念和做法,贻误了他们的中文学习,挫伤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自1994年起,开始了直接认字的教学实验,主动地培养和发展学生对汉字的领悟力。我们融合前人的“韵文识字”、“字块识字”和现代的“集中识字”、“听读识字”等方法,并根据海外华裔儿童的语言特点、教育背景和学习条件,设出计直接认字用的教材、教法、和教具。这样,便从理论到实践,形成了一套新的直接认字教学法。实验证明,海外华裔儿童直接认字完全可行,而且,学生认字的积极性也很高。
二、中文初读依靠注音读物是欲速则不达


国内现行的语文教学,无论大陆或台湾,都是依靠培养或注音读物来帮助学生认读。这种做 法所根据的理论是,学生用几个月的时间学会了拼音或注音系统,就可以依靠拼音阅读课外读物了。其实,这个貌似合理的说法却掩盖着严重的弊端。第一,从学习的过程来看,启蒙阶段的学生 依靠拼音读汉语读物,他们读的不是汉字,而是汉字的辅助注音系统,他们的注意力被不合理地分散了。第二,从学习的结果来看,在现行的语文教学中,一般初入学的学生花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学会拼音系统。即使他们就此开始借助拼音阅读所有的汉语读物(实际上这是做不到的),他们距离独立阅读中文的阶段还是很遥远。国内小学二、三年级的学生,有许多还在阅读注音读物。如果改用直接认字、先认常用汉字的途径,保守一点算,每周上学五天,每月就能认一百个字,同样是三个月,可以认三百个字,就能开始阅读初浅的中文读物了。到一年级结束能认七百来字,阅读就可又上一个台阶。最多两年,认到一千五百来字,即可进入中文自觉阅读的阶段,这比现行的方法反 而要快些。可见用拼音做拐棍,用注音读物来发展启蒙学童的阅读能力,恰好是“欲速则不达”。






由于海外汉语儿童学习中文的环境差、时间少(每周只上两节课),我们的实验以每年四 个学期(每学期十周),平均每学期学一百多字的速度,用三年的时间,逐步教学生认一千三百个以上的高频常用汉字。用这样的方法,一字不识的孩子,上了四次周末中文课,就可以独立地读句子;上了二十次课,就可以独立地读段落和儿歌;上了三十次课,就可以独立地读短文了。更为可喜的是,中文阅读增强了学生的成就感,从而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拼音或注音在汉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在于扩大词汇量和正音


当然,汉语的拼音或注音系统在汉语语文教学中有其独特的作用。学生在学习未曾接触过 的新字词时,加上注音就可以减低学习的难度,并帮助他们正音。学生在查字典时,也常常借助拼音或注音。在现今的高科技时代,汉语的罗马拼音系统更是电脑输入汉字的利器。因此,我们主张,在学生学了一定数量的汉字和发展起对汉字字形的认识能力以后,再开始教授拼音或注音系统。





[ 本帖最后由 mayavati 于 5.8.2008 19:04 编辑 ]
2#
发表于 9.11.2008 03:45:5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22.12.2024 14:35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