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91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学心得(第一百九十四集)罗国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12.12.2018 08:31: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即时机票

美学心得(第一百九十四集)

罗国正

201811月)

2823、个人或群体,常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积蓄着强大的势能,引爆这些势能很多时是由对号入座的一个“微细的感觉”导致的。这种“微细的感觉”出现,如发射原子弹的按钮,瞬间导致连锁放射性反应。伟大的政治家、宗教家、艺术家、新闻英才等等,是对这种势能进行审美的高人,每时每刻等待对号入座的“微细的感觉”出现(这是时势造英雄),甚至他们能制造出让人们产生这种“微细的感觉”的事物(这是英雄造时势)。展开历史的长卷,看似不少偶然事件触发出波澜壮阔历史画面,查实,早已积蓄着强大的势能了,只是等待着谁去触碰那按钮而已。但历史也有非常罕见的事例,有伟大的英雄,用非凡的手段消解了这势能,或转移了这势能的前进方向。小至日常生活,人与人之间也有这种势能,造成命运的新机。

2824、人的势能,在生理上是由实物和场给予积累,在心理上常常通过诸多微细的感觉来积累。

2825、人的诸多细微的感觉、小知识是非常分散和混乱的,如果一个人有了系统的、正确的审美标准和有坚定信念、理想目标,就能将它们有序地安排,这种安排在脑海里的反应,既有自觉有意地进行的部分,也有自动就会安排的部分,因大脑长时间地进行了这样的安排活动后,已形成了自动反应的机制;还有本能就这样安排的能力。三种能力有机组合产生的效能是强大的。有这样能力的人,审美能力自然会强大。不具备这种能力,审美容易出现混乱和错误。尤其是面对着很多似是而非的现象,更容易如此。

人的微细的感觉一旦进入大脑里储备,不像人们将东西放入柜子里那样稳定,而是有些很快就被遗忘了,消失了;有些只潜伏在那里,等待新的信息、刺激来唤醒;有的渐渐地、或瞬猛地与大脑的其他信息、知识、经验联通、组合,形成新的信号、知识、创意、构思、方案等等,很多机遇也会由此产生。这种情况往往是在有系统的、正确的审美标准和有坚定信念、理想目标和还具有以上这三种能力的人身上发生。从这个意义上看,同样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更多美好的东西,被有准备的人感受到。感觉就是这样地神奇,把人牵引到该到的地方。人有时企图用理性强行阻止感觉的牵引,有的后悔终生,有的则避免了祸患。

2826、莱布尼茨强调美学要在认识论体系中找到定位,或确立美学在认识论体系中的地位。莱布尼茨这种认识之所以能对德国美学以至西方的美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重要的原因是,一大批哲学家也热衷于研究美学,这些哲学家将哲学先入为主,将美学作为哲学的附件,甚至视作婢女,而不是将美学作为人类三大体系之中的一个体系来看待。他们大量的理论成果,是自恃哲学家的聪明才智来猜想美学,但却不够才气真正弄通美学的问题。所以,漏洞百出在所难免。按照莱布尼茨的意思,就是将美学归入哲学下面认识论里的其中一个分支。美学在他们那里将身段缩得多么的细小。这样,他们对美学的表述经常犯根本性错误是在所难免。

2827、鲍姆加登(1714年—1762年)给美学学科命名,无疑是美学发展史上一件大事,因而名垂史册。他给美学定义为感性学。他猜对了一部分。但他对美学的总体认识是不清晰的。例如,他对美学与心理学、逻辑学、修辞学平衡看待,并将美学视为人类具体的、实践性的低级认知能力(感性认识)的提升。这样理解美学,就非常多漏洞啦!

2828、美学当然可以起到改进人的感性认识的作用,但这不能把美学的存在仅仅被视为只是改进感性认识的手段,更不能将这作用视为是美学的重要使命。美学的根本使命是类本质的必然要求,使生命从卑微、必然、被动的状态,走向主动、自由的崇高;从只是受控的、自在的机械般理性的生存,变为自主、自为的、有情怀、畅快的、充满真、善、美的生活。看来鲍姆加登还未明白到美学的真正使命。

2829、理性的东西,经常是在美感、审美判断中形成、完善和丰满。理论须实践检验。实践检验最终落实到具体个人产生美感,方算功德圆满。

2830、美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引导人们以审美的状态对待事物,掌握更多的审美标准,正确地运用美的思维方式来观察、发现、思考、研究问题,有所感悟的同时,享受这过程,有美的收获,逐步接近真、善、美的境界。

2831、通过精炼的文字,表现出美的具象,内藏着严密的抽象逻辑,产生出无穷的韵味,入人情怀,常爱吟颂,这肯定是好诗。

2832、很多思维的过程,本应以审美的状态形成表象,然后进入抽象,加上系列的逻辑推理,分析、归纳,得出综合结论。但很多人却想着、想着,就忘记了设定思维路线,忘记了初衷,忘记了所做的一切是为了最终让美感得到落实。乱了、迷路了,成了为理论而理论,为干活而干活,为空洞的概念而奋斗,为曾经讲错的话而辨驳,为了面子而耍无赖,为了情绪的发泄而口出狂言,因嫉妒而谩骂等等。这还有美感吗?而历史上不少思想家、哲学家当然比这些要理智得多,但由于他们不少对美的理解、美感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认识,以为对客体能解释透彻了就解决问题了!其实,解释客体的目的是直接或间接都能为主体服务,最终结果需要在主体上产生美感,不然的话,会白白地浪费时间、精力、财力、物力的。不明白这些道理的人,也常常会好心办坏事。

2833、越是具体化、个体化、个性化的审美对象,使审美主体引起最强烈的兴趣和最高的兴奋点。很多艺术家已非常明白到这问题。

2834、读者对意想之外,情理之中的虚构故事的追读,常常可以满足到以下的需求:艺术的享受、知识的获取、填补心灵的空虚、打发时间、作为与亲朋交谈的内容、避免被人嘲笑无知等等。凡能全部满足以上条件的作品,不少是名篇(或名著)。

2835、以审美的状态,以学习的态度对待事物,人容易进步,知识会丰富,头脑变得聪明、冷静,使人既有情怀又有理性。

2836、伟大的艺术家,当他掌握和熟记所有的素材后,以娴熟的艺术技巧和合符逻辑的严密想象,在时间维度上进行前后展开,给人既了解过去,又看见未来。这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创造性活动,包含对现有素材的整合、处理,摸到历史发展的必然脉络,通过符合现实发展的逻辑推理、想象、补缺、预测,将碎片的、抽象的东西加入了创造性的增贴,变成立体的动态的鲜活形象,使读者置身于四十二维时空的中央O点上,感受这壮美的、动态的、全景的立体画面。这样的优秀艺术作品,是人类的一种非常有营养的精神食粮。

2837、当人们以审美方式来认识理解掌握世界时,必定能激活麻木了的感情神经线,逐渐感悟到人性的本质,就会首先从精神上跳出机械地重复的迷宫,思考如何才具有人的意义的活动。

2838、一个人的鉴赏能力,是在一个人的美感、审美能力、审美趣味、知识、经验,在特定情景下的身心状态等综合因素有机构成的显现。鉴赏活动,有的可瞬间完成,有的需较长时间完成。这都取决于鉴赏者的状况和鉴赏对象的实际情况。鉴赏过程,须运用美感能力和理性的思维,这时人们非常容易并自然地处于高雅的状态,同时,也将每个人的偏好体现出来,明显具有个性化。有些体现是超越时代和地域的,有些体现则是打下时代和地域烙印的。

2839、 由于艺术的癖好带来艺术创作的特点,从而产生艺术的偏见,这种现象有很多。但非常纯粹地是这样的,很少。很多偏见常常夹杂着诸多内容,如政治立场、宗教信仰、经济利益等等。因此,也显得纯艺术批评的珍贵。

2840、艺术家的念、立意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创作过程每一步是朝着积极想象的方向走,还是朝着消极想象的方向走。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就是这个道理。我这里所讲的“消极想象”和“积极想象”的含意与伏尔泰的不同。伏尔泰所讲的是技术层面上的两种思维方法。我所讲的是思维存在着正、负能量的两种不同性质。

2841、从总体评价来看,艺术的自由想象,是积极的、正能量的,但不能绝对化。因为想象思维有这样一个重要的特点:当一个人在消极面上积极地自由想象,很大可能会导致更大的消极。当然,也有人因此跳出消极面而走进积极面,这里存在一定概率的问题。相反,当一个人在积极面上积极地自由想象,常常导致更大的积极。所以,艺术家创作时的念、立意是确定了自由想象的方向。这问题应认真注意。

2842、历史上常有这样的现象,当上升时期的新生力量行将代替旧的主流力量时,总是给民众有这样的感觉,他们能为自己泄愤解恨,代表着自己的利益,并产生了对未来的希望。而每次的上升时期的新生力量,也从策略上的需要,着意地作出了这样的姿态,以争取民众,以强化上升的形势。历史在这样的关口,常有新的观念、思想出现。美学也在其中有了新的发展。在这方面比较明显表现的、尤其值得人们总结经验的例子就是百科全书派的形成和崛起。虽然他们杰出的人物不少,还来自多国,但他们有一个共同认识:自然的是唯一实体性,感觉是第一属性、先决属性。他们在当时的影响非常之大。这就对当年社会陈旧的主导力量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在人们心目中形成了新的是非观、审美观、价值取向等等,为上升时期的新生力量登上历史的主舞台创造了重要的条件。以至今天,我们依然感到百科全书派所起的作用,在美学领域也是如此。

2843、热爱美感,是热爱自己找到了落实处。热爱美感,是热爱生活的重要体现。追求美感,是追求实现理想的一个重要内容。

2844、哲学家、美学家、科学家、伟大的艺术家等等,他们言行的本质都是为人类追求真理、自由、幸福,常因境界太高、曲高和寡,很多数人不能直接感受到。社会活动家、慈善家、公益人士,为社会服务的志愿者等,高举起为大众服务的旗帜,进行慈善、公益活动,就能使很多人感受到,他们的思想理论常会上升为社会甚至是人类的代言人,以正能量抗衡着黑恶的势力。当一个人加入了公益、慈善的队伍,积极地作出贡献时,身上就有光环,就有一种感召力。让生命从自私、麻木、狭隘、阴暗、小器、萎缩中解脱出来,变成慈爱、灵动、风度、亮丽、大气、舒畅。这就是生命破茧化蝶的过程。这就是生命由丑变美的过程。这就是感悟真、善、美,不断提升人生境界的过程。当然,这样的人如果想进入更崇高的理想境界,还能努力学习哲学、美学、自然科学、艺术等,则更为完美,更有利于作为社会、甚至人类代言人出现。这个过程,确实须要强化人格魅力,会强化美好的效果。

2845、如果一个集团内部没有公益、慈善、人道的理念和相应的举措,内部的斗争必然激烈、残酷,很快内部就会出现裂变,革命性的变化将为期不远。

2846、据我长期的观察,不少一毛不拔的人时时处处都要占别人的便宜,到了一定年龄后,身体萎缩得比很多人快,头脑容易呆板,日子过得很孤独不开心。这真的称得上舍本求末、因小失大,捡到了芝麻掉了西瓜,面对这类问题应采取如何的对策呢?据我的理解和经验,这些人应适当多参加一些公益、慈善、义工等活动,多唱歌、听歌、听曲,或多练习书法、太极拳等。这不单是人格审美的美学课题,也是生命科学、人体科学、心理学、医学等等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请读者们将本条与上一条结合对照来读读,深思一下,我相信大有补益。

                                                                                                                            (待续)

                                (本集责任编辑:严建中 詹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25.11.2024 22:28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