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131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费希尔与皇家海军的改革——节选自《兵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5.2010 20:50:0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swz8228 于 20.5.2010 21:51 编辑





英国于1906年开工建造“无畏”号的战列舰,标志着无畏舰时代的来临
支队防御+战列巡洋舰=全球海权

“战列舰唯一的作用就是被击沉!”-------费希尔

   与“无畏”舰相比,战列巡洋舰显然更能体现费希尔对海军战略战术武器装备发展的独到见解诠释。许多人认为战巡是装甲巡洋舰发展的终端型号,起作用也与后者相似:在大洋上荡涤任何试图破坏交通线的海上袭击舰,在主力舰队中担任战列舰的强大辅助分队。

然而费希尔的设想是同时拥有两种主力舰,它们无可匹敌的重型火力,但分别突出防护和速度,用这两种战舰来组成一支全新的皇家海军舰队,并依此制定新的战略战术。战列巡洋舰在费希尔心目中的地位和作用远高于战列舰,其意义远大于仅作为交通线上的“清道夫”或舰队的“辅助力量”。在费希尔看来,鱼雷、潜艇、涡沦蒸气机和远程火炮将使笨重的战列舰在短时间那消亡,从而彻底改变以战列线在海上进行大舰队决战的海战方式。“战列线”起源于帆船时代的“战列线战斗舰(Main Line of Battle Ships)。因当时舰船火炮多布置于船的两侧,因此交战双方的舰队在海战中各自排成单列纵队,进行同向异侧或异向同侧的火炮对射。

   完成技术革命之后,英国的海权将由那些云集本土和海外咽喉的鱼雷舰艇以及穿梭于大洋之上的战列巡洋舰来拱卫。

费希尔的“支队防御“理论就是将大量的潜艇和鱼雷快艇(驱逐舰)部署在近海浅水区域,以保护英国本土不受敌人来自海上的入侵。这种防御模式还可以用到海外的重要港口和海军基地,如直布罗陀、新加坡、亚历山大、开普敦等。而降低了装甲防护的战列巡洋舰因拥有高航速。统一大口径火炮和更先进的火控系统,能构在敌人战列舰或装甲巡洋舰的射程之外灵活机动并精确射击,所以皇家海军只需要装备战列巡洋舰、驱逐舰和潜艇,这在经济上比传统海军合算得多,可以大幅度削减海军经费。(直到现在,仍有许多近海国家由于力量所困,仍然仿效这种海上军事力量组合方式,其实没必要讨论这种海权体系的组成是否错误,因为毕竟与德国人相比,英国、法国这些老牌帝国主义国家所背负的包袱实在太重了,寻找一个合适的力量部署方式无可厚非,无独有偶同一段时间的法国也进行小舰队的海权尝试,甚至比英国更加彻底)

    要了解费希尔对装甲巡洋舰到底钟爱到什么程度,可以从他对战列舰的嫌弃程度可以看出。从担任“不屈“号舰长开始,他就对战列舰没什么好感。后来他长期脱离战列舰部队辗转于办公室、海军船厂和炮术、鱼雷学校。这些经历使他认为鱼雷将使那些笨重的巨型战舰完全过时。在1902年任地中海舰队司令时,他就对潜艇的研制很感兴趣。也正是在那一年英国建造了第一艘潜艇。1903年这艘潜艇在朴次茅斯试航时费希尔正在那里任指挥官,其性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03年9月英国海军对一艘装甲冲角战舰“贝雷塞”号进行鱼雷射击试验,结果表明舰体两侧的煤舱对鱼雷的防护作用甚微,这就意味这战列舰在鱼雷面前的生存力比想象的要小得多。费希尔在1903年12月写给帝国防御委员会的报告中称,潜艇的出现使海军的近岸活动能力大大削弱。次年年初他在写给情报总监路易斯亲王的报告中称,潜艇将很快成为海战中的重要力量,潜艇及白头鱼雷将使海军战术发生革命性的变化,进而呼吁立即削减战列舰的建造并将潜艇的建造经费加倍。同年夏天他甚至建议停止所有战列舰的建造。“以前商业运输和军事行动可以用一支强大的战列舰来护航,任何对手都必须先与护航舰队交手在对船队发起攻击,但现在一切都改变了!在昼间的某些水域,战列舰将对潜艇毫无防护能力,而在夜间的任何地方都是如此。战列舰唯一的作用就是被击沉!”费希尔就任海军第一大臣后还对塞尔伯恩(当时负责英国所有关于海上事情的重臣)说,战列舰只能用于与敌方战列舰作战,而无法对付那些轻型的高速舰艇,也无法在海上担任其他掩护任务。塞尔伯恩在写给首相贝尔福的信中介绍过他的观点:“费希尔相信携带鱼雷的快艇和潜艇将使战列舰完全不适合在狭窄的海域内活动”。(的确要承认费老爹在这个问题上激进过头了,没有完全看清这个世界上矛盾之间互相促进发展的哲学性问题,但不排除费老爹是过分地贬低战列舰以来捧起自己钟爱的战巡)

“坡伦”系统与战列巡洋舰
“坡伦”的发明使无价的!我们应该毫不犹豫地独家掌握它,否则我们将永远不会被原谅!―――――费希尔
费希尔坚信战巡拥有高机动性和强大的远程活力,能以压倒性的优势摧毁海上对手。由于英国在舰用动力方面具备较好的技术基础,并率先使用涡轮蒸气机,其主力舰的速度一直比主要对手德国主力舰艇高1~2节,但若想继续拉大优势只能牺牲装甲防护。

   费希尔认为,战巡的生存力只比战列舰稍低而已。1903年高爆穿甲弹已出现。皇家海军同年也开始装备穿甲能力极强的被帽穿甲弹。当时最新型的战列舰在侧水线附近和炮塔的装甲厚279.4毫米。新式的305毫米被帽穿甲弹能够在普通交战距离上将其击穿。这样战列舰和战巡的生存力就相差无几了。在这种情况下再大面积地增长装甲厚度就会让战舰的排水量和造价增到无可承受的地步。

   费希尔认为火炮的突飞猛进已将装甲技术远远抛离,既然厚重的装甲不能低档重型炮弹,又妨碍战舰提高航速,那么就干脆将设计重点放在火力和速度上。当时也有人质疑,加入德国新式装甲巡洋舰也装备与英舰口径相同的火炮,英国人是否还拥有压倒性的火力优势呢?费希尔未正面回答这质疑,但现在我们知道他的“底气”并不是英国舰炮的口径,而是其远程的射击精度。

   舰炮对目标的毁伤能力是由弹头的破坏力和命中目标的次数决定的。在射击精度不高的情况下,费希尔曾极力推崇中口径速射火炮,就是希望能依靠火力密度来保证毁伤能力。然而20世纪初期英国研制出了新的火控和目标定位系统,从而有可能使大口径火炮在远距离上的命中率大大提高。因此费希尔从1902年开始转而坚持统一装备大口径火炮。

前文提到,哈丁和斯考特研制出舰炮指挥仪,实现了集中控制大口径火炮的齐射来提高命中率。目标定位是最困难的,但1901年一位民间发明家坡伦设计了一种海军目标测距、定位与跟踪系统,并在一些海军军官的支持下获得官方的拨款支持。1905年其原型系统试验进行试验,效果令人鼓舞。

   “坡伦”系统由测距仪、方位仪、自动绘图仪及射击指挥仪等组成。自动绘图仪根据本舰的航向与航速,结合测距仪和方位仪连续测得的目标距离和方位,在图板上自动绘出本舰与目标轨迹,使指挥官能直观判定敌我双方相对位置和运动态势,以制定战术决心。射击指挥仪能自动推算双方在未来某个时段内的相对位置,并快速计算火炮射击诸元。这种装置不仅解决了大口径火炮在运动舰艇上的精确射击问题,而且也是现代火控计算机的鼻祖。1906年9月费希尔在收到“坡伦”系统的试验报告后异常兴奋。他将“坡伦”系统的价值与白头鱼雷相提并论。

费希尔认为这种先进的设备将使因果大口径火炮在远射精度上远远超过对手,只要严格保密,可以领先多年而不被超赶。“坡伦”为此专门成立了阿尔格公司,与英国海军部展开了10余年的艰苦合作与谈判,内容涉及经费、海上试验、生产成本以及专利费用等方面。

   在主力舰的设计和战略战术上,“坡伦”的部分见解和费希尔惊人地相似。他认为装备统一口径的远程火炮将使舰艇的数量成为次要问题,因为精确的远程火力将给敌舰一个无法逾越的火力覆盖区。这种己方能有效打击对手,而对方却无法回击的战术将使海战发生一场革命。“坡伦”认为如果无畏舰的设计意图是“建造一种任何外国军舰都无法在某个决定性距离上摧毁而在这个距离上或在这个距离之外却可以击沉所有外国军舰的主力舰,”那么他发明的火控系统将使英国海军主力舰的设计再次发生从“无畏”到“超无畏”那样的飞跃。他建议新设计的战列舰装备343毫米主炮,加强水平装甲以增强抗远射炮弹的能力,同时削弱垂直装甲。“”最重要的是必须具有高航速,这是选择并保持有利交战距离的决定性因素。速度是主力舰设计中仅次于活了历的因素。防护(装甲)是第三位要素,“我们可以看出这其中的重点―――低成本、远程打击、高航速、牺牲防护,与费希尔的主张不谋而合。

不幸的是1912年年底,在经过海上试验后海军部放弃了“坡伦”系统。大规模装备皇家海军主力舰的是海军军官德雷尔设计的“德雷尔“火控平台。德雷尔和坡伦在舰炮火控系统的研制上历经了7年的竞争,两人以及各自的支持者也经常在报刊上互相口诛笔伐。

“坡伦”系统和“德雷尔“系统原理相近,但前者要复杂和精密得多。“坡伦”系统自动化程度很高,而“德雷尔“系统中有多个手动部件,许多数据也需要人工输入,在实战和恶劣海况下的使用会受到很大的限制。表面看来”德雷尔“系统是因为低成本而获胜,但实质上是皇家海军内部技术激进派和保守派,费希尔派和反费希尔派之间争斗的结果。“坡伦”系统是这种斗争的牺牲品。两种系统从未进行涡完整公正的对比试验,支持坡伦的声音也受到压制。费希尔也从开始鼎力支持坡伦到后来转而支持德雷尔。

   很多人认为德雷尔其实是抄袭了坡伦的天才发明。一次大战开始后英国大多数主力舰都装备了“德雷尔”火控平台,只有极少数使用了“坡伦”系统的原型设备。例如贝蒂舰队中除了“玛丽女王”号安装了一台“坡伦”设计的自动指挥仪外,所有战列巡洋舰都安装了“德雷尔”系统。但在福克兰和多戈尔海战中使用“德雷尔”火控平台的英国战巡命中率乏善可陈。而在日德兰海战的前卫战中,“玛丽女王”号在被击沉前是贝蒂旗下命中目标次数最多的英国战列巡洋舰。实战表明,英国战巡没能在远距离上用精确的重火力彻底压倒对手。事后英国海军和民间学者对这一战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各方列出的原因林林总总,例如双方火炮齐射与修正方式、测距仪原理和构造的差别、英国火药和引信的质量、贝蒂的战术以及第5战列舰中队的延误等,但火控系统发挥不佳造成命中率低下却是公认的事实。

   “坡伦”系统虽然没能大量装备,但海军部在10余年中一直十分重视它的发展并进行了多次海上和陆上测试,海军炮术专家组成的委员会也多次对其评估。从费希尔开始的数任第一海军大臣及海军军械总监、海军炮术学校和各舰队指挥官等都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这说明已费希尔未收的技术性军官为提高英国主力舰火炮京都付出了极大的努力。英国也成为一战前对舰在火控系统最早进行研究并投入人力物力最多的国家。

虽然结果并不令人满意,但1905年时的费希尔相信,只要英国海军率先采用统一口径舰炮和先进的火控系统,并尽量保密,就能够建立全新的,其他国家无法超越的海上力量。同时英国海军将结束与对手在同一技术水平上的造舰竞赛,在巩固海上霸权的同时摆脱困扰大英帝国多年的海军财政黑洞。

“融合”型战舰?



“巡洋舰之精髓就是一艘经过伪装的战列舰!它是一艘前进中的战列舰!为什么?因为速度!
现在的新的精心设计——抹去战列舰和装甲巡洋舰之间的差别————就是一艘装甲舰!“———费希尔


      费希尔在1904年时对主力舰的设计思路其实并不十分清晰。1904~1905财年建造的纳尔逊勋爵级战列舰装备了4门305毫米火炮和10门234毫米火炮,而同一财年计划中的人牛怪疾装甲巡洋舰装备了4门234毫米火炮和10门191毫米火熬。这使得战列舰在大口径火炮(234毫米以上)投射的弹丸重量方面对装甲巡洋舰拥有巨大的优势。费希尔早在1904年7月的报告中就曾建议新战列舰和装甲巡洋舰分别装备16门254毫米火炮和16门234毫米火炮。由于装甲巡洋舰射速较快,它的弹丸投射能力反而比战列舰高50%。

1904年10月20日费希尔上任第一海军大臣的当天,他在报告中又将战列舰上的火炮由254毫米改为305毫米,而装甲巡洋舰的火炮则维持不变。他认为速度是战列舰和巡洋舰之间真正的区别,后者的高速是以削弱火力和防护得到的。但他紧接着又建议建造一种新的速度为21节的高速战列舰,比纳尔逊勋爵快3节,而与两年前新服役的克莱希级装甲巡洋舰的航速相同。他坦率地承认这其实就是一种装甲巡洋舰,战列舰只是比较好听的叫法而已罢了。

真正让费希尔明确了战巡设计思想的海是1904年夏天设计委员会的大量工作。尽管进行了激烈的争论,委员会最后还是设计了一种令费希尔完全满意的军舰。它在火炮配置方面得出的结论连费希尔也感到吃惊,即新的305毫米火炮及其火控系统同样适合安装在装甲巡洋舰上。费希尔坚持取消战列舰的建造而只建造装甲巡洋舰的观点在委员会中及其孤立,只有著名的实验物理学家开尔文爵士(热力学和流体力学的创始人之一,热力学温度单位开尔文即为纪念他而设)给他有限度的支持。

    在射击委员会的报告中,费希尔阐述了对战列舰和装甲巡洋舰的看法:“战列舰是火力集中的体现,而装甲巡洋舰则体现了建立在速度之上的火力。”他认为依靠速度和强大的火力,装备大口径火炮的装甲巡洋舰可以轻易战胜除了战列舰以外的任何对手。他对装甲巡洋舰过多的溢美之词说明了他对战列舰的否定。日俄战争中日本海军的装甲巡洋舰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费希尔和喜欢引用日本方面的经验:“由于装备了与战列舰相同的305毫米火炮,这种装甲巡洋舰还可以在需要的时候被安排在战列线中作战。它们其实就是伪装的战列舰。”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费希尔在言词之间流露出的还有经济上的考虑。日本人将战列舰和装甲巡洋舰混合在一起使用,是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经费同时大量装备这两种舰艇,也无法买到像我们这样的巨型战舰。”但是尽管费希尔费尽口舌,尽管设计委员会的成员们也都认同新的装甲巡洋舰。开尔文爵士是唯一赞同放弃战列舰的人。

    新装甲巡洋舰“无敌”的设计草图与“无畏”舰于同一天得到海军部委员会的批准。其设计细图于1905年7月7日得到批准。1905年5月伦敦出版的《工程.》杂志就刊出了“无畏”舰的图纸,但装甲巡洋舰却一直处于更机密状态。1906年英国非官方杂志《战舰》披露海军正在建造装有8~10门234毫米火炮的装甲巡洋舰的消息,但这与不久后建成的“无敌”号大相径庭,不排除这是英国人使出的障眼法。不过由于305毫米舰炮炮塔的建造大大滞后,新的装甲巡洋舰处于无炮可装的境地。首批订购的3艘无敌级直到1906年春天才陆续开工,但这正切中费希尔的心意。由于海军经费大幅削减,1905~1906财年的采购计划只剩下1艘战列舰和3艘装甲巡洋舰了,从而使他钟爱的“无敌”舰占了优势。

    在设计委员会完成了“无敌”的设计工作后,费希尔开始尝试只装备一种新装甲巡洋舰而取消战列舰的想法。但是他深知内阁和议会议员们决不会像他的亲信和朋友那样支持他,因此他把信战舰说成是战列舰和装甲巡洋舰的结合物,希望给他们一种仅靠一种战舰就能代替两者的印象。费希尔首先强调战列舰和巡洋舰的角色没有互通性。他有意模糊“无敌”与“无畏”的区别:“‘无敌’舰不是加强火力的巡洋舰,而是一种快速战列舰。”“除非或者直到出现一种结合了巡洋舰的速度和战列舰的攻防能力的战舰,巡洋舰和战列舰必须被区分开来………而这种结合将可能在未来几年内实现。”1905年年初费希尔在写给首相贝尔夫的信中就附上了本节开头的那首诗。他还在海军预算委员会中说,现有的战列舰在远距离上将无法与新装甲巡洋舰相匹敌,并建议尽快结合“无敌”的速度和“无畏”的攻防能力,创造一个新的舰种。”这种结合产生的新军舰将使海军部考虑许多新的问题,因为我们的舰队将拥有前所未有的灵活性和微利。“两周后费希尔制定几个高级军官成立了新的设计委员会,海军情报总监奥特利担任主席。费希尔给他们的任务是完成“战列舰与装甲巡洋舰的融合”。

    费希尔人们的委员会在1905年1月完成了“融合”方案,但结果却不是费希尔想要的。报告指出,融合“无畏”的装甲、火力和“无敌”的速度,将导致战舰过昂贵,大大将少英国海军的舰艇数量,全海军总战斗力将无法提高,到1909年英国海军将无法保证在装甲舰方面对德国同行的数量优势。“而且如果我们建造这种融合型战舰,德国将很可能建造吨位相同的战舰,但却依靠牺牲速度和储煤量来增加火炮的数量,这样我们的舰艇就将在火力上处于劣势。”虽然报告肯定“融合”型舰艇具有巨大的价值,但英国海市应该有限建造统一口径火炮的战列舰,并在数量上对德国形成优势。报告认为现有的3艘无敌级已能满足海军的需要,1906年开工的4艘主力舰都应该是无畏舰的同型舰。

这个委员会大多数成员都是费希尔的忠实支持者,因此他无法推翻他们所作的结论。1905年12月保守党下台。次年1月上台的自由党政府紧缩银根。1906~1907财年的海军预算中只有3艘主力舰的经费,根据“融合”型舰艇委员会的建议均为战列舰。

    3艘无敌级在1908年陆续建成服役。试验表明它们完全实现了设计目标,获利仅次于无畏舰,速度上更是超过了所有的装甲主力舰。第一艘完工的“不饶”号在海试种以25.13节的平均航速和极低的燃煤消耗率从加拿大返回本土。费希尔在8月15日写给一位编辑朋友的心中兴奋之余透露了他关于主力舰的一些真实想法:“就像摩西的出现注定要早于包罗一样,没有早先的开端就没有现在新的试验,‘无畏’号就是‘不饶’号的铺路石。一两节的速度优势是没有用的,一副肮脏的船底很快就会将韩素降下来。6~7节的优势才能形成真正的区别!”

仅靠“不饶”号的良好表现和费希尔的个人鼓吹无法令英国重开战列巡洋舰的深长线,然而德国海军救了费希尔和他的战巡。1908年德国突然开工建造一艘与无敌级相当的装甲巡洋舰--------“冯.德.塔恩”号,迫使英国开始建造“无敌”级的改进型-----不倦级。费希尔在1908年秋天命令造舰总监飞利浦.瓦茨爵士设计新的装甲巡洋舰。9月17日他在给瓦茨的信中第一次使用了战列巡洋舰这个名字。费希尔在信中坚信,新的名称意味着新战舰的性能将全面超过“无畏”号---动力增加25%,而造价和排水量仅增加4%和5%。

    英德竞相建造战列巡洋舰的热潮直到1912年才暂时停止。

战巡———迷失的角色



“战舰设计的首要目标是选择战斗距离。如果我们能够选择战斗距离我们就能够选择战斗的武器。”————费希尔

英国战巡在保交战中的主要作战对象是法、俄的装甲巡洋舰,在火力、航速和防护上战巡都能与当时的装甲巡洋舰抗衡。而用于汉堡-----北美航线的德国高速邮轮则可轻易加装大量6英寸(152毫米)火炮,成为海上袭击舰,其航速超过了当时英国所有的装甲巡洋舰(防护巡洋舰没有足够的把握干掉它)。

“无敌”舰可以打破这个局面,使英国海军获得绝对优势。依靠强大的火力和25节以上的航速,“无敌”战巡可以在大洋上扫荡任何袭击舰,追赶他们直到“世界的尽头”。但问题是用如此昂贵的舰艇在大洋上追歼袭击舰是否划算?费希尔也从来没有计算过要保护英国的海上航线需要部署多少战巡。当斯特迪在福克兰用“无敌”和“不屈”击溃了德国袭击舰队时,费希尔兴奋异常地把这场战斗当作战巡运用的范例。其实斯佩舰队对海运的破坏和对英国海军的牵制甚至不及一些单独活动的轻型舰艇。“德累斯顿”号轻巡洋舰从福克兰海战中逃脱后,英国及其盟友被迫动用了30多艘舰艇搜捕它。费希尔也没有想到,对英国海上航线威胁最大的并不是法俄的装甲巡洋舰,也不是德国轻巡洋舰和武装商船,而是无限制潜艇战。

尽管从“支队防御理论”中可以看到费希尔对潜艇十分重视,但他对这种新式武器还是估计不足。他在对这种新式武器还是估计不足。他在1916年写给提尔皮茨的一封信中不无妒意地说:“我不会因为潜艇战而责怪你,我早就想这么干了,只是我们海军部的那些笨蛋们不相信我。”另外很多人把希佩尔对英国东海岸线城市打了就跑的袭扰行动也称为海上袭击。其实这和海上破交作战有本质区别。它更接近于对英国本土的入侵。

按照“支队防御”概念,低于希佩尔舰队的任务应该有皇家海军的轻型鱼雷舰艇和潜艇来承担,但当时所有的人都相信只有驻扎在罗赛斯的贝蒂舰队才能遏制这种领英国民众日益恐慌的袭击。这说明战巡的使命已经脱离了费希尔当初的设想。

还有很多人认为,费希尔想象中的战巡累世陆战中的骑兵。这种观点的重要出处见于培根在费希尔传记:“不言自明的是这种战舰将组成一直轻装的高速舰队。它在战斗中可作为战列舰的支援力量,袭扰敌方战列线的两翼或者担任舰队的前锋或者后卫。”而费希尔的海军审计官杰克逊则表达得更加“系统”:“(早期的巡洋舰)由于速度太慢而不可能随‘无畏’舰队行动,而3艘无敌级战舰由于极高的航速和强大的火力,可以迫使对手不情愿地与之交战,或者使敌人在战斗中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因为‘无敌’可以利用速度优势随时从一个极为不利的方向对其发起攻击。”但培根却在1910年的海军舰艇设计师协会上发表演讲宣称,“无畏”舰这样的主力舰将来会被由战巡和鱼雷快艇组成的海上力量所取代。1911年,费希尔在一位新闻界朋友杰拉德.费因斯在他的著作《海洋帝国:她的危机和防御》中鼓吹建立一支仅由战巡组成的“大洋舰队”,它可以由帝国的一端快速驰援到另一端,以增援驻扎在那里的海外舰队。

如今我们很难从历史记录中找到费希尔对战巡在海战中的角色的系统观点,涉及委员会的报告也没有为战巡制订具体的战术任务。也许还有一个重要原因:费希尔本人清楚地炸掉,彻底淘汰战列舰而仅仅装备战巡这样激进的观点在短时间内是无法被接受的。塞尔伯恩曾十分肯定地告诫费希尔:“战列舰是必需的,就像100年前一样。”费希尔的亲信主导的设计委员会对新战列舰的设计思想不仅没有异议,而且认为这是海军历史上的里程碑。这说明海军内部也没有人希望英国放弃战列舰。如果费希尔一意孤行势必落得众叛亲离,因此他只能有意模糊战列舰与战巡的区别,用“伪装战列舰”和“快速战列舰”宣传他的战列舰过时论和战巡优势论。后来他命令研制的“融合”型主力舰就是要在时间上完成从“无畏”到“无敌”的过度。

费希尔认为“特拉法加式”的决斗的日子已经结束了。同时她的战略设想意味着皇家海军主力舰队将从本土集中转变为大洋分散,他坚信这种新的分散部署将是维护英国海权的最重要手段。在财政、政治、经济的多充压力下费希尔已经感到英国无力继续通过战列舰的数量和火炮口径来与对手抗衡,他要以速度和火力上不可超越的优势来压倒对手。这种从抗衡到压倒的飞跃对费希尔来说既是压力之下被迫之举,也是皇家海军在日渐式微之下继续维持大英帝国海权的出路。既然战巡与战列舰最大的区别在于速度,那么将前者安排进战列线而浪费速度绝对不是费希尔想看到的。同样,既然战列舰队的决斗将成为历史,就不该拿战巡作为战列舰队的前卫或侧卫。但是当英国战巡陆续建成并服役时,费希尔已经离开了海军部,因此未对战巡发表新的观点。而失去战巡创始人的英国海军部既缺乏足够的理论研究和实际演练,又将其运用完全交给一线指挥官。当然这和英国海军缺乏完善的参谋体系有很大关系,而一直忽视参谋工作的费希尔对此难辞其咎。

战巡的火力、排水量和速度使英国海军部经常把它称为“无畏舰”。英国著名的《布拉西海军年鉴》中有这样的评论:“此种战舰最大的问题在于巨大的排水量和惊人的造价使得已位拥有‘无敌’舰的海军上将必然会将其安排进战列线,但这样却会使它薄弱的装甲变成明显的缺陷,也使其高速的特性失去了价值。”当然英国的海军上将们还没有完全忘记两种主力舰的区别。战巡刚诞生时其使命就是保护英国的海上交通线。直到1912年战巡队成为更独立的建制后才又被赋予了充当主力舰队侦察幕的任务,但只要求它在敌主力舰队的火炮射程外利用高速侦察,于敌人保持接触并用无线电报告其位置和动向。1913年贝蒂少将成为战巡分队的指挥官后,为战巡制订了新的战术任务,即在完成侦察任务后充当己方主力舰队的快速侧翼,这意味着战巡将与敌战列舰交锋。但如何在纷乱的战场上高明地发挥战巡的速度和火力优势,贝蒂一直没有认真讨论也没有真正实现。他在日德兰之战中的报告中承认:“战巡的实力与其承担的任务并不是相称的,其防护能力不足,使其在与敌主力舰交战中被轻易摧毁。”

从战巡看费希尔改革的局限性



“‘狮’好像对于‘无畏’舰的优势如同‘无畏’舰相对于它以前所有战舰的优势“------费希尔

     费希尔不是一个出色的海军战术家,他在缺乏理论和经验的支持下推崇激进的技术各队海军战术产生了深刻的但并不全是正面的影响。费希尔对主力舰队、分舰队和辅助舰艇的协同战术既无经验,也不热衷。在指挥西印度舰队时期,他为自己设计的”声望“号着迷,经常在舰队演习中表演旗舰的速度优势。他在地中海舰队任司令期间最喜欢让年轻军官自由发挥战术灵感,特别是鼓励他们对小型舰艇的使用进行探讨和演练。他还在此期间主持了一系列火炮试验,并引导一批年轻军官走向大炮巨舰时代。他醉心于舰艇的高速性,对舰队机动性的最高要求就是能”以15节的速度持续航行并且无一掉队。“
   
    在费希尔不再担任舰队指挥官后,他主要在海军部和海军造船厂工作。他监督鱼雷的研制和英国第一代潜艇的建造,并对他们极力推崇。他不顾众多批评,强力推行多项改革并毫不留情地与对手展开论战。英国著名记者和海军作家费尔森..杨说他“不是一个战术家”,甚至“连一个中队的主力舰都指挥不了。”对于不同舰种之间的配合协同费希尔似乎毫无兴趣。他忽视辅助舰艇的作用,反对建造轻巡洋舰,造成英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轻巡洋舰严重短缺。在战巡的设计上,费希尔一味追求高速和火力而忽视防御,这和他缺乏实际指挥经验不无关系。“无畏”舰和“无敌”舰先后诞生后费希尔总是对他们的火力和机动性能津津乐道,却从未在战术使用上提出过有意义的理论指导。

    与此相类似的是,以费希尔为代表的一批技术型军官缺乏将技术与战术相结合的意识与手段,一味地追求高技术而忽略了技术的根本特征就是要服务于战术。他们只是津津乐道于设想的新装备成为现实,却没有想到这些新技术已从海战的奴仆变成主人。从维多利亚时代成长起来的许多海军将领对如此激进的技术革命显然准备不足,在观念上落后于技术上的进步,对从科学家和工程师手中交来的新型舰艇和装备不能很快地掌握并熟练地掌握应用。从拿破仑战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150年间,日德兰海战是英国海军技术优势最大的时期,但也使英国海军军官们最不了解自己装备的时间,对如何利用这些优势取得胜利也没有周密的考虑和严整的计划。春秋中文社区http://bbs.cqzg.cn

    人们喜欢将纳尔逊、贝蒂、坎宁安并成为150年中皇家海军最果敢和最富个性的海军将领,但唯有贝蒂没有打过胜仗。贝蒂和他的部下尽管对漂亮敏捷的战巡信心十足,但他没有利用射程上的优势与希佩尔周旋。在日德兰海战中,贝蒂在以25节高速向德国战巡冲刺的同时,不仅失去了第5战列舰舰队的及时支援,也白白牺牲了自己在火力和机动性上的优势,还将防护上的弱点暴露无遗,甚至让后者有机会首先开火。战巡只有在福克兰海战中打出了费希尔的“设计理念”,当然这全凭指挥官斯特迪中将的战术安排以及英国战巡对德国装甲巡洋舰的巨大优势。但斯特迪却同时被费希尔、杰里科和贝蒂所不屑,从此再无建树。何纳尔逊和坎宁安相比,贝蒂只能算是蛮勇罢了,而他麾下的战巡也再没有机会扮演费希尔为他们设定的角色。

   费希尔的改革涉及到英国海军的方方面面,从人员到装备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维多利亚时期的皇家海军经历漫长和平后积累下来的许多沉疴不是在费希尔短时间内所能矫正的,保守主义的堡垒也不是一场革命就能击破的。英国海军军官在蒸汽时代还戴着纳尔逊的光环,但锐意进取和主动创新的精神逐渐消逝,反而被工业革命和新技术的发展变得机械化和教条化。军官们整日注意的是舰艇的整洁程度、水兵的纪律、年度射击比赛的成绩甚至舰艇之间的体育竞赛,而对在实战条件下如何操纵舰艇灵活机动和运用炮术却疏于研究。,对国家的忠诚信念也潜移默化为笃信上司,严守条例。

这一时期的英国海军一直彷徨在技术与经验,保守于革新之间。斯考特火炮齐射指挥仪的概念早就提出,但直到一战开始只有8艘“无畏”舰有这种装置。海军部坚信经过严格训练的炮手能够灵活操纵单门火炮并获得很高的命中率,战争开始后在部分军官的强烈要求下才陆续加装这一设备,而用途只是作为“持续瞄准方式的备份”。到一战爆发时所有英国主力舰都只装备了2743毫米测距仪,对9144米距离上的目标测距误差很大,但海军部坚信新的4572毫米测距仪只用于新的381毫米火炮主力舰。德雷尔火控平台战胜坡伦系统的原因也是造价便宜而省略了很多机械装置,海军部坚持认为人比机器更可靠。春秋中文社区http://bbs.cqzg.cn

   一战开始后杰里科和贝蒂分别为大舰队和战巡队制定了战术条例,前者小心谨慎,严格刻板,强调整体队形和进退一致;后者大胆勇猛,灵活多变,鼓励属下自由发挥和主动进攻。两军将军性格迥异,自然不和。在杰里科调离大舰队之前,两人竟然只正式会面过一次。可以想象在战巡和战列舰的协同方面,英国人根本没有认真地研究和演练过。而作为杰里科最信赖的部下,伊文-托马斯少将指挥的第五战列舰队在日德兰海战中与战巡队配拙劣,几乎使贝蒂和他自己全军覆灭。战后分别支持两位将军的派别互相攻击,造成了严重的对立和分裂,这些都是费希尔改革不彻底若下的祸。

恐神与无畏



空中力量将主导未来的海战和陆战,在海上避开空中威胁的唯一方法就是潜入水下”———费希尔

    1916年6月1日当杰里克和贝蒂的舰队仍在返航途中时先期抵达基地的德国公海舰队已向柏林发生大捷的通报。几个小时内整个欧洲都知道德国舰队在北海击败了英国本土舰队,击沉多艘英国主力舰而自己损失轻微的消息。这些夸大的宣传在英国报纸上登出之后费希尔勃然大怒,在房间内激动地走来走去并反复大声地说:“他们辜负了我!他们辜负了我!我为这一天准备了30年而他们却辜负了我!”随后的事实表明,德国的胜利远没有他们所说的那样辉煌。6月3日大舰队又做好出航的准备,而且能出动的“无畏”舰数量比德国公海舰队更多。从战略上讲尽管英国取得了胜利,从德皇到普通德国水兵都不再对挑战英国海权抱有幻想,但对费希尔来说没,这弥补不了战巡失色给他带来的痛苦。“无敌”号、“不倦”号和“玛丽女王”号的悲剧几乎宣告了英国战巡在设计上的完全失败。不过费希尔并没有立即认输。战斗结束后他在写给杰里科的信中既夸赞他指挥了一场伟大的海战,又称“贝蒂的表现令我非常失望。”一战结束后费希尔在泰晤士报上发表了几篇文章,多少放弃了原来关于战巡的观点,也对主力舰设计中防护过于薄弱的问题承担责任。在他后来的言论中,对战巡一直很少谈论。
   
   战前杰里科、培根和费希尔一样对战巡推崇备至。但日德兰海战之后两人都不愿意将自己与战巡联系在一起。杰里科干脆再也不提及此事。培根也再未谈及他曾是战巡的鼓吹者,在他战后为费希尔和杰里科写的传纪中叶没有提到该水位战巡问题负责。德雷尔和斯考特也试图让自己与战巡没有任何牵连,并且大肆鼓吹“无畏”舰,让自己显得更像一个战争英雄。在1911~1915年间担任海军大臣的丘吉尔知道费希尔偏爱战巡多过战列舰,并且也同意费希尔的观点。但和其他人一样,丘吉尔在战后也竭力洗刷自己。他拼命抬高自己在建造伊丽莎白级快速战列舰上所作的贡献。在他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回忆录第1券《世界危机》中,丘吉尔并没有提到自己曾和费希尔一样希望优先装备战巡,还在一个注脚中说他在战后认为战巡是个愚蠢的尝试。

   美国海军战略学家马汉曾批评没有必要用火力如此强大的战舰执行包交任务。和1902年的费希尔一样,他认为中口径速射火炮在交战双方距离宿短后将发挥重大作用。而费希尔却讽刺马汉在现代海战中讲没有机会看到这一幕:“它终将意识到即便拥有速度上的优势,那些主要装备轻型火炮战舰也将在发挥火炮威力之前失去了战斗力。”在这一点上费希尔是正确的,在设计上一直都没有实现过火力、机动和防护的真正平衡。费希尔认为“通过舰队决战赢得海权的时代已经过去”的预言一直没有实现,战列舰作为国家海上力量的核心又持续了数十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无畏”舰的出现正是战列舰生命得以延续的重要原因。至于潜艇,直到一战结束它们也没能把战列舰逐出战争舞台,而且以伊丽莎白级为代表的新一代高速战列舰比战巡更好地体现了速度、机动和活力的完美结合。真正让战列舰过时的不是福克兰和多戈尔沙洲,而是塔兰托和珍珠港。而大舰队决战决战直到二战还未消灭。当日美以航母为核心在太平洋上进行大规模的舰队会战并因此决定了国家命运时,才再次认证了通过决战夺取海权是走向海洋强国的必由之路,这也是对马汉海军战略的真正实践。

费希尔一生都在关注技术发展对海军战略和国家命运的影响,但改革的核心——以战巡作为未来英国海权中坚的计划还是以失败告终。一艘艘看似无敌的战巡喋血大洋。
2#
发表于 11.9.2010 14:37:53 | 只看该作者
有人总结历史,陆地强国挑战海权强国无一胜利者——法国、纳粹德国、苏联……

中国会成功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15.11.2024 11:59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