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駐倫敦記者報道:為打破脫歐談判僵局,英國政府決定向歐盟讓步,同意提高支付「分手費」的金額,或達到400億歐元(約3600億港元),以換取盡快展開貿易談判。與此同時,歐盟加快英國脫歐後的部署,將兩大重要監管機構從倫敦遷離。 英國與歐盟在脫歐談判陷入僵局,一個關鍵性因素是雙方在分手費問題上談不攏,歐盟開出的價碼是600億歐元(約5500億港元),但英國只肯支付200億歐元(約1800億港元)。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上周會晤英國首相文翠珊時發出最後通牒,最遲下月初要在分手費上取得進展。
文翠珊20日晚主持了只有十名高級閣員參加的內閣會議,經過兩個多小時討論,一致同意提高支付分手費,以便盡快打破談判僵局。首相府表示,會議沒有討論具體金額,也不存在讓步,但據多個消息來源指,英政府可能將原先願意支付的分手費金額提高一倍。批評則認為文翠珊政府此舉是在支付「勒索費」和「贖金」。
英國決定脫歐後,總部設在倫敦的歐洲銀行管理局和歐洲藥品管理局外遷事宜就被歐盟提上日程。經過激烈角逐直至「抽籤決勝」,法國巴黎和荷蘭阿姆斯特丹分別成為上述兩機構的總部新地點,贏得「脫歐遺產首輪爭奪戰」。
歐盟兩機構搬離倫敦
兩大機構遷出倫敦,也帶走了總共一千多個工作崗位。由於金融服務業在英國經濟產出中佔有較大份額,而在倫敦交易所的交易中,約三分之一涉及歐盟客戶,分析指歐洲銀行管理局遷出倫敦將是英國的損失。歐盟則表示,此次遷址是英國脫歐的「直接後果,也是第一個看得見的後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