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 \. ?/ q9 l) ?0 D9 q
德政府罕见出尔反尔
成立于1983年的爱思强公司是德国半导体设备供应商,目前经营困难并陷于亏损。今年5月,中国福建宏芯基金表示有意并购爱思强,并于7月底正式发布要约文件,拟以每股6欧元(约合6.5美元)的价格收购爱思强公司已发行股票,整个并购交易规模约6.7亿欧元(约合7.3亿美元)。
5 T i3 O7 L& ~% p L
德国经济部9月8日向中资收购爱思强一案颁发了“无危害证明”,意味着德国政府认为该并购行为对德国的公共秩序和安全不构成威胁。然而仅一个半月后,德国政府突然宣布撤销该证明。
* ~ H! W) j' z9 z
德国中央合作银行分析师哈拉尔德.施尼策尔认为,德国经济部的行为完全出人意料,是一个“令人不快的意外”。
. ` s/ j% @# h" v/ K" d9 P
截至目前,德国经济部没有公开发布关于撤销证明的正式公告或相关解释。关于撤销原因,只能从个别政府官员口中得到线索。
# ~) B M+ I) t3 \
经济部一位发言人24日在柏林表示,针对这起并购案,德国副总理兼经济部长加布里尔多次提出干预。经济部国务秘书马蒂亚斯.马赫尼希日前对德国《世界报》表示,关于该并购案,政府目前尚不了解相关安全信息。
3 @4 x9 Z9 }! J
3 L& j+ v, [: ~9 h2 l- |+ Y
保护主义有害无益
爱思强公司24日通过新闻公报发布了关于经济部撤销“无危害证明”的消息。当天,爱思强在德国法兰克福证交所和美国纳斯达克的股价分别暴跌15%和11%。
* D4 q$ m; @% I2 R
分析人士指出,德国经济部决定撤销证明的时间点恰好是10月21日认购截止日,并且是在认购率已达65%,超过最低认购率50.1%的情况下。政府此举有故意阻挠该并购案的嫌疑,令投资者蒙受损失。
7 S& u+ v8 X8 t8 C
《法兰克福汇报》文章指出,爱思强公司的投资者,尤其是小股东成了政府保护主义的受害者。作为一个可以信赖、遵守规则和自己所做决定的政府,德国经济部的行为令人无法理解。
- H: q1 y* d# L9 k, b
按照现行法律,只有当并购行为涉及电信、电力供应等具有战略重要性的行业,攸关德国国家安全和公共秩序时,政府才有权介入甚至叫停。
r+ W, r) e+ e7 ?3 v
据德国《星期日世界报》披露,德国经济部正在起草关于在欧盟层面实施投资审查的相关建议,包括建议赋予欧盟及其成员国政府对非欧盟投资者的全面否决权。
# u! a! C+ d! ~' `7 X2 c q
德国经济界普遍认为,政府扛起保护主义大旗、干预外资并购对德国企业有害无益。不仅是中国投资者,来自美国等其他欧盟以外的投资者也会对德国政府的反应感到不确定,进而远离德国市场。同时,一些陷入困境的德国企业将失去借助海外资本重整旗鼓的机会。
G5 C2 _# r+ x# R! D, K2 b
爱思强公司董事会主席马丁.格策勒指出,如果政府干预导致并购失败,爱思强将面临严重的后果。“如果继续靠一己之力维持经营,我们就必须缩减业务和裁员。”
$ U c* t; [# H! X2 Z# C
- }1 G8 C* n8 {4 h( R5 ?. j. F4 n
市场积极评价中资在德并购
2016年以来,中资海外并购步伐明显加快。根据德国统计机构安永的数据,2016年上半年,中国投资者对德国企业的投资额升至108亿美元,接近过去10年总投资额的两倍。
& y, I% ^: i7 h5 j8 J; s
基于对过去几年中企并购德企后实施可持续经营策略的观察,一些德国机构和专家表示,德国政府对中资并购的担忧甚至恐惧是“不理性的”。
* w6 W+ @# c* S3 c1 t! b
科隆德国经济研究所指出,许多案例已经表明,没有理由对中资并购感到忧虑。中国投资者在并购德企后并没有让企业搬迁,甚至还增加了工作岗位。中国企业的目标是推动被收购企业继续向前发展,甚至扩张。
( t* o9 z# ]8 f# l/ y: l; B# m2 l% {
大成律师事务所柏林分所合伙人麦荷曼认为,德国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仅凭一己之力很难进入中国市场,中国投资者为它们提供助力,同时中国企业也借此提升了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品质,实现了共赢。
! H' q* v4 @. d* y* I% Y
: ^6 N! B% {# J% a { G+ ~
转载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