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6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德国] 【中德建交50周年系列采访】孟立秋:德国首位华人副校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2022 12:29: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即时机票
本帖最后由 KaiyuanEditor 于 20.12.2022 12:53 编辑

【中德建交50周年系列采访】孟立秋:德国首位华人副校长的“奋斗”历程
视频请点击这里

您从来德国公派留学,到取得终身教授职位,再到当选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有哪些求学的心路历程可以和我们分享?
孟立秋:我试图回想一下我来德国求学到现在的一些经历。我在国内读完学士和硕士的时候,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也就开展到了如火如荼的地步。我跟很多当时的年轻人一样充满好奇心,想要到国外去看看。
总结我到德国到现在的几十年的经历,我感觉到自己就像鸟儿一样一直在往前飞,有时候会变跑道、变速度,有时候没有方向感,但是渐渐地自己找到了一些方向感。而且由一个学生变成了指导学生的老师,所以这些变化都是在不知不觉当中发生的。
但是有一个东西不变的,就是我自始至终还是一个学者,我总是在学习过程当中。因为科学工作者就是追求真理,追求真理是永远无止境的,是一个不断纠错不断完善的过程。所以我的心路历程可以认为是一个学者的心路历程。我想我的余生也一直会是一个继续做学者的过程。
2007年您当选慕尼黑工大副校长后,您主要负责什么?对工大的中国留学生整体有什么印象?
孟立秋:当选慕尼黑工大的副校长对我来说是计划之外的,当然我也抓住了这个难得的锻炼机会。
笼统来说,我当时要负责国际关系,包括跟世界各地兄弟院校的科技合作以及教学方面的合作。同时也负责为慕尼黑工大打造校友关系网。另外我也兼任慕尼黑工业大学在新加坡分校的运营,这所分校既有教学也有研究。我主管在新加坡和当地政府及当地兄弟院校的科研合作,具体的是抓质量管理。
那在这个过程中自然会跟中国的很多高校联系。除了到世界各地去参观其他的兄弟院校之外,当然到中国去的次数是最多的。
慕尼黑工业大学的中国学生在我当副校长之前就已经是一个最大的外国学生群体,现在已经有3000多名了,在我当副校长的时候有1000多名中国学生。他们分部在本科、硕士和博士三个不同的阶段。
他们给我的整体印象是,学习的积极性和进取心很高,而且基本功比较扎实。总体来说,我觉得中国学生之间也非常好的互帮互助,特别有学生会经常组织活动,使他们感觉到来到异国他乡并不是很孤独。我自己接触的最多的是硕士生和博士生,总体来说我觉得他们都是可造之材。
您认为在海外的华裔科学家可以有哪些方式为中国的发展做贡献?
孟立秋:海外的华裔科学家是在一个国际化的环境里成长壮大的,受到了来自祖籍国的老师以及所在国良师益友的帮助和栽培,所以理应要回馈社会,特别是祖籍国也包括所在国。
回馈的方式当然有很多种,我只能根据我自己的切身体会来说。从本位来说,我是在一个研究型的大学担任教授,那么我觉得最主要的贡献就是培养人才,而且是培养具有独立思考和领军能力的专业骨干,这是很重要的。另外也要产出创新思想和创造性思想。
当然其他的华裔科学家可能担任的岗位不太一样,有的是在应用型大学,有的是在研究机构,他们的人才培养的需求和要求和我有所区别,但是我相信宗旨都是一样的,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不断的输送具有国际视野,具有跨界思考能力的人才。
您能跟我们分享一些您参与的中德科研合作的经历吗?
孟立秋:我感到我是一个幸运儿,因为我经历了中德合作几十年的黄金时期,也经历了中德合作循序渐进的成长过程。当时是单方面的人才输送到所在国,而且要建立跟所在国的导师之间的友谊以及互信关系。
在这个基础之上又逐渐发展到了团队之间的合作,团队之间的合作交流进一步发展又到了团队之间的项目合作,就是由两个国家对等资助的项目合作。在项目合作的基础之上,我们会有共同的产出,这些共同产出可以作为杂志的论文发表,或者也可以合作著书,甚至是发起新的国际刊物。另外也有一些论文的成果可以申请专利。所以这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非常有意思的,我都体验了并且是参与到其中,有时候作为参加者,有时候作为主持者或者领导者。
除了科技合作,我们也有教学方面的合作,除了双边输送学生纳入对方的学习体系之外,我们也设立比如说双学位制度,这主要针对的是硕士层面。我们也在考虑是不是能够设立联合博士学位的培养。当然每一种合作的过程中准备工作是很需要的,而且需要非常好的沟通能力。通过这些合作培养出来的双边互信关系可以持续很久。
中德建交已50年,您对中德之间继续推动教育科研合作交流有什么建议?
孟立秋:首先在今年中德建交50周年这个时期,我们面临着一个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我觉得科研或者教学的交流作为一种民间的外交可以起到非常好的补偿作用。
我刚才提到的,比如说我们这一群华人科学家在国外的环境里已经工作生活了几十年,跟当地的社会有了千丝万缕不可分割的联络,而且有了互信关系,这种互信关系对于科技外交是有非常大作用。所以我相信很多华裔科学家都和我一样,希望通过科技外交来继续巩固甚至扩大交流合作的关系。
第二点,当然我们也要正视现实。因为科技外交也不是在真空当中进行的。总体来说科学家是一群非常乐观的人。事实上我们的现实生活是当我们进入隧道的时候,我们要想一想隧道尽头的光明,当我们来到光明处的时候我们要想一想还会有下一个隧道出现。
最后一点是,我们面临着一个大数据社会,所以科学工作者要有好的判断力。我觉得两国关系之间合作,除了产出新的创新思想以外,还要进一步加强合规意识,坚守道德底线,这样我们才能迎来一个稳固可持续的合作关系。

监制:周鸿图

策划/文案:姚鑫

审校:张言/英婉雯

摄像:华璐盈

后期:王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15.11.2024 08:08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