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70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刺刀史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3.11.2010 14:56:0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刺刀是勇武精神的体现和象征,因此在勋章、奖章、纪念碑等军人荣誉的载体上,经常有刺刀的形象出现。图为埃及为纪念从以色列手中收复西奈半岛而在苏伊士运河边建立的第四次中东战争纪念碑,主体即是安装在AK步枪上的苏式多功能刺刀的形象。


刺刀是一类特殊的武器,它虽然是不折不扣的冷兵器,但却是在步枪这一典型的热兵器诞生以后出现的,而且通常都是与枪配合使用。从出现至今的400余年中,刺刀一直都是军用步枪上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虽然白刃战的情况在现代战争中已很少出现,刺刀作为格斗武器的位置明显下降,但它作为一种最后的战斗手段和随身工具,仍然是战士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装备。同时,它也是军人勇敢精神的集中体现。这些都使得刺刀不可避免地成为军事爱好者们关注的对象。

刺刀的发展轨迹:矛·剑·刀

公认的最早的刺刀于1647年出现在法国西南部的小城巴荣涅(Bayonne),英语中的刺刀一词(Bayonet)便是来自这个城市的名字。这种原始刺刀脱胎于冷兵器时代步兵使用的短矛,实际上它本身就是一支带短柄的矛头,把短柄塞进枪口并插紧,前装枪就摇身变为一支短矛。这也是与当时的步兵战术相适应的,因为前装枪只能单发射击,必须依靠齐射才能发挥威力,而齐射过后,敌人会乘已方重新装填弹药的空隙蜂拥而上,此时迅速插上这种刺刀,排成多层人墙,就足以抵挡敌军的冲锋。不过这种原始的插入式刺刀和矛一样,是一种单纯的防御性武器,和步枪并不兼容,一旦装到枪上后者就不能重新装填和发射。因此不久后的1688年,法国人又研制出了套筒型刺刀,其刺刀末端一侧带有空心握把,使用时握把套在枪口上,并旋转一定角度,让枪管外的卡笋卡入握把上的凹槽内,将两者固定在一起。这种结构中,刺刀刀身偏于枪管轴线的一侧,两者间隔一定距离,使射击与刺杀互不干涉。自此刺刀作为辅助作战工具的地位已经基本确定。


在套筒式刺刀出现后,矛头式刺刀并未完全消失。图为美军早期使用过的M1873矛头式刺刀


19世纪前期击发式前装枪上配用的各种刺刀。中间的刺刀刀身特长,并且带有大型护手,取下后可单独当作长剑使用。

起初的套筒式刺刀外形一般比较简单,有的只是一条带尖的金属棍,基本上还是矛的变形。由于当时的前膛枪一般很长,所以早期刺刀普遍身形较短,刀身一般不超过45公分。19世纪之后,枪械制造技术有了长足进步,刺刀也得到迅速发展。其中最重要的变化是考虑到了刺刀的多功能性,装到步枪上即是白刃格斗用的刺刀,取下后还能当做短剑、匕首或马刀使用。这一时期的刺刀外形多半更趋近于剑形,刀形相对较少,而且普遍较长,刀身一般在50公分以上,甚至有长至1米的可兼作佩剑的型号。19世纪后期,带卡笋的刺刀座和枪口环相配合的固定方式已被普遍采用,并成为刺刀的主流,刀形刺刀开始大量出现,同时刺刀长度大为缩减,刃长普遍在50公分以下,并出现了全长40公分以下的刺刀。不过套筒式刺刀和外形近似矛尖的各种锥形刺刀仍在某些枪械上继续使用。


19世纪末期出现的采用定装枪弹的后膛单发枪——亨利·马蒂尼步枪。图为该枪配用的剑形刺刀,刀身、固定装置和刀鞘的设计均与现代军用刺刀相差无已。

现代多功能军用刺刀的典型代表——前苏联设计的AKM/AK74刺刀。其刀身采用了短小精干的猎刀外形,无血槽,刀背有锯齿。其刀身前部有孔,可与刀鞘头部的驻锄结合,当做钢丝剪使用。

随着机枪等自动武器和迫击炮的出现,白刃冲锋和人海战术的作用日渐势微,刺刀的地位随之逐步下降。细节设计上也是如此,如一战以后新设计的刺刀,多半不再有护手钩这一部分,因为这个部件除了在手持使用时防止自伤外,主要是在格斗时用来别、卡对方的刺刀,而近身肉搏的减少使得这一部件不再象以前那样重要了。特别是到二战世界大战期间,冲锋枪和突击步枪的出现,使得刺刀不再是步兵必备的武器。虽然参战各国仍然制造了数量庞大的刺刀,但战斗以刺刀决出胜负的例子却愈来愈少。二战期间研制的部分枪械采用了折叠刺刀,其原型早在1830年就已经在荷兰制造的前膛枪上出现,但直到20世纪以后才重新引起重视。折叠式刺刀不使用时折回,固定在枪管下方或一侧,使用时向前展开并固定,如前苏联生产的莫辛·纳甘M1944式骑枪和CKC半自动步枪,这种方式避免了刺刀意外丢失的问题,不过却有用途单一的弊端,因此最终并未成为军用刺刀的主流。战后设计的现代军用刺刀仍是人手一把,但多作为工具使用,对刺杀性能要求不高,因此其长度逐渐缩短,刀身多选用强度高,而且适用于切削、劈砍等多种用途的单刃猎刀的形状,锥形刺刀已基本不再使用。

变化多端的刀身截面形状

各种军用刺刀长短不一,外形各异,但根据其刀身及截面的形状,可以把它们大致分为锥形刺刀以及刀/剑形刺刀两大类。但不管哪一类,其形状都是由这种刺刀的用途、杀伤性能和强度等要求,以及传统习惯等综合决定的。


  各种不同截面形状的刺刀。从上至下分别为:十字形(乌拉圭M1900)、三角形(比利时为中国生产的C1920)、宽刃十字形(匈牙利M1895)和T字形(法国M1874)。

锥形刺刀的截面多数设计成三角形、十字形,一般带有明显的棱角突起,因此称为“棱刺”,通常三角形截面的称为“三棱刺刀”,十字形的称为“四棱刺刀”。这些刺刀相邻的两个棱角之间有的是凹面,如俄国莫辛·纳甘1891式步枪的套筒式四棱刺刀,有的则是平面,如比利时在上世纪20年代为中国制造的一批C1920式棱刺。棱刺的突出特点是结实耐用、杀伤力强。为避免误伤使用者自身,棱刺的边角一般都是钝的,头部也不是非常尖锐,通常会做成扁口螺丝刀的形状或者干脆将尖部磨圆。因此棱刺刺入人体之后形成的伤口并不象普通刀剑那样是“切”开的,而是硬“撕”开的,加上通常伤口都很深,难以缝合。该型刺刀的缺点是功能比较单一,与步枪分离后基本没有独立使用价值。不过,棱刺也有加工方便、成本低的优点,所以在战时条件下比较受欢迎。现代枪械已经很少使用这种形式的刺刀。

从棱刺向刀/剑形刺刀过渡的一个变种是所谓的“T”形刺刀,以法国的M1874刺刀为代表,其刀背后端很宽,两侧形成很深的血槽,刀背和刀身向前逐渐收窄,刀尖处类似棱刺,截面恰似英文字母“T”的形状。另一种19世纪中晚期流行的设计也是两者的结合体,其后半部接近常见的刀形刺刀,但刀背一直向前延伸并逐渐凸起形成刀脊,血槽逐渐变浅直至消失,而刀尖上部却出现一个较短的刀刃,整体看来刀身向上倾斜,刀背/刀脊横贯其中,与刀身形成一个很小的夹角。因为其刀身前部上下均有锋刃、中间有一条脊骨,与羽毛的结构比较相似,因此西方人将这种刺刀形式称之为“羽脊”。这种设计最早出现在英国M1855兰开斯特刺刀上,但应用最多的却是德国,如M1860、M1898等型刺刀。该设计兼顾强度和杀伤性,只是加工比较复杂,故而应用不广。


德国的两种“羽脊”式刺刀:M1898(上)和M1860(下)

刀/剑形刺刀是近现代军用刺刀的主流设计,种类最多。其中刀形刺刀绝大多数是单刃的,刀刃一般开在下方,上方是宽厚的刀背,截面类似锐角三角形,典型设计有日本的30年式、英国的P1907等。刀形刺刀中比较特殊的一类是所谓“亚特坎”型刺刀,它起源于同名的土耳其刀,特点是刀身侧面近似蛇形,刀身中前部呈明显向下的弧形,重心接近刀前部,有利于手持时劈砍,其外形比较适用于老式前装枪,因为刀身向外伸展,方便从枪口装填弹药。剑形(或称匕首形)刺刀的截面近似菱形,西方称其为“钻石”形,上下两侧较薄的地方即为锋刃。剑形短刺刀在两次大战前后比较常见,也普遍受到士兵的欢迎,因为它可以单独作为匕首使用,而且样式比较美观,在某些国家军队中还作为礼仪武器而随身佩戴。

  

日本生产的明治30年式刺刀是典型的刀形刺刀之一,该刀依靠枪口环和T形座与枪管相结合,优点是比较牢固。


德国98K步枪配用的短刺刀是典型的剑形刺刀,该刀没有枪口环,只靠刺刀座与枪管联接。


美国南北战争期间使用的“亚特坎”型刺刀。注意这把大型刺刀是安装在枪口右侧的,早期的刺刀很多采用侧装方式,而后期和现代的绝大多数安装在枪口正下方。


“刃”与“槽”

与棱形刺刀不同,刀/剑形刺刀一般都有“刃”。其中有些上下两侧都有刃,如德国M1888刺刀,有些只在一侧开有刀刃,如捷克VZ24刺刀,后者的刀刃位于刀身上方,称为“上挑刃”。大多数刺刀刀身全长都开刃,但日本晚期的30年式刺刀只有刀身前半部开刃,称为“半刃”,而美国的刺刀则多为一侧全长开刃,另一侧开半刃,据说这种设计有利于提高穿刺能力,而不开刃的后半部分刀身能给敌人造成更严重的伤害。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刃”是指“假刃”,并非是真正锋利的刃口,实际上绝大部分军用刺刀的刀刃都是钝的,而且通常会禁止士兵将刺刀开锋。这是因为开锋后尽管刺刀会变得锋利,但一旦受力刀锋边缘就会“崩口”,给刺刀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坏,而且在冲锋和攀越障碍时,开锋的刺刀容易伤到自身及战友。同时,未开锋的刺刀会给敌人造成更大的创伤,伤口虽然不如开锋的深但却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复原,这和棱刺的杀伤机理非常类似。不过实际中许多军用刺刀都开有锋刃,这多半是下发后士兵自行所为,因为士兵们通常希望他们的刺刀在日常生活中能发挥其它的作用,比如切割食物等等。


国产81式自动步枪配用的可卸式刺刀刀形与古代的高脊双血槽矛相仿,双刃带尖,并有明显的四条深血槽。该刀虽然外形美观,但厚度较大,而且功能单一。

大多数刺刀都在刀体上开设有两条或更多的纵向槽,这就是通常所称的“血槽”。为什么刺刀上要开设血槽?这是因为刺刀刺入人体后,由于疼痛和异物感,人体肌肉会本能地进行收缩,紧紧包裹住刀体,加上充满血液的伤口对刺刀的吸附效应,会使得刺刀不易拔出。而有了血槽之后,血液就可以顺着刀身流出,而空气则沿着血槽进入,减少了伤口组织对刺刀的粘附作用,从而使得拔刀更加顺畅。可别小看了拔刀的瞬间,在激烈残酷的白刃格斗中,这也许只有半秒钟的时间就可以从容回身,应对身后扑来的另一个敌人。同样,有经验的老兵在刺杀时,会尽量避免以敌方的前胸为目标,因为这样刺刀很容易卡在肋骨中间,正确的做法是瞄准敌人的腹部。


美国菲罗比斯公司研制的M9刺刀,后来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军用刺刀之一。

其实使拔刀更加容易只是血槽的“副业”,它的主要功能是加强刀身刚性和减轻刀体重量。容易弯曲或折断的刺刀,对于使用者来说是随时可能危及生命的。所以自从刺刀诞生以来,设计师们就在为如何在保持刀重不增加的前提下,尽可能加大刀身强度,以使其不易弯曲或折断这样一个问题而绞尽脑汁。在截面形状一定的情况下如何加强刀身的刚度?将刀身加厚或采用高性能材料也许是解决问题的一种途径,但这会增加重量及成本,这对军用刺刀来说都是不可接受的。而在刀体上开设血槽,不仅减少了刀身自重,而且血槽起到了“加强筋”的作用,大幅度地提高了刀体侧向受力能力,从而轻易地解决了重量和强度这样一个看起来似乎很矛盾的难题。


美国一战至二战期间使用的两种主力刺刀M1905(上)和M1942(下)。两刀均采用剑形刀身,刀身中脊处带宽血槽,刀身前端上方开有假刃,刀身表面经过发蓝处理。

对于刀/剑形刺刀,血槽一般是由专用机械在半成品刀体上铣制出来的。至于锥形刺刀,血槽就更加简单,加工出“棱”的过程同时就形成了血槽。血槽本身的形状都大体相同,两端可以呈方形,也可以是圆形,或者介于两者之间。但在某些刺刀上这也是一种分辨的标志,如日本30年式刺刀,方头血槽的一般是作战用刺刀,刀身一般较厚,材料较好,圆头血槽的则多数是训练用,刀身比较薄,材质也较差。对于刀/剑形刺刀来说,血槽大多为两条,刀身两侧每边一条,少数刺刀如M9只在右侧有一条较宽的血槽。一般刀形刺刀血槽靠近刀背,剑形则靠近中脊线,不过也有例外,如我国的81式刺刀,刀身每侧沿中脊线对称分布2条血槽,两面一共4条,加上刀身较厚、横截面呈菱形,外形非常接近古代冷兵器中高脊双血槽矛的形制。


参加1986年美国军用刺刀选型的德国艾克霍恩·索林根KCB77刺刀。该枪采用开锋的无血槽猎刀型刀身,刀身与刀鞘配合可以作剪线钳使用。

军用刺刀中也有一些未设计血槽,如德国M1888刺刀等。其中有些是属于战时条件下工艺的简化,如二战末期生产的日本30年式刺刀,为降低工时和成本而取消了血槽;有些则是设计上的限制,如比利时FN自动步枪的管状刺刀。随着现代刺刀刺杀功能的逐渐弱化和工具色彩的渐厚,取消血槽的观点曾一度占据上风,前苏联的AKM/AK74多功能刺刀就没有血槽。不过,以美国M9为代表的新一代军用刺刀还是大多保留了这一设计,不过其功能又有进一步拓展:这些刺刀上的血槽一般较宽,以方便使用者在切削物品时用拇指夹持刀身。

锯齿的消失和重现

提高刺刀的杀伤力还有一个途径,那就是在刀身上设置锯齿或倒刺。当刀身拔出或转动时,尖齿就可以进一步扩大伤口并破坏沿途碰到的一切组织,即使治愈后也会影响肌体功能。虽然这种形式的刺刀在人道问题上一直有所争议,但在实际中确有应用。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一战期间德军所用的“屠夫”刺刀。雷马克所著的从德国视角反映一战的著名小说《西线无战事》中,就曾多处提到这种刺刀。


磨掉锯齿的德国“屠夫”刺刀(上)及原型(下)。从图中可以看出其锯齿方向是向前的。

“屠夫”刺刀的正式名称是M98/05,它于1905年正式被德国军队采用,是德国在一战中使用量最大的刺刀之一。“屠夫”是参加一战的美军给它所起的外号,因为其外形类似一种当时屠夫使用的切肉刀。德军本身将其称为“柴刀”(Faschinenmesser),其中“Faschine”在德文中表示一束捆绑在一起的木头或树枝,而“Messer”则是刀的意思。“屠夫”的设计目的是用来代替体型庞大笨重的M98/02式刺刀,后者则是用来取代因刀身太长而不适合出入战壕的M1898。M98/02和M98/05两者的设计都是基于一战时堑壕战修筑工事的需要,作为士兵砍伐、挖掘的工具。当然“屠夫”的本质还是刺刀,有多种改型,适用于M1898和98K等型号的步枪。并不是所有“屠夫”都带有锯齿,其刀身有普通型和锯齿型两种设计,只有后者才在刀背上开设锯齿,但它并非是用来杀伤敌人,而给军官佩戴使用(锯齿刀在德国习惯上作为一种权力的象征),其性质更多地属于一种“仪仗”武器而非实用兵器。而且这种锯齿齿尖向前,加上为了适于劈砍,刀前部较大,并不适用于刺杀,多数情况下这些刺刀都是作为手持工具使用(“屠夫”的锯齿在对付木质电线杆方面确实效果明显)。锯齿版的“屠夫”早期是供应给工兵部队使用,在专业性更强的锹、斧头和锯广泛装备后,这些锯齿刀仍然保留供军官佩戴。另一个能证明锯齿刺刀真实用途的有力证据是,其生产数量大约只有标准型的百分之五,如果单纯为提高杀伤力而设计,这个比例会更大一些。

不过,“屠夫”的锯齿还是使它成为了“宣传战”的牺牲品。英、法的宣传机构不断地刻意渲染德国锯齿刺刀的威力及它所造成的可怕伤口,以这种武器的“非人道性”来印证其使用者的残暴。在这种宣传下,即使是德军士兵,也开始对这种说法信以为真了。但既便这是真实的,盟国也只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因为一战期间英军和比利时军队也装备有锯齿刺刀(甚至“永久中立”的瑞士也有),只是宣传得最卖力的法国没有。所以法军士兵们扬言,他们将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办法,杀掉所有被发现使用这种刺刀的德国俘虏。为稳定军心起见,前线的德军官兵们开始换用普通刺刀,或者自行将刀背上的锯齿磨平。不过,大多数锯齿版的“屠夫”刺刀仍得以保留,其中很大一部分逃过了凡尔赛和约的管制,在1930年代德国重整军备后,还曾用来装备后勤部队。据说国内军阀张作霖的军队也使用过进口的这种刺刀。


        刀身表面镀铬的国产87式自动步枪刺刀。血槽、锯齿等元素一应俱全,但全非当初的作用。

直到AKM多功能刺刀出现以前,设计者似乎都尽量避免再在军用刺刀上增设锯齿。而此后新设计的产品上,锯齿却似乎成了标准设计之一。而且这些锯齿所履行的功能,还是和当年的“屠夫”一样,都是当作工具使用。尽管锯齿长度受到刀长限制而普遍较短,但仍可以用来快速地锯断树枝甚至是铁条。在美国M9和我国的95式等刺刀上,锯齿的一侧往往经过加宽并加工有细齿,以便当作锉刀使用。

流言与现实

关于刺刀的某些“传说”在一定程度上流传甚广,而且听起来言之确确,但事实却往往与其相反。

说法之一:刺刀“有毒”


常见的国产56式半自动步枪和冲锋枪都采用了折叠式锥形刺刀。这种刺刀只有刀身后部截面才是三棱形,而且功能比较单一,只能用于刺杀目标。


国产56式半自动步枪也有采用表面镀硬铬的剑形折叠枪刺型号,因其外形美观,多半用于仪仗场合(国家仪仗队所用的56半刺刀是特地经过加长的,看起来更加协调)。

这种说法具体有两种,一说刺刀上“镀有水银”,另一说是刺刀在制造时“涂有毒药”,其理由是刺刀伤较其它战伤相比,更容易溃烂而且很难愈合。虽然乍听之下有点道理,但上述说法只是以讹传讹。水银是汞的俗称,虽然汞蒸气和某些汞化物有剧毒,但它在常温下是液态,根本“镀”不上刺刀,只是早期制镜业有在镜上涂覆汞以形成金属汞齐的工艺,“镀”水银之说正是从此附会而来。那些银光闪闪的刺刀表面上是另一种金属——铬,它是不锈钢的主要成份,镀铬是为了增加刺刀表面的硬度和耐蚀性。虽然有些铬盐有毒,但它们多数不溶于水,而且铬本身在常温下极为稳定,很难生成化合物。至于“涂毒”之说更是无稽之谈。即使是剧毒的氰化物,致死成人也需要20毫克的剂量,同时也没有能够在刺刀表面长期有效保持这些毒剂的手段,无论从成本、有效性还是从道义上考虑,都根本没有这样做的必要。至于为什么有些刺刀的表面呈蓝黑色,有些呈淡灰色,那只是为防止锈蚀而采取的表面处理工艺不同,蓝黑色是“发蓝”工艺的结果,而淡灰色的那种处理则称之为“磷化”,这些处理工艺在日常生活中多有应用,也都是无毒无害的。现实中刺刀伤难愈合的现象的确存在,但罪魁祸首不是所谓的“毒”,而是刺刀上的油脂。为防止生锈,通常情况下保养枪械时都会在刺刀等金属部分表面涂抹一层矿物油,在刺入人体后,刀上的油就会残留在创口上,阻碍组织的再生,使得伤口经久不愈。而且在野战环境下,刺刀上还往往带有泥土、砂粒及火药残渣等异物,或者带有破伤风杆菌等微生物,进一步增加了伤口感染的可能性。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刺刀比其它刀具更加厚实,刀/剑形刺刀刀背处的厚度一般都在5毫米以上,而棱刺的径向尺寸更大,加上拼刺时全身劲头都集中在刺刀尖上,穿刺的力量非常大,造成的伤口不仅大而且深,往往带有大范围的组织撕裂,对人体的伤害有时比枪弹还要严重,这也是受了刺刀伤后不易复原的一个重要原因。

说法之二:“三棱刺刀”杀伤力巨大

这种说法往往是以我国仿制的前苏联CKC半自动步枪,即大家所熟知的“56半”为基础的,说该枪所配的“三棱刺刀”不仅“锋利无比”,而且“杀伤力巨大”,甚至有人说这种“三棱刺刀”是我国首创的。但如果仔细观察实物的话,就会发现56式半自动步枪所用的折叠式棱刺严格来说是一种“变截面”刺刀,后半截才是三棱形,末端是圆柱形,而前端则是扁平的鸭嘴状,既没有“尖”也没有“刃”,根本谈不上“锋利”。当然,这种“钝”刺刀容易造成撕裂伤,杀伤力的确是相当可观的,不过刺杀时要比其它刺刀更加费力。而56半自动配用的刺刀实际上有两种,一种是与常见的CKC相同的剑形刺刀,另一种是前述的棱刺,其实俄国/前苏联有很长时间的采用棱刺的历史,CKC也有采用棱刺的型号,56半的棱刺实际是根据后者仿制的,而所谓的“首创”只是将这种棱刺的缩短型号用在了56式冲锋枪上。真正算得上“三棱刺刀”的,是国产63式自动步枪采用的折叠式棱刺,其截面与以前机械加工时常用的一种叫做“三角刮刀”的工具形状类似,前端也较尖,不过该枪装备的时间不长,影响力也不大。而在我国大量生产和装备使用棱刺的56式、63式步枪时,前苏联已经研制了后来成为世界军用刺刀样版的AKM/AK74多功能可卸式刺刀,虽然棱刺有成本低廉、工艺简单的优点,但功能单一、外形不够美观的弊病始终未能克服,因此后来国产的81、87、95等型步枪,都抛弃了落后的折叠式棱刺,而配备了更先进的可卸式刀/剑形刺刀。


国产63式半自动步枪所用的折叠枪刺才算得上是比较正宗的“三棱刺刀”

说法之三:刺刀有助于提高步枪射击精度

对于射击精度来说,除了正确的瞄准之外,关键在于保持击发瞬间枪身的稳定,而刺刀恰恰容易破坏这种稳定。因为使用者是靠两手握持枪托以保持枪支的平衡,加装刺刀相当于增加了枪口部分的重量,根据杠杆原理,这就放大了枪口部分的晃动,使得射手更难保持枪身的稳定,同时也增加了瞄准的误差。这也是狙击步枪一般不配刺刀的原因。而现实中的确存在安装好刺刀后再向敌人射击的情况,特别是在一些历史影像资料中,那是因为老式步枪的发射速度较慢,为避免敌人乘已方装填子弹的机会进行突破,所以先将刺刀装好,以随时准备与冲到面前的敌人进行白刃格斗。现代战争中也有这种情况,不过这时上有刺刀的步枪主要是起到看守战俘、弹压暴动等作用,还可以在打扫战场时检查可疑目标,并不是仅仅为了射击。


无论是装备水平多高的军队,也会将拼刺训练作为单兵基础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图为二战期间进行刺刀冲锋训练的美军。

说法之四:日军拼刺前会先退掉枪内的子弹

除了中国军队外,日军是二战期间为数不多的仍特别重视与大量应用白刃战的军队,这种重视不仅是战术上的,而且是精神上的,因此日军单兵的拼刺技术相对较高。长期以来一直有一种说法,认为日军在

进行白刃格斗前,会先将枪内的子弹全部退出,以防止在格斗中走火误伤,同时彰显武士道精神和拼死一搏的决心,甚至把退子弹的要求写进了《步兵操典》。很多影视及文学作品中都沿用了这一说法,如国内早期拍摄的《血战台儿庄》、近期的《太行山上》,都有日军在拼刺前退子弹的镜头。实际上,这完全是误传。首先,日军的主要步兵武器——30式、38式以及后期的99式步枪,都有完善的保险机构,通常的磕击不至于造成走火,而且格斗时右手握持的部位是枪托颈部,一般不会碰触扳机。其次,日制各式步枪都是采用旋转后拉枪机的手动步枪,如果要将弹仓内5发子弹全部退出,就要重复5次推拉枪栓的过程,这一时间足够对方冲到自己面前,而且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各种战斗状态的转换非常迅速和突然,如果退光了子弹却又不需再进行白刃战,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捡起子弹并重新装填,这明显是不合理的。第三,各种版本的《步兵操典》中都见不到相关的规定,而如果这一做法真实存在的话,以日本人的严谨和对拼刺的重视程度,是不会不写入操典中的。实际上,在明治版本的《操典》上,反而明文规定在发起“白兵突击”之前要先进行一轮齐射,也就是要尽量杀伤对方的有生力量,至少也要打乱敌人队形,以便在肉搏中占据先机,这时枪膛中留有空弹壳,更是避免了任何走火的可能性。之所以会出现这种传说,是因为手动步枪的保险一般都在枪机上,站在一定距离外对手的角度上看,各种对枪机的操作的确是很容易混淆的,很有可能把关闭保险的动作当成了退子弹,


日军使用的三八式步枪枪身较长,加装30年式刺刀后总长可达168公分,加上日军重视单兵刺杀技术的训练,因此日军在侵华战争前期的白刃战中占有一定优势。这种情况到后期中国军队装备和训练改善后才有所改观。

说法之五:现代战争条件下刺刀已无用武之地

在信息化时代进行的现代战争中,刺刀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大大下降,但并不是一无用处。在某些条件下,刺刀也有可能成为战斗的主角,并决定胜负的天平向哪一方倾斜。1982年的马岛战争留给世人最深印象的莫过于阿根廷空军以“飞鱼”导弹对英国“谢菲尔德”号驱逐舰的致命一击,但同样是在这场战争期间的一场战斗却鲜为人知,英军为夺取阿军在朗顿山上的据点,突然发起刺刀冲锋,以29人阵亡的代价,消灭对方50人,成功夺下阿军阵地。22年后的2004年5月14日,来自萨瑟兰高地部队的20名英军士兵乘坐“陆虎”在阿马拉城附近的一条高速公路上,遭到100余名伊拉克武装分子的伏击,在弹药不足的情况下,英军再次进行集体刺刀冲锋,结果一共消灭了35名武装分子,自己仅3人受轻伤。这里要说明的是,现代英文中所说的刺刀冲锋(bayonet charge),是指直接突入敌军阵地以包括白刃战在内的一切手段与敌人作战,包括近距离射击与投弹,但在冲锋前必须安装刺刀,尽管冲锋中可能一个敌人也捅不到。虽然上述两个战例中包含有火器的战果,但仍能证明即使在现代化条件下,保持一定强度的刺刀训练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在敌我相互混杂如夜袭等情况下,白刃格斗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奇效。因此,伊拉克战争之前,美军扬言将以大规模空袭为主要打击手段,但新闻中却播出了部署在沙伊边境的美军部队增加拼刺训练的镜头,因此有人断定,美军将发动地面行动以配合空中打击,后来证明战争进程果然如此。

结语

经过400余年的时间,现代军用刺刀的发展殊途同归,趋向于短小轻便、易于携行,同时兼具多种功能的方向。虽然刺刀在实战中的作用在不断缩小,但新型刺刀的研究和发展却始终没有停止,而且随着技术水平的发展,新产品在防锈蚀性能、人机工程等方面上有了进一步提高。同时刺杀训练仍是几乎所有军队都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课目,虽然不一定是出于实战目的,但这种训练对培养军人的勇敢精神,以及增强体能都有很大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只有人类社会仍然存在着战争,刺刀与白刃战就永远不会成为历史名词。

  

塔山英雄团战士与我军装备的最新型的95式多功能刺刀,其总体水平与美军的M9相当(实际上就是改进型的中国版M9)。


2#
发表于 23.11.2010 15:15:39 | 只看该作者
好,我喜欢刀。特别是军刺。

德国这边有几家产的军刀都非常的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23.12.2024 00:31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