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1145|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德国科学家最新研究称:全球变暖的趋势不可逆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7.3.2010 09:44: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即使在本世纪剩下的时间里太阳活动不那么剧烈,全球变暖的趋势仍将继续
4 l, g) \" |# |9 ^9 O0 A
9 y$ {9 Z$ ^! k: G. X! s, o+ F1 s7 ^. U3 K, f, x: X6 \7 i, l3 o

. l% v' J: U% M6 F# t" Z' j  v" n德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发现,即使在本世纪剩下的时间里太阳活动不那么剧烈,全球变暖的趋势仍将继续。他们发现,尽管气温可能因此下降多达0.3摄氏度,但全球变暖仍然会使温度升高3.7摄氏度到4.5摄氏度,远远抵消了太阳活动极小期的作用。3 r. A0 ~* w5 v! ?8 s

6 @" p9 e! x& E# `6 d德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发现,即使在本世纪剩下的时间里太阳活动不那么剧烈,全球变暖的趋势仍将继续。

# X7 S1 F$ N7 I& t6 K0 Q3 A  U
& H$ [$ F5 Z  b! z" }& y; _* E) _太阳活动以11年为周期,在此期间,太阳的发光强度根据太阳黑子数量的多少而发生变化。正常的太阳活动周期对地球的天气有少许影响。但有时太阳黑子的“平静”期可能长达几十年,使太阳的发光强度降至“极小”。此前,太阳活动持续处于低潮的蒙德极小期从1645年一直延续到1715年,并可能导致了地球小冰期。

$ q7 o! g/ l! l; h# t6 B, ?' M, m# X: j* V
如果太阳活动极小期从现在开始持续到2100年,会对地球气温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的斯蒂芬?拉姆斯托夫(Stefan Rahmstorf)和乔治 弗伊尔纳(GeorgFeulner)对此进行了模拟研究。他们发现,尽管气温可能因此下降多达0.3摄氏度,但全球变暖仍然会使温度升高3.7摄氏度到4.5摄氏度,远远抵消了太阳活动极小期的作用。
2 L9 y3 H0 b" E3 H0 v% n' m
! Z: j1 ^, i: V# y! H
美国宇航局戈达德太空研究所的气候模型专家加文 施密特(Gavin Schmidt)对这一结论表示认同。“即使太阳做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跟我们的所作所为相比,也是小巫见大巫。”他说。
2#
发表于 7.3.2010 17:09:4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7.3.2010 21:38:0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8.3.2010 01:35:31 | 只看该作者
俄科学家:全球将迎来冰河时代 全球变暖是谎言
3 r" ]6 y( G7 d% l/ D  E8 f' {8 H
  A. r: v- h( _环球网讯,地球不但不会继续变暖,反而会在50年后迎来冰河时代,这一惊人论断是俄数学物理博士哈比布罗•阿布萨马托夫得出的。
& u3 X! \, o, G  : B  ~' @, k: n4 a9 d
哈比布罗•阿布萨马托夫现就职于俄科学院天文台,从事宇宙实验研究工作,主要对太阳进行观测研究。他认为全球变冷的主要原因是太阳活性发生变化。未来10年,全球变暖将逐渐停止,即使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长了4%。# j* J+ Z* a& D8 G- A% ^/ Y
  & \1 r1 I0 k- K. {/ E9 z. `
阿布萨马托夫说,全球变冷是由于太阳释放到地球表层的能量在慢慢减少。2008年,全球气温不会上升,也许会微微下降,因为太阳发光度处于 30年来最低水平。全球变冷将起始于2055年到2060年,持续45到65年。而且,阿布萨马托夫说,即使人类向大气排放的二氧化碳量达到历史最高记录也不会阻止全球气温走低这一趋势。阿布萨马托夫说,现在是时候重视这个问题了,因为它涉及到经济、社会、人口等问题,直接触及到地球80%居民的利益。( X$ D3 f  f' z$ b3 i! n- Y

# D9 E0 q8 R& }! ?3 ~& j但阿布萨马托夫的同事对此结论表示怀疑。
. c1 I" t! y' R
5 G! ~9 z6 k; G8 I4 I据国外媒体报道,俄罗斯科学家最新研究表明,全球气候将会在未来数年呈现出逐步降温的趋势,其最终的发展结果很可能是新一轮冰川期的到来。
8 @- w1 F2 N$ x6 n( L& E  ! v3 z$ q' V( U6 O6 Z  Z$ x
俄罗斯科学家表示,冰核心、海洋沉淀物核心、地质记录以及古生物种群的研究数据等各种证据均表明,地球存在一个有规律的冰川期循环模式,即每个冰川期大约持续10万年,两个冰川期中间由大约持续1.2万年的间冰期隔开。而长期的气候数据也表明地球气候与三种天文循环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这三种天文循环被合称为“米兰科维奇循环”。米兰科维奇循环包括地球的倾角变化、地球轨道的形状变化以及地球的摇摆度变化三个循环。根据米兰科维奇理论,这三种天文循环分别影响了太阳对地球的辐射程度,进而共同导致了地球冰川期和间冰期的形成。/ A1 f- O! F% G4 _' _2 ^

, O3 u) ]' F5 f9 G! ]3 e南极洲东方站冰核心数据曲线图显示,冰川期与间冰期确实是以一种循环的模式间隔出现。根据东方站数据曲线图还可以看出,地球上二氧化碳数量的变化要落后于地球气温变化大约800年。因此,这表明地球气温变化先于二氧化碳数量变化,或者说是前者导致了后者数量的变化,而不是反向作用,这与温室效应理论完全不同。换句话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加并没有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相反是全球气温的自然循环导致了二氧化碳的增加。二氧化碳的数量会跟随地球温度的变化而不断上升或下降,主要是由因为冷水可以比温水容纳更多的二氧化碳。由于冰川期自然循环的原因,现在地球正在升温。随着海水温度的升高,它就会释放出更多的二氧化碳进入大气层。
! |' L; ]+ G4 _6 y) g
) |, C+ P7 X1 Y$ p2 L- w. g$ T- {由于不断升温的海水释放二氧化碳要落后于地球温度的变化,因此在当前间冰期结束后的800年时间里地球上二氧化碳的数量还将继续增加。地球进入下一个冰川期800年后,二气化碳数量才会随着海洋温度的下降开始减少。东方站冰核心数据曲线图表明,在过去42万年间,全球二氧化碳数量一直都是跟随着冰川期循环不断上下起伏。在这个自然循环中,每隔大约11万年,地球温度就会达到一次顶峰。大约在32.5万之前,地球温度和二氧化碳数量达到了顶峰。现在,地球温度再次达到顶峰,间冰期已经接近尾声,因此地球即将进入下一个冰川期。如果幸运的话,人类还有数年时间为之进行准备。
5 {5 W9 K: J" V3 @  m: G5 F' ]% D  
( I* m4 y# H9 Y2 O" k2 G7 b' Y' p俄罗斯科学院普尔科夫主天文台的哈比布洛-阿布杜萨马托夫说,按照太阳辐射量目前的变化情况,在2012-2015年期间,全球气温将会不可避免地下降,只是这一过程会比较慢。另外,在2055-2060年间,将会出现全球范围的大幅度降温,这一过程将持续大约60年的时间。阿布杜萨马托夫还透露称,俄罗斯将从明年开始建造一部新型空间观测装置,以便从太空对地球气候变化情况进行全方位的监测。据悉,该装置可能会在2008年被部署到国际空间站上。他介绍说,“现在世界上还没有类似的高精度观测仪器。我们希望这套装置能在2008年底被部署到国际空间站上。而从2009年开始,我们将会利用其进行系统的观测活动。”
- \6 ]/ J/ ~4 i: e* P% s& t  
+ v* B+ `2 v/ H9 d" `- g/ O在漫长的地质史上,地球曾历经三次温度持续下降的时期,地理学家将之称为“冰河期”,其中前寒武纪与古生代的冰河期持续了几千万年,新生代的冰河期则 持续了两百万年。关于冰河期的成因学界至今仍无一定论,部份学者认为,可能和地球自转时,地轴周期性倾斜角度的改变,导致阳光照射量减少有关。冰河期的发生,至今仍是自然科学的一个谜。虽然科学家已相当肯定地球的绕日轨道和自转轴的变化,与冰河期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但这些变化并不会改变太阳的入射能量,只改变了入射阳光的分布,却能引起地球上气候极大的变化,这令科学家十分困惑。大约是人类刚出现在地球舞台的两百万年前,地质史上第三次冰河期“第四纪冰河期”同时揭开序幕,全球各地气温开始下降,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的欧洲、北美洲和格陵兰,都被北极一路延伸过来的大冰盖所复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8.3.2010 01:37:42 | 只看该作者
联想到去年春节中国的冰雨暴风雪
  `8 m% p4 K  X$ q  t近年美国的暴风雪,欧洲的大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8.3.2010 02:55:19 | 只看该作者
如今科学家也不值得相信了1 \6 ^; [. `  j( i8 g9 P, l

: [/ W% m# B+ y3 r都是tmd资本家的狗腿子) j" E  Q. e  ?! e* I

, s  V6 r. h" \( _  n% N" p$ m$ Z特别是美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15.1.2025 10:42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